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恪守 郑重其事 宽宥 歇斯底里
B: 聘婷 附庸风雅 遵循 断章取意
C: 桑梓 相得益章 怨伥 孜孜不倦
D: 儒养 言不及义 阴诲 前仆后继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两本成语词典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各得其所 , 特色都很鲜明。
B: 迎面走过来一个姑娘,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给人十分阳光的感觉。
C: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向对岸驶去?
D: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3、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对偶)
B: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夸张、比喻)
C: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比喻)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偶)
4、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相同的一组( )
A: 数shǔ 优 不可胜 典忘祖
B: 识shí 破 博闻强 远见卓
C: 横héng 纵 行 妙趣生 专跋扈
D: 模mò 棱两可 装作样
5、下列汉语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40年。这40年中,国家在党的领导和全体人民的努力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时光”“变化”依次是名词、动词。
B: “学如逆水行舟,不退。”中加下划线的“进”和“退”是一对反义词。
C: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这个句子加下划线的“高尚”和“纯粹”分别是褒义词和贬义词。
D: “他每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6、(2017年中考湖北武汉卷)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 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 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边悠闲漫步。
D: 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7、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

①但是这些优秀并非万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客观情况、周围环境即使发生一丁点儿变化,优秀也可能变成劣势。

③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优势都是后天点滴积累的结果。

④如刻舟求剑,麻痹大意,更可能发生逆转,最终导致失败。

⑤因此,不能让经验主义冲淡了规律。麻痹思想遮挡了双眼,从而败在了优势上。

A: ②⑤①③④
B: ③①②④⑤
C: ③①④②⑤
D: ②⑤④①③
8、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
A: 人格的高洁,灵魂的纯净,思想的深邃,都可以在淡泊中孕育
B: 企业要站在经销商的角度考虑如何打造利益共同体,牟取共赢模式。
C: 最近国家公布的日本侵华罪行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D: 普宁交警中队招聘了许多交通协管员,在他们的协助下,交通拥堵的现象戛然而止。
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没有做成)。
B: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C: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D: 导师已经指示过了。那就等因奉此(泛指文牍,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10、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括号里,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 )
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 )我走到哪里,( )我睡得很沉,( )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 )会忽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A: 不管 还是 或者 就
B: 不管 即使 或者 都
C: 不论 或者 还是 都
D: 无论 即使 还是 也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1 )“齐鲁青未了”是作者乍一见泰山,惊叹“夫如何”之余的揣摩之景。 请你发挥想象,描绘这一景色。(30字左右)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舅氏张公健亭,言砖河农家,牧数牛于野,忽一时皆暴死,有道士过之,曰:此非真死,为妖鬼所摄耳,急灌以吾药,使藏府勿坏,吾为尔劾治,召其魂。至家,禹步作法,约半刻,牛果皆蹶然起。留之饭,不而去。有知其事者,曰此先以毒草置草中,后以药解之耳。不肯受谢,示不图财,为再来荧惑地也。吾在山东,见此人行此术矣。此语一传,道士遂不复至。是方士之中,又有真伪,何皆曰神仙哉。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

(注释)①延:邀请。②禹步:道士为求遣神召灵而礼拜星斗的步态动作。③蹶然:急起、惊起的样子。④荧惑:使人迷惑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下车之 (________)《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未若柳絮风起。(________)《咏雪》

延至家 (________) ④不而去(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此语一传,道士遂不复至。

( 3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道士是如何让牛暴死,又“复活”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向泥土敬礼

耿立

①人们说乡村是泥土做的,是啊,木镇的一切都在泥土上。木镇的人不识字,但不妨碍他们把泥土当作《圣经》,他们知道大地上的一切都是泥土给的,炊烟呼吸,鸡啄驴鸣,花草物种,这些只是“圣经”上不同的文字。

②如果说草的种子是汉语印制的,父亲能读懂;那折腾土地的脾气就是英文印制的,他读不懂。因为有时让大家种水稻,但却颗粒无收。父亲说我们这里的地寒,水稻是金贵喜暖的玩艺儿,泥土有脾气,种子也有脾气,你不要拗,你能把庄稼种到石板上?

