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王杰在技术上精益求精 , 他的师傅对他很欣赏。 B: 因为下雨的缘故,操场上一个人也没有,显得冷冷清清的。 C: 他心思缜密,做事总是瞻前顾后 , 从未出过纰漏。 D: 两年前在山上遇险的经历,到现在他还记忆犹新。 |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相同的一组( ) A: 数shǔ 数说 数优 不可胜数 数典忘祖 B: 识shí 识别 识破 博闻强识 远见卓识 C: 横héng 纵横 横行 妙趣横生 专横跋扈 D: 模mó 模型 模具 模棱两可 装模作样 |
3、 |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 1 )本公司有一个________的深不可测的洞。( ) A: 巧妙 B: 美妙 C: 绝妙 ( 2 )据学者们________,其深度至少在五千米以上。( ) A: 统计 B: 估计 C: 预计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方希望法方保持克制,避免再次发生冲突导致事态升级,积极回应相关人员合理诉求,主张广大旅法侨胞依法、例行维权B: 29日上午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植树造林,种下的既是祖国的美好未来,也是绿色树苗 C: 多年来曾被“恐韩症”阴影笼罩下的中国足球队,在主教练里皮精心调剂下,找回了精气神,3月23日在长沙以1:0战胜韩国队就是最好证明 D: 为进一步加强“四项课程”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娄底市中小学“四项课程”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娄底一中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已经过去了多年,但她在信中又提及此事,仍然耿耿于怀。 B: 调查显示,广西一所小学学生的近视患病率高到25%,这真是危言耸听。 C: 遇到复杂的问题,他总是泰然处之 , 沉着应付。 D: 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 |
6、 | 为下列句子在的“以”选择恰当的义项。 ( 1 )何以战?( ) A: 用 B: 拿、把 C: 以致 D: 用来 E: 因为 F: 凭借 ( 2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 A: 用 B: 拿、把 C: 以致 D: 用来 E: 因为 F: 凭借 ( 3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A: 用 B: 拿、把 C: 以致 D: 用来 E: 因为 F: 凭借 ( 4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 A: 用 B: 拿、把 C: 以致 D: 用来 E: 因为 F: 凭借 ( 5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 A: 用 B: 拿、把 C: 以致 D: 用来 E: 因为 F: 凭借 |
7、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风骚”作名词时,泛指文学,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是指屈原的《离骚》。 B: 词,兴起于唐五代,极盛于宋代。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乐府”、“长短句”等。 C: “豆蔻”指十五六岁的少女,“垂髫”指童年,“芙蕖”是菊花的别名。 D: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
8、 | 《水浒传》中“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时在剥皮凳上逃过一死的是 ( )。 A: 武松 B: 林冲 C: 杨志 D: 宋江 |
9、 |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B: 悖论/蓬勃 催眠/摧枯拉巧 巍然屹立/迄今为止 C: 包扎/扎实 巷道/街头巷尾 哄堂大笑/一哄而起 D: 咳嗽/洗漱 晦涩/诲人不倦 负隅顽抗/无独有偶 |
10、 | 下面划线词没有结合语境解释的一项是( ) A: 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指写文章的功夫) B: 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谨慎的想法) C: 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结交) D: 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 , 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教书的地方)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 )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是( )A: 衡阳雁去 B: 四面边声 C: 长烟落日 D: 孤城紧闭 ( 2 )句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①不亦说乎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经典阅读观念的树立
①经典阅读是一个沉静与沉思的过程,在这种沉静沉思中,我们不仅使书中文字活起来,充实我们,还使它因我们的理解得到延展与增值。
