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兰州市兰炼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给下列句子重新排列,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

①阅读道理论据,应该能够从作者提供的道理中联系相应的事实,并以此来检验这些道理是不是能够证明观点。

②阅读议论文要把握论据。

③道理论据往往由于它与论证过程联系得十分紧密而不容易辨认。

④事实和道理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

⑤能够用来作为论据的道理,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⑥一般说来,应该首先分析作者所提供的事实,从事实中看出道理,再检验它与文章的论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A: ②④⑥①③⑤
B: ②④⑥③⑤①
C: ④⑥③⑤①②
D: ②④③⑤⑥①
2、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微/息 非/言之隐 积极参/时不我
B: 狡/难 根/渭分明 循规蹈/不可抗
C: 实/赘/伤痕累 舆论然/众取宠
D: 侦/逻 影/手蹑脚 笑大方/甘之如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 永世长存。在历史的天空中,当年的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已经远去,但 是在世的老兵还是血染沙场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英雄人物始终是 历史的精神坐标。

A: 功劳 即使 铭刻 标注
B: 功勋 即使 铭记 标记
C: 功绩 无论 铭刻 标榜
D: 功勋 无论 铭记 标注
4、选出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C: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D: 今齐/地方/千里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天上的街市》通过对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B: 《女娲造人》中女娲接连不断地工作,不断地捏泥人,从此,大地上布满了人类的足迹。
C: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D: 郑振铎写《猫》,围绕着猫带给人的情感波澜这一线索,叙述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叙述清晰,有效地突出了猫的命运带给“我”和家人的情感冲击。
6、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jiǎo)洁 闭(sāi) 羊(dǔ) 归(shěng)
B: (méi)子 眼(kuàn) (kàng)奋 连(qiào)
C: (wó)旋 两(qī) (jiān)默 风雪(zài)途
D: (shóu)猎 (qì)形 (guī)裂 二氧化(guī)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月亮作为古诗词中的重要意象,它有许多的别称,如“玉轮”“桂魄”“蟾蜍”“ 广寒”“望舒”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也是指月亮。
B: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
C: 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中的“元丰”;“崇祯五年十二月”中的“崇祯”都是用皇帝的年号表示时间。
D: 按旧时的说法,人的生辰八字要五行俱全才吉利;五行缺土,不吉利,补救的办法是用土或土作偏旁的字取名,如“闰土”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8、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 )
A: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短篇小说《百万英镑》、《竞选州长》。
B: 庄子,名周,宋国人。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学家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北冥有鱼》选自《逍遥游》。
C: 《一滴水经过丽江》构思新颖,视角独特。作者阿来原名杨永睿,当代藏族作家,代表作有《尘埃落定》、《格萨尔王》、《蘑菇圈》等。
D: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作“诗经六艺”。
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那精美的羌锦,方寸之间,展览了一个大千世界。
B: 对于火星上是否有水天文学家的猜测由来已久,只是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C: 黑瞎子岛位于中俄边界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约327平方公里。
D: 在国家的支持与指导下,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正为解决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缺粮问题。
10、下列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四季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翠绿的春天,小草萌发,百花盛开,_____________;火红的夏天,骄阳似火,万物生长,______________;金黄的秋天,天高云淡,果熟稻香,_________;洁白的冬天,水瘦山寒,玉树琼枝,_______________。

①美丽的自然勃发出生机与朝气

②沉默的自然孕育着希望与梦想

③热烈的自然绽放出活力与激情

④成熟的自然收获着自豪与荣光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①③②④
D: ①③④②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赏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回答下面问题
僵卧孤村不自哀,国尚思为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1 )“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一语双关,应怎样理解?

( 2 )“铁马冰河”进入了诗人的梦境,这说明了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谦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1 )“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

( 2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处理、分类、利用等。如果主要靠公益,没有政府资金支持,推广就很困难。

⑦面对现在海洋塑料污染和微塑料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完善与塑料污染管控相关的法律,建立良好的废弃塑料回收循环利用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消费习惯,减少废弃塑料垃圾的产生。例如,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塑料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等的使用,尽量使用耐用品;减少对塑料瓶装饮用水的消费,外出携带水杯;对被过度包装的产品说“不”,提倡简约的生活方式;在购置美妆、个人护理类用品时,阅读产品成分标签,不购买含有塑料微珠的产品等。让我们共同向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宣战!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13日,有删改)

链接:

科学家已经在许多食品中发现了微塑料。有研究表明,平均每只海洋生物胎贝中含有1.8个微塑料粒,每公斤食盐中含有1--10个,每瓶啤酒中甚至含有上百个。微塑料对人有危害要考虑剂量。东海每立方的海水中只含有几个甚至不到一个微塑料粒,虽然微塑料可以通过水产品等进入人类食物链,但其对人类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未被科学证实。

(选自《南方日报》2018年5月17日,有删改)

( 1 )下列对“微塑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体积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的生物相当,能随着洋流流动。
B: 微塑料是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从而形成的塑料微珠,进入环境会产生污染。
C: 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体现在其加速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了其他物种的入侵。
D: 人类食物链中的微塑料来源于水产品,其对人类的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有待科学证实。
( 2 )下列对短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先用新闻引出话题,接着介绍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和分类,然后说明其危害及治理面临的困难。
B: 选文第②段列举的数字,说明海洋塑料垃圾数量多,存留时间长,表明治理海洋塑料污染形势严峻。
C: 微塑料对海洋的污染表现在它能像小船一样随洋流旅行,进入超深渊带,产生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
D: 塑料垃圾的再分类、循环利用和设备的运行管理、推广,是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投入使用后的新课题。
( 3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分析可能导致海鸟死亡的几种原因。

