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名著中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廖沙——寄居外婆家 《童年》 B: 李逵——寿张乔坐衙 《水浒传》 C: 诸葛亮——抹书间韩遂 《三国演义》 D: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红楼梦》 |
2、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贮蓄 分歧 混为一谈 秾纤合度 B: 惊讶 篷松 眼花缭乱 怏怏不乐 C: 谰语 取缔 锐不可挡 巧妙绝伦 D: 宽宥 浮燥 雕梁画栋 面面厮觑 |
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 “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鲁班是工匠。 C: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属于祈使句,“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属于感叹句。 D: “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句子中的“一定”充当的是定语。 |
4、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在句末添加“的方法”) B: 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可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去掉“避免”或者“减轻”,或者在“避免”和减轻中加“或者”) C: 雾霭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而且加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加大”改为“加剧”) D: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开发区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修改:“加大”改为“加强”) |
5、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望岳》《春望》《石壕吏》都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 B: 《蜡烛》是苏联作家西蒙洛夫写的一篇战地通讯,反映了二战时期反法西斯人民血肉深情。 C: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我国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作者是元末明初文学家罗贯中。 D: 《大道之行也》出自儒家经典《礼记》,是孔子对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共49篇。 |
6、 | 下列各句中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的《孔乙己》和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都反映了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精神生活,其中《儒林外史》是清代著名的短篇讽刺小说。B: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是喜剧。 C: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他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D: 洞庭湖的“浩浩汤汤,横无际涯”震撼着我们的心灵,“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思乡之情感染着我们。即使相隔千年,我们仍与欧阳修的心灵相逢,惺惺相惜。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今天上午,省教育厅有关领导莅临我校,检查了我校食堂安全工作。 B: 听了专家的分析,李阿姨忽然恍然大悟 , 明白了并非所有的添加剂都是有害的。 C: 每当霓虹幻彩的时候,人们呼朋引伴 , 扶老携幼,打太极,跳探戈,做游戏,其乐融融。 D: 客队的主辩口若悬河,咄咄逼人 , 让人难以招架。 |
8、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干系(gān) 勾当(gōu) 谮害(zèn) 恃才放旷(shì) B: 瞋视(chēn) 绰刀(chāo) 行事(háng) 诲人不倦(huì) C: 逞辨(chěng) 腻烦(nì) 佯装(yáng) 精血诚聚(jù) D: 省得(shěng) 庖官(páo) 星宿(xiù) 面面厮觑(qù) |
9、 | 下列对陆游的《游山西村》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 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 “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 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
10、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泯(mín)灭 义愤填膺(yīn) 哺(bǔ)育 相形见绌(chù)B: 别墅(shù) 长吁(xū)短叹 阔绰(chuò) 鳞次栉(zhì)比 C: 惬(xiá)意 孜孜(zī)不倦 剽(piāo)悍 戛(gā)然而止 D: 亘(gén)古 恃(shì)才放旷 地窖(gào) 深恶痛疾(wù)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答题。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1 )结合全诗,说说第二句写诗人“乡音无改鬓毛衰”有何作用?( 2 )《回乡偶书》和《十五从军征》都是写暮年回乡,二者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 |
