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明月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B: 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 C: 他的摇篮映照着盛世王朝的余辉,他的灵柩投射出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D: 阅读文学作品,切不可断章取意,否则可能会闹出笑话。 |
2、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今年广府庙会上,那________的人流,叫人________的美食都让人们印象深刻。听古仔、唱粤剧、行花街,老人小孩都________。时代虽在变迁,但传统文化始终是________历史的精神坐标。 A: 络绎不绝 垂涎三尺 怡然自得 标注 B: 络绎不绝 垂涎三尺 忘乎所以 标榜 C: 车水马龙 眼花缭乱 怡然自得 标榜 D: 车水马龙 眼花缭乱 忘乎所以 标注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过,最后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B: 因为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C: 母亲节那天,她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母亲及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D: 晚上我们通常把它关在屋里睡觉,早晨一放它出来,它总是迫不及待地来找我。 |
4、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徘徊 头晕目眩 瘦骨嶙峋 险象跌生 B: 娇媚 擎天撼地 闲情逸致 绝处逢生 C: 热忱 忍峻不禁 玲珑剔透 春华秋实 D: 坍塌 眼花潦乱 花枝招展 骇人听闻 |
5、 | 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鲜妍(yán) 劫掠(lüè) 栈桥(zhàn) 自吹自擂(lěi) B: 恪守(kè) 娉婷(pīn) 筵席(yán) 顿开茅塞(sè) C: 矗立(zhù) 嗤笑(chī) 掺杂(cān) 彬彬有礼(bīn) D: 撩逗(liáo) 妖娆(ráo) 豢养(huàn) 根深蒂固(dì)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每次回答问题的声音响亮,震耳欲聋 , 受到大家一直好评。 B: 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 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D: 漫步曲水亭街,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 , 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
7、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娆(ráo) 狡黠(xié) 强聒不舍(guō) B: 襁褓(qiáng) 诘难(jié) 恪尽职守(kè) C: 恣睢(suī) 诓骗(kuāng) 廓然无累(guō) D: 拮据(jū) 抽噎(yē) 吹毛求疵(cī) |
8、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叱咤(zhà) 悄然(qiǎo) 弧形(hū) 量体裁衣(liàng) B: 惩罚(chéng) 模样(mú) 蛋挞(tà) 风靡一时(mǐ) C: 按捺(nà) 侮辱(wú) 鲫鱼(jì) 苦心孤谐(yì) D: 呵斥(hē) 蓦然(mò) 刹那(chà) 莘莘学子(xīn) |
9、 |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三句中的“垂髫”“伛偻”“斑白”都是指老人。 C: 古代晋升官职可称为“左迁”“陟”等。汉代等级制度严格,贵左贱右,故将升官称为“左迁”,课本上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就与此处的意思一致。 D: “绵延万里的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一句的主干是“长城是结晶”。“繁花嫩叶”“花好月圆”都是并列短语。 |
10、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云南鲁甸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能 战胜和面对任何困难。B: 是否高度重视人居环境,是厦门成为“全球最美20个城市”之一的原因。 C: 他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从大家的信任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D: 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
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 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 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 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 2 )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 3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原谷谏父 ①谷年十有五: ②父不从: ③乃载祖归养: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3 )原谷的父亲最后为什么“载祖归养”?读了本文之后,你有什么感悟? |
零秒越千年
李鸣生
①2003年10月15日,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堪称伟大的日子。
②凌晨1时,随行医生敲响杨利伟的房门时,杨利伟还在睡梦中。昨晚睡觉前,他在一本签字簿上写下了“神圣的使命,航天人的光荣”这样的留言。随行医生为他作了身体检查。杨利伟与往常一样:血压收缩压116,心跳每分钟76次!
③随后开始吃早餐。翟志刚拿出一瓶红葡萄酒,先给杨利伟倒了半杯矿泉水,再往矿泉水里倒了一点点红葡萄酒。三人高举酒杯,一饮而尽!这是杨利伟上天之前在地球上吃的最后一顿早餐。
④凌晨3时40分,随行医生为杨利伟作最后一次体检。杨利伟身体正常,几项指标依然是:收缩压116,心跳每分钟76次。……
⑤5时20分,“问天阁”举行航天员出征仪式。广场上,数百名为航天员送行的队伍早已等候在此。他们中除了航天专家、科技人员和基地发射官兵,还有身着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男女、白发苍苍的老人以及佩戴着红领巾、手持鲜花的少先队员。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在热烈的欢呼声中,庄严报告:“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⑥“出发!”总指挥李继耐庄严地大声下达了命令。 ……
⑦清晨8时,鲜红的太阳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高高耸立于蓝天之下的发射塔,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一个顶天立地的伟岸汉子,站在大西北的地平线上,随时待命出征!而千古荒凉的戈壁滩,这天仿佛也突然变了模样!