②当然,要真正走进经典,首先须在观念上祛除功利的考校。因所具有的无与仑比的精深与博大,经典可助人涵养精神,拓展心胸,甚至成己成物,获得包括职场上的成功。但遗憾的是,这类教诲并未为人记取。因“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者常能听从心的指令,譬如在儒道先哲的训教中,体认到道德的庄肃与自由的快乐,然后知道人应该过理性的生活,既服务社会,又涵养个性,在对宇宙与人生、自我与他人的观照中,保持内心的安宁。“为人”者只会想着用它做工具,邀名射利,求田问舍。上个世纪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强调的“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的道理,仍未被人了解。
③在阅读过程中克服求快的心理,经典的价值可以理解为,它坚持要我们放弃通常的做法,放慢速度,沉浸其中,然后去获得原本不属于我们的宝贵经验,还有我们平凡人生所永远不能遭遇的崭新体验。公元397年,圣奥古斯丁写了《忏悔录》,在书中他详细描绘了自己精神世界的剧变,如果不静下心来,细细咀嚼,你根本无法体会其中切肤的渴求。至于《罪与罚》这样的经典,大段的心理描写,与通俗小说有一明确主题和显豁线索全然不同的“复调”写法,更需人细细寻绎才有所悟。所以,现在人们开始提倡“慢阅读”,主张不仅在时间上,更在心态上保持清静与闲适,然后走进经典。 悠闲自得同时越然功利之上的人, 能真正读取这个世界最杳渺的真谛, 保持阅读最高上的品质。故经典必须慢读,也值得人这样慢读。
④在此过程中,不要怕读不完,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经典阅读尤其如此。设定一个合理目标,如美国人费迪曼所开列的,从18岁到80岁的《一生的读书计划》,人是可以大致读完经典的核心部分的。重要的是,经由经典阅读,你学会了举一反三,见迩知远,实际上就获得了费氏所说的“超越时空”的能力。还有,不要怕读不懂,相较于人很容易毁于自己喜欢的浅近的东西,那种不能一目了然的东西反而能让人经久不忘。只有困难,才够挑战,才能精进。
⑤所以,各位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这样就能体会到“修身莫如养性,至乐莫过读书”。悠长的光阴,你读什么书,能决定你将成为什么人。
人生的另一种财富
①我是在贫穷和耻辱中长大的。父亲是一位蹬三轮车的,他每天蹬车送我上学。这令我的同学羡慕不已,他们说你爸妈真疼你,天天雇车送你上学。同学的话提醒了我,如果他们知道送我上学的不是家里雇的,而是我的父亲,他们又该如何议论呢?我一下子被一种耻辱感击垮了。从此,我再也不让父亲送到校门口,在离校门口很远的地方就偷偷下了车。
②我的母亲四处打工,为我攒钱。她坚信,我能考上大学。从我上学开始,每次学校公布成绩的日子就成了我们约定的节日。那天我们会吃上一顿红烧肉,以示庆祝。在我的印象里,红烧肉是最好吃的东西。没想到大学里的一次红烧肉,却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耻辱记忆。
③到我上大学的时候,母亲被巨大的学费数额吓呆了,她拿出了全部的积蓄,也仅够我一个学期的费用。我只好向学校提出了特困助学申请。
④上学没几天,全班都知道了我是特困生,因为我被安排住在便宜而破旧的老楼里。与众不同的我成了他们着重注意的人。他们用好奇和怜悯的眼光看我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上学一年多,前后左右的惊异的目光,让我如万箭穿心。我经常找一个角落,狼吞虎咽地噎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我用读书来消解难熬的孤独。书是不挑人的,它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打开它的人们。但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不肯放弃,就是每月一次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生活极大的安慰。有一次我在网吧遇上了一个同班同学,他当时惊诧极了。再有就是我在大学里过第一个生日时,我奢侈地买了一份红烧肉……
⑤后来就到了让我终生难忘的那个耻辱的日子。那是一次团活动,大家讨论帮助特困学生的事。有同学当时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特困生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可我们班有的特困生还上网吧,吃红烧肉……我无地自容。我这才发现了贫穷不在于它本身,更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精神折磨。我无法忍受这种被打入另类的感觉。
⑥当帮助变成了一种施舍,我宁愿不要。我在忍受现实还是退学之间犹豫了很久。我想起了父亲的后背,我想起了母亲在我接到的录取通知书时四处奔走相告的情景,我想起了当时自己的决心……我忽然感到,我无权选择放弃。贫穷本身不是罪过,因贫穷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尊严,这才是罪过。
⑦第二天是写作课,老师的作业是感受你生活中的爱。许多同学充满激情地念起了自己的作文,他们感激父母为他们带来的幸福,为他们创造的条件……老师不做一声,直到最后,才失望地问:“还有没有同学要说?”我举起了手,讲了父亲的后背,冬天落在上面的雪和夏天流着的汗;我讲了母亲为我攒钱的情景。我讲了小时候吃苹果,父母把苹果细细地削掉了皮,一口一口地喂我吃,而削下的苹果皮,他们却谦让着,谁也不吃,最后,母亲又用它给我煮了苹果水。我说我很庆幸,贫穷只让我们生活更艰难些,但它却不能剥夺我们爱的权利,我感谢父母的爱。我为小时候对父亲的伤害而忏悔……
⑧教室里响起一片抽泣的声音。
⑨下课时老师对我说,我非常感谢你,你比我更清楚地告诉了大家,什么是爱的真谛和尊严的意义。
⑩从这时起,我走出了耻辱,我用一种正常而不是自卑的心态与同学们相处了。我不再为只有一个馒头的午饭而难为情了,我能坦然地穿着陈旧的衣服走在青春靓丽时尚流行的校园里。在那一个假期到来的时候,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
( 1 )阅读全文,回答“人生的另一种财富”是什么?我喜欢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④字数不少于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