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铭记 题跋 惟妙惟肖 张惶失措 B: 浩瀚 轩邈 殚精竭虑 正襟危坐 C: 丘壑 推祟 瞠目结舌 摩肩接踵 D: 斟酌 娴熟 重峦叠障 天衣无缝 |
2、 | 请选出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 ) A: 恹恹(yān) 遒劲(jìn) 蔓延(màn) 坦荡如坻(dì) B: 倔强(juè) 洗涤(dí) 俯瞰(kàn) 洛绎不绝(yì) C: 遏制(è) 颤栗(zhàn) 濒临(bīn) 潜滋暗长(qián) D: 雕镂(1óu) 秀颀(qí) 晕圈(yūn) 长途拔涉(bá) |
3、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油价下跌产生连锁反应,许多以石油为原料的产品的价格也在相应下降。 B: 为了防止埃博拉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各国政府都及时采取了防范措施。 C: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删减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D: 读书不但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而且还能够陶冶性情,提升自我。 |
4、 |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使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四围灌木蒙丛:草木茂盛的样子B: 主人处处款之:殷勤招待 C: 缘坡植牡丹、芍药:顺着、沿着 D: 颓然碧窈:草木丛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一项是( ) A: 这一派奇美令人眩目,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B: 在成绩面前,他也会经常鞭策自己,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C: 白从儿子离家出国留学后,她每天都望眼欲穿 , 盼望他能早日学成回来。 D: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他才华出众,夸夸其谈 , 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
6、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B: ④②①⑤⑥③ C: ②⑥⑤①④③ D: ③①⑤②⑥④ |
7、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B: 《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为实现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经历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自暴自弃、堕落沉沦的故事。 C: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句话出自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D: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小说中的108位好汉都有绰号,如“智多星”宋江、“豹子头”林冲、“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 |
8、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金樽 坡塘 山肴野蔌 红装素裹 B: 槲叶 阴翳 日星隐耀 惟余莽莽 C: 蒹葭 觥筹 饮少辄醉 原驰蜡象 D: 殷勤 婵娟 樯倾楫摧 宠辱皆忘 |
9、 | 下列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汽车在老大爷身边戛然而止 , 市长打开车门,露出和蔼可亲的笑颜,亲自搀扶老大爷上了车。B: 我们的身体在不断长大,我们心中的一种情感也在潜滋暗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 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D: 夏乃声音的季节,蝉声更像一首绝句。这诗中自有其生命情调,旷远飘逸,让人不禁听得屏气凝神。 |
10、 | 下面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B: 厄(è)运 喑哑(yīn) 狩猎(shòu) 忍俊不禁 (jìn) C: 篡夺(cuàn) 主宰(zǎi) 禀告(bǐn) 玲珑剔透(tī) D: 芊芊(qiān) 荫蔽(yīn) 着(zhuó)落 苦心孤诣(yì)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1 )这首诗就体裁而言是________,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 2 )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
阅读下面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 【甲】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①患:担心。②俟sì:等待。③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④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①泯然众人矣 ________ ②俟能讽诵乃已 ________ ( 2 )下列划线词具有相同文言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A: 邑人奇之B: 稍稍宾客其父 C: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D: 父利其然 ( 3 )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为一时之名臣/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B: 未尝识书具/尝主编《资治通鉴》 C: 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或以钱币乞之 D: 并自为其名/思其义 (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余闻之也久 ②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 ( 5 )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
材料一:
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
(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材料二:
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
(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
材料三:
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书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方案如下:
1)去酸方案
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根据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比较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彻底,可操作性强,在操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
2)修复方案
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强纸张强度。但纸浆补书机法也有其不足,如对书页的边缘残缺处和书口的断裂处补后的强度不够,主要原因是书口的断裂处及书页上的裂口缝隙过小,使得纸浆难以通过,边缘残缺处的纸浆与书页的连接方式属单侧直线连接,不够牢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显然是必要的。
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韧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来一触即碎的文件纸张,现在不但可以正常翻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对于文件修复前后的变化,毛里求斯大使馆人员表示惊讶,称之为“魔术般的变化”。
(摘编自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
( 1 )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 1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句中的“无常”是什么意思?从文章中找出最能表现“我”“无常”的两个词语。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 3 )辨析下列语境中“好好儿活”的含义。①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 好好儿活……”
②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 4 )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在文中标出来,并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丰富的含义。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桥,如通道上有石桥、天桥、铁路桥;公园里有廊桥、花桥、九曲桥;人际间有缔结美好情缘的“心桥”“鹊桥”;……这一座座的桥是一道道的风景,或许拥有着悠久深远的历史,或许演绎着感人月腑的故事,或许倾诉着令人难忘的情思,或许寓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
面对它们,你会想到什么呢?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题目中要包含词语“桥”。 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