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太原市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句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②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
③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
④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A: ②①④③
B: ①②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①③
2、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临(bīn) 那(shà) 息(zhì) 无消息(yǎo)
B: 俯(kàn) 粗(zào) 不(xùn) 深痛疾(wù)
C: 责(jié) 踌(chú) 红(fēi) 不折不(ráo)
D: 齿(jiù) 热(chì) 婆(suō) 坦荡入(dǐ)
3、下列对《西游记》的情节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菩提祖师收石猴为徒,为他取了法名孙悟空,教了他长生不老的秘诀,又把七十二般变化、腾云驾雾和“筋斗云”的口诀都教授给他。
B: 大圣打赌能跳出佛祖的手掌心,结果只在佛祖手指上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八个字,被佛祖翻掌压在五行山下,直到唐僧取经路过相救,方才重获自由。
C: 王母娘娘设“蟠桃大会”,因前来邀请的仙女嘲笑大圣相貌丑陋,大圣一时火起,大闹瑶池,偷吃了仙酒,打伤了太上老君,抢走了葫芦金丹。
D: “三打白骨精”一段,妖怪变换花样化装成老人,唐僧不知好歹一味大发慈悲,只有孙悟空保持清醒的头脑,与白骨精战斗到底,终于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无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B: 本文的基本情节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 “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有幻想。
D: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和“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表现了狼的狡猾。
5、与“竹深村路远”构成对偶的一项是( )
A: 月照窗前竹
B: 白鹭忽飞来
C: 聊寄一枝春
D: 月出钓船稀
6、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征蓬"指远行之人,“大雁”“青鸟”指信使,“瀚海”指大海,“阴”指山北水南。
B: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和“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中的“布衣”,意思都是平民,指没有功名或没有官职的人。
C: 《史记》长于记人,在本纪、世家、列传中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如周亚夫、唐雎等。班固赞其“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D: 初中阶段,我们陆续学习了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社戏》、小说《故乡》《孔乙已》,被他弃医从文人生选择所体现出的爱国情怀深深折服。
7、品读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秋词》,找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A: 从古到今文人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寥,这是因为他们只看到秋天气象肃杀,而作者却看到了秋天正是喜获丰收的美好季节。
B: 第三句中的一个“排”字,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这正是诗人虽遭贬抑,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C: 第一句应诵读得深沉旷远,使人们联想到从古到今众多“悲秋”的名句名篇,给人以一种厚重的沧桑之感。
D: 后三句,显示出乐观向上、气冲霄汉的豪迈气概和开阔雄健、明净爽朗的意境,所以诵读时应愈来愈高昂有力。
8、

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予观夫巴陵胜,在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朝夕阴,气象万千。

A: 状:景色
B: 一:全
C: 涯:天涯
D: 晖:日光
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靖江街道周六组织了“书香换花香”,市民们积极参加,大家一致认为这次活动很有意义。
B: 把握说明文的规律,是为了阅读时有章法可依,可提高阅读的速度和写作的经验。
C: 面对病毒肆虐、传染性疾病卷土重来的严峻现实,学者们普遍认为,人类生存方式是根本原因。
D: 我原打算介绍王飞向丁凯学习英语,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去祭祖了。
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应(hè) 蓄(zhù) 粗(kuàng) 咄逼人(duō)
B: 笑(nì) 确(záo) 倜(tǎng) 人声鼎(fú)
C: 狭(ài) 戒(chéng) 突(wù) 轻怕重(niān)
D: 晕(xuàn) 怪(zhēn) 护(bì) 差不齐(cēn)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 1 )这首诗采用了比喻、对比、衬托等写作手法,请你任选一点简要分析。
( 2 )面对“几清明”的人生,作者惆怅的是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完成各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1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赵王李牧(责备)
B: 赵王乃复强使将兵(起用)
C: 称疾(顽固,固执)
D: 于是乃选车得千三百乘(准备)
( 2 )下列句子中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 市租/皆输入/莫府。
B: 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
C: 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
D: 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②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 4 )李牧作为“赵之北边良将也”,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永不贬值的财富

