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生颠沛流离的陆游以“驿外断桥边”的梅自许,_________“零落成泥碾作尘”, _________绝不向权贵卑躬屈膝。 ②月亮是别在乡村上的一枚徽章,禾苗上_________的月光,溪流上_________的月光……月亮无时不在乡村美景上留下时间的烙印。 A: 虽然 但 跳动 飘摇B: 宁可 也 飘摇 跳动 C: 即使 也 跳动 飘摇 D: 不但 而且 飘摇 跳动 |
2、 | 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 A: 梦想的实现,需要异想天开 , 执着追求。B: 每年一次的相聚,仅仅几日,太过于短暂;之后,便又是长时间的分别,杳无消息 , 天各一方。 C: 要是平时认真听课就不至于考试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了,这可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D: 不要担心,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一定会胜利的。 |
3、 | 下列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辍耕之垄上 C: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天下之所顺 D: 然而不胜者 ,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者多助 |
4、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荤菜 惦记 一气合成 战战兢兢 B: 侍候 径自 两肋插刀 如座针毡 C: 伤疤 礼骋 不知好歹 不屑置辨 D: 笔砚 涓涓 千钧之力 望眼欲穿 |
5、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胆怯(qiè) 船舷(xuán) 刹(shà)那 鞭辟(pì)入里B: 症结(zhēng) 谙熟(ān) 炽(chì)痛 风雪载(zài)途 C: 苍劲(jìn) 啜泣(chuò) 悖论(bó) 叱咤风云(chà) D: 粗犷(guǎng) 摒(bǐng)弃 攒聚(zǎn) 夺眶而出(kuāng) |
6、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扉页(fēi) 船舷(xuán) 篡位(cuàn) 黯然失色(àn) B: 砌砖(qù) 惩罚(chéng) 炽热(chì) 握发吐哺(bǔ) C: 憔悴(qiǎo) 埋怨(mái) 憎恶(zēng) 死心塌地(tā) D: 河畔(pàn) 粗犷(guǎng) 熟稔(rěn) 安分守己(fèn) |
7、 | 下列各项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北晚报》刊登文章,解答如何申报“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B: 我市推动医药产业链前延后伸,全力建设医、药、养、游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集聚示范区。 C: 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D: 由滨州市委投资拍摄的微电影,成功入围“全国优秀影片奖”。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填入横线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 广福戏台藏身于荔湾区恩宁路的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一座纯木结构建筑。这座古色古香的大戏台依水而建,一年四季都有免费演出,市民可以在水边凭石栏赏粤剧。文佳来到广福戏台,有感而发,写下一副对联。 上联:登古台唱新韵演尽喜怒哀乐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临碧水着红装遍赏起承转合 B: 入云山对夕阳惯看秋月春花 C: 倚玉栏临碧水赏遍春夏秋冬 D: 戏楼里凭石栏品味唱念做打 |
9、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让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逐渐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去掉“让”) B: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干预、预防和处理的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将“处理”与“干预”对调) C: 汉语取代8语成为韩国第二外语的原因,是因为韩国人意识到中国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去掉“的原因”或“因为”) D: 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往往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在“经济”之后加“能否”) |
