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滞留 泻气 催枯拉朽 油光可鉴
B: 周济 诘责 和颜悦色 深恶痛疾
C: 落弟 盎然 筋疲力尽 抑扬顿错
D: 黝黑 匿名 杳无消息 成惶成恐
2、

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 了起来, 着, 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 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

A: 怒吼 回旋 奔腾 冲倒
B: 回旋 怒吼 奔腾 冲过
C: 奔腾 怒吼 回旋 冲倒
D: 激动 怒吼 奔腾 冲过
3、

下列各句中,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之所以辞去总理职务是因为要陪伴家人的原因。(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
B: 电视剧《锦绣未央》的男女一号主演罗晋、唐嫣通过微博公开双方。(宾语残缺,应在句末添加“恋情”)
C: 一到冬天,恶劣天气就频频出现,甚至PM2.5指数连续爆表,网友纷纷表示要逃离山东。(语序不当,“甚至”应该放在“连续”的前面)
D: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因此催生了世界大国战略博弈的新格局。(关联词使用不当,“因此”应该改为“所以”)
4、

下面语句中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师说》的作者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散文家之首。
B: 《读〈孟尝君传〉》选自《临川先生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C: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自己最喜欢的一篇长篇小说,他笔下的“孔乙己”和吴敬梓笔下的“范进” 都是受封建科举毒害的读书人。
D: 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在《变色龙》一文中通过描绘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塑造了一个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阿谀奉承的沙皇忠实走狗形象。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①从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②从国家层面来说,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③历史证明,全世界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无不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④的确,读书可以明理,阅读铸就灵魂。

A: ①④②③
B: ③①②④
C: ④①②③
D: ④②③①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 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C: 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 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四”演讲赛场上,选手们信心十足,夸夸其谈 , 精彩的表现令观众由衷地赞叹。
B: 当代中学生无时无刻都要拥有自己的远大志向,敢于向困难挑战。
C: 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 , 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
D: 在“语文主题阅读”活动中,同学们煞费心机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
8、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敬畏自然》从总体上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新的理念: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B: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反映滥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
C: 《大雁归来》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保护野生动物的伦理观念。
D: 《喂一一出来》以真实的故事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9、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
A: 问询 寤寐 落英缤纷 因式象形
B: 珮环 箬篷 佁然自乐 辗转反侧
C: 篁竹 叹惋 蒙络摇缀 阡陌交通
D: 篆章 溯回 悄怆幽邃 袒胸露乳
10、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我不屑置辩的。
B: 多次高谈阔论地谈反腐,向古人借智慧,对今人敲警钟。
C: 那索似有千钧之力 , 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
D: 读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 , 而应推敲细思。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1 )“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 2 )谈谈你对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①(旦子冈) 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洵(xún) ) 确实。③〔浣) 洗涤。

( 1 )根据“小字典”,选择恰当的释义填空。

小字典

甫:①本义指有蔬菜的田地,是“圃”的古字。

②生苗有禾蔬开始生长之义,所以“甫”引申为刚刚、开始等。

③“甫”假借为男子的美称,并成了常用义。

行数里________

②虞山王毅叔远刻________

( 2 )下列画线词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屋俨然 偶骑步行
B: 屋舍俨 见四野禾苗油油
C: 有良田、美池、桑竹属 余顾而慕
D: 不足外人道也 以此一家之中
( 3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 4 )【甲】【乙】两文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试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对荆楚文化,我们饱含深情

①荆楚文化,是周代至春秋战国时期在江汉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

②从"荆""楚"二字中,我们可以窥见古代楚人的生活之本与文化根基。

③湖北是荆楚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古代的"荆楚",其地城范围大致以今天的湖北省为主体。从词源上看,"荆""楚"同义,"楚",是一种灌木的名称,也叫作"荆",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干坚劲,可做杖。我们从《国风·周南汉广》中可以找到“翘翘错薪,言刈其楚”的诗句,在《说文解字》里也可以看到"丛木,一名荆也。从林疋声"的释义。湖北地处判山山脉,"楚"或者"荆"这种灌木,在南方江汉流域的山林中极为常见,用作薪柴,是古代人们常用的生活资源。早在商代,北方就以荆楚来称呼江汉流域的南方地区和南方部族,比如《诗经·商颂·般式》中所说,"维女荆楚,居国南乡"。

④从字源演变来看,"楚"是形声字,甲骨文中的"楚"字由"林"和"足"构成,"足"既表声又表意。"楚"的一种解释是,穿行于草莽荆丛之中。可见,"楚"字很可能本身再现了楚国先王带着楚人在山林中艰苦开辟国土的场景。当年,楚先君熊绎率领楚人,在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判山垦地,经过数十年艰苦奋斗,楚国的疆土不断扩大,财富日益增多,军事力量不断增强,一跃成了江汉霸主,从而开创了楚国波澜壮阔的历史与灿烂丰富的文化。

⑤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楚国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楚国独特的青铜铸造工艺、巧夺天工的漆器工艺、丝织刺绣工艺、八音齐全的音乐、美妙绝伦的舞、义理精深的哲学、汪洋恣肆的散文、惊采绝艳的辞赋,都是宝责的文化遗产。其中最为世人推崇的是楚辞。楚辞被誉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运用楚地的方言声的,叙述描绘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只要提楚辞必然要说屈原,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感情奔放,想象奇特,对于其后严生的汉赋更有直接的影响,屈原忠贞不屈爱国爱民的品格,使他成为后世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和典范。

⑥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荆楚文化以其特有的风貌,泽被后世。荆楚文化的气质与中原文化形成互补。中原文化是尚礼的、现实的,强调对规则的服从,讲究以节制为美,敬鬼神而远之;而荆楚文化是乐生的、浪漫的,灵魂可以上天入地,汪洋恣肆。荆楚文化开放融合的气质,不仅丰富了自身;也为荆楚文化滋养后世奠定了基础。

⑦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判楚先民“草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创业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斗志,早已经深深烙印在中华文化中,为中国人民迎难而上提供了强大的精神资源。今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下,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不畏艰难共渡难关,不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么?荆楚文化,既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坚韧的生命力。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当下,湖北人民、武汉人民为奋发进取的荆楚文化增加了新的时代注解。

⑧对荆楚文化,我们饱含深情。

(节选自2020年2月《光明日报》,文章有删改)

( 1 )简要概括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荆楚文化”。
( 2 )阅读第③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湖北是荆楚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古代的“荆楚”,其地城范围大致以今天的湖北省为主体。

( 3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⑥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中原文化是尚礼的、现实的,强调对规则的服从,讲究以节制为美,敬鬼神而远之;而荆楚文化是乐生的、浪漫的,灵魂可以上天入地,汪洋恣肆。

课内阅读。

当人类的胚胎成长到5周左右时,手就出现了,但非常小,如同鱼鳍一般。在随后的发育中,手指慢慢开始成长,手指之间的蹼渐渐退化。到了11周的时候,手的关节、肌肉甚至指甲都已经发育完全。所有的功能已经齐备。一个20周大的宝宝,在母亲的肚子里,已经会用幼嫩的手指给自己的耳朵挠痒了。

在400万年的进化史中,人类的手逐渐演变成了大自然所能创造出的最完美的工具。这一器官是力量与智慧的象征,是一个精美的机械结构。每只手有29块骨头,一些六指人还会多几块。这些骨头由123条韧带联系在一起,由35条强劲的肌肉来牵引,而控制这些肌肉的是48条神经。整个手掌结构由30多条动脉以及数量众多的小血管来滋养。

( 1 )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 2 )选文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请以“想看见你的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天堂不寂寞”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