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五龙育才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何满子也真是聪慧灵秀,脑瓜儿记性好,爱听故事,过耳不忘;好问个字儿,过目不忘
B: 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含有一种新东西。
C: 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 , 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D: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隐姓埋名。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2、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风风雨雨,她每天都在地坛里寻呀找呀,她用如水柔情唤醒了儿子沉落的心,他用惊人的毅力激发了儿子生存的欲望。
B: 通过母亲的不懈努力,使史铁生认识到不好好地生活是错误的。
C: 母亲患肝癌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过度、精神紧张、饮食不当等诱发的。
D: 为了防止儿子的坏心情,母亲始终没告诉他自己已经病入膏肓。
3、

对下面这段文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山路旁的树在雨中站立着。①连天的绿叶一簇簇,一团团,挽着,拥着,静而不滞,动而不浮。②雨打着片片绿裙翻着卷儿,像击琴键,像跳芭蕾。③你再看那树干,有的油光发亮,裹着青皮衣;有的挂满雨珠,披着鱼鳞;有的调皮地伸着脖颈,好奇地张望路上的行人。④这雨中美景怎不叫人心生喜爱之情呢?

A: ①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绿叶的茂密,“静而不滞,动而不浮” 表现出了连天的绿叶在雨中的情态。
B: ②句中“像击琴键,像跳芭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雨打绿叶活泼、灵动、富有韵律的样子。
C: ③句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中“披着鱼鳞”“伸着脖颈”写出了雨中树叶油光发亮、摇曳动人的姿态。
D: ④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雨中美景令人油然而生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雨景的由衷赞赏。
4、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寓言源远流长,它和神话一样,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________和________来的。________有文字记录的寓言出现在春秋末年,________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战国时代是寓言创作的黄金时期,创作数量大,艺术性、思想性都非常高。在《孟子》《庄子》《韩非子》《战国策》等著作中,就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寓言故事,如“滥竽充数”“揠苗助长”等。

可以说,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初期,寓言对人类有启蒙作用。


A: 发展 创造 因为 所以
B: 创造 发展 不仅 而且
C: 发展 制造 因为 所以
D: 制造 发展 不仅 而且
5、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 )
A: 胡适
B: 周作人
C: 郁达夫
D: 唐三藏
6、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如《马说》、《捕蛇者说》。
B: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C: 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一般由称谓、问候语、正文、结尾、署名、日期所构成。古代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
D: 《孔乙己》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我国近代作家鲁迅所写的两篇小说。
7、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斑羚们发现自己被狩猎队逼到了悬崖边上,焦急之时,老斑羚发现侧面有一条小路能通到悬崖对面,真是到了进退维谷的地步。
B: 村里出现了一个大洞,有人说,咱们把它填起来;有人说,在上面盖一座庙;有人说,卖给填洞公司。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 横跨在洨河上的赵州桥非常雄伟,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全长50.82米;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全长265米,卢沟桥的长度比赵州桥略胜一筹
D: 《 命运交响曲》节奏铿锵,气势雄浑,大家不由得被它的旋律所感染,每次听到,它都会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使人叹为观止
8、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出现失误——五环变四环,真让人叹为观止
B: 春晚舞台上,蔡明那幽默滑稽的语言表达,令人忍俊不禁
C: 正因为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他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 毕业前几天,同学们欢聚一堂,尽情地享受离别前的天伦之乐
9、下面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电子化阅读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浅阅读”的盛行和阅读的“碎片化”。
B: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天津的城市特色。
C: 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是否如实地描写了事实或现象,关键在于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描写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
D: 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
10、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国工匠”“记住乡愁”“精准扶贫”“履职尽责”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价值观是力量”。
C: “他一直不很喜欢《奔跑吧,兄弟》《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等类电视节目,从内心深处。”这个句子中“从内心深处”充当状语。
D: “让座不是一种法律责任和义务,而是一种道德自律行为,所以让还是不让的权利,掌握在当事人自己手里,别人无权干涉。”这个复句的第二层是因果关系。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1]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故垒[3]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4],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5]。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6]当年[7],小乔初嫁了[8],雄姿英发[9]。羽扇纶巾[10],谈笑间、强虏[11]灰飞烟灭。故国神游[12],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3]

【注释】 [1]《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2]风流人物:以才华、业绩,成为震撼一时、为众所企慕的人物。[3]故垒:过去年代残存的营垒。[4]乱石崩云:形容乱石纵横,似天上的云块崩落。“崩云”又作“穿空”。[5]雪:形容浪花之白。[6]公瑾:周瑜字公瑾。[7]当年:当时。[8]小乔:周瑜妻。其实此时周瑜已结婚十年,言“初嫁”,系言其少年得志。[9]雄姿英发:谓周瑜体貌非凡,言谈卓绝。英发,指言谈不凡,识见卓绝。[10]羽扇纶巾:儒将不披甲胄的便装打扮,显得风神潇洒,举止雍容大度。羽扇,取白色鸟羽制成。纶巾,配有青丝带的头巾。[11]强虏:又作“樯橹”。[12]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指古战场。[13]“一尊”句:举酒以酬江月。酹,以酒浇地,表示祭奠。此句为自慰、解脱之意。《念奴娇》又名《酹江月》,即由此得名。