10、 |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愧怍 点缀 遗孀 迫不急待 B: 遗憾 撵走 赢弱 目不窥园 C: 猥琐 契约 步履 沥尽心血 D: 累赘 撬开 沉淀 锋芒必露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武昌阻风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①,地大震。余适客稷下②,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呜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节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戌刻:下午七时至九时。②稷下:地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 ( 1 )下列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余适客稷下(恰好)B: 各疾趋出(迅速) C: 并忘其末衣也(衣服) D: 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改变)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墙倾屋塌之声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 众骇异,不解其故 并忘其未衣也 C: 视街上,则男女裸聚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 仆而复起 学而时习之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句子: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 4 )“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一句表现了地震时人们怎样的情状?对这种情状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 |
旧时的馄饨担
①昨日的晚餐,我们在家附近吃的馄饨。也许是假日过于闲暇所致,享用之时竟然想起过去的馄饨担。
②我之所以认识馄饨,应该不是源于饭馆或自家厨房,而是那种走街串巷的馄饨担,那种馄饨担曾一度是我以及和我同时代的人,最为期盼和怀念的东西了。每到黄昏来临之时,我便从自家阳台上往下望去,看馄饨担是否来了。一旦看到远远的路上有挑着担子的身影走来,我便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而大呼:“馄饨来了,馄饨来了!”随即拉扯着妈妈的衣角,纠缠她带我到楼下吃馄饨去。若是阴雨或是其他原因,馄饨担没有来,我不免会失望好一阵子。实在忍受不了这种感觉时,便要问家人寻一毛钱,索性四处去寻找。这种经历,想来现在的小孩是无从体会了。
③馄饨担着实是一件有特色的东西。一副木制的担子,竟能将一个“饭店”担在自己身上四处游走。这种馄饨担的长度大约在一米七八左右,通体是木色的,担子的两头均呈立方体形,给人一种规则又稳重的感觉。而这所有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两端的立方体之内了。担子的一端其实是一个炉子,一个盛好水的钢精锅,插在立方体上方的圆型口中,锅的下方是一个炉子,烧的不是煤球,而是柴火。应该是有金属的不厚的炉壁,否则担子的分量可就要增加许多了。担子的另一端,是大约三层的抽屉,每层放置的东西是什么,我已经不能全然记得。大约一层是拌好的肉馅和备好的馄饨皮,二层是放置的碗筷,还有一层放置了一些诸如酱油、味精、虾皮之类的调料了。担子中间的结构似乎有些玄机,但现在也不能记起它的具体结构,只是知道如若要起身,则是可以担起的扁担;若是放下,就可将一块木板旋转开放置,成为一个小的操作桌,可以把包馄饨的肉馅、馄饨皮之类的东西放置其上。除了两端的玄机和中间的奥妙之外,当卖馄饨的人挑起担子出发的时候,还要在担子上挂置一个可折叠的馄饨桌和几个可以坐人的马扎儿,以供顾客吃馄饨时使用。
④馄饨担似乎不是终日都在街头巷尾存在,只在黄昏即将到来的时候才开始出现,至天黑后一两个小时撤走。挑着馄饨担卖馄饨的人,一般一日只出来卖一次,可能也是局限于馄饨担的容量,卖馄饨的人把担子里准备好的东西卖光之后,便收拾完回家不再出来了。现在粗略想来,加之准备材料的时间,他每日工作的时间不过五、六个小时,甚是清闲雅致。那时候的我们,从骨子里认为,早餐要吃烧饼油条和稀饭的,午餐一定要吃米饭炒菜的,用馄饨代替白天的正餐尤其是午餐,则是有悖于常人吃饭的规律。况且,馄饨也无法替代米饭炒菜,毕竟那只是一种街头的小吃而已,尝鲜可以,但无论如何不能真正填饱肚子。只有到了傍晚,这一想法则完全改变。晚上的时光在那时是用来消遣的,因此人们不在家中用晚餐,而跑到馄饨担旁边吃馄饨,才是平常之事。不过,对于很多成年人而言,出来吃馄饨,或是陪孩子,或是陪恋爱中的伴侣,是生活方式中的一种调节,断不可日日吃而使之成为正餐,只是偶尔为之的一种方式。
