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经棚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花开的胜景,让人在艺术品中感受花香鸟语的氛围。
B: 寒冬腊月,屋外衰草连天 , 大兴西甜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C: 在百年风雨回眸,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的源远流长。
D: 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管理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年年如是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从三亚海鲜餐馆高价宰客事件,反映出了广大游客希望政府职能部门能努力完善市场监管,真正尊重游客切身权益的愿望。
B: 优秀的文学作品不论它们围绕哪个阶层的人为中心来展开,它们都深切地关注了人生。
C: 为满足广大市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我市必须进一步加快建设“优教南充”的步伐。
D: 近年来,我省加强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提高全面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3、下面对名著内容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在利立普特小人国受到优待,作为条件他必须替国王递送信件,帮助工人搬运石头修建王宫,参加战斗摧毁敌人。
B: 格列佛当了“羚羊号”船长,第三次外出航海,他的部下图谋不轨,把他长期禁闭在舱里,后来又把他抛弃在了小人国。
C: “我”在小人国最大的愿望是获得自由,皇帝则认为这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要征求内阁会议的意见,还要“我”宣誓与他和他的王国和平相处。
D: 小人国有两大危机,一是国内高跟党和低跟党的争斗;二是不来夫斯库岛的威胁,两国长期苦战的起因,则是吃鸡蛋时应该先打破哪一端。
4、

下面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 明天就开始期末考试,谁都没有闲情逸致去看电视。
B: 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C: 冬季体育长跑全班同学都积极参加,这可真骇人听闻
D: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的知识。
5、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收(liǎn) 浸(zì) 枝(qiú) 而不舍(qì)
B: 徘(huí) 学(chuò) 意(qiè) 千里迢(tiáo)
C: 琐(xiè) 两(qī) 维(xiān) 风雪途(zài)、
D: 丽(guī) 恐(hè) 念(diào) 皮开肉(zhàn)
6、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赵薇的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凭借精良的制作,不仅引发了人们关于青春的追忆狂潮,而且展现了强大的票房号召力。
B: 从他这封信的字里行间,我领会了某些特殊含义的语句。
C: 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的提高,这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成果。
D: 考试成绩的好坏与情绪是否稳定关系很大,因此,同学们在考前一定要及时调整好心态,相信自己的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语文老师指出并耐心地纠正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B: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我们要继往开来 , 再接再厉,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C: 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 , 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D: 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8、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摇曳 阴翳 无微不至
B: 厮守 荆棘 雾凇沆砀
C: 垂髫 勒索 悬崖勒马
D: 至息 面颊 安分守己
9、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个别学生上网成瘾,执迷不悟 , 浪费了大好年华。
B: 全校同学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C: 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 , 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D: 人们常用谚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劝勉别人不要嫌弃行业不好,任何工作都能创造出超人的业绩。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不闯红灯,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B: 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祖国大陆将进一步采取惠及15项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
C: 新来的王洋同学给我们留下了深厚的印象。
D: 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两题。

琴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 1 )在这首诗中,苏轼思考了一个什么问题?
( 2 )这首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陈胜者。……“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课文第一段)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官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富贵( ) ②坚执锐( )
③陈胜凡六月( ) ④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陈( )

( 2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 怅恨久
B: 说陈王曰 以为亡
C: 天下传之 扶苏以数谏
D: 杀之应陈涉 扶苏数谏故
(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哉!”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 4 )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有删改)

( 1 )对第③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
B: 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
C: 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
D: 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
( 2 )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________。
( 3 )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①________;

②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③________。

( 4 )根据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
( 5 )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藏根草

好一座颇有古堡风度的万佛阁,被人遗忘在大殿的背后,断了香火,受了冷落。

“瞧,那是什么?”

我们从它的身边走过,忽然发现它那灰暗的阁壁上,飘出来一缕又一缕鲜鲜活活的生命亮色,宛若一群藏在阁楼里的少女抛洒下来的掩面绿纱,情怯怯地朝我们招摇。

是长青藤么?长青藤没有它这样的优雅,是牵牛花么?牵牛花没有它这样的美丽。

我们认不出,更猜不透:在这石头墙上,存不得雨水,见不到土壤,这柔弱的小草,它是怎样活下来的?它的根又会藏到哪里?

守庙的老人来了。

他告诉我们,这些藏根的小草是何首乌。

他告诉我们,这青山古刹,有股生生不息的“感应泉”,泉水流到哪儿,哪儿便可寻到何首乌家族的绿色庄园。它是人类的朋友,它是病魔的克星。它可以让白发人萌生一头乌亮的美发,它可以使失眠者做得成甜甜的美梦。

他还告诉我们,现在寻不到了。那些贪婪的采药人,寻求的是它生命的老根,它躲到哪里,人们便追到哪里,它也只好收起根来,藏进这石头缝里,扒不得这万佛阁,休想再夺它的根……

自然是一部伟大的书,只要你认识了它,你在这个世界上便寂寞时不再寂寞,穷困时不再穷困;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指南针。

请问藏根的小草,我的朋友,你在自然这部大书里,写下的是怎样的一笔?

还有那被人遗忘了冷落了的万佛阁,你呢?

( 1 )文中对“它是怎样活下来”的疑问,从侧面表现出“它”________。

( 2 )“它是人类的朋友”一句中的“它”是指________。

( 3 )作者问藏根草:“你在自然这部大书里,写下的是怎样的一笔?”请你根据文意,代藏根草回答。

( 4 )文章最后说:“还有那被人遗忘了冷落了的万佛阁,你呢?”根据文意,作者问万佛阁的问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5 )对于作者提出的“还有那被人遗忘了冷落了的万佛阁,你呢?”这一问题,万佛阁将会怎样回答?请你代它回答。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鲫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鲫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600字;不得套作、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如此高傲”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