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唐山市迁安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参差 (cēn) 泥淖(nào) 心旷神怡(kuànɡ)
B: 要塞(sè) 攒聚(cuán ) 面面相觑(qù )
C: 妖娆(náo) 殷红(yān) 一唱一和( hè )
D: 舷窗(xuán) 幼仔(zǎi) 无动于衷(zhōnɡ)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夏满芒夏暑相连”点出了夏天的六个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B: 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C: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D: 不少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一味去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手机、服装……等来显示自己生活品质高人一等,这也正是现今名牌泛滥的主要原因。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用一封封的书信传递着自己的惦念。
B: 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 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D: “伸手的人生没滋味,拼搏的人生才幸福。”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典型。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前生活节奏快,信息传播迅猛,各种碎片化信息纷至沓来 , 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挑战。
B: 如何在孩子面前维持权威性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因此,我们的父母有点儿不知所措
C: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中必备的两个方面。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D: 解放大道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 , 两旁的高楼,鳞次栉比,好一派现代都市景象。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
B: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诗集。
D: 《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
6、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弱(chán) 御(pìng) 震(sǒng) 泗横流(tì)
B: 告(qìng) 抽(yē) 羁(pàn) 奄一息(yǎn)
C: 默(jiān) 狡(xiá) 词(yú) 尽职守(kè)
D: 睢(zì) 灵(jiù) 骨(hái) 风雪途(zǎi)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海底两万里》中,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然
B: 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我终于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C: 李老师从教三十余年,一直勤勤恳恳,诲人不倦 , 为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
D: 当得知重建家园还遥遥无期时,人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8、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门(kǎn) 狼(jí) 蓬(gāo) 繁(yǎn)
B: 露(1uǒ) 秆(jiē) 默(xiān) 枯(zào)
C: 胆(qiè) 巍(zhàn) 禁(gù) 尔(chù)
D: 不(xùn) 补(mí) 留(zhì) 尴(gà)
9、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累(zhuì) 古(héng) 旋(wò) 海市楼(shèn)
B: 息(bǐng) 秀(qí) 绊(jī) 草莺飞(zhǎng)
C: 偻(gōu) 言(zhēn) 愧(nǎn) 前后继(pú)
D: 拘(nì) 立(zhù) 囵(hú) 铢两悉(chēng)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她的歌声像蒲公英一般素美轻盈
B: 和以往的教育政策相比,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C: 达尔文碌碌终生 , 致力于揭示生命进化的秘密,最终他的《物种起源》使人们重新认识了人类的起源。
D: 一年之计在于春 , 做好春季养生保健,可以让您健康一整年。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并州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 1 )颔联描写了________(时间)的景象,“孤城吹角罢”从________(角度)进行描写,“数骑射雕还”从________(角度)进行描写。
( 2 )使征人“垂泪”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张丞相“草”书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其侄录之。当波险处,侄惘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丞相熟视久之,亦自不识。诟其曰:“胡不早来问?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同一类的人或同一辈的人。②录:转抄。③当波险处:在笔画波折险僻的地方。④诟:责骂

( 1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①张丞相草书而不工(________) ②使侄录之(________) ③侄罔然而(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为什么早上不来问?以致我忘记了这些字。
B: (你)为什么早上不来问?以致余下的都忘记了。
C: (你)为什么不早点来问?以致我忘记了这些字。
D: (你)为什么不早点来问?以致余下的都忘记了。
( 3 )张丞相“草”书,“草”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其结果是“________”且“________”
( 4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________那类人。(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棵树的非正常死亡

梅 寒

①是一个夏日黄昏,西天的云霞像着了火。画家走在村中央那条铺满木屑的水泥路上,被深深地震撼了。村子不大,只有一条街,街的两边,林林总总,是形态各异的根,弯曲遒劲的,内部中空的,与山石紧紧胶着在一起的……光滑的横断面,大多已变得模糊不清,看不出根的年轮了。但只看那比圆桌面还要大的断面,就能知道,那些根的上面,曾经支撑着多少棵参天巨木。

②那些树根是从不远处的原始森林里运出来的,运到村里来,经过那些能工巧匠的安排,一棵棵黑乎乎毫无美感的根便有了艺术的灵魂,成了都市雅人喜欢的根雕。这些,是画家从路边一位正在加工根雕的少年嘴里打听来的。

③少年黑瘦,十五六岁的样子,却能熟练地操作手中的电锯电钻,将面前树根上多余的部分切除掉。打磨,清洗,抛光,一只栩栩如生的雄鹰已渐露雏形。

④“我们这一带现在都在做这个,没人出去打工。打工才能赚几个钱?我们一座根雕卖出去,就上十几万。”少年耳朵后面夹着一支香烟,眯起一只眼睛打量他手上的作品。“干这一行,眼睛要毒,给你一段树根,你要一眼看出它里面藏着的东西,是人是马,是虫是鱼,顺势给它们做出最好的造型,那样才会卖一个好价钱。不然,就白瞎了好树根……”面对一脸惊奇的画家,少年侃侃而谈。

