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 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
C: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D: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B: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D: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断/执/通大邑 级而上/路不
B: 行/合/而不舍 然不动/孜孜
C: 弃/款/大大落 三半夜/少不
D: 哑/伤/满目痍 睚必报/吹毛求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B: 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昧。
C: 本文构思精巧,开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为“文眼”统照全篇,高度概括和赞叹了富春江风光。
D: 本文篇幅虽短,但很讲究章法。在写景上先“水”后“山”,详写“水”,略写“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对山水美景的描绘。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处心积虑 , 青丝变白发。
B: 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 , 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
C: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宇轩昂 , 声震天地!
D: 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妙趣横生
6、下面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到2016年4月,应用于移动通信芯片的国产自主卫星导航IP核数量近1800万左右。
B: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C: “实践十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在轨运行和回收,将极大提高我国微重力科学及空间生命科学研究。
D: 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今天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7、

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创意: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
B: 持之以恒:有恒心,长期坚持下去。
C: 颓唐: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D: 中流砥柱:指立在水中央的大柱子。
8、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红(fēi) 解(pōu) 号(chuò) 无消息(chá)
B: 然(wǎng) 爱(ruò) 天(qióng) 彻夜不(mèi)
C: 方(sù) 污(huì) 连(zhān) 首低眉(hàn)
D: 月(hào) 赠(kuì) 像(xiào) 泪水盈(kuàng)
9、下列古代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科举考试,一般童生在县或府里参加院试,考取的为“生员”,进入官学学习,叫“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秀才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
B: “见教”,意为“指教(我)”。“见”字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样。如“见谅”,意为“原谅(我)”。
C: “在下”,古人对对方的尊称。
D: 避讳,旧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敬,不敢直呼其名,叫做避讳。讳某,意思是某字本应避去。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 回想小学六年,同学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C: 她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啊!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悟出许多人生的真谛,明白做人的许多道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B: 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也流露出一些凋衰感伤的情调。
C: 这首诗写景从远到近,“水何澹澹”是描写远景,“洪波涌起”是描写近景。
D: 本诗虚实结合、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 2 )请自选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题目。

【甲】见课文《愚公移山》

【乙】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释】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________

②河曲智叟以应 亡:________

③无地土 置:________

④公止 遂: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3 )【甲】文中________和智叟对比,一个远见,一个平庸;________和智叟对比,一个担忧,一个讥笑;________和智叟对比,一个热心,一个冷漠。

( 4 )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诗人


我们这儿的住户贫困而好客。有一天来了一个乞丐,说他饿坏了,我们就让他饱餐了一顿,他还要了支香烟,直到我们替他把香烟点燃后才离去。


一天下午,我刚放学回家,有人叫住我:“小弟弟,我可以进你家的院子吗?”他身材瘦小,穿戴整齐。我问:“你想干啥?”“我想看看你们的蜜蜂。”


我家院里有四棵大棕榈树,上面聚集着蜜蜂。我跑上台阶,喊道:“妈,有一个人在院子里,他说想看看蜜蜂。”妈妈走出来,上下打量着他,极不友善地问:“你要干吗?”“我想看看你们的蜜蜂。谢谢您,太太。”他讲得极缓慢而清晰,仿佛说出的每个字都要花掉他的钱一样。


他和我,蹲在棕榈树下一块儿看着蜜蜂。我说:“你是干什么工作的,先生?”“我是诗人。你也是个诗人。你喜欢妈妈吗?”“她不打我的时候,喜欢。”他站起身来,从裤兜里掏出一张纸片:“这上面是首描写母亲的伟大的诗篇。我打算卖给你,只要四分钱。”


我跑进屋:“妈,你想花四分钱买一首诗吗?”“你听着,告诉那个家伙,赶快出去。”


