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济南市章丘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划线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猛浪若(奔跑) 横上蔽(树木的枝干) 窥谷忘(反,通“返”)
B: 饮辄尽(创造) 衔赋诗(酒杯) 在必醉(日期)
C: 持沃灌(热水) 白玉之环(腰佩) 负箧曳(鞋子)
D: 才美不外(见,通“现”) 执策而之(面对) (马鞭)之不以其道
2、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子(huǎnɡ) 懦(qiè) 雕梁画(dònɡ)
B: 忌(huì) 拾(duo) 骂骂咧(liě)
C: 侦(jī) 蛋(dǎo) 咬牙脚(duò)
D: 凄(cǎn) 拉(dā) 另请高(mínɡ)
3、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B: 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 , 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 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D: 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 , 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4、

下列加线字读音和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鄙(yí) (xī)动 遐想 不计其数
B: 寒(jīn) (píng)气 徜徉 事在必行
C: (è)然 (miǎo)小 屏蔽 耐人寻味
D: (zhù)蓄 (chī)笑 惘然 沁人心脾
5、

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无数中老年人感动,它再次提醒人们:时间一去不复返,切忌不要蹉跎岁月。(删去“切忌”或“不要”)
B: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赞赏,也让人们从参赛学生的身上看到了传承中华文化。(在“文化”后加上“的希望”)
C: 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删去“为基础”)
D: “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把“描绘”改为“勾画”)
6、对《望岳》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 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 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 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簇拥 擅长 桥敦 重峦叠障
B: 帷幕 险峻 蟠龙 长途拔涉
C: 鉴赏 依傍 斟酌 别具匠心
D: 遒劲 矗立 车澈 迥然不同
8、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C: 阶梯教室里好像是班主任在开会。
D: 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的“垂髫”代指童年;我们常说的“豆蔻年华”指十七八岁的妙龄女子。
B: 《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回忆性散文。社,土地神;社戏,是旧时某些农村中迎神赛会时演的戏。
C: 风骚,原指屈原的《离骚》,后把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把诗人叫“骚人”。“迁客骚人”则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
D: 古人将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汉阴”即汉水的南面。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梦萦 敦厚 烙印 摇蓝
B: 狂澜 险峻 滋长 宛转
C: 浩荡 屏嶂 发源 连环
D: 体魄 挈机 爱抚 绽开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仔细阅读汪国真的一首哲理抒情诗,回答问题。

不幸袭来的时侯

不幸袭来的时候

意志是一面无言的墙

可又有什么

能阻挡花朵的芳香①

我们为不幸流的泪水

总是很短很短

我们为鲜花流的泪水

却是好长好长

注:①花朵的芳香:这里借指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 1 )写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与这首诗中“可又有什么/能阻挡花朵的芳香”表达意思相近的诗句。

( 2 )写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与“我们为不幸流的泪水/总是很短很短/我们为鲜花流的泪水/却是好长好长”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我之死,有子存焉 ②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 ①杂然相 ②自富阳至桐庐一百
C: ①且置土石 ②不可亵玩
D: ①帝感其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
( 2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 3 )智叟的笑和质疑与愚公妻子的献疑有什么不同,请联系全文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季心思

杨机臣

雨多成洪,洪如猛兽,给人带来灾难。缺雨成旱,旱如烈火,能把农人的希望一把火焚掉。听说南方水灾四起,我庆幸生了个好地方,不用担洪水灭顶之忧。可是,又生思虑,由于久不见雨,人心生烦,便无端地想起几乎忘掉了的雨声。心里好笑,什么不好想,单单想雨声!

②记得小时乡里什么都缺,唯不缺雨。

③来到伏季便是雨季,不知不觉雨就来了。天下雨,人躲进屋里,大人放下外面的活,忙起家里的活,孩子闲着爬在窗台隔着窗棂看雨。很快,院子里打起一片水泡,一个水泡溅起,传出一声水泡响。院里水泡密密麻麻,砸得一院子叽里咕叽响。雨密了,连了一片,听不到有节奏的水泡声,接下来是一片哗哗响,那是水泡的重叠与连接。接着屋檐下雨水流成了水帘,由上而下瀑来。下面摆了一溜住家过日子的家什,水流砸在上面发出的水声不一样。砸在水桶上,水声清脆;砸在酱坛子上,声响沉闷;砸在鸡窝上,声音低沉;砸在空地上,溅起水涡,响声哗哗……一阵风吹来,把水流的水珠摇向窗户纸上,啪啪的响声像是一阵鞭响。纸湿透了,水流进屋子,孩子急忙拿来破布堵住雨水。