⑧这里曾经古树参天,草木葱茏,流水潺潺,遍地牛羊,早在原始社会便有人类生存栖居。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的杰作。胡杨树千年不倒;弱水河长流不断;居延海烟波浩淼。千百年来,这里留下了无数神奇的传说与迷人的故事。老子在此骑牛西游,苏武在此牧羊十九年,霍去病在此攻打河西,马可·波罗在此秘密探险。而且,这里还是中华民族梦想飞天的地方,距此不远便是飞天圣地敦煌莫高窟……
⑨今天,历史再次选择了这片土地。
⑩8时50分,“01”发射指挥员下达了“十分钟准备”的口令。坐在飞船里的杨利伟向地面报告:“舱内初始状态检查完毕,设置正确。”这是杨利伟上天前在地球上作的最后一次报告。
⑪接着,主席一行登上基地试验指挥楼的楼顶平台,把目光投向了即将起飞的“神舟五号”。发射场附近,直升飞机、搜索车、救护车等快速出动;一百多名记者携带“长枪短炮”,争先恐后地纷纷抢占有利地形;成千上万观看发射的战士、家属、老人、儿童以及当地百姓全都注视着发射塔;在距离发射塔两百米远的戈壁滩上,十几匹骆驼也驻足引颈,一起抬头仰望……
⑫一个发射军官的妻子,此刻正坐在电视机前,每次看发射她都习惯在茶几上放点水果,边吃边看。有一次吃西瓜,发射成功了。有一次吃梨子,发射失败了。从此,她再也不吃梨子了。可有一次她分明吃的是西瓜,发射还是失败了。所以这天她不知道该吃什么才好,结果从早晨六点起两个多小时,她一会儿拿起梨子,一会儿拿起西瓜,却什么也不敢吃——她怕吃错了!
⑬“五分钟准备!”发射进入最后的倒计时。
⑭此刻火箭系统的总指挥黄春平和总设计师刘竹生,两人脸上的表情分外凝重。尽管发射可靠性已达到了工程总体要求的百分之九十七。年初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了,其可靠性就相当于百分之九十七。万一那个百分之三偏偏就出在这一次呢?因此,在火箭点火前一分钟时,黄春平还是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衣兜———衣兜里装着救心丸。
⑮发射进入读秒倒计时。这时,基地指挥控制大厅的大屏幕上清晰地传出一幅图像:杨利伟举起右手,向全国人民庄严地行了一个军礼!这是杨利伟上天前留在地球上的最后一个军礼!
⑯“……五,四,三,二,一,点火———起飞!”
⑰火箭一声长啸,腾空而起!霎时间,烈焰熊熊,天地动容,指挥大厅和方圆十几公里内的人群一片欢呼雀跃!飞船里的杨利伟此刻承受着巨大的超重压力,耳边不时响起火箭升空时脱离箭体的碎片的“嘎嘎”爆裂声,但他依然目光炯炯,神态自如,从天上传回的各项生理参数显示:他的身体状况一切正常,而且心跳还是每分钟76次!
⑱二百七十秒后,杨利伟终于挣脱了地球的束缚,成为第一个离开地球、叩响宇宙大门的中国人!
