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内蒙古一机集团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采薇》一诗节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其中最伟大的两位是“诗圣”李白和“诗仙”杜甫
C: 《少年闰土》的作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D: 《穷人》的作者是德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代表作有《复活》《战争与和平》等。
2、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
A: 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B: 西昌市举办的“恰同学少年魅力西昌”活动,获得了社会的好评如潮。
C: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长26公里,由香港特区政府出资并委托港铁公司建设和规划。
D: 西昌市的知名度在不断提升,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受到众多外地游容的青睐。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所以说,种善得福,所以根本的解决途径在于努力行善爱惜身体,这才是永久的保富之法。

②反之,如果他本来就体质好,却当成有着重大疾病一样的爱惜身体,他必定会益寿延年。

③我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④眼前光景很好不代表以后很好,原因多半是因为人无远虑。

⑤一个家庭即使富贵至极,他终究挡不住只消福不种福。

⑥比如一个人身体很健康,但若他过度消耗,不注意养生,那大病总有一天会找到他。


A: ⑤⑥②①③④
B: ③④⑤⑥②①
C: ③④②⑤⑥①
D: ⑤⑥①④③②
4、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气(pò) 罚(chěng) 狂(lán) 钥(shi)
B: 障(píng) 泛(làn) 育(bǔ) 步(duó)
C: 异(chà) 污(huì) 乎(jǐ) 字(tiè)
D: 澎(pài) 祈(dǎo) 婉(zhuǎn) 迫(qiáng)
5、下面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生毕业后,他既想去上海工作,又想留在靖江,总是见异思迁 , 很难作出决定。(这句话中成语运用正确)
B: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这句话中,“自然”指“理所当然”。)
C: 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
D: “纯粹”“伟大”“温柔”“深浅”,这四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酒杯在古代有很多称谓,如“觥筹交错”中的“觥”,“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樽”。
B: 《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中的“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六更。
C: 《沁园春▪雪》中的“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D: 《无题》中“青鸟殷勤为探看”里的“青鸟”是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现指信使。
7、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附(hé) 刻(jùn) 泣(chuò) 忧心忡(chōng)
B: 碑(tiě) 痛(chì) 篱(pān) 引高歌(háng)
C: 星宿(xiù) 偻(yǔ) 首(qǐ) 独占头(áo)
D: 使(chāi) 难(jí) 害(zèn) 心自问(mēn)
8、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普遍憧憬幸福而自由的退休生活,并且希望能够享受更长时间的退休时光是大家普遍的愿望。(删除“是大家普遍的愿望”)
B: 近日,深圳一名年仅35岁的外企女白领突然猝死于深圳地铁的台阶上的报道,引起了人们对职场白领健康状况的广泛关注。(删除“突然”)
C: 我国即将出台覆盖大中小学各教育阶段、覆盖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和各种形式外语学习成果,使我国英语教学和测评“车同轨,量同衡”。(在“学习成果”后加上“的评价系统”)
D: 国务院召开专项工作会议,要求各部门把加强食品安全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当前,各地质检部门正在严厉打击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保障”与“改善”互换)
9、( )降服了水火将。
A: 关胜
B: 刘唐
C: 杨志
D: 吴用
1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但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B: 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但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C: 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李莉的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D: 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甲】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B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乙】夏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A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①簟(diàn):竹席。②觉(jiào) :睡醒。

( 1 )两首诗中都有一个“深”字,请分别说说这两个“深”字突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 2 )画线句子A和B在写法上的相同点是什么?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于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选自《世说新语》)

(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太丘去(________) 入门不(________)

后贼追(________) 其自托(________)

( 2 )学习古文要注意积累与梳理,下面是一位同学对“乃”“而”“为”“以”的梳理表格填写有误的一栏是( )

词性

解释

例句

A.乃

副词

可译作“才”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B.而

连词

表示承接关系,译作“然后”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C.为

动词

译作“认为”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D.以

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方法,可译作“用”“凭借”等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A: A
B: B
C: C
D: D
( 3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华 歆 王 期 俱 乘 船 避 难 有 一 人 欲 依 附 数 辄 难 之

(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 5 )朋友很重要,选择也很重要。生活中,你会选择(甲)(乙)两文中的“元方”还是“华歆”做朋友?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让世界读懂中国

①站在历史交汇点上的中国,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②读懂是理解与认同的基础, 读懂 能架起沟通的桥梁、连起合作的纽带。今天,全世界都在向东看,无论是历史上厚重深邃的中国,还是当下奋进自信的中国,无论是民族复兴路上逐梦而行的中国,还是世界舞台上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都需要世界以多元的视角,走近她,深入她,读懂她,读出一个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

③从中国魅力中读懂中国。去年以来,美食视频播主李子柒在海外走红,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个精巧别致的窗口。桃花酒、琵琶酥……一道道取法自然、制作精美的家常美食所折射的中国古老农耕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是中华民族厚重文明史的一部分,散发着中华文化的迷人魅力。从一碧万顷的河北塞罕坝,到波光粼粼的云南滇池,从连绵起伏的祁连山脉,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长江经济带,在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下,、大美中国的画卷徐徐铺展

