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湖北省荆州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B: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 这次我们班大概有五、六个同学被推选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汉字听写大会”。
D: 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2、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哑(yīn ) 妖(ráo) 骗(kūang) 取(xī) 静(mì)
B: 襁(bǎo) 进(pián) 休(qìn) (yù)词 (xiè)渎
C: 扶(yè) 然(fú) 鸿(hú) 难(jié) 独(yǐ)
D: 令(jiān) 素(gǎo) 铎(tuó) (kuāng)骗 狡(xié)
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一笑(càn) 许(ruò) 难(jí) 民(shù)
B: 彩(fù) 狡(jié) 然贯通(huò) 聪(yǐn)
C: 统(chóu) 咬文字(jué) 肾(gāo) 泛(lán)
D: 情(yí) 作(jiǎo) 蒸(liú) 吹毛求(cī)
4、

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

A: 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纪传体通史
B: 余光中-台湾诗人-《多愁》-新诗
C: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小说-若瑟夫
D: 魏明伦-《变脸》-川剧-水上漂
5、

下面每项中的两句话句意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是一种快乐。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
B: 这个小区的建设规划没有可取之处。这个小区的建设规划不无可取之处。
C: 由于物种更加丰富,所以生态更加平衡。生态因物种更加丰富而更加平衡。
D: 一时的错误不会毁掉一个性格坚强的人。一时的错误会使一个人更加坚强。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2015杭州国际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们必须克服低温、大雨、路滑等不利的气候,充分考虑跑步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B: 我国重新修订了《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C: 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D: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以创作短篇小说见长,其作品多讲述小地方普通人特别是女性的隐含悲剧命运的平凡生活。
7、选出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欲望太多,反成了累赘,还有什么比拥有淡泊的心胸,更能让自己充实、满足呢?
B: 大树南面见阳光多,枝叶就长得茂盛;北面见阳光少,枝叶也就稀少。
C: 电视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名将等。
D: 一位文学家说:“得意时,应准备一条退路;失意时,要寻找一条出路”。
8、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罚(chéng) 胆(qiè) 心如意(chèng)
B: 肪(zhī) 教(huì) 扣人心(xuán)
C: 见(piē) 利(xī) 随声附(hè)
D: 字(tiè) 围(fēnɡ) 安然无(yànɡ)
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位神采奕奕的胖老头听见狗叫,从屋里出来。他年纪六十上下,一头浅褐色的头发保养得很好,只是胡子已经花白。这就是勃洛耶尔教授。
B: 和朋友们回忆曾经做过的傻事时,大家都忍俊不禁
C: 做将军需要的才能与做士兵需要的才能是随声附和的。
D: 在这个大家庭里,自私自利、见异思迁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10、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告诉读者: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主要人物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B: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
C: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以辛辣的讽刺,塑造了一个勇敢正直、善良乐观、富于幻想和叛逆精神的孩子形象。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使自己越来越坚强。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 1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2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

白水素女

陶渊明

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未有妻,邻人共愍念之,规为娶妇,未得。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

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之十数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端谓邻人为之惠也。数日如此,便往谢邻人。邻人曰:“吾初不为是,何见谢也。”端默然心疑,不知其故。

后以鸡鸣出去,平早潜归,于篱外窃窥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灶下燃火。乃到灶下问之曰:“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瓮中,不能得去,答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见,不宜复留,当相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采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常可不乏。”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

(选自《古代小说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①出居:单独居住。②愍(mǐn):同情、可怜。③权:暂且,姑且。

( 1 )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端)以 为 异 物 取 以 归 贮 瓮 中 畜 之 十 数 日

( 2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侯官县有个名叫谢端的孤儿,被好心的邻居收养,一直到了十七八岁,后来因为触犯了法律,他就搬出来独立生活了。
B: 邻居们都很关心谢端,按照乡里的规矩,给他娶了一个妻子,但是谢端因为家中一贫如洗,没有能够留住这个妻子。
C: 白水素女知道谢端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很同情他,又见他克勤克俭,安分守己,所以自愿下凡来帮助他。
D: 白水素女的身份暴露后,必须回到天庭,不能再帮助谢端致富了,临走前她留下了田螺壳,让谢端有取之不尽的米谷。
( 3 )下面是这个故事的尾声,顺序被打乱了,请排出正确的顺序。(只填写序号)

①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

②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

③后任至令长云。

④于是乡人以女妻之。

( 4 )这个故事与“牛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灰姑娘”等故事,有相似的情节结构模式。请从人物身份、品质、境遇、结局等方面进行探究,写出此类故事的模型。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红春联

提起春联,我的脑海就会浮现这样的场景:外面冰天雪地,屋内炭火正旺。一张古拙的雕花八仙桌摆在堂屋中央,香炉袅袅地冒着清香,老先生净身洗手,心神怡然,摸一支狼毫在玉石砚台内饱满地浸把浓墨,刮刮大笔尖,一气呵成写下一副四字联:九州日丽;四化春新。

字可草书行书,亦可楷书隶书,其间亦可学曹全张迁张旭怀素,喜好追随个人的性格。老先生和蔼,喜写正楷,一点一横规规矩矩,一撇一竖堂堂正正。写完后,如卸大任,放下手中之笔,围着对联左观右看,又兀自品头论足,甚至雅性一上来,抿口米酒,默念一遍,良久,脸上才露出满意、温暖、幸福的微笑。

