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本溪市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春日的午后,小丽怡然自得地在阳台上看书。
B: 我在课堂上的轻举妄动惹得英语老师勃然大怒。
C: 他徜徉在书的海洋里,爱不释手;他享受着精神的盛宴,如醉如痴。
D: 性情孤僻的小阿尔法特,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书思考。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戏剧按作品内容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正剧、闹剧等;按表演形式,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等;按题材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等。
B: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C: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D: 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等,跟人物性格的揭示和戏剧的情节等没有太大关系。
3、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qiè) 慰(fǔ) 气吞牛(dòu)
B: 犊(tián) 痛(chuānɡ) 涕横流(sì)
C: 侵(shǐ) 谦(bēi) 自之明(zhī)
D: 折(cuò) 天(fù) 然无累(kuò)
4、选择与例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词语。
( 1 )如环( )
A: 鸟百啭
B: 不平则
C: 百家争
D: 一鸣
( 2 )潭中鱼可百头( )
A: 问渠哪得清如
B: 先生不知何人也
C: 封官
D: 高可二黍
( 3 )水清冽( )
A: 怨天
B: 无耻之
C: 以儆效
D: 效果
( 4 )以其境过 , 不可久居。( )
A: 锅冷灶
B: 为官
C: 风明月
D: 水至则无鱼
5、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羁畔 (chī)笑 豁然开朗 廓然无(lèi)
B: 狐裘 亮(zèng) 义愤填膺 求神拜(fó)
C: 翠蔓 然(mù) 粗制烂造 广无垠(mào)
D: 颓唐 荒(miù) 格尽职守 气冲牛(dòu)
6、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妄图在南海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
B: 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
C: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D: 主席谈治国的道理时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7、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 面对着太湖美丽的风景,清风吹来,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C: 我的班主任是一个待人亲切、和蔼、慈善的好教师,对我们总是悉心照顾、吹毛求疵
D: 李可染是中国著名的画家,其山水画成就最高,每一幅画作都栩栩如生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B: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早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陈涉世家》就节选自《史记》,“世家”是《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
9、

下列短语,与“我的老师”结构类型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潍坊的风筝 恭敬地鞠躬 一代天骄
B: 打扫得干净 黑土地肥沃 夜半更深
C: 愉快地学习 美丽又善良 保护环境
D: 唱歌的哭了 急得团团转 荡然无存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告磬 翻来覆去 屏气凝神
B: 取缔 如坐针毡 重峦叠障
C: 恬静 风糜一时 顾名思义
D: 客栈 味同嚼蜡 冥思遐想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1 )本首曲中“昏鸦”的意思是________。
( 2 )“小桥流水人家”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 3 )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 4 )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 “枯藤老树昏鸦”一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 “断肠人”一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D: 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文: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①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②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好言恶詈③,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④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⑤竹,莳⑥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⑦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⑧孔子之言。——《何陋轩记》明代王守仁

【注】①蔡:周代古国。②上国:国都。③詈:骂。④郁:阴暗潮湿。⑤桧:一种柏树。⑥莳:栽种。⑦通都:四通八达的都市。⑧信:伸张。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陋室 (这)
B: 苔痕阶绿 (上面)
C: 守仁以罪龙场 (贬谪)
D: 将其地,弗能居也 (认为……简陋)
(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

(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 “灵”的性质。
B: 甲文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C: 乙文以亲身经历,赞扬了苗族、仡佬族(獠)人民质直纯朴、乐于助人的品格,批驳了人们称之为“陋”的说法
D: 从乙文中可见,作者作为封建士大夫中的一员,能排除对少数民族的偏见,实在很难得。
( 4 )联系甲文,说说乙文从哪几个方面阐述来“陋室不陋”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爱母双簧刘宏图
①妻子叫他“车夫”,周围人都叫他“车夫”。
②他的车是一辆三轮和一辆轮椅车。坐在车上的是他多病缠身的老母亲。
③刚开始的时候,母亲还能走动,他就用三轮拉,后来母亲上不去三轮了,他就用轮椅推。每天,街坊邻居们都看着他们娘俩有说有笑地出门,有说有笑地回来,回来的时候,车上就多了一些五颜六色的新鲜蔬菜。
④邻居们不解了:“你出门买菜,一个人去就是了,干嘛总带着你妈啊?多费劲啊!”
⑤他们家住四楼。有一次,他背母亲下到二楼拐弯处时,腰痛难忍、脚下发软,他拼命向前跨出几大步,还是摔倒了,前额磕出了血,但万幸的是背上的母亲安然无恙。这样摔下楼的经历,前后有过6次。
⑥可他还是或拉或推地带着母亲,乐呵呵地去向菜市场。
⑦有一天,一个老太太把他拉到一旁问:“小伙子,这些年我天天看你推轮椅带妈妈上街,你妈是什么官,每月退休金有1万吧?”
⑧他说:“我妈是家属,没有退休金。”老太太脸一拉,说:“不讲实话!父母没钱孩子哪会这样孝敬?你妈的存款是50万还是100万?”
⑨他苦笑道:“大娘,我妈不仅没有存款,而且每月的医疗费就得好几千。”老太太愣了片刻,流着泪走了。
⑩其实,他带母亲出门买菜,不仅是让母亲透透气,聊聊天,还是为了发挥母亲的砍价优势呢。
⑪每次跟商贩讨价还价成功,省个五分、一毛的,母亲都格外的高兴,一路上神采飞扬的,很是得意,回来跟他说:“看看,儿子!妈妈比你强吧,我买菜今天省了不少钱呢。”母亲感受到自我价值的那种成就感,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⑫于是,他再辛苦也要带着母亲一块去买菜。
⑬有时候,遇到一些死板的小贩,母亲怎么砍,都不肯让步,他就偷偷地戳戳商贩,或使个眼色,意思是:“你就先按我妈出的价卖,余额我呆会补给你。”心领神会的小贩照办了。砍价成功的母亲又能高兴一整天。
⑭时间一长了,小贩们都知道了他们娘俩的故事,也都很乐意配合他的“演出”。每次他带着母亲出现在菜市场,他一开口问价,商贩们总是把价格叫的高高的,而且一脸的严肃,丝毫也没有商量的余地。而等到母亲“出马”的时候,小贩们总是很快便“无可奈何”地“就范”了,有时候,还顺带夸上两句:“大妈,您可真会说啊,姜还是老的辣啊!”
⑮他和小贩这样的“双簧”演出一直持续了十多年。
⑯有时候,给母亲的爱一个出口,也是一种孝顺。让母亲感觉到有价值,这样的“精神赡养”比任何物质都显得珍贵和重要。
⑰这个为母亲演“双簧”的“车夫”叫王春来,是洛阳监狱一级警督,“当代中华最感人的十大慈孝人物”,“中华新二十四孝奖”获得者。

( 1 )在第⑨段中,写老太太为什么“愣了片刻,流着泪走了”?

( 2 )王春来坚持带母亲出门买菜的原因是什么?用简练语言概括。

( 3 )“母爱双簧”中的“双簧”指的是什么?

( 4 )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阅读《轻放》一文,完成小题。
轻 放

(安宁)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
④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打扫,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似乎他遇到的是一个神经稍稍有点错乱的老人。
⑥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于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⑦几日后,翻起帐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彼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帐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这样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⑧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帐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⑨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⑩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⑾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 1 )文章写了父亲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 2 )文章第⑤小节写路人的表现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题目“轻放”的含义。

( 4 )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字数在60字以内。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难忘那张笑脸”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

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丶万能的男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