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字形或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是带着一些感概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 B: 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lěi zhuì)又别扭。 C: 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xì)之了。 D: 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杳无理为简洁合理。 |
2、 | 在下列四组句中划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三里之城 城非不高也 B: 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C: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国恒亡 D: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于声,而后喻 |
3、 |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狂澜(lán) 田垄(lǒng) 炽痛(chì) 回环曲折(qǔ)B: 默契(qì) 哽咽(gěng) 哺育(pǔ) 饥肠辘辘(lù) C: 嗥鸣(áo) 胡骑(jì) 污秽(huì) 高山之巅(diān) D: 郝叟(sǒu) 气氛(fēn) 镐头(gǎo) 惊涛澎湃(pài)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2010年4月25日至5月10日麻城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麻城杜鹃旅游文化节”的活动,使“杜鹃花城”的名声响彻云霄。 B: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C: 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D: 因为今天他看见了萤火虫的光,虽然那光迷迷糊糊 , 小得像小米粒儿,但毕竟是他亲眼看到的啊! |
5、 | 下列加横线的词不能解释为“全”或“都”的一项是( ) A: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B: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C: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6、 | 下面四副对联中,有不符合对联格式要求的一项是( ) A: 喜有两眼泪,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B: 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C: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D: 临水开轩,四面云山一幅画;凭栏远眺,万家烟火总关情。 |
7、 |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武汉市教育局表示,要支持建设一批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和发展民办幼儿园。 B: 诵读的意义不仅在于读,更在于用传统文化指导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C: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D: 这本书的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生动场面。 |
8、 | 下列句子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些诗歌,读起来悲愤激越,慷慨淋漓 , 充满乐观向上的力量。 B: 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诲人不倦。 C: 美英法空袭叙利亚的行为令其他国家义愤填膺。 D: 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意。 |
9、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踌著 调谢 妙手偶得 触目伤怀 B: 牛犊 鲜腴 张目结舌 纵横决荡 C: 婆娑 开恳 厌厌欲睡 连绵不断 D: 燥热 联结 重峦叠障 俯仰生恣 |
10、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B: 一场比赛的胜利,不仅关系到祖国的荣誉,而且关系到个人的得失。 C: 有人说他的落选与个人恩怨有关,但他反驳时非常肯定的否认与个人恩怨有关。 D: 他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即使能力再强,也不能委以重任。 |
阅读短诗,回答问题。 民歌 余光中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 也听见 沙 也听见 如果黄河冻成了冰河 还有长江最最母性的鼻音 从高原到平原 鱼 也听见 龙 也听见 如果长江冻成了冰河 还有我,还有我的红海在呼啸 从早潮到晚潮 醒 也听见 梦 也听见 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 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 从A型到O型 哭 也听见 笑 也听见 ( 1 )诗取名为“民歌”,你认为有哪些原因呢?( 2 )你在阅读本诗时,认为形式和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 3 )说说诗中意象不断转换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鸣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②,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 《瘗鹤铭》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汨没之中,披剔尽致④,实天幸也。 (王士祯《焦山题名记》) 【注】①米家父子:米带父子。②(miǎo):树梢。③《瘗(yì)鹤铭》:六朝摩崖石刻。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地阅览、观赏。 ( 1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①春和景明________ ②心旷神怡________ ③悉成明霞________ ④得踏危石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于潮汐泪没之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B: 而或长烟一空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C: 不以物喜 以刀劈狼首(《狼》) D: 悠然有遗世之想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②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 ( 4 )根据【乙】文内容填空。游焦山四件快事:________——晚望月孝然祠外——________——晓起观海门日出 ( 5 )【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 |
面相与品相
①人啊,露得最多的是这张脸,最爱遮掩的,也是这张脸。击剑运动员训练比赛,先得把脸罩起来。江洋大盗与窃贼,都爱扮成蒙面人,只露两眼。人害臊,不好意思,失态掩饰的也都是脸。
②可见,人在面孔这张脸之外还有一张脸,一张显露道德和觉悟、自尊和自律的脸。如此说来,人就有了两张脸,一张面孔的脸,一张德行的脸。面孔脸是爹妈给的,不可改变,他人不能说三道四,我叫它面相;德行脸是后天自修来的,可以改变,可予以道德褒贬和舆论监督,我称其为品相。
③若再谛视,发现人们对两张脸的重视程度大不一样。具体分三种情况:一曰“面相与品相并重”;二曰“面相第一,品相第二”;三曰“为了面相,不惜品相”。以当今某些成年人的基本倾向而言,若说“重面相,轻品相”,至少不离大语。
④个人愚见,第一、第二种情况都属可以理解,第三种若不危害社会不违法也管不着。但若就“重面相,轻品相”说道说道,该不算“狗拿耗子”。
⑤有种说法叫“读书是女性的深度美容”,是从提高修养、改变气质意义上讲美的塑造的,说的主要就是品相。其实,不只女性,男性也如此。可无论人数还是程度上,人们往往更注重表层,不大关注“深度”。不信睁眼看看,没病也动刀,无恙也花钱,还有种种膜、霜、膏、素、水儿……投入的就是这张脸。可你若问问她(他)们在“深度美容”上投入了多少,恐怕自己都脸红。或许,这是个别,可一谈表层美容就津津乐道就来神,一说“深度美容”就打不起精神就犯困,一本书捧一年读不完,却断不是个别的现象。
⑥现实中,“重面相,轻品相”以至“有面相,无品相”的活剧不时上演。莫看西装革履,珠光宝气,人五人六,照样脸拾掇得很光鲜,事做得很难看。他们不讲公义、不讲公德、不讲规则,损人利己、贪占便宜,不尽义务、只享权利。像某些人,洋溢着满满的优越感,啥事都“抢”字。抢倒是抢到了,可脸却没有了。
⑦《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后来,曹丕在《与王朗书》中进一步阐发:“人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无疑,这里说的是人的品相,且是事关身后的品相。现今有句时语叫“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终于人品”,说脸决定了会否第一眼就喜欢这个人,才华决定了能否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然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人品内涵。古言时语,何其一致。
(作者:于文岗,选自《广州日报》)
( 1 )揣摩第④段划线句子,品析这句话的语言表达效果。某女明星长相漂亮,拥有众多“粉丝”,拿着巨额片酬,却很少承担社会責任,偶尔参加公益活动,也只是蹭蹭热点,还弄出诈捐、逃税的丑闻。
( 4 )第⑦段引用“古言”“时语”,想要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现代文阅读
《藤野先生》摘选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竞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的内容。( 2 )作者对藤野先生怀有深厚的感情。分别后,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厚感情体现在哪些方面?( 3 )“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良心发现”的含义是什么?增加了什么勇气?( 4 )“正人君子”在文中指的是哪些人?为什么加引号?( 5 )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藤野先生“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想象一下,藤野先生可能会对作者说些什么?试写出几句。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天上学前,爸爸总是为我整理书包,剥好鸡蛋。晚上洗完澡,妈妈就在喊:“衣服、袜子都放着,我替你收拾,快去写作业。”我跟他们说了很多次,我自己来;他们却说,你学习重要,其他的事情我们替你做。想起小时候,妈妈给我穿衣,我头儿一摇“自己来”;爸爸给我穿鞋,我小手一摆“自己来”。至今还记得,爸爸妈妈听了开心笑的样子……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