④从中国发展中读懂中国。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按照任何一个国际组织的现行标准,中国仍是并将长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发展作出全面规划,逐梦路上,中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斗志,盈科而进,笃定前行。今天的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勇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⑤从中国主张中读懂中国。从共建“一带一路”到连续举办三届进博会,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与各国共享经验、向各国慷慨伸出援手,到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努力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近年来,中国积极倡导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深刻地影响和造福世界。

⑥读懂中国,携手中国,一起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 1 )在第②段横线上填入关联词,下列恰当的一项是( )
A: 只有……才……
B: 倘若……便……
C: 虽然……但……
D: 既然……就……
( 2 )第③段中“桃花酒、琵琶酥”体现了________的魅力。
( 3 )对第③段中的画线句,理解正确的是( )
A: 长江经济带已成为全世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
B: 在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下,长江经济带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
C: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中国,正展现出越来越多的迷人魅力。
D: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漫长,需要几代人持续不断地努力奋斗。
( 4 )概括相关内容,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 5 )小A同学读了本文之后,搜集了下列材料,并认为还可以让世界从另一个视角读懂中国。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帮助小A将观点补充完整。

(小A的观点)让世界从________中读懂中国。

[材料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典范,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

[材料二]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

[材料三]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高邻(小小说)
郑益民
①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②当时,我们所在的江南小城没有高层和小高层。经过千番比较万番排除之后,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满心欢喜地搬进了运河边一幢六层楼房的第五层——白天能纵情鸟瞰千年运河,夜晚能枕着运河悠悠的风声和水声而眠,该多么惬意啊。
③远亲不如近邻。初来乍到,免不了要去拜访列位高邻。六楼住的是一对新婚不久的高校教师,男的文质彬彬,女的温文尔雅,家中窗明几净,地板一尘不染。能有这样的高邻,我们暗暗喜在心里。
④然而,我们的喜悦很快便被一个烂桔子击碎了。
⑤一个美丽的黄昏,微风习习,汩汩的运河水将红艳艳的夕阳揉碎在波纹间,幻化出一片梦一般绚丽的景观。我凭栏而立,正自心醉神迷,忽听“砰”的一声,一个球状的橙色物体重重地击打在晾衣架上,酸臭的味儿炸裂开来,逼得我直往后退。
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悄悄探出脑袋,发现女主人姿态婀娜地倚在阳台上,翘着兰花指儿,正优雅地嗑着瓜子,瓜子壳儿天女散花般向下飘飞。我的心也紧跟着直往下坠。
⑦休完年假回家,打开阳台的窗子,我不觉愣住了:一条八成新的薄棉絮斜斜地挂在晾衣架上。这肯定是楼上高邻的!我二话不说,拎起棉絮径直敲开了实在不想敲开的门。好一会儿,门被打开了一道缝缝,缝缝里探出了男主人的脑袋:“哦,这棉絮是我们扔掉的。你直接扔掉好了,不用拿上来的。”我当时的感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一字:晕。
⑧有了这样的高邻,入住才一年,我们便开始考虑换房了。
⑨周日清晨,妻子正准备晾衣服,突然惊叫起来。我跑过去一看,只见一个比初升的太阳更耀眼的红色的塑料袋,装了大半袋的桔子皮和香蕉皮,高挂在晾衣架上,正耀武扬威地在我们面前晃悠。盛怒之下,我抱定得罪高邻的决心,不顾妻子的劝阻,奋笔疾书:
招领启事
今日,本人在自家晾衣架上捡到垃圾一袋,请失主自觉领回。

此致
敬礼!
501室
某年某月某日
⑩书写完毕,我立即将招领启事贴到一楼楼梯口,并找来榔头和钉子,将装满垃圾的袋子挂在招领启事旁边。
⑪傍晚,垃圾不见了,招领启事也被撕掉了。
⑫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动过搬家的念头。

( 1 )试分析第(5)段中“一个美丽的黄昏,微风习习,汩汩的运河水将红艳艳的夕阳揉碎在波纹间,幻化出一片梦一般绚丽的景观”在文中的作用。

( 2 )第(6)段“我的心也紧跟着直往下坠”一句中的“坠”能否换成“落”,为什么?

( 3 )在第(7)段中,作者写道:“我当时的感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一字:晕”请揣摩“我”此时的心理,写一段不少于30字的心理描写。

( 4 )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标题“高邻”的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任选一题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一)题目:这就是幸福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二)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天,一只茧上裂开了一个小口,有一个人正好看见了,他一直在观察着,蝴蝶艰难地将身体从那个小口中一点点地往外挣扎,几个小时过去了,蝴蝶似乎没有什么进展了,看样子它似乎已经竭尽全力,不能再前进一步了……

这个人实在看得心疼,决定帮助一下蝴蝶:他拿来一把剪刀,小心翼翼地将茧破开,蝴蝶很容易地挣脱出来,但是它的身形很萎缩、很小,翅膀紧紧地贴着身体……

他接着观察,期待着在某一时刻,蝴蝶的翅膀会打开并伸展起来,成为一只美丽飞舞的蝴蝶……

然而,这一精彩时刻始终没有出现!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感悟?

要求:①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你定”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