④奇妙的雨声,令你兴奋,能随着雨声幻想许多让人高兴的事儿。人若是困了,想睡觉,下雨天最好睡,此时的雨声是催眠曲,尽管外面是风雨交加,雨声响得清楚,却不耽搁睡觉,反而睡得更香。经过了连续劳作的农人,平日里舍不得大白天睡觉,只有到了雨天,才是睡大觉的好时光。雨天睡觉并不需要在炕上或者床上,只要有个地方不漏雨,铺个小草帘,保准躺下就呼噜,常常是呼噜声盖住了雨声。有时被雨声惊醒,翻个身继续打起呼噜。有时下一天雨,有人能连饭不吃一睡一天。都说下雨的天好睡觉,只有知冷知热的人才知道,哪里是雨天好睡觉,那是把人累的。

⑤夜里下雨水声更大,却不影响睡觉。那时,很少见到夜里下雨了,谁家因雨声吵得睡不着。即使再严重的神经衰弱,夜里下雨了,也不用起来吃安眠药,保证睡得比平日香。所以有不少睡不着觉的人盼下雨。

⑥这些年雨水确实少了,夜里听雨声的时候自然不多。听不到雨声,心里常发慌,甚至睡觉也不安稳。突然一天夜里,我听到了雨声,敲打着盆盆罐罐叮当响了一晚上,闻着久违的雨声,心里一舒服,觉睡得很香……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是楼上二愣子洗澡忘关太阳能水箱了,水顺着雨水管道经过五六层楼流在屋檐下隔壁二大妈的垃圾桶上……

⑦打这儿起,每当睡不着的时候,心里便盼望着可又害怕那雨声。

( 1 )通读全文,看看作者围绕“心思”写了儿时雨季中的哪些情趣?请用简明的语言分点归纳。
( 2 )第①段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 3 )联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既“盼望”着雨声又“害怕”那雨声呢?
( 4 )同样的标点符号,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阅读下面的句子,请分别说出省略号在各句中所蕴含的意思。

①砸在空地上,溅起水涡,响声哗哗……

②闻着久违的雨声,心里一舒服,觉睡得很香……

③水顺着雨水管道经过五六层楼流在屋檐下隔壁二大妈的垃圾桶上……

( 5 )将第③段和朱自清《春》中的一段文字作比较,然后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出两个语段中“雨”的特点。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节选自朱自清《春》)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和凡卡比童年

——读《凡卡》有感

每个人都有童年,但每个人的童年却不大一样。比如我和凡卡,我的童年是金色的童年,充满着欢乐和美好,像美梦一样甜蜜;而凡卡的童年是苦难的童年,只有饥饿和痛苦,像掉进无底深渊。我和凡卡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啊!

凡卡从小就给资本家做工,吃不饱,穿不暖,早晨啃一块干面包,中午只有一碗稀粥喝,这么点吃的东西,就是让一个成天睡大觉的人吃,也填不饱肚子呀,何况一个成天干活的人呢!凡卡穿得就更糟了,不管严冬还是酷暑,只有那么一件小衬衫。

凡卡在阴暗潮湿的店里干活,老板毒打他,伙计捉弄他,旁人欺侮他。一个九岁的孩子多么需要亲人的关心和爱护呀,可他得到的却是冷漠和残酷。

我却不同,在家里,我像个“小太阳”,爸爸妈妈是“行星”,成天围着我转,要什么有什么,好像世界都是我的。到了夏天,我穿上漂亮的花裙子;到了冬天,我穿上棉袄、棉裤。从来也冻不着。

每天,我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有亲如妈妈的老师教我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教我做人的道理。凡卡只有一个亲人,而我身边到处有亲人。

为什么我们同是孩子 童年却不一样 那是因为社会制度不同 我生活在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凡卡生活在沙皇统治下的旧俄国。想想凡卡,比比自己,我更加感觉到社会主义制度无限好,决心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奋发学习,天天向上。

( 1 )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这篇文章属于_____。

A: 记叙文
B: 论说文
C: 应用文
( 2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_____的手法。

A: 比喻
B: 对比
C: 拟人
( 3 )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痛苦←→________ 酷暑←→________ 冷漠←→________

宽敞←→________ 珍惜←→________ 欺侮←→________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写作文。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也一定沉浸在欢乐之中吧。

以《节日》为题,写一篇散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①选一个具体的节日,可以是春节、端午节,也可以是国庆节、劳动节,还可以是其他节日。②除了描写节日的场面,还应该写出人们在节日里的心情,并表达你的感受。③注意使句子顺序合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摩天輪、幸福”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