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校(jiào)对 狂澜(lán) 记载(zǎi) 锋芒毕露(lóu) B: 着(zhuó)落 莅(lì)临 蓦(mò)然 惟妙惟肖(xiào) C: 星宿(xiǔ) 要塞(sài) 周济(jǐ) 气冲斗(dǒu)牛 D: 称(chèng)职 追溯(sù) 辟(bì)邪 悲天悯(mǐn)人 |
2、 |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②所以,我们读书,就应该挑最好的读。最好的书是什么呢?是经典。 ③今天阅读经典,是以此帮助我们思考人生,获得智慧,收获幸福。 ④什么叫“经”?经就是恒常。什么叫“典”?典就是模范。经典就是“恒久的模范”。 ⑤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A: ①③⑤②④ B: ③①②⑤④ C: ③④②⑤① D: ①⑤②④③ |
3、 |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他克尽职守,默默奉献三十年。/请你把刚才说的话在说一遍。/警察掉取监控录像仔细查看。(摘自电视字幕)B: 海鲜夜宵大排档,恭候光临!/阳光安装公司,竭诚为您服务。/欧美时尚家具,送货到家。(摘自招牌广告) C: 红烧鸡腿、蜡肉烧笋、糖醋鱼块/凉绊黄瓜、香菇青菜、蒜泥菠菜/番茄旦汤、虾皮紫菜汤(摘自食堂菜单) D: 梧桐树遮天蔽日,尤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最后拼搏阶段就是要像篮球冲满气、汽车加满油一样。(摘自学生作文) |
4、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和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喑哑(yīn yǎ) 颤抖(chàn) 稍逊风骚(sùn) 还看今朝(huán)B: 襁褓(qiǎng bǎo) 疲倦(juàn) 润如油膏(rùn) 一代天娇(jiāo) C: 留滞(liúzhì) 丝缕(lǚ) 分外妖娆(fēn) 红装素裹(zhuāng) D: 喧嚷(xuān rǎng) 田圃(pǔ) 成吉思汗(hán) 原驰蜡象(chí) |
5、 |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们性格不合,说话总是争锋相对。 B: 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其势如暴风骤雨 , 迅猛异常。 C: 语文老师油嘴滑舌 , 性格谦和,平易近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他。 D: 他就义前说:“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行将就木 , 他们横行霸道的日子不长了。” |
6、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锤打 憔悴 朗润 饥肠辘辘 B: 瞭亮 感慨 和蔼 踉踉跄跄 C: 收敛 祷告 诀别 由然而生 D: 惭愧 确凿 倜傥 咄咄逼人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B: 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再一次明确了这样的道理:勤奋、踏实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C: 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D: 中秋节前夕,许多厂家推出了物美价廉的节日礼盒,来满足消费者馈赠亲友的需求。 |
8、 |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殷红(yīn) 庇护(bì) 青睐(lài) 所向披靡(mǐ)B: 酝酿(niàng) 模样(mó) 慰藉(jiè) 锲而不舍(qì) C: 脊梁(jǐ) 黝黑(yǒu) 炽热(zhì) 惟妙惟肖(xiāo) D: 睿智(ruì) 阔绰(chuò) 和煦(xù) 苦心孤诣(yì) |
9、 | 下列各项中不是社会环境描写的一项是( ) A: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B: 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中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C: 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D: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
10、 | 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一、二自然段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这两段摆出了对方的论点和论据,树立“箭靶”。 B: 从这两段摆出的事实可看出,作者将揭露的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政府。 C: 本文列举了“两年以前”、“不久”和“现在”三个阶段的有关情况,表现了自己的忧虑。 D: 这两段文字用了先摆敌论据,后摆敌论点的写法。 |
阅读唐代王维《山中送别》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王孙,指贵族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 1 )请简要分析“掩柴扉”这一动作细节的作用。(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3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或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的首句把送别时间、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 B: 诗的三四句是对朋友的询问和期待,是诗中人“相送罢”后内心情感的流露。 C: 诗的三四句以实写把别后离情未去、盼归之情已上心头的心理表达出来了。 D: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诗语言不作任何雕琢,显得朴素自然,平淡中蕴涵着深意。 |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 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 ,谓魏王曰:“今有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④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选自《战国策〃魏策》)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首都。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首都。 ①邯郸去大梁 ________ ②愿王察之 ________ ③而谗言先至 ________ ④后太子罢质 ________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A: 温故而知新(《论语》)B: |而剑不行(《刻舟求剑》) C: 拔山倒树而来(《幼时记趣》) D: 学而时习之(《论语》) ( 3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而 议 臣 者 过 于 三 人 矣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①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②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 ( 5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①2009年,一个名叫中本聪的神秘黑客率先提出了“比特币”这个概念,并描述了一种利用计算机网络创造一种“秘密货币”的方法,这位黑客不是在写科幻小说。很快,这种虚拟货币就出现并开始被交易了。
②本质上比特币是一种分布式的虚拟货币,整个网络由用户构成,没有中央银行,是一种点对点(P2P)形式的虚拟货币。形象地说,如果你想要获得比特币,只需要安装一个“挖矿”软件,你的计算机就开始进行大量运算,比特币系统会不断地给玩家的计算机提供所谓的“苦力题”——即毫无捷径可循,全靠卖苦力死算的题目。谁先做出就可获得一定数量的新货币——相当于发行了这一数量的货币。这时你的比特币以数字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系统将数字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来实现资金的转移。
③2013年10月“世界首台”比特币自动提款机在加拿大温哥华启用,使人感到这种虚拟的货币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可以说,比特币是信息技术变革引起的电子货币过渡到高级阶段的典型形式。
④用广泛意义上的现代货币标准来看,货币是用作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价值储藏的物品。以我国为例,证券期货保证金、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备付金等,都具有初级电子货币的特征,但只有到了各类虚拟货币的出现,才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央行的货币发行权。当前比特币的作用更多体现在交换和投资方面,在最体现货币价值的支付方面,其作用还非常有限。在可预见的将来,比特币还没有能力撼动现代货币发行体系。央行依然具有垄断性的货币发行权,同时也基本垄断着更多电子货币的发行权。
⑤需要指出的是,比特币的供给缺乏扩张能力,总数量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之内。这与现代货币的显著特征相悖,即依托国家信用进行无限发行,通过适度增加发行来刺激经济运行,这也就导致比特币的交易规模存在局限性。
⑥另外,比特币钱包初次安装时,下载历史交易数据会消耗大量时间。而比特币交易时,为了确认数据准确性,也会消耗大量时间与P2P网络进行交互,得到全网确认后,交易才算完成。它的交易平台比较脆弱,通常是一个网站,而网站会遭到黑客攻击或者被主管部门关闭。由于大量抄家的介入,比特币兑换现金的价格经常如过山车一般波动。
⑦对于比特币所代表的虚拟货币,各国政府的态度并不相同。首先,虚拟货币的出现,是一种草根服务创新,适应了互联网时代的货币需求。不过,如果虚拟货币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并积累了系统性风险,那么自然会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在美国,已有人呼吁将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纳入货币监管机制中。显然,各国政府的监管思路,必将深刻影响虚拟货币的发展前景。
(选自2017年11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链接】2018年3月9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对于央行而言,第一,不慎重产品先停一停。有些有前途的产品,必须测试,经过认证再推广。央行的做法是,去年(2017年)8月底把ICO停了,后来不支持比特币与人民币之间的交易。我们不认可比特币一类的虚拟货币作为零售支付工具,银行系统不接受不提供相关服务。(选自2018年3月9日“搜狐网”,有删改)
( 1 )下列关于“比特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了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节选自《老山界》)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