文言文阅读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 (注)①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②輮(róu):同“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 ③暴:同“曝”,晒干。 ④参:同“叁”,多次。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①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 ②但当涉猎________ ③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 ⑤学不可以已________ ( 2 )翻译下面句子。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3 )(甲)文注重运用________描写表现人物,笔墨生动。(乙)文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 4 )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启示。 |
捡来的手机
①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现一部手机。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已经蹦过去一把捡起来。是款崭新的黑色手机,很漂亮。四处看看,还真不好说是谁丢的,决定等失主自己打电话过来联系。我觉得稀罕:“我还以为咱家只有丢手机的命呢。”
②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我似乎猜到他的心思,给了他三条提议:第一,通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第二,次日把手机交给老师,由学校处理。第三,如果确实没人来找,这部手机就归他所有。
③儿子歪着脑袋想想:“第一条可以考虑。第二条无聊透顶。我们班同学有次和他妈妈在外面捡到手机,也不理别人打电话过来,硬是等第二天带到学校交给老师。联系到失主后,还要人家写感谢信。开校会时校长拼命表扬,还说这是学校的荣誉。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别人都知道。第三条„„”他没继续说,我也不问。知道他心里的那个结:说起来全家前前后后丢了5部手机,都没能找回来。最可气的就是儿子的那款苹果绿的手机,那是他的儿童节礼物,喜欢得不行。用了还没半个月,落在出租车里,发现时那车都没走远,打过去居然关机。倒是他对把手机交给学校的那番评论,出乎我预料。我很惊讶,也很欣慰。
④果然,儿子有些想不通:“为啥别人捡到我们的手机都不还,我们捡到了却要还给别人?”我想都没想就说:“我也想不通。我只是相信: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肯定会吃大亏。也赚不到钱。我丢手机那次,打过去听到关机,气得我可劲诅咒那个拿我手机的人。被人诅咒可不是件好事,除非你问心无愧。做过亏心事,就算别人不知道,还有苍天在看着呢。”儿子不再言语。
⑤总算等到失主的电话,告诉他我们所在的位置。很快就看见一个小伙子急匆匆地从远处奔过来。估计是附近院校的学生。看他急成那个样子,真替他庆幸他遇到的是我们。儿子把手机递给他时,可能是没想到手机如此轻易地失而复得,他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缓过神,只知道冲着我们不停地说:“谢谢您啦,叔叔!谢谢阿姨!谢谢这位小弟弟。”挥挥手和他道别。直到我们走远,他还呆呆地站在那里。儿子心情很好,拉着我们有说有笑,还不时模仿那丢手机的小伙子语无伦次的样子。
⑥快到家时,儿子忽然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刚捡到手机那会儿,我还在想:要是没人打电话过来联系就好了。”我牵紧他的手:“不管怎样,你真的很棒。你比好些成年人都做得好。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
⑦正是因为怀有世俗的心态,所以能够懂得高贵。
( 1 )本文安排故事的结构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围绕手机展开故事情节;二是围绕儿子的情绪展开故事情节。请你依据文章思路填空:①故事情节:________手机——讨论如何处置手机——________手机——回顾还手机情景
②儿子的情绪:惊喜——________——心情很好——________
( 2 )儿子不愿把手机交给学校,我为什么会感到“惊讶”?对他的那番评论,我为什么又感到“欣慰”?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
节约是自然界的神圣法则
①科学证明,节约是自然界进化发展的神圣法则。
②稻秆和麦秆等植物都是空心的,其奥妙就在于用最少的材料取得了最稳固的结构,草木植物在风力和果实重力的作用下,秆子会发生压缩、扭转和弯曲,从材料力学的角度分析,实心圆截面秆子和空心圆截面秆子在外径相同的条件下,两者具有相同的抗扭和抗弯能力。显然,植物长成空心秆有利于将摄取的营养集中到果实上来,同时也缩短了生长期,这不是绝妙的生长方法吗?另外,我们常见的萄萄、杨梅等都是圆球状的。这是因为建造圆球形物体所耗费的材料最少,而容积却最大。
③植物如此,动物在发展过程中也极其惊人地贯彻了节约的法则。例如,恒温动物的体温大都在35℃左右,这是共同的节约法则起了微妙的作用。众所周知,水是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而水的比热是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动的。据测定,在35℃时,水的比热最小,这意味着,动物体温为35℃时,为保持体温恒定所需要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最少,又比如,蜻蜓的翅膀长只有5厘米,面积是4.6平方厘米,重量仅0.005克,然而,它却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每秒钟能扑动20至40次,飞行速度达到每秒15米,这种翅膀的构造真可说是节约的典型了。
④自然界在进化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节约法则,极大地启发了人类的智慧。例如,人们发现某些植物的叶子是按照螺旋形状排列的,夹角是137°30′,这样的叶序排列使植物的采光面最大,于是,建筑设计师就借鉴了这个采光原理,设计建造了一座13层高、按螺旋状排列的大楼,结果表明,每个房间都充满了阳光。人们还从自然界下雨的时候雨滴成为前圆后尖的形状得到启发,设计制造了阻力很小的雨滴状小汽车,空气从车前轻拂而过,在车后也不会形成空气涡流,行驶速度每小时可达300千米。
文题1:宁愿
先将文题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文题2:在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些人,或亲人,或同学,或对手……有一些物,或书籍,或用具,或爱物……常与我们一路同行,相伴相随。不经意间,给我们以鼓舞,以智慧,以力量……
请以“同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