⑤黄昏时候,馄饨担出现最多的地方,还是各个企业的家属大院,似乎那里的孩子最多,也常有大人看管,久而久之,卖馄饨的也与那里的居民熟识,以至于卖馄饨者姓什么,叫什么,家住哪里,也为带着孩子吃馄饨的大人们所熟知。卖馄饨的“商家”和吃馄饨的“顾客”,真是做到了有效沟通。从这个层面来看,馄饨担的出现,似乎更多是一种文化,而不仅是一个买卖的行为。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馄饨担更是晚间闲暇生活的一种期盼。它既可以给我带来美味,又可以使我在吃馄饨的过程中,与张三家的小孩或李四家的小孩们一起玩耍,成为一种沟通的载体。现在看来,还颇为怀念呢。每每到晚间八点多钟,卖馄饨的人担起担子离开的时候,我们都会热情相送,并嘱咐他明天还要来。因为这个馄饨担不仅担负着卖馄饨人的全部生活,也担负着我们对快乐时光的期盼。
⑥其实,无论对于馄饨担的哪一方人而言,生活就是那样的简单。
( 1 )本文第②段详细描写了每到黄昏之时,我远远望见馄饨担到来时的①________心情,阴雨或是其他原因馄饨担没有到来时的②________心情;选文前后的对比描写,还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孩子们对于馄饨担的③________和④________的感情。材料一: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质量为地球的14%。我们知道地球公转轨道外侧的第一颗行星就是火星,含铁的氧化物覆盖了它大部分的固体表面,使它发出了引人注目的火红色。火星和地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说,它有大气,只是十分稀薄,而且以二氧化碳为主,大气中少量的水蒸气即使全部化为水,覆盖在火星表面上,也只有0.01毫米深,火星上的“极冠”,冬天会增大,夏天会缩小,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地球两极的大量冰块。
材料二:
茫茫星空,哪里可以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园呢?人类瞄准了地球的老邻居——火星。因为它不光距离地球近,关键是和地球长得太像了,它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四季分明。它的昼夜更替周期大约为24小时,拥有山脉、山谷,还有液态水,这些听起来真是太靠谱了。但是,只有这些就够了吗?经过探测器发现,事实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其实,火星是一个荒凉恶劣的不毛之地,各种自然条件很难适合人类生存。从它的运行轨道来看,有一点是很确定的,火星很干燥,尽管火星上也有水、冰,甚至流动的水,但与地球相比,火星简直就是一片荒漠。它不但干燥而且异常寒冷,在火星上最热的地方最热的时候温度只有21℃。这还不算糟,火星上的平均气温可是一47℃,冬天火星两极的温度更是低到一143℃,所以火星大部分地区都是四季严寒的状态。不过,人类是可以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生存的,尽管人类要在火星上保暖不容易,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也并非不能实现。
还有一个特别的问题,就是火星的大气层极薄。这就意味着航天器在火星表面下降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在减速上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这也意味着火星上缺乏供人类呼吸的氧气。事实上,火星大气中只包含0.14%的氧气,而地球大气中氧气含量高达21%。不过经研究发现,火星表面上大量聚集着一种名叫高氯酸盐的化学物质,这种分子包含着一个氯原子和四个氧原子,一些氧原子可以分离出来并聚集在一起,形成可呼吸的空气。但是这种分子对人体是有剧毒的,它被人体吸收后会扰乱人的代谢功能,从而影响人体自身的体温调节,造成睡眠紊乱,并引发一些血液疾病。目前,人类对这种分子还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
材料三:
要知道,根据火星和地球在各自轨道上的位置,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最近时为5600万公里,最远时可达4亿公里。这意味着在最好的情况下,仅单程旅行就要耗时一年,加上返回还要翻倍。想想看,往返路途两年,还要在那里逗留数月,几个人就混挤在总共25立方米空间的太空舱里是什么境况:只吃航天冻干食品;饮用从尿液回收的再循环水;加之火星上的灰尘非常细小,四处飞扬,无孔不入,尤其是在刮起时速300公里的狂风时,我们不知道该怎样防它。
( 1 )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它的昼夜更替周期大约为24小时,拥有山脉、山谷,还有液态水,这些听起来真是太靠谱了。
( 3 )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片树叶从树枝向下跌落。
“我想落到大地上。”树叶说。
东风刮起并改变了树叶的方向,树叶说:“其实我正想向西飞翔。”
转眼西风刮起把东风压倒,树叶说:“向东飞其实正好。”
接着是势均力敌,东风对抗西风,树叶说:“理智告诉我悬浮在空中。”
东风西风都停了,树叶猝然跌落,树叶说:“我已决定径直飞向地球。”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