( 1 )为划线字注音。

①羽扇________巾,谈笑间、强________灰飞烟灭。

②人间如梦,一尊还________江月。

( 2 )解释下列语句。

①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②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 3 )根据要求摘录语句(各一句),并作简析。

①写景:________

赏析:________

②写人:________

赏析:________

③言情:________

赏析:________

( 4 )有人认为:苏轼的这首词是以怀周瑜为由,抒自己的感叹失意。你以为呢?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诩字文和,武威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之奇。以疾病去官,道遇叛敌,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勿杀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颖,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敌。叛敌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诩实非段颖外孙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后李傕等与诩议,欲迎天子置之营中,诩曰:“不可。挟天子,非义也。”傕不听。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诩曰:“吾受国恩,义不可背。卿自行,我不能也。”

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司徒赵温为傕嫌,欲杀之。诩谓傕曰:“此乃天子大臣,卿奈何害之?”傕乃止。

文帝即位,以诩为太尉。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

(取材于《后汉书》《三国志》)

(注)①良、平:指汉代张良陈平。②李傕jué:东汉末年军阀、权臣。③天子:指汉献帝。④文帝:指魏文帝。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唯汉阳阎忠之/览物之情,得无
B: 疾病去官/不物喜,不以己悲
C: 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异二者之为
D: 欲迎天子置营中/醉翁意不在酒
(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诩实非段颖外孙/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B: 诩实非段颖/外孙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C: 诩实非段颖/外孙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D: 诩实非段颖外孙/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

( 4 )文章写了有关贾诩的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好好活着就是爱

李晓

①21年前的3月26日,春天的气息已经荡漾在这座北方城市的柳梢,暖暖的春意拥着含苞花蕾。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而来的火车碾轧过他的身体。那天,正好是他25岁的生日。

②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

③一个年轻的生命就在这春意浓浓的季节里消逝了。春天是生机勃发的美好季节,海子却走了,走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

④然而,这个原名叫做査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在他生日的那天早晨,母亲已经在乡下的炊烟中煮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种传统的方式,为在北京的儿子默默祝福。

⑤在那个雨水淅沥的乡村三月,这个叫做査海生的男人的骨灰,被送回了母亲居住的乡村,就在房门前300多米的松树林边,垒起了一座土坟。

⑥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同儿子入眠的,是她的灵魂。在20年乡下的风雨声里,母亲为她的儿子海生哭坏了眼睛。

⑦海生15岁便考进了北京大学,一个村子沸腾了,整个县城轰动了,母亲挨家挨户发送她深夜蒸好的白糕。这个儿子毕业以后,在北京成了一位诗人。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母亲走的那天,这个贫困的诗人找人借了300元钱,执意揣进了母亲的包里。母亲的那个包,装了家里的50个鸡蛋,母亲在乡下为儿子养了一群小鸡。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到了北京,居然一个也没有破。母亲一直把装着鸡蛋的布包搂在怀里,因为她相信,儿子每吃下一个鸡蛋,他苍白的脸色就会多一丝红润。

⑧儿子塞给她的那300元钱,听说,至今还在80岁的母亲的怀里揣着。母亲说,等她去世以后,用儿子的这300元钱送她上路,就够了。

⑨海子自杀后,很多人惊呼,这是一颗彗星的陨落。然而,在母亲的眼睛里,根本没有彗星,只有连着她心房的一个生命。一个国家,可以失去一位诗人;而一个母亲,根本不能失去孩子。海子,他把最悲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是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

⑩所以,我总觉得,在春天里怀念这样一位诗人,其实对母亲来说,更是一种剜肉剔骨的酷刑。浩瀚无际的天空对广袤无垠的大地,如何表达深沉的爱意与温柔的呢喃?我以为,那是密集的、轻盈的雨水和雨丝。那么,一个孩子对于母亲,如何表达最深的爱呢?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

(本文选自《读者》,有删改)

( 1 )从全文看,第①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说说其作用。

( 2 )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中划线词“笑眯眯”的理解。

( 3 )从“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同儿子入眠的,是她的灵魂。”这个句子中你读出了什么?