我对诗人说:“妈妈说她没有四分钱。”“这就是诗人的遭遇。”他好像并不介意。“像你这样到处转悠着卖诗倒挺有意思。有很多人买吗?”“从来没人买过。”“那你为什么还要四处转悠?”“这样我就可以看到许多东西,我还一直希望遇到别的诗人。”“你真的认为我是个诗人吗?”我问。“你像我一样有才华。”他走了。我祈祷能再见到他。


一天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在街的拐弯处又见到了他。“我已经等你很久了。”“卖掉诗了吗?”他摇摇头,说:“我院里有棵挺好的芒果树。现在芒果都熟透了,红彤彤的,果汁又多又甜。我等你是想请你去吃芒果。”


诗人住在一间小棚屋里,家具很少,显得很冷清。院子里绿茵茵的,还有一棵高大的芒果树。他说得不错,芒果汁又多又甜,我一连吃了六个。橘黄色的芒果汁从嘴角流到下巴上,我的衬衫也染上了果汁。


回到家后,妈妈很气愤:“你窜到哪儿疯去啦?去,给我拿根鞭子来!”我从家里逃出来,发誓再也不回去了。


我气极了,跑到了诗人家。他说:“别哭啦,咱们一块去散散步吧!”我们散了步,还躺在草坪上看星星,他让我猜那些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我按他说的做了,明白了他的意思。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如此骄傲和愉快,我的气愤一扫而光。


忽然,一个警察出现在面前。“你们在这儿干什么?”诗人说:“已经四十多年啦,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警察无趣地走了。


从此,我和诗人总是一起去散步,看星星。


一天,诗人对我说:“我告诉你一个重要的秘密。我正在写一首诗,世界上最伟大的诗篇。我已经写了五年啦。每月只写一行,再有二十二年就完成了。”“上个月写的那行是什么?”他仰起头看着天空:“往昔深邃而奇妙。”“是行很美的诗。”“我希望能把一个月的体会感受全部倾注到这行诗句中去,写出一首震撼全人类的诗篇。”我惊叹道:“等写完了最伟大的诗,你就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吧?”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我觉得诗人在一天天衰老下去。一天,我到小房子里去看望他,他躺在小床上,看上去那么苍老、虚弱。他说:“诗写得不太顺利。”我敏锐地感觉到了什么,泪水突然涌了出来。他挣扎着坐起来,让我坐到他的膝盖上,看着我的眼睛说:“嗯,你也看出来了,我一直说你具有诗人的眼光。”他看上去并不难过,把我搂到瘦削的胸前:“想听我再给你讲一件有趣的事吗?”我什么也说不出来。“给你讲完,你要答应我马上回家,再也不要来看我了,好吗?”我点点头。“很好。现在听我讲,以前我给你讲过的那些什么作诗和世界上最伟大的诗,都是假的。你说这是不是你听过的最有趣的事?”


他的声音中断了。


不久,诗人的小房子被扒掉了。芒果树也被砍倒了。诗人好像从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

(摘自奈保尔《米格尔街》,花城出版社)

( 1 )米格尔街的人是“好客”的,但“妈妈”为什么对诗人“极不友善”?
( 2 )诗人“讲得极缓慢而清晰,仿佛说出的每个字都要花掉他的钱一样”,一方面表明他使用语言________,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物质生活上的________。当警察问:“你们在这儿干什么?”诗人答非所问,说:“已经四十多年啦,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诗人四十多年都在思考的问题是________。
( 3 )诗人最后对“我”说:“那些什么作诗和世界上最伟大的诗,都是假的。”出人意料,但为什么又是合情合理的?
( 4 )小说中,诗人为什么和“我”成为了好朋友?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指向天空的木拐

从维熙

当我们走进汽车里,他忽然一反刚才的安详神态,灵肉突然爆发出精神火花,以金鸡独立的架势,高高举起那只帮助他移动断腿的木拐,向我们高声喊道:

“不要战争——”

