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郑州一中经开区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问心无愧 得失之患 获益非浅 心旷神怡
B: 轻歌慢舞 抖擞精神 花枝招展 繁华嫩叶
C: 舒活筋骨 决处逢生 鞠躬尽粹 抑扬顿挫
D: 秋风萧瑟 水何澹澹 返老还童 草长莺飞
2、

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 《热爱生命》描写的是一个淘金者在荒原上迷路,最终顽强活下来的故事,作者是杰克·伦敦,美国小说家。
B: 《蒲柳人家》的作者是刘绍棠,北京人,当代作家。蒲柳人家,用蒲草和柳树枝搭起房屋的人家,这里代指普通贫苦农家。
C: 1918年,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曰记》,随后连续发表《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小说。《孔乙己》收录在鲁迅小说集《呐喊》中。
D: 孟子名轲,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道家经典之一。
3、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责(jié) 昂(xuān) 正危坐(jīn)
B: 形(jī) 制(è) 自出心(cái)
C: 周(jì) 息(zhì) 潜暗长(zī)
D: 洗(dí) 轮(guò) 秸拉朽(cuī)
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僧师徒行至蛇盘山鹰愁涧时,唐僧的马被龙太子吓跑了。后经菩萨点化,龙太子化作白龙马,随同唐僧西天取经。
B: 《夜莺和鹞子》中夜莺没有因为自己的乞求而被鹞子手下留情。
C: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丘……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是武松在浔阳楼写的反诗。
D: 有条英国船在荒岛附近停泊,船上的水手发生了叛乱,杀死了船长。鲁滨逊和“星期五”制服了那帮水手,夺回了船只,离开了荒岛。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了莫言,评委会给出的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
B: 和谐、和睦、和顺、和煦……“和”能构成一系列美好的词语。
C: 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文约而事丰”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南宋姜夔《白石诗说》)
D: 日前,扬州市著名心理教育专家李万华应邀为汶河小学200多名三四年级的学生家长作专题讲座。
6、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不屑置辨 根深蒂固 引颈受戮 周道如砥
B: 断壁残垣 鸟鸟烟云 山崩地裂 隐姓埋名
C: 如坐针毡 中流砥柱 折哀是非 鳞次栉比
D: 吹毛求疵 疲惫不堪 重蹈覆辙 孤军奋战
7、下列说法在各自的语境中得体的一项是:( )
A: 我们敬请您老担任我们文学社的顾问,如能得到您的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B: 学校明日将邀请德高望重的金教授在二楼报告厅作报告,希望同学们准时莅临。
C: 无论谁请他帮忙,也无论他能否办得到,他都会答应下来:“我一定鼎力相助,您就放心吧!”
D: 回到母校来看望老师,恰逢她有课失陪,我只好闲逛校园,回忆过往的读书生活。
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于杜牧的( )
A: 咏史诗
B: 伤别诗
C: 纪行诗
D: 写景诗
9、下列各组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每假借藏书之家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
B: 录毕,走送 有司业、博士为师也
C: 以是人多书假余 俯身倾耳
D: 不敢稍约 县官日有廪之供
10、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对于坐船游玩的人们而言,这一段_________是惬意的。崎岖的海岸线上满是蓝宝石般的峡湾,翠绿的山峦间散布着精巧的农家小,这里不断_________的景色都让游客们_________到大自然的绮丽风光。

A: 旅游 变换 领略
B: 旅途 变换 领会
C: 旅途 变幻 领略
D: 旅游 变幻 领会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浣溪沙

苏轼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注】①这首词作于苏轼任徐州知州时。②苘:俗称青麻,可制麻袋或绳子。③络丝娘:本为虫名,此处代指缫丝的妇女。④捋青: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麨(chǎo):用麦子制成的干粮。⑤软:俗称以酒食相慰劳。

( 1 )词的上片写了什么农事活动?
( 2 )词的最后一句“问言豆叶几时黄”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说苑》)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③炳烛:点燃蜡烛。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昧,暗。

( 1 )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

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②若孤________

非复吴下阿蒙________④恐已矣________

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________⑥哉________

( 2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 3 )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请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留守乡村的爷爷

(蒋曼)

①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洪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

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③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④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场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

