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云浮市新兴县华侨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青阳市政府作出了不准销售、使用、生产一次性筷子的决定。
B: 学习语文不能仅凭小聪明,一定要下苦功夫不可。
C: 青藏铁路的通车把幸福和繁荣带给了住在青藏高原的人们。
D: 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水平。
2、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念(juàn) 祖母(shù) 首低眉(hàn)
B: 叱(duō) 首(jī) 广无垠(mào)
C: 戟(hè) 口(qìng) 短穿结(è)
D: 碧(biǎo) 胡(zī) 鸢飞天(lì)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栈桥 褴褛 莫名其妙 糟踏
B: 别墅 牡蛎 嘟囔 恭维
C: 阔绰 诧异 流氓 狼狈不堪
D: 女婿 赔偿 哆嗦 拮据
4、以下选项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知人之乐 博学笃志
B: 先天下忧而忧 而两狼并驱如故
C: 不物喜 刀劈狼首
D: 重修岳阳楼 去后
5、下列选项中划线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镜(léng) (ǎo) 感(kǎi) 为一谈(hùn)
B: 博(yuān) 确(záo) 倜(tǎng) 咄逼人(duō)
C: 落(zháo) 开(zhàn) 粗(kuàng) 美不收(shèng)
D: 妹(zǐ) 吝(sè) 临(lì) 然大悟(huǎng)
6、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目前,一些文化产品粗制滥造 , 甚至存在低俗、媚俗、庸俗的问题,群众十分反感。
B: 他出国两年了,至今杳无消息
C: 同学们一个个正襟危坐 , 谈笑风生,教室里充满着欢快的气氛。
D: 老李的才干在公司里可以说是鹤立鸡群 , 但经理却不重用他,实在可惜。
7、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多么美丽啊,瘦西湖!
B: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
C: 到了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的好处。
D: 他告诉我只有古柏知道这昔日的野岭荒山是怎样变成今天的繁华世界。
8、下面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震(sǒng) 愧(zhà) 约(qì) 人不倦(huì)
B: 眼(yì) 古(gèn) 溅(bèng) 抖不已(chàn)
C: 门(kǎn) 累(zhuì) 问(jié) 忍俊不(jìn)
D: 取(tì) 午(shǎng) 字(tiè) 深深悔(chàn)
9、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李东真是别出心裁 , 制作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B: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C: 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2005 年举世瞩目的大事。
10、

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旧社会,奸商恶吏相互勾结,简直就是一丘之貉
B: 那个“留学博士”出版了一本《留学指南》,不学无术者趋之若骛
C: 别看他在你面前一本正经 , 其实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
D: 班会课正式开始,下面请老师为我们抛砖引玉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 1 )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找出能体现季节特点的词语。

( 2 )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⑤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①吾日三吾身________

②不矩________

③与朋友交而不乎________

疏食,饮水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3 )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迪。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央视新闻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落月视频是由降落相机拍摄的三千多张照片拼合而成的,展示了“嫦娥四号”从距离月面8公里的着陆准备阶段至着陆月面近十二分钟的全过程。“嫦娥四号”精确控制,在月球背面的“崇山峻岭”中选择了合适的着陆区。在高空,“嫦娥四号”就进行了横向大范围机动,瞄准了预选着陆区;而在100多米高度处,“嫦娥四号”进行了悬停避障,自主选择了准确的降落地点。落月视频让我们首次近距离看到了月球背面的独特风貌,整个月球背面不仅地势起伏明显,各种撞击坑也是星罗棋布。

材料二 1月15日,“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团队发布消息,随“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中,棉花种子成功发芽。

“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搭载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和果蝇六种生物,均放置于密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内。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承担了生物模块的研制任务,他们历时三年,从云南深山悬崖到新疆沙漠地区,挑选了三四十种在极端条件下生存的物种进行试验、筛选。被选中的六种生物可以构成一个含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微型生态系统。

重庆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谢史新认为:我们是从人类的必需品来进行选材的,包括粮、棉、油这些。土豆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太空主食,棉花可以成为衣服。这也为我们国家,甚至世界,在月面生存或者建立月球基地做技术积累。

目前,此次“嫦域四号”上搭载的六种生物,已经结束了本次科普试验的使命,将被慢慢分解成无害的有机物,永久封存在载荷罐体内部。

材料三 1月30日20时39分,“嫦娥四号”着陆器接受光照自主唤醒。此前,“玉兔二号”巡视器于1月29日20时许完成自主唤醒。两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经受住极低温环境考验,安全度过首个月夜。

此外,“嫦娥四号”还通过“鹊桥”,成功传回第一月夜温度变化情况,其中月表温度在月夜期间最低达到一190℃。这也是我国探月工程首次获取月夜温度探测数据。在第二个月昼里,着陆器和巡视器上的科学载荷将按计划继续开展科学探测。