英国南极科考队在距离极点1500米的南乔治亚岛考察时,在死亡的海鸟胃中发现了微塑料、包装袋碎片等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含苞待放的叶片一同步入春天

艾克拜尔·米吉提(哈萨克族)

①自从1月24日,也就是大年三十没有出门以来,已经整整一月有余。这闲暇时间该怎样度过?应当有一种临危不惧的休闲生活。

②有一次,我行进在山区,不经意间看到公路中间偶或有一坨坨小鼓包,鼓包上还有不规则的裂痕。这当然是热胀冷缩原理所致。司机在谨慎绕过这些鼓包,有时候鼓包连绵,形成坑洼,司机不得不减下速来。但是,是什么力量能够让坚硬的路面鼓起,这让我陷入思索。当然是阳光、空气、雨雪风霜,是这些无形的手将路面扯起鼓包。原来,真正的力量是无形的,是一束光,一缕空气,一阵风雨,一片雪花,它们在无声无息地滋养着一切,也在不经意间改变着一切。你看那峭壁之下的一片碎石,那叫风化石带。连坚硬的岩石都可以风化,何况人乎。现在,一个隐形的冠状病毒,带着它诡异的鲜艳色彩,让人类如临深渊,因为渺小的它是人类共同的敌人。

③己亥岁末的一天,一位老友的老伴离世,我参加为她举行的头七凭吊祭餐。我看到那位老友上了火,下嘴唇生了泡,一直燎到左下巴颏,一片暗黑。这是真正的急火攻心。我只是了那么一眼,心里很疼。生命中相依为命的另一半离去了,他的内心是多么的孤独、苍凉。人生苦短。

④不过,这一天的北京天气晴朗,阳光从窗口投进来,有一丝冬日正午特有的温暖。我注意到,东边的窗户外,一棵柿子树梢还有几颗柿子。这是北京人,不,是整个北方农民一种古老的传统。他们认为大地之母恩赐了五谷杂粮和美味水果,人要学会分享,不能独吞。每年柿子熟了,不全摘尽,而是要在树上留下一些柿子,让鸟儿们分享。多么美好。此时没有鸟儿来啄食,我心想,在北京也就有喜鹊或灰喜鹊会来啄食吧。也许,这几颗柿子就这样会干瘪在树枝上,到开春时,随着地气上升,树枝发芽,就自然掉落呢。我正想着,忽然看到一只麻雀(老北京人叫家雀、老家贼),落在枝头,先是机警地环顾四方,没有发现危险,便一跃一跃地接近距主干最近的一颗柿子,在那里一小口一小口地啄食起来。这让我错愕不已,举起手机拍下了这一在我几十年人生中第一次相遇的珍贵镜头,让它定格。或许,在这样一个肃穆的场合,我这样的举动有所不适。但是,我们在缅怀一个生命离去时,一个鲜活生命让我内心深深触动。那只麻雀吃足了,略飞一下,落在一根横枝上,在那里左右搓了搓喙,心满意足地栖息片刻。这一切,都被摄入我的视频……

⑤前几天,戴着口罩走出家门到院子里挪车,忽然发现门口那棵玉兰树正在生成骨朵,毛茸茸的甚是可爱。这可是寒冬,本以为冬天树叶掉尽,所有的树木都在昏睡,没承想玉兰树即便在寒冬也在汲取地火,孕育着即将在春天含苞待放的骨朵。这是对生命的一种责任,玉兰树这种辛勤与恪守,令我深深感动。我对玉兰树投去真挚的注目礼。

⑥我想起初冬时分驱车行进在路上,适遇红灯,且这个路口红灯时间较长。我刹住车环顾左右,忽然发现左近旁的一棵山杨树枝头也孕育着千百颗骨朵。我明白了,山杨树枝条虽然在寒风中摇曳,那不是瑟瑟发抖,那是在呼吸,是为在春风中招展满树的枝叶蓄能。到了夏天,风声过处,我们便能听到哗啦啦的满树阔叶作响。绿灯亮了,我轻点油门,开始前行。常言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但我觉得,人活着不止要看到萧瑟落叶,更要看到春天的百木华发。能看到第二年的一片绿叶,这便是生命中最大的迹象。我们每一个人,应像一片树叶,在生命之树枝头吐芽。

⑦人类,其实就是生长在生命之树不同枝丫上的每一枚叶片。我期待着,人类尽快战胜疫情,我们与那一棵棵满树含苞欲放的叶片,一同步入春天。

(摘自2020年2月28日《人民政协报》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第一句用了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或短语交代了写作的背景。
B: 路面会鼓起、岩石会风化,使我联想到隐蔽的冠状病毒对人类的攻击。
C: 老友的老伴离世,麻雀惬意啄食,使我感到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
D: 第⑤段中“投去真挚的注目礼”,表达了我对玉兰树发自内心的崇敬。
( 2 )文中写了三件事,请补充另外两件事。

①有一次,我在山区的公路中间看到有一坨坨小鼓包。

( 3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我只是了那么一眼,心里很疼。(赏析加点词语)

②那不是瑟瑟发抖,那是在呼吸。(从修辞角度赏析)

( 4 )第⑤段中,“玉兰树这种辛勤与恪守”,如何理解这里的“辛勤”与“恪守”?请简要分析。
( 5 )作者用“与含苞待放的叶片一同步入春天”为标题,有哪些含义?请简要概述。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我相信你一定来临

要求:(1)不少于600字;(2)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冰冷的没有你呼吸的温度”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