⑤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

⑥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

⑦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⑧有一次,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

⑨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摘自《长春日报》)

( 1 )文中“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答出四点即可)
( 2 )结合全文,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句中加点词“镌刻”在文中的含义。)

②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为什么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

( 3 )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
( 4 )请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
( 5 )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请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乡间的荷塘
钟文
①家乡的村前,有一口很大而水不深的荷塘。打从记事起,我们这些光着屁股的村童,每逢夏天常在荷塘边玩耍。
②我们用废纸结成了一只只小纸船放进荷塘,让风儿吹进荷叶底下,看谁结的小纸船被风吹得快吹得远。那时,荷叶的青翠、碧绿,以及荷塘的徐徐清风,好像与我们无关。因为在那个年龄阶段,我们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还没学会欣赏。确切地说,那时,我们是冲着荷塘里的水来这里玩耍的。
③我们在这里玩耍的内容可多着呢,除了结纸船以外,还脱下头上戴的小草帽用来捉荷塘里的小鱼小虾。有时,为了不被烈日晒着,我们还摘来一块块荷叶,用篾条串起来,披在身上遮挡强烈的阳光。有时我们还在荷塘边抓起一团团泥巴,捏成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小泥人,然后用来互相投掷取乐;有时,冒着火辣辣的太阳,大家一起跳进荷塘,利用荷叶做掩护,玩起水中的捉迷藏!
④也记不起多少次了,我们玩耍得兴趣正浓,不管父母怎样叫唤,照样是你唤你的,我玩我的,直到最后,父母生气了,拿着竹棍子气冲冲地赶到,我们才肯回去。
⑤光阴荏苒。后来我长大了,读书、参军,接着外出参加工作了,就再不像儿时那样到荷塘边来玩耍了。
⑥每次回去,我都重拾孩提时的那段时光,又一次次地来到荷塘,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
⑦盛夏之季节,天气较为炎热,夏雨常光顾。在雨帘中,漫步在荷塘的周边,那雨打荷叶发出一阵阵“扑扑”的响声,倒像是为我这位打道回乡的人鼓掌欢迎呢。更有映入眼帘的是雨打荷叶摇头晃脑的姿势,真像荷叶在风雨中开心得意地尽情舞蹈!
⑧夏雨过后,荷塘的景致更加迷人。那一枝枝迎风摇曳的荷叶,经过雨水的洗礼,它宛如一个个刚出浴的美人儿,打着一把把翠绿色的小伞,站立在雨水盈盈的池塘中,显得更加妩媚,更加艳丽,更加楚楚动人!更为诱人观赏的是在那朵朵硕大的荷叶上面,还盛着一瓢瓢雨水,当阵阵微风吹来,摇摇欲坠,雨水在绿叶的映衬之下,呈现出深蓝浅绿的色泽,真像一个个绿色的玉盘,盛放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圆的、晶莹剔透的珍珠玛瑙!
⑨令人最爱观赏的还数是夏夜乡间的荷塘月色。
⑩盛夏之夜,当一轮明月悬挂在天幕之上,荷塘里那挂满露珠的荷叶,在月光的照射下,泛着闪闪的银光,这时的荷塘之中,月光如泻,不时还传出一阵阵“咯咯”的蛙鸣。恰在这个时候,只要站在荷塘周边静静地欣赏,那满塘的月光,以及那琅琅的蛙鸣,何不令人如醉如痴……

( 1 )孩提时“我”在荷塘里玩耍,除了放纸船之外,还有 等游戏。

( 2 )有人说,第④段文章显得多余,可以删去。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 3 )这篇散文以荷塘为线索,按 顺序,先描写了童年在荷塘玩耍的情形,后描绘了家乡荷塘的 , 给我们展现了风雨荷叶、 三幅荷塘美景图。

( 4 )第⑦段从哪两方面描写风雨荷叶的?画线的句子描写十分优美,请简要分析原因。

( 5 )第⑧段写景详略得当,它重点描写的内容是什么?这样安排有怎样的意义?

( 6 )从内容上看,这篇散文通过乡间荷塘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下面的题目和要求作文。

在我们生命旅途中,总有一些人和事让我们难以忘怀,给予我们前进的力量。请以“与你一起走过的时光”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姓名和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只想做你の男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