有些网友就对“小兔子”的睡眠问题感到好奇:“怎么又睡觉?”“这还能干活吗?”对于大家的疑问,“玉兔二号”也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嫦娥四号”探测器是由我和着陆器姐姐一起组成的,而她一直到昨天晚上才睡醒。说到这,给大家报告一下,在月球上的每一个夜晚,我都会比着陆器姐姐睡得更晚,醒得更早。拿这次来说,她12日就去睡觉了,而我一直工作到13日;然后我前天就醒了,一直等她等到昨天晚上。

我要站在小坡上睡觉。

我睡的地方有个小小的坡,这个叫作“向阳坡”,我的车头面向南方稍稍偏东一点点,还“骄傲”地抬高了3度。

因为月球骨面其实和地球上一样,也有白天和黑夜。太阳光照到月球背面的时候,月昼开启,太阳落山之后就进入了月夜。

然而,没有大气层的隔热,月球上的正午时段温度会超过100℃,我没有着陆器姐姐那么好的热控能力,到了那会儿就只能“午休”一下,保护好自己;到了晚上,虽然我也想多工作一会儿,但实在是没有了太阳能的供应,我就失去了电力,不得不再睡一觉。

看起来我确实总是在睡觉,但是,保护好自己,不也是为了在醒着的时候能更高效地完成探测任务嘛!

材料四 中国国家航天局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联合发布“嫦娥四号”月球地理实体命名。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将“嫦娥四号”着陆点命名为“天河基地”,将着陆点周围呈三角形排列的三个小环形坑分别命名为“织女”“河鼓”和“天津”,将着陆点所在的冯·卡门坑内的中央峰命名为“泰山”。

此次发布的5个月球地理实体命名,是由我国科学家利用探月工程“嫦娥二号”和“嫦娥四号”高分辨率月面影像数据,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申报的。此次命名是对“嫦娥四号”任务开创人类先河伟大壮举的纪念,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科学数据成果在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上的又一次重要应用。

班里举行“中国航天日”主题班会,以上是你搜集的有关航天的材料。

( 1 )请仔细阅读上面材料,为这四则材料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________
( 2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嫦娥四号”精确控制,在100多米高度处,进行了悬停避障,按照指令选择了准确的降落地点。
B: “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选中的六种生物,构成一个含有生产者、消费者的微型生态系统。
C: 月球上的正午时段温度会超过100℃,“玉兔二号”没有很强的热控能力,只能“午休”一下,保护好自己。
D: “嫦娥四号”着陆点被命名为“天河基地”,着陆点周围呈三角形排列的三个小环形坑分别被命名为“织女”“河鼓”和“泰山”。
( 3 )班会活动中,小强同学对“玉兔二号”很感兴趣,要和“小兔子”来个隔空对话,小强会说些什么?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③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④不少于100字。

阅读《书院与乡愁》,完成下面小题。

书院与乡愁

①这是我见到的藏书最丰的个人书院,位于川西德阳市旌阳区,名叫高槐书院,高槐是书院所在村子的名字。村子是有着高大的槐树吗?槐树是有的,却不高大,在村子之外和房前屋后,谦卑地站立于深秋的微雨里。因此显眼的不是槐树,而是高槐木刻、染云山房、民谣小院,还有高槐书院。木刻与染房,都是非遗项目,做民谣的是几个从丽江过来的年轻人,自创自唱。在村庄入口处,下一段小小的斜坡,就到了书院的院坝,站在院坝里,就见屋内书架林立。进门,抬眼就看到伦茨的《德语课》,那是我喜欢的小说,也是我一直没读完的小说;不急着读完,正因为喜欢。在陌生的环境里,遇见自己喜爱之物,喜爱就化为喜悦了。然后是我们熟知的世界名著、中国古典和现当代名著,在层间很高的两层木楼,包括楼梯两侧,满满当当排列着,足有二十多万册。

②一个壮实的年轻人守在那里,说自己刚大学毕业,回来是帮助父亲的。这个书院,这些书,都是他父亲的。德阳我不可谓不熟悉,跟这里的作家和学者多有来往,但从没听说谁有这么多藏书,于是问他父亲的名字。“他叫舒銮兵。”年轻人说。想了想,竟不认识。“他是个厨师。”年轻人又说。

③这让我暗暗吃了一惊,同时平添了几分敬意。厨师爱书,当然并不稀奇,难得的是拥有如此巨大数量的图书,且品质高雅,种类繁多,除文学、历史、哲学,还有音乐、医学、农科……二楼的一间屋子里,放了八千多册创刊号。据悉,全国私人收藏的创刊号,唯上海一藏书家比舒銮兵丰富,那人有上万册。名著可不断翻印,创刊号却是唯一的,是一个时代文化风尚的见证。我小心翼翼翻开一本,打头是茅盾先生的文章,发黄的纸页,留下时间走过的足迹,也留下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茅盾的那篇文章,无非是简述办刊的缘起,文字平顺,却字字句句给我仓廪殷实的感觉,这是旧书赋予的感觉。很长时间以来,我都只读电子书了,但是电子书不会给予我那样的感觉。于是我想,物质和精神,就像身体和灵魂,是不能轻易分开的。许多时候,物质本身就构成精神,如同身体记载着灵魂,否则就不会说“面孔是灵魂的镜子”了。