①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们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我家里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②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见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________________。老人家一生没有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平常只好握着竹竿,摸索着向左领右舍要地瓜皮子度日。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眼老婆子也没钱,这2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两毛钱一斤,我共卖了十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吧。”

③怎么,2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1元钱呀!望着这1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十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雨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畦——“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2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④许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1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1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 1 )本文名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________;而实际是指________。
( 2 )揣摩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①(瞎婆婆)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元钱。

②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2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 3 )在第③段中,“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
( 4 )谈谈你对文中这笔“永不贬值的财富”的看法。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人总得藐视点什么
陈鲁民

①人生在世,你总得藐视点什么东西,或人或物或事,否则,看什么都伟大,啥子都敬畏,处处低眉顺眼,事事谨小慎微,那就会把自己活得唯唯诺诺,可怜巴巴。
曹操藐视天下英雄,在他眼中,袁术孙策等众多英雄豪杰,成为“冢中枯骨”,或为“守户之犬”,或为“虚名无实”,或为“碌碌小人”,一无可取;谢安藐视苻坚,在他看来,什么百万之众,什么投鞭断流,非一群“行尸走肉”,消灭尔等如“探囊取物”。我辈或许没有曹、谢那样的博大襟怀,但一样可以藐视那些拍马溜须的谄媚之徒,不管他们再有权势,也决不与他们为伍。
③列宁藐视帝国主义,嘲笑他们是“泥足巨人”;毛泽东藐视“一切反动派”,断言都是“纸老虎”,原子也是“纸老虎”。我们不可能有革命领袖吞吐宇宙傲睨天下的气魄,但仍然可以藐视那些巧取豪夺的贪官污吏,藐视那些鱼肉乡民的腐败分子,而且非常自信地“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

④阮籍藐视汉高祖刘邦,说他是“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李白藐视当朝权贵,让宰相杨国忠研墨,宦官头高力士脱靴,我们或许做不到阮、李“世人皆浊我独清”那般清高自傲,但也完全可以特立独行,洁身自好,藐视那些登龙有术的“新贵族”,发不义之财的暴发户。

⑤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藐视同行,傲睨诗坛,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北宋名士刘少逸恃才傲物,目无余子,有妙联曰;“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我等大可不必像这两位那样狂妄自负,愤世嫉俗,但可于心平气和中藐视那些炒作出来红得发紫的娱乐明星,藐视那些“用身体写作”热闹异常的美女美男作家。
⑥藐视,除了人,还有物,还有事。那些小恩小惠,蝇头小利,鸡虫得失,别人争得你死我活,用尽浑身解数,我不妨冷眼旁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贪财图利者,我藐视!还有评奖晋级,提拔升迁评定职称,排名先后,别人眼中重如泰山,志在必得,不然就死不瞑目,我则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尽可一笑置之,如此沽名钓誉者,我藐视!
⑦打铁先得本身硬,藐视,也得有点资本才行,要“目空天下士”,自己就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要藐视天下英雄如无物,自己就得是那顶天立地的真英雄;要藐视那些蝇营狗苟之辈,自己就得是冰清玉洁的真君子。而且,要藐视点什么,不论对人还是对物,可能会让自己吃点亏,受点冷落,“进步”比别人慢点,“收益”比别人少点,“名气”比别人小点,但却能使我们抬头挺胸昂然平视,上不愧天,下不愧地活得堂堂正正,坦坦荡荡。
⑧果真如此,那就会无所畏惧,不佞鬼神,哪怕你是世界首富,只要来路不正,沾腥带污,我就敢藐视你!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本文第②③④⑤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 3 )综观全文,文末的“果真如此”中“如此”指的是什么?

( 4 )举例谈谈你所藐视的人(或物或事),并简要说说你能够藐视的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生活中传递的现象很多,如传递火炬、传递爱心……传递的方式也多样,这一切都给你诸多感受和启迪。传递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个过程。也许你曾经是现在仍是传递的组织者,或是参与者。请以“传递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谁拿年华祭奠了浮世沧海°”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