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衡阳市衡南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暑假期间,琴台音乐厅将推出多场精彩纷呈的演出。
B: 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最终以阿尔法围棋4:1击败拥有14个世界冠军头衔的韩国天王李世石告终。
C: 荣获“年度慈善人物”称号的,既有濮存昕、曹德旺、姚明这些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有邓迎香这样的普通劳动者。
D: 作家曹文轩获得“安徒生文学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人们对此评头论足 , 大加赞赏。
2、下列对《饮酒(其五)》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苦闷。
B: “悠然见南山”写出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自然,体现了心灵的自由惬意。
C: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出了夕阳落山、成群的鸟儿纷纷归巢的美好画面。
D: “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可以理解为诗人领悟到的自然之趣与人生真谛。
3、

下面四句话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我们每天都朝着目标努力一点点并持之以恒 , 或许在七八年后或十多年后,你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的更强大。
B: 排污工人在深井里中毒,救援战士没有汇报请示,而是自作主张 , 果断采取措施,为抢救工人赢得了宝贵时间。
C: 阅读时没有必要处处死抠含义,暂时不懂的可以跳过去,在不求甚解的阅读过程中,你会发现读书非常愉快。
D: 爱美的女孩想要在街头走俏,绚丽的印花装绝对是好的选择,无论是数码印花,还是花朵印花,都能让你花枝招展
4、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伤(zhōng) 澄澈 酝(liàng) 咄咄逼人
B: 缈(piāo) 陛下 抖(sǒu) 人声鼎沸
C: 忙(lǜ) 静谧 充(pèi) 浑为一谈
D: 伏(quán) 苛刻 笨(zhuó) 花枝招绽
5、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在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四期的节目中,关喆以一曲痛彻心扉的“领悟”打动了在场的观众,也赢得了评委的极高评价,
B: 人生在世,应该追求的是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
C: 青年路上好些商店门前的告示牌,全是“换季大减价”“大甩卖”“跳楼价”等等,好像他们都在做赔本生意似的。
D: “我本来是没有计划使用林书豪的,但这家伙每天都在努力。”纽约尼克斯主教练说,“是他站出来抓住了机会。”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刻画了一个飘零天涯、孤苦无依、思念故乡的游子形象。“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B: 法国作家让·乔诺的小说《植树的牧羊人》,按时间顺序写了“我”和牧羊人四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重点是写第二次。
C: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英国女作家海伦·凯勒,文章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技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
D: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编写,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语言简练、词意隽永,对后世的笔记体作品影响较大。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端详 亲和力 不知所措 一如既往
B: 次第 必须品 入不敷出 不屑置辩
C: 松弛 生力军 直接了当 变本加厉
D: 帐蓬 入场券 不胫而走 天伦之乐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余光中和穆旦都是诗人,分别写了《乡愁》和《我看》。《乡愁》分别写了“小时候”“长大后”“现在”等各个时期的乡愁情结,耐人寻味。
B: 《你是人间四月天》是民国时期诗人林徽因于1934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以诸多意象为喻,书写细腻柔丽的情愫,表现出轻盈优雅之美。
C: 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与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韩愈并称“唐宋八大家”,《岳阳楼记》抒写了他豁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政治抱负。
D: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体现了故国之思,也反映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
9、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艾青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大堰河》。
B: 《长城谣》选自《无怨的青春》,作者是纪弦。
C: 《一片槐树叶》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时间线索,“现在—一过去——将来”;另一条是感情线索,“伤感——回忆——企盼”。
D: 《樵夫,别砍那棵树》以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一棵老橡树的真情,劝说樵夫“别砍那棵树”。
10、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教/论/未雨绸 不容发/挑拨离
B: 亵/救 造/根深固 提纲领/而不舍
C: 视/竹/言简意 随声附/心平气
D: 掠/偷/金铁马 目不接/闻名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1 )下列与“梦回吹角连营”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A: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B: 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C: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D: 因思杜陵梦,鬼雁满回塘。
( 2 )诗句“马作的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释】颜率:人名。

( 1 )选出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肉食者谋/人君大宝也
B: 小未孚/民保于
C: 善国者不欺其民/况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D: 民弗也/战则请
( 2 )翻译下列语句。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

( 3 )请用“/”给下列语句断句(断两处)。

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

( 4 )选文中,曹刿与司马光在治理国家上有何相同见解,请概括回答,并在(乙)文中找出从反面来阐述这一见解的语句。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父亲的鞋子