(节选自《千古一梦》,有删改)
( 1 )请浏览全文,选择表述不恰当的一项。( )小伟:我觉得第11段写骆驼的文字有些莫名其妙。
小景:不是莫名其妙,我认为实在是“妙”,妙在________
小凡:这几句话我也很赞,它让我更好地感受到了现场的氛围,且又忍俊不禁,眼前还仿佛展开一幅美丽的画卷。
( 3 )请结合文中第②④⑰段三处画横线的句子,分析杨利伟这个人物形象。链接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评论家 李建军:《千古一梦》既有纪实文体的平实客观,又有文学作品的摇曳多姿。李鸣生将深沉的历史感、理性的科学精神与热烈的诗情融为一体,成功地描绘出了一幅中华民族震古烁今的飞天图。
快递
梅子涵
①这一天,我在三楼的书房里看着书不幸睡着了。如果没有睡着,下面的故事就不会发生。在我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没听到门铃声!没听到快递打我的手机!不过当手机铃声再次响起时,我醒了。
②“你在家吗?看看我打了多少个电话给你!我打到现在没有停过!”声音里充满怒火。
③“对不起,对不起,我刚才睡着了,没听见。”我反复解释。
④“你们上海人都不接电话的!”“上海人都不接电话?刚才是没有听见。”“你不要说了,你现在下来!”他大喊着,声音非常响,已经无理得“不成体统”,任何一个被送快递的人听见都不可能按得住性子。
⑤我的火终于“腾”地蹿上来,那蹿上来的声音也几乎听得见。我飞快地下楼。我要去问问他想干什么,他这是在送快递还是准备拼命?二楼,一楼,我飞快地走,可是我也立刻就极力地压抑自己的怒火,不让它蹿成歇斯底里。二楼,一楼,我走得快,结果火竟然也被我阻挠得快,散得快,等我开了大门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火了。从三楼到一楼的过程,我把自己锤炼了一次。
⑥我不想吵架,没有意思,歇斯底里会不成体统。但是那个大喊的声音想吵。他站在门口,他的脸上只有火!
⑦“你好,”我说,“很对不起,我睡着了,没有听见。”我还说了别的话,表达歉意,也想表达友好。
⑧可是他的气不消。最后,当他把一包书递给我,把签收单扔给我,喊叫着对我说“你签名”的时候,我的锤炼了的克制又一次被粉碎,火“腾”地重新蹿上来!
⑨“我不会签的!”我大叫,“你打电话给你们老板,让他和我说话!”
⑩我也歇斯底里了。锤炼的成果很容易被抛弃。我歇斯底里的时候哪里像个教授,只要歇斯底里,人人都是一个样子!
⑪他说他不要签收单了。他跳上助动车开了就走。他就像一团烈火,是滚着离开的。
⑫我站在门口大口喘气,整个上午,乃至整个下午,仿佛都已毁坏。
⑬可是我没有回到房里,而是去追那团烈火了。我像一团烈火似的去追他。我自以为是地要他必须向我道歉。我心里的怒火就像是脚底的轮子,可笑极了。
⑭我们的小区很大,可是我竟然追到了他。他已经到了另外一家的门口。他的助动车停在樟树下。他正在和这一家的女主人吵架!女主人说:“你什么态度!”
⑮我幸灾乐祸地说:“你看你,刚才和我吵,跑到这儿又吵,你很喜欢吵架!”
⑯他没有理我,有些沮丧地回到助动车前,上了车。也许他也在懊悔:我怎么又吵了。
⑰这时,我才看见,他的头上有好多的汗!他被晒得很黑,其实他大概只有二十出头的年龄。二十出头的时候,我正在一个农场当着知青,也被晒得很黑。那时,我不能再读书,他现在也读不了书,干着这样一份按人家门铃,打别人手机,别人却可能没有听见的职业。
⑱我用手擦擦他额头上的汗。我问:“你热吗?”他没有避开我的手,猛然流泪了,大滴地落下来。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一个父亲在抚摸孩子。他的年龄应该比我的女儿还小些,是应该叫我女儿姐姐的。我的女儿正在法国读文学博士,而他呢,骑着助动车,把一包我喜欢的文学书给我送来。
⑲我有些难受起来。
⑳我摸摸他握着车把的手,说:“我刚才态度不好,谢谢你为我送快递。你一个人在外面工作,要照顾好自己,让父母放心。上海人都很感激你们的!”
㉑这么说着,我也流泪了,觉得温暖。心里充满情感和爱的时候,人人也都会是一个“样子”。
㉒这个上午没有被毁掉。我们挽救了它。他离开的时候说:“我走了。”我说:“你骑得慢一点。”我们竟然有些像亲人告别。
㉓后来,他又来送过一次。他有点害羞地站在门外,我说:“是你啊!你好吗?”
㉔那以后,我再没有见到他。我很想他再来为我送快递。我会说:“是你啊!你好吗?”
( 1 )请分析文中“我”的形象。①我在三楼的书房里看着书不幸睡着了。
②我们的小区很大,可是我竟然追到了他。
( 3 )“我”去追快递员让他道歉,后来为什么改变了态度?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使用本试卷中出现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