③有时,我看到父亲在田埂上扛着锄头走,一遇到牛从对面思索着走过来,父亲就退后一步,虽不像西方的人把手捂着胸脯那样,但绝对的虔敬,如同除夕从祖坟上把先辈的神灵请回过年一样。父亲相信牛和人一样,离头三尺的地方有神灵。

④父亲的手,虽然如树皮一样皱褶苍老,有点变形,条条青筋如蚯蚓,但有着泥土的温暖。我一握的时候,就感觉像庄稼的汁液传到我的血管,这是泥土的温度。这样的手在泥土里绝对灵活,他锄地时,绝对不伤害庄稼,而对草,也是尽量照顾,只要和庄稼和谐相处,父亲是不会对草痛下杀手的。

⑤父亲年老了,手指有时不太灵便。有一年惊蛰后,他在麦田松土的时候,不小心把一根在泥土下路过的蚯蚓斩断了,父亲内疚喃喃:这怎么好,这怎么好。父亲停下手,拿眼睛乜斜我一下,从兜里掏出一枝卷烟,咝咝地吸着,然后闭上眼睛。他说出了令我吃惊的话:让我装死一会。他这是在推己及物想象蚯蚓的痛吗?

⑥即使冬令时节,父亲也闲不住。他会和叫做家贼的麻雀对话,有时就撒出一些苞谷给这些小家伙,作为对它们一年来在窗前恪尽职守叫醒农人的犒赏。有时父亲要在阳光晴好的时候堆粪翻粪晒粪,这是对泥土的滋补。你想,他们陪伴着小麦走了一春,陪伴着苞谷走了夏季秋季,如今到了该歇息的时候,就如女人产后要吃红皮鸡蛋喝红糖水。父亲还会到田地里去,他像逡巡的士兵,把泥土里的瓦块、砖头剔除了,怕这些骨头硌着睡眠的泥土,怕在地里漫游的小动物们闪了腰,怕来年开春撞坏了犁耙。父亲心里最清楚,土地糊弄不得,土地和人是兄弟,多少辈子都比邻而居,对土地好也是对自己好。

⑦从地里回来的父亲脸上有一块泥巴,母亲想用手抠下,又想卷起衣襟擦,父亲招呼了一下说不用了﹣﹣父亲羞涩了,但母亲的亲昵是对劳作的一种尊重。泥土在脸上怎么了?有时米粒和碎馍掉到地上,父亲拾起吹一下,或者母亲用衣襟擦一下,就填到嘴里。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么?作为对一辈子的老邻居的奖赏,是否在父亲的脸上撒一把草籽,用洗脸水一浇就能发芽?诗人雅姆说:

如果脸上有泥的人从对面走来

要脱帽致敬先让他们过去

⑧是啊,我们什么时候,对有泥的人有过足够的尊重呢?我们向泥土敬个礼吧。

(选自《散文》2012年第3期,有删改)

( 1 )通读全文,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父亲”敬重泥土及其生灵的具体表现。

( 2 )品味文章第⑥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的语言特色。

( 3 )你如何理解第⑦自然段中“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么”这句话?

( 4 )文中引用诗人雅姆的诗句有何作用?

( 5 )联系全文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向泥土敬个礼?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可怜”的意思(节选)

李娟

①在城里的市场里,我把买好的所有东西打成两个大包,一手拎一个去找回塔门尔图的车。去喀吾图方向的班车发车没个准点,因此我只好四处打听偷偷运营的黑车。找到车后,当那个司机得知我要去的地方时,非常吃惊,说:“你一个汉族人,到那里干什么?”

②我后座的一个女人更是惊讶得不得了,不停地问:“你不怕吗,不怕吗?”

③我心想,哪有什么可怕的啊。就一个劲儿地笑,不理她。

④但这一路上她老是不停地问这个问题:“不怕吗?真不怕吗?你胆子真大啊!”

⑤直到我要下车,她才叹息着说:“听说那个地方狼很多的……”

⑥狼多那句话倒没把我吓住,吓住我的是——我下错车了!不是这个地方!

⑦司机和车上的旅客谁也不知道那是个什么地方。我傻眼了。车都快到喀吾图了还没认出路来,司机气得直骂我笨,最后他在路上拦下一辆迎面开来的车,嘱托那个司机捎上我,把来路再走一遍,说不定能认出来路。

⑧荒野起伏连绵,一棵树也没有,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觉得极相似,我真的迷路了。为了不麻烦司机,最终还是中途下了车。豁出去了,大白天的会有什么危险呢?在戈璧滩上走的话说不定会遇到一个骑马的牧人,而在公路上来回逡巡,到天黑也未必找得到路。

⑨于是我拎着两个沉重的大包走进了茫茫荒野。还没走一会,手指头就被勒得生疼。于是我把这两包东西藏在路过的两块石头中间,在太阳下空手前进。我都已经做好了走到天黑的打算,结果走了才一个多钟头居然就迎面遇到了最最亲爱的卡西帕!