写春联在我的故乡很常见,也很庄重。这个四围皆是高山的小山村,尽管夹峰对峙,地贫土瘦,但村上的小学,没有哪个学生不会写毛笔字,没有哪个先生不会吟哦几副对联的。

老先生择一个大晴日,煮一壶好酒,喝个微醉,脸颊和脖子红红的,站在大梅树下,然后研墨,折纸书写。他做得很细致,墨拣好墨,以麝香金粉配制而成,溢出淡淡的古朴和清香。所写的对联有五字和七字的,四字和六字的也有,十几二十几字的长联极少,但也会有一家两家。这些书写的对联一排排晾在软软的阳光下,像院子里的一树梅花,红火又热烈。

写好的春联自然有人来取,取回去的春联自然有人会贴。上下联的平仄一定要分好,否则闹了笑话,像个没读过书的人,让人难堪而尴尬。

贴春联一般在年三十下午,喻义辞旧迎新。也有的地方在大年初一早上,喻义新年新气象。但不管怎么样,贴春联是两个人的事,一个人站在门框下,一个人搬条板凳站在上面,瞧好门框贴上下联的高度及对联条幅的宽窄。初定好位置,再涂一把熬好的白米糊糊,轻轻贴上红春联,喊下面张望的人:“高了吗?低了吗?歪了吗?正了吗?”调节到最佳位置才肯罢休。

贴完春联贴福字。贴福字是贴春联的姊妹产品,不可缺少的。尤其是老一辈人家,过去的日子过得像苦胆儿,对福字的渴望更加强烈、迫切。老人家听到大门外的人把春联贴完了,就会从堂屋的方桌上小心地捧出两张老先生写的大福字,嘱道:“倒贴哩!福到福到哈!”

一般的人家贴到这里也算把过年贴春联的事干完了。可到精致的人家,则还要从门廊到堂屋都贴得红彤彤的,十分喜庆。过路的人从大门春联往里屋瞧,只见里里外外焕然一新,红彤彤的新鲜,红彤彤的春色,而人个个喜气洋洋,精神活泼、饱满。

送春联,也是别具味道的一件事。

送春联有个讲究,普通人家送通用春联,如:“千条杨柳迎春绿;万里江山迎日红。”这类春联写景写心情,太普通,自然赢得人家的红包小。送春联送多了送精了,则脑壳转得快,起眼眉毛动,见什么人就送什么样的春联,图个别人家高兴,满意。如果此人是做生意的,走南闯北,则送上一副:“似锦河山遍地走;如花生活满园财。”更有杀猪的,做木匠的,当医生的行业春联,往往逗得主人高兴了,钱包一扯,一张红大钞“嗦”就出来了。这样的人送春联送出了门道。

但也有一些人送春联送出了雅致。这就与一方民俗有关了。

年三十的下午,年饭还没吃前,送春联的人瞅准了这个空当,必定给你家满堂红。这个时间一家老小团聚,有说不完的话,有找不完的亲情温暖。女人们早在厨房帮忙,有什么好菜全搬出来,只见山上走的,地里长的,河里游的,要什么有什么,有什么就上什么,反正香气缭绕,笑语喧哗。这会儿,送春联的在大堂外倏地放一挂鞭炮,砰砰砰一阵响,闹得一家人赶紧出去看。小孩脚快,瞅完转身朝里屋喊:“奶奶,送春联的来了!”

此人若是一村一寨一沟的熟人,会温酒一壶,端上几盘好菜,由男人恭敬地陪着,边喝边聊。若是陌生的送联人,也不敢怠慢,敬一根贵烟,客气一番,欣喜地接过春联。送春联的人在这端儿要赞几句:“左春联,右春联,左右春联齐团圆。左赞主公富贵弟,右赞主公广财源。万千瑞气堂前起,来年钞票拖满船。”这家人听了,心儿乐了,道:“准尔真言。”便赶忙递上一个红包。送联的人手指轻轻一捏,如果红包内薄且宽,知是张大百元的,就高兴地走了。如果此家殷实,红包又封小了,索性站着不动,再赞一轮,委婉道:“说春联,道春联,贴在贵府笑开颜。给个红包千斤重,四方财运奔眼前。东南西北皆吉象,更观堂内喜连连。”递红包的被如此一赞,知晓红包给少了,就嘱人再封一个。

如此这番,在年关的春联总算告一段落。村里一些上过学的人,便在初一上午,背着手边踱步边观摩,或牵个小孩,沿村路来回溜达,欣赏春联红艳艳的平仄和韵律。

这股子浓郁的墨味儿,拌和着甜甜的年味,像一团发酵的嫩面,在人生的红纸上各自比着劲儿,攒着劲儿,朝前写,幸福千户万家。

(作者:刘群华,有改动)

( 1 )你如何理解题目中“红”的意蕴?
( 2 )本文首段是怎样描绘写春联的场景的,请作简要分析。
(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内容,作者交代它有何用意?
( 4 )请品析文末划线的“酵”一词的妙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师治学

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的一段插曲。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②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

③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往讲台上一倒,只见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④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

⑤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

⑥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这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

⑦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个班56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们做,而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我也不肯。”他还把考试比成大煞风景的“煮鹤”,说:“恶性考试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

⑧令人称奇的是,那些被林语堂“相面打分”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上校长那投诉,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其实,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他的这种相面打分看似随意,实际上是在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之后做出的合理决断,比起偶然性很大的一次考试反而更显出其公平。

(有改动)

( 1 )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2 )本文第③段在描写林语堂时运用了神态描写,还运用了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
( 3 )林语堂“相面打分”公正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 4 )文中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浸透着林语堂强烈的情感,极富感染力,请简要分析是如何表达的。
( 5 )阅读下面两则林语堂的经典名言,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作者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

名言一: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

名言二: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
请以“生活需要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冷色咖啡?”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