李汉荣

①那年,记得是深秋,父亲搭车进城看我们,带了田里新收的大米和自己做的一袋面条。“没上农药化肥,专门留了二分地给自己种粮食,只用农家肥,无污染,保证绿色环保有机,让孙女吃些,好长身体。”父亲放下粮袋,笑着说。我掂量了一下,大米有五十多斤,面条有三十多斤。鼓鼓囊囊两大麻袋,不知他老人家一路怎么颠簸过的。父亲也是快八十岁的老人了。看着父亲一头的白发和驼下去的脊背,我没有说什么,心里一阵阵温热和酸楚。

②父亲看着我们刚刚入住的新房,墙壁雪白,地板光洁,说:“这辈子当你的爹,我不及格,没有为你们垫个家底,你们家里,连一块砖我都没有为你们添过,也没有操一点心,也没帮过一分钱,我真的不好意思。只要你们安然、安分,我就心宽了。”我不住地说:“爹您老人家还说这话,我们长这么大就是您的恩情,您好好活着就是我们的福分,别的,您就别多想了。”

③父亲忽然记起了什么,说:“嘿,你看,人老了忘性大,鞋子里有东西老是硌脚。昨天黄昏在后山坡地里搬苞谷,又到林子里为你受凉的老娘扯了一把柴胡和麦冬;还有树叶啦,沙土啦,鞋子都快给灌满了,当时没抖干净,衣服上、头发上粘了些野絮草籽,也没得及理个发,换身像样的衣服,就这么急慌慌来了。走,孙女儿,带我下楼抖抖鞋子,帮我拍拍衣服上的尘土。”我说:“就在屋里抖一下,怕啥,何必下楼。”父亲执意下楼,说新屋子要爱惜,不要弄脏了。

④楼下靠墙的地方,有一小片长方形空地还没有被水泥封死。父亲就在空地边,坐在我从楼上拿下的小凳子上,脱了鞋子仔细抖,又低下身子让孙女儿拍了衣服,清理了头发。上楼,我帮父亲用梳子梳了头发。我看清了这满头的白发,真有点触目惊心,但我又怎能看清,白发后面积压了多少岁月的风霜。

⑤第二年春天,楼下那片空地上长出了院子里往年没有见过的东西,车前子、野茅草、蓑草、野薄荷、柴胡、灯芯草、野蕨秧、野刺玫……
在楼房转角的西侧,还长出一苗野百合。

⑥大家都感到惊奇,有个上学的孩子开玩笑说,这不就是一个百草园吗?大家都说,新鲜,真新鲜。也有人说这个院子向阳,有空地就不愁不长苗苗草草。议论一阵也就不再管这事了。只有我明白这些花草的来历,它们来自父亲,来自父亲的头发、衣服和鞋子,来自父亲的山野。[批注: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一口气如数家珍般点出“花草”的来历,突出了父亲的质朴勤劳,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念与敬爱。]

⑦是的,父亲也许没有带给我们什么财富、权力和任何世俗的尊荣。清贫的父亲唯一拥有的就是他的清贫。清贫,这是父亲的命运,也是他的美德。但是,比起他的没有留下什么,父亲更没有带走什么,连一片草叶、一片云絮都没有带走。

⑧连我对他的感念和心疼,他也没有带走,都留在了我的心里。这么说,我的所谓的感念和心疼,说到底还是我从父亲那里收获的一份感情,直到他不在了,我仍然在他那里持续收获着这种感情。而他依然一无所有地在另一个世界孤独远行。

⑨是的,他没有带走的一切,就是他留下的。我看着大地上的一切,是一代代清贫的父亲们留给我们的啊。

何况,我的父亲,曾经,他把他的山野、他的草木、他的气息都留给我们。他清贫的生命,是那般丰盛和富有,超过一切帝王和富翁。在他的衣服上拍一下,鞋子里抖一下,就抖出一片春天。父亲越去越远,越去越远,他留下的草木,永世芳香。

(选自《读者》,有删节)

( 1 )文章写了有关父亲的哪几件事?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父亲具有怎样的特点?
( 2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①第④段加点的“看清了”与“又怎能看清”是否矛盾?为什么?

②参考第⑥段划线句子的批注示例,完成对第⑩段划线句子的批注赏析。

( 3 )说说第⑨段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 4 )文章以“父亲的鞋子”为题,有什么用意?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 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句诗,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有删改)

( 1 )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①________;

②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③________。

( 2 )说说你对第③段画线部分的理解。
( 3 )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________。
( 4 )根据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
( 5 )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肩膀”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

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③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ㄨ梦で児ゞ”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