⑩在四顾无人的荒野里,突然,穿红T恤的卡西帕从天而降。那情景简直让人喜极欲泣。

⑪卡西帕一边向我跑过来,一边大喊:“可怜的李娟!”可怜的?我闻言愣了一下。等反应过来时,惊觉好多事情无需言语也能去到最恰当的地方,寻到最恰当的结局。如随木筏顺流直下,如种子安静地成为大树,虽缓慢,却有力。

⑫我问卡西帕:“你现在知道‘可怜’是什么意思了?”

⑬卡西帕总是很辛苦,睡得晚,起得早,干的全是力气活。每当看到她回到家累得话都说不出来时,我总会忍不住叹息道:“可怜的卡西帕!”用的是汉语。

⑭于是她每次都会问我:“‘可怜的’是什么意思?”

⑮我一时无法解释,找不出“可怜”在哈语中所对应的单词。她又去问斯马胡力:“你知道‘可怜的’是什么吗?”斯马胡力是全家人里唯一“略懂”汉语的,他能用汉语说“你好”“再见”。斯马胡力很自信地猜测:“就是说你‘很好’的意思。”

⑯我连忙否定:“不!不是‘很好’的意思!”

⑰我百般无奈,只好抱着她悲惨万分地表演一番。总之,实在没法说清。

⑱尽管如此,我天天左一个“可怜的”右一个“可怜的”说个不停,对着失去母亲的小羊说,对着冒雨找羊回来的斯马胡力说,对着因牙疼而整个腮帮子都肿起来的扎克拜妈妈说……大约我的神情和语气不时地触动着什么,人心都会豁然开朗的。语言封闭不了感知。渐渐地,这个词逼真地走进了卡西帕的意识。

⑲因此当她看到我孤零零地、疲惫无助地走在荒野中时,立刻就喊出声来:“可怜的李娟!”她不仅学会了一个汉语词汇,更准确熟练地表达了那种特定的情感。真是不得不感动啊……

⑳对了,怎么就那么巧遇到了卡西帕呢?原因很丢人——我人还没到家,“有一个汉族姑娘迷了路”的消息就传遍这片荒野了……

㉑最开始是那个司机和一车的旅客逢人就说,然后迅速被一个在喀吾图买马蹄铁的牧羊人传回了荒野之中,紧接着与他打过照面的几个骑马人立刻拐道赶往塔门尔图,不约而同到我家毡房告知了情况,于是卡西帕和斯马胡力便出门分头去找我……哈萨克人的“土电话”真厉害啊。

㉒哈萨克人的习性就是一见面就把各自的最新见闻巨细靡遗地互相分享,互通有无。因此,当两个哈族人站在街头没完没了地打招呼的时候,可不要笑他们啰嗦啊。在远古最最寂静偏远的闭塞时期,这种习性为维持信息渠道的便捷通畅出过多大的力啊!

㉓但是,传得太快太广了也不全然是件好事。等阿娜尔罕来的时候,也对我说:“听说有一个汉族姑娘在喀吾图路上下错了车迷了路,是不是你?”

㉔县城的人都知道了!

[注]①李娟:1979年7月21日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籍贯四川乐至,汉族人,中国当代作家。长年累月地生活在新疆哈萨克地区。②塔门尔图:在新疆北部,是牧民口传的地名,不是行政地名,又寂静偏远,故不容易描述和到达。③喀吾图:新疆北部的地名,是行政地名,班车可以到达,文中“我”意图搭乘去喀吾图的车,途中下车寻路去塔门尔图。

( 1 )第⑧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错别字:________ 改正:________

( 2 )联系全文,概括故事情节。

购物返程→________→________ →感悟“巧遇”

( 3 )请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穿红T恤的卡西帕从天而降

②只好抱着她悲惨万分地表演一番。

( 4 )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②至⑦段中写到的女人和司机,与文中其他哈萨克人一样,有着淳朴的习性。
B: 第⑧段的环境描写,交代“我”迷路的原因,同时也表现“我”内心隐约的不安。
C: 第⑪段生动地表现了当卡西帕喊出“可怜的李娟”时,“我”倍觉心灵相通和感动。
D: 第⑬至⑱段为插叙,交代卡西帕等人生活十分艰辛,但却并不理解“可怜”的意思。
( 5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结尾的妙处。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进入初中,我们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这里有新的校园、陌生的老师同学、新奇的课程、摆满仪器的实验室……还有繁重的功课、成长的困惑、自我的觉醒、生活的质疑等等,如此种种,让我们体验到一种别样的生活。

请以“别样的初中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作文要求:

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诗歌除外。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女孩*俄喜欢你”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