( 4 )从内容和修辞两方面对第⑩段中划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 5 )文中哪一个细节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 6 )结合文章题目及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悟。

阅读散文,完成下列各题。

湖畔夜饮

丰子凯

①前天晚上,我舍不得这湖上的春月,向湖畔散步去了。柳荫下一条石凳,空着等我去坐。有客来访,名叫西谛,住在葛岭饭店。家人告诉他,我在湖畔看月,他就向湖畔寻我去了。我想,西谛寻我不到,一定回旅馆歇息,当夜我就不去找他,管自睡觉。第二天早晨,我找他未遇,留了名片,请他正午或晚上来我家共饮。正午,他没有来。晚上,他又没有来。

②到了八点,我正独酌酩酊之余,西谛来了。阔别十年,身经浩劫,他反而胖了,年轻了。他说我也还是老样子,不过头发白些。略略寒暄后,我问他吃夜饭没有。他说在湖滨吃了夜饭,﹣﹣也饮一斤酒,﹣﹣不回旅馆,直接来看我的。我留的名片,他根本没看到。我说:“我们再吃酒!”他说:“好,不要什么菜蔬。”窗外有些微雨,月色朦胧。宜于在灯前和老友共饮。

③家人端了一壶酒和四只盆子出来,酱鸭、酱肉、皮蛋和花生米,我和西谛就对坐饮酒。墙上正好贴着一首我手写的数学家苏步青的诗:“草草杯盘共一欢,莫因柴米话辛酸。春风已绿门前草,且耐余寒放眼看。”有了这诗,酒味特别的好。我觉得世间最好的酒肴,莫如诗句。而数学家的诗句,滋味尤为纯正,直落明白,天真自然,纯正朴茂,可爱得很。樽前有了苏步青的诗,桌上的酱鸭、酱肉、皮蛋和花生米,味同嚼蜡,唾弃不足惜了!

④我和西谛共饮,另外还有一种美味的酒肴!就是话旧。阔别十年,他沦陷孤岛,我奔走于万山中。可惊可喜、可歌可泣的话,越谈越多。谈到酒酣耳热之际,话声都变了呼号叫啸。谈到我的子女阿宝、软软和瞻瞻﹣﹣《子恺漫画》里的三个主角,幼时他都见过的。阿宝和软软正在厢房里和弟妹们练习平剧,我就喊她们来“参见”。西谛用手在桌子旁边的地上比比,说:“我在江湾看见你们时,只有这么高。”她们笑了,我们也笑了。这种笑的滋味,半甜半苦,半喜半悲。所谓“人生的滋味”(A),在这里可以浓烈地尝到。西谛叫阿宝“大小姐”,叫软软“三小姐”。我说:“那些画,都是你从我的墙上揭去,制了锌板在《文学周报》上发表的。你这老前辈对他们小孩子又有什么客气?依旧叫‘阿宝’‘软软’好了。”大家都笑。人生的滋味(B),在这里又浓烈地尝到了。我们 就默默地干了两杯。

⑤我回忆起二十余年前的一件旧事,有一天,路遇西谛。他拉住我的手说:“子恺,我们吃西菜去。”我说:“好的。”我们走到晋隆西菜馆楼上,点了两客菜,外加一瓶白兰地。吃完后,服务生送账单来。西谛对我说:“你身上有钱吗?”我说:“有!”摸出一张五元钞票,把账付了。于是一同下楼,各自回家﹣﹣他回闸北,我回江湾。过了一天,西谛到江湾来看我,摸出一张拾元钞票,说:“前天要你付账,今天我还你。”我惊奇而又发笑,说:“账回过算了,何必还我?更何必加倍还我呢?”我定要把拾元钞票塞回去,他定要拒绝。坐在旁边的同事刘薰宇,过来抢了这张钞去,说:“不要客气,拿去吃酒吧!”大家赞成。于是号召了七八个人去吃酒,直到烂醉。此情此景,憬然在目。这岂非人世难得之事!我们又浮两大白(注:痛饮两大杯。)

⑥夜阑饮散,春雨绵绵。我留西谛宿在我家,他一定要回旅馆。我给他一把伞,看他高大的身子在湖畔柳荫下的细雨中渐渐地消失了。我想:“他明天不要拿两把伞来还我!”

三十七年(1948年)三月廿八日夜于湖畔小屋

(材料出自《静观尘世》)

( 1 )第③段说“有了这诗,酒味特别的好”,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 2 )丰子恺的散文语言如同其漫画,往往寥寥数笔,生动而富于情趣。请简要赏析下列句子的妙处。

①柳荫下一条石凳,空着等我去坐。

②我想:“他明天不要拿两把伞来还我!”

( 3 )第④段两处提到“人生的滋味”,含义有什么不同?

( 4 )本文题为“湖畔夜饮”,却在第⑤段写到二十余年前的一件旧事。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

( 5 )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把诗、酱鸭、酱肉、皮蛋和花生米、与朋友话旧,当作和西谛共饮时的美味酒肴,情真意切。
B: 第①段中“正午,他没有来。晚上,他又没有来”,表明作者热切盼望和焦急等待故友来访的心情。
C: 第④⑤段末尾说“默默地干了两杯”“又浮两大白”,写出了老友相逢、把酒话旧时情绪越来越悲伤的情形。
D: 全文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月色、潮水、微雨等景致,为故友重逢夜饮营造出自然、温馨、诗意的氛围。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如果我是你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淡如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