非常凑巧,游览了好莱坞和迪斯尼,适逢圣诞节的黄昏。孩子第二天下午还要上班,只好从洛杉矶开车一路疾行,穿越加州南部地区,连夜向亚历桑那州的首府菲尼克斯飞驰。

平日喧闹的高速公路,在这圣诞之夜出奇地安静,隔着车窗外望,四野一片银白——那是月亮洒下来的清冷的光。大概人们都在家里过圣诞的缘故,这个汽车轮子驮着的两亿七千万人口的美国,此时像是从地球上消失了一般,高速公路上难以看到夜行的汽车。

直到驶进亚历桑那州界,我们的车才停了下来,想缓解一下长途行车的疲惫,并借机填补一下已然饥饿的肚子。那儿是长途行车者的一个驿站,其内不仅有加油站,还有供远途行者的饮用水,以及供行者方便的WC。想不到的是,在一路寂寞的夜行中,我们在这儿碰到了又一辆夜行的汽车。起始,我们以为也是赶路的行者,但当我们走近它的时候,却发现那是一辆家庭用的住宿车。车子里只有一个人,他一边啃食着手中的面包,一边不停地仰头喝着瓶子里的水。当他走下车来时,从弥漫在空气中的浓烈酒气中,我才知道他喝的不是水,而是烈性的酒浆。他衣衫虽然褴褛不堪,但神色并不沮丧,见了我们先是扬起一只手臂,用英语问候我们“圣诞快乐”,之后就向我们的车子走来。此刻,我又发现,他是拄着一只木拐,只有一条腿的残疾人
他看见我在吸烟,首先朝我走了过来。我给了他一支烟,并为他点着了火。他大概发现了中国烟草,有别于美国烟草的味道,就用英语对我开始了询问:

“你是中国人?“

“是。”

“中国也过圣诞节吗?”

我说:“只有酒店和一些教徒们过这个节。”

可能是出于信任,当我们围坐在长椅上吃夜宵的时候,他聊了自己的身世:他是个越战的老兵,负伤归国之后,家庭就解体了。之后,这辆车就是他的家,今天他就在这儿过圣诞。毕竟这里有长椅可以休息,还有这么好的一轮月亮和满地清亮的月光。他说话的语调,虽然没有一丝悲凉,但对我来说,犹如听一曲圣诞哀歌。“

在华盛顿时,我曾在越战纪念墙前驻足,墙上边的铜雕,都是表现美国士兵英雄主义的;而在这条公路的月光驿站,我看到了战争的另一面——只有将这两个不同的半圆,合成一个整体,那才是战争的全圆。难道不是吗?这个越战老兵,可能感悟出我们一行六人,是三代合成的完整的家庭,因而他目光中流露出的凄惶,正是对自己孤独命运的回视;同时又流露出淡淡的笑意,那是对我们无言的祝福。

要上路了。孩子指了指菲尼克斯城的灯火,意思是问他去不去那儿。他则指了指地面,意思是原地不动。当我们走进汽车里,他忽然一反刚才的安闲神态,灵肉突然爆发出精神火花,以金鸡独立的架势,高高举起那支帮助他移动断腿的木拐,向我们高声喊道:

“不要战争……”

我们只是向他招招手,就关上了车门。车开了,我隔着车窗回眸这个铺满清冷月光的驿站时,心里充满了苦涩。车走远了,窗外一切都在我视野中模糊起来,但惟有那只指向天空的木拐,像是一件现代派的雕塑,定格在圣诞午夜的月光之中……

( 1 )文章开头一反惯常的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先声夺人。请从记叙顺序的角度分析其好处。
( 2 )请任选两种人物描写手法赏析第⑤段画线句。
( 3 )第11段中写道:“但对我来说,犹如一曲圣诞哀歌。”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我”感到悲哀的原因。
( 4 )你是否赞成将本文标题换成“残疾的老兵”?请说明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亲爱的同学,家庭中,亲人的爱包围着你;学校里,老师同学的真情温暖着你。但在家庭和学校外,你也一定经历过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请你把它写下来吧!

要求:自拟题目;围绕中心,叙事完整;不少于5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北去候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