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武汉经济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的叔叔于勒》——小说——莫泊桑——法国作家
B: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诗歌——鲁迅——现代诗人
C: 《敬业与乐业》——演讲稿——梁启超——明末思想家
D: 《岳阳楼记》——散文——苏轼——北宋政治家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衰求 蓬乱 灌木 活泼勇敢
B: 晕倒 抵达 峭璧 高不可攀
C: 凝视 嘲笑 晕倒 暮色四合
D: 疲乏 慢长 冒险 前途茫茫
3、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然(wǎng) 笑(chī) 阴(huì)
B: 恣睢(zì suī) 胆(qiè) 予(jǐ)
C: 狗(feī) 穿(cuó) 妒忌(dù jī)
D: 异(chà) 过(yǐn) 据(jié)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冯小刚导演电影《芳华》,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好评,该片用纯粹、美丽、残酷的方式告诉人们青春年华十分宝贵。
B: 隐形战机歼20入列,首艘国产航母海试成功,不仅让中国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还让世界瞩目和惊艳。
C: “牵妈妈的手”大型网络活动,引发超过15亿人次以上关注,是今年春节最暖心的活动之一。
D: 就中国军机飞入韩国所谓的“航空识别区”一事,韩方无理要求中方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5、下列对联与人物的配对,错误的一项是( )
A: 酒后捞明月,谪仙归天庭。 (李 白)
B: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龄)
C: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诸葛亮
D: 五斗白米难留人,爱菊好酒隐柴桑。 (周敦颐)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捻(cuó) 甲(kuī) 怪(zhēn) 痪(tān)
B: 职(xùn) 头(xián) 杀(nüè) 歌(kǎi)
C: 狭(yì) 微(bēi) 抽(yē) 然(hè)
D: 戒(chéng) 视(lín) 量(jiào) 跚(mán)
7、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可美国的经济却在持续滑坡
B: 她的性格十分内向,在陌生人面前常常拮据不安。
C: 西双版纳以民俗独特、风景秀丽、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遐迩
D: 似乎人类在自然科学上一遇到“起源”的问题就一筹莫展 , 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思维起源都是人类碰到的几个最大的难题。
8、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天都黑了,可小明还在孜孜不倦地学习着,为明天的考试做准备。
B: 我们都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C: 张俊这次在校运动会上的表现特别突出,为我们班立下了丰功伟绩
D: 随着时问的推移,小明对妈妈的思念与日俱增
9、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森林发生了大火,火势蔓延很快,必须马上控制住,否则将会给周围居民带来灭顶之灾。
B: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通知指出,不得恶搞优秀传统、亵渎文化经典、调侃崇高精神。
C: 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离不开巧妙绝伦的工匠精神,离不开亿万中华儿女砥砺前行,再接再厉。
D: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呀,也许我们即使很平凡普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我们不要妄自菲薄
10、下列划线词有误的一项是( )
A: 便还家(邀请) 来问讯(都,全)
B: 增其旧(规模) 朝夕阳(日光)
C: 春和明(景色) 佳木而繁阴(茂盛)
D: 山肴野(蔬菜) 落缤纷(花)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1 )判断题。

①《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李白,字太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________

②《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律,它通过对庐山瀑布壮丽景色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他开阔的胸怀和轩昂的气概。________

③第一句诗交代了瀑布所在地,为瀑布描绘出广阔的背景。________

④第二句扣了题目“望”字,但是“挂”字用得不准确,“瀑布”不是布,怎能用“挂”呢?________

⑤第三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把瀑布的气势、动态写了出来。________

⑥最后一句借助想像,写出了诗人的思想,表现了诗人的惊诧和赞叹。________

( 2 )诗人观察庐山瀑布的视角是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①即墨:古地名。下文中的 “阿”、“鄄”和“薛陵”都是古地名。②辟:开垦。③给(jǐ):富裕。 ④事:巴结。⑤万家:这里指一万户的俸禄。⑥馁(něi):饥饿。⑦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⑧饰诈:掩饰,欺诈。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语之曰( ) ②然吾使人视即墨( )
③誉言日( ) ④烹阿大夫及左右誉者( )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

( 3 )根据语段,概括齐国能够“强于天下”的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拾荒

万吉星

①深秋的凌晨,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通通装进那个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她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连影子都没有一个。她把孩子抱起来,孩子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 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怎么舍得扔了呢?”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了,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本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长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慈祥、庄严、肃穆。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 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上发出一篇题为《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把她接回了家,还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还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们按揭买一套60平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⑫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 1 )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①________→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时,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②________

( 2 )小说第⑫段中写道:“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
( 3 )阅读第⑥段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 4 )小说第②③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第⑬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 5 )小说最后一段写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在厄运和不幸面前
①鲁迅先生曾说过:"伟大的胸怀,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不幸。"
②是的,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处处有荆棘,时时有坎坷。一帆风顺的生活只是庸人想象的"理想方案"。当厄运和不幸降临时,不要逃避,逃避只是怯懦者对待生活的"法宝"。是勇士就应当勇于直面人生,"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不幸"。
③敢于直面厄运和不幸,正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小时候,奔跑于当铺和药铺之间,用典当得到的钱给生病的父亲买药治病,这种生活不能说不是清苦的。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并没有消沉,而是勇敢地迎接命运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厄运和不幸造就了这位文学大师。
④厄运和不幸对于怯懦者是毁灭的深渊,对于生活的强者,却是他们成功的阶梯,是他们一生中的财富。
⑤培根说过:“奇迹多是从厄运中出现的”。贝多芬有耳疾,他却在听力尽失的情况下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爱迪生耳聋而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张海迪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可以说是不幸的。可她又是一般人无法与其相比的。她以百倍的自信,顽强的毅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站”了起来……
⑥厄运和不幸的降临,并不意味着一事无成。造成一事无成的原因在于自己缺少自信,在厄运面前退缩了。
⑦逆境能够扼杀人才,但更多的是造就人才。"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从某种意义上说,厄运和不幸也是我们所需要的。生活太顺利了,也是一种遗憾。
⑧当厄运和不幸降临时,我们不要害怕。毕竟生活不是梦,而是由我们自己托起的一片晴空。

( 1 )作者是怎样将议论与叙述鲁迅小时候的事情联系起来的?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过渡句。

( 2 )文中列举了贝多芬、爱迪生、张海迪的事例所要证明的是

A: 厄运和不幸对于怯懦者是毁灭的深渊。
B: 逆境能够扼杀人才,但更多的是造就人才。
C: 厄运和不幸对于生活的强者,是成功的阶梯和人生的财富。
D: 只有厄运才能创造奇迹,才能使人获得成功。
( 3 )作者认为"在厄运和不幸面前"人应该怎样做?你的观点是怎样的呢?

四、写作(分值:60分)
以下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感悟和回忆?请自选角度作文。

李子柒,网络红人,被人们称为“东方美食生活家”。这个90后的四川绵阳农村女孩,好像什么都会:桃花开了就酿桃花酒,枇杷熟了就做琵琶酥,甚至会养蚕、刺绣、竹艺、木工、文房四宝等等。她用朴素典雅的东方生活元素展现出诗意田园的生活画卷。李子柒做的事,让劳动变得更有美感;李子柒的努力,劳动得以被赋予意义,变得更有力量。

央视评价:“没有热爱就成就不了李子柒,没有热爱也看不懂李子来。外国人看懂了李子柒的热爱,也解释了为何李子柒的很多短视频作品没有翻译依旧火遍全球。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500字以上;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Unique”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