④正跟年轻人说着话,年轻人轻喊一声:“我爸来了。”

⑤门口站着个比年轻人矮了不少的阴影——因门口太亮,使那人反而成了阴影。走过去招呼,才把他看清。平头,圆脸,五十岁左右年纪,夹克衫小了一号,又扣得太严实,使他的上半身圆滚滚的。

⑥本以为,舒銮兵只是爱藏书,结果他爱藏书是因为爱读书。“从十多岁起,我就喜欢上读书,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书是很奇怪的,不看的时候好像啥都懂,看得越多,越觉得不懂,就只能看得更多,也买得更多。”但他只读过一年高中,为什么没能读下去,未作深谈;似乎是没时间谈自己,他想谈的,是古今中外的大师和他们的作品。他显然熟知那些作品,包括首发在什么刊物,若是外国作品,又是在哪个年份、通过什么渠道译介到了中国来。

⑦我问他买书花了多少钱,他说:“不知道,没算过。别人挣了钱是买房子,我挣了钱是买书。”口气淡然,却也难掩超越自足的骄傲。为买到它们,他跑遍了大江南北。有段时间不少图书馆倒闭,贩子称斤论两买来,倒手卖给他,平均十块钱一本,这样的书他买了五万多本。还有些藏书家去世了,儿孙辈不爱书了,就卖,他从中也收了不少。

⑧好在他自己的儿子爱惜书,也爱读书。儿子大学读的是心理学专业,对犯罪心理学特别感兴趣,恰好在他的藏书当中,从最早《译林》介绍过来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尼罗河上的惨案》,到而今东野圭吾等人的小说,很齐全,加起来有二千余册,够他读。“现在爱看手机了,”舒銮兵转脸批评儿子,“那种碎片化阅读,不行,你好像看了很多,结果互相掩盖,到头来啥都没记住,记住了多数也不值得。”儿子红着脸,不好意思地笑。“手机上是你需要啥就给你推送啥,”舒銮兵接着说,“可是人不能将就自己的需要,读书就是不将就,读一本让你长一本的见识。” 他似乎也不赞同学以致用的说法,他读过的书,对他做厨师大多帮不上忙,但让他活在一个很大的世界里,精神的世界里。

⑨他又说,过去某些受人敬重的乡绅,到夜间就吩咐仆人去给穷人家孩子的灯盏里添油,鼓励他们用功,“加油”这个词,就是这样来的。而今灯有了,书也有了,更应该好好读书了。

⑩他还说,他书的总量,不是二十多万册,很多分散在朋友那里,归在一起,达五十多万册。书院在有正式身份之前,就是开放的,不管谁来,都可以随便看,既可坐在屋里看,也可坐到院坝里去看。看书一律免费,当然你愿意要上一杯十来块钱的清茶也成。若是孩子过来看书,不仅不收钱,还发苹果给他们。不远处他开了个鱼庄,亲自做厨,用鱼庄来养书院。“书是让人分享的,”他说,“分享才有意思,也才有价值。”

⑪现在,书院有了正式的身份了。外墙右上角还钉了块牌子,上面写着“旌阳区图书馆高槐书院分馆”。来读书的人更多了,特别是周末,德阳市区的也过来。有的书,他不止一册,有多册,因为他想搞个读书会,志趣相投的一起读,读了共同讨论。他说:“如果你读《红楼梦》,我读《白鹿原》,就对不上号,不好讨论,收获也不会很大。”我对他由衷地敬佩起来。

书院是启蒙地,也是一种乡愁,最馨香的乡愁。舒銮兵是这样看的。他希望,家乡的孩子们考上大学了,去外地读书和工作了,甚至漂洋过海了,能忆起自己的老家有个书院,那是读书的种子,有种子就会发芽,就会开花结果。

(取材于罗伟章的同名文章,有删改)

( 1 )文章先写了书院的地理位置、藏书情况和主人身份、外貌,然后依次写了书院主人________、________、谈论读书意义、________四个方面的内容,最后写了书院主人的期望。(每空不超过6个字)
( 2 )结合上下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简要分析第⑤段中人物描写的作用。
( 3 )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你对第⑫段中画线语句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与朋友相伴的日子,我们相互鼓励,共同成长;与父母相伴的日子,我们享受亲情,温暖甜蜜;与书籍相伴日子,我们博览古今,通晓世事;与梦想相伴的日子,我们不忘初心,坚持奋……

请以“与相伴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旧城里看不到初生的太阳.”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