⑤画家听得愣住了。他想再问些什么,终究没再问下去。旁边少年的父亲,已经发出不太友好的暗示:“您看好什么没有?!看好了就谈谈……”

⑥画家仓皇而逃。逃离少年和他的父亲,也逃离噪音与木屑飞溅的村。

⑦那些已经成品的根雕,巨型的狮子,脑门油亮笑口常开的如来,在黄昏的余晖里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它们,已经不再是根,运到都市人的豪宅庭院里,摇身一变,就成了象征财富与身份的艺术品。画家却无法看到那些,或者说,他是无法忍受自己看到那些。刺耳的电锯声里,他听到一种越来越清晰的哭泣声。是根的。是那些没有了根的树的。是没有树与根的大山的。

⑧画家疯了。他背着画夹逃离加工根雕的村,回到自己生活的都市。他把自己那些年所收藏的画——自己的,其他人的,一律低价出手。他把自己唯一一所栖身的房子也卖掉了。画家急需要钱,而那些钱,在外人的眼里,就是拿树叶往巨大的黑洞里填——画家要拯救森林,拯救那些非正常死亡的树。那些树,那些根,原本的命运是在深山里终老,自生自灭,而不是变成供人赏玩的根雕,置于有钱人家的屋宇庭院。

⑨画家仍然画画,却不再画小桥流水枯藤昏鸦。他只画树桩。只画原始森林里那些参天的古木,被抹根锯倒,黑乎乎的树桩上,站着孤零零的鸟或者游走着几只孤单的蚂蚁……那些画,不是他凭空想象出来的,是他在层峦叠嶂的原始森林深处遇上的。

⑩那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在那里,绵延生息了多少年了啊?画家进去时,忍不住抱着一棵巨大的香樟树哭了。他听说,有人已经打算要承包下那片林。商人的眼里,那片林就是一只巨型的聚宝盆。成片合抱粗的古树下面,藏着价值上千万的根雕。

⑪画家辗转反侧,最后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去见当事人。他最终以不菲的价格把那片林承包下来。

⑫两间小木屋,一个篱笆小院,是画家自己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就在林的深处。画家的生活,从此以那两间小木屋为圆心,以他的那片森林为半径。他徜徉在那片鸟语花香的世界里,画画,与树对话,也充当树们的卫士,如果有哪个胆敢来冒犯他的树,他手中的长枪长叉绝不答应。

⑬那样的生活,清苦,却不寂寞。多少次旭日东升,灿烂的晨光里,画家在家门前的小坡上画画。画树,那些沐浴在时光里的树,欣欣向荣,枝繁叶茂。

⑭画家想,等那片林保住了,再转向下一片林。然而,画家终究是没等转到下一片林去。他死了。在某天清晨,在他画画的树下,他倚着树根,睡着了……

无人知道画家的死因,只有人们走过他生活过的那片森林时,偶尔会提起:听说这里曾经来过一位年轻的画家……

⑯风吹过,满林的松声叶声呜呜咽咽,如泣如诉,似问,似答……

(选自《迪马多山的秘密》)

( 1 )阅读小说,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的填空。

( 2 )读了小说后,小东同学和小阳同学对小说的标题“一棵树的非正常死亡”展开了讨论。请给小阳同学的看法补充理由。

小东:我觉得标题不大恰当,“一棵树的非正常死亡”不能够扣住全文的主要内容,因为小说写了无数参天古木的被砍伐,况且画家之死也应该是属于非正常死亡的。

小阳:我觉得这标题很好,因为________。

( 3 )读下列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村子不大,只有一条街,街的两边,林林总总,是形态各异的根,弯曲遒劲的,内部中空的,与山石紧紧胶着在一起的……光滑的横断面,大多已变得模糊不清,看不出根的年轮了。但只看那比圆桌面还要大的断面,就能知道,那些根的上面,曾经支撑着多少棵参天巨木。(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小村子街两边那些“林林总总”、“形态各异”的根?)

②无人知道画家的死因,只有人们走过他生活过的那片森林时,偶尔会提起:听说这里曾经来过一位年轻的画家……(品味“偶尔” 一词的表达效果。)

( 4 )微型小说由“正常”和“反常”的情节组成。在这篇小说的“反常”情节里,你读出了什么?

阅读《说说停顿》一文,完成各小题。

说说停顿

①我们一直信奉“从哪里跌倒,就赶快从哪里爬起”,其实,在跌倒时,留一点停顿给自己,往往会受益无穷。

②留一点停顿给自己,让彷徨者重新认识自己,找到人生之路。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曾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立下赫赫战功,却在四年后的汉城奥运会上接连失误。面对一片质疑,李宁迷茫了,他选择了退役。他的人生似乎停顿了。后来,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商界开创了另一片天地,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角色转变。

③李宁在商界的成就,固然离不开他正确的选择。而又是什么让他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择了另一种人生道路?是他留给自己的那一点停顿!若没有那个重要的停顿,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商界精英李宁,又谈何铸就中国的民族品牌?

④留一点停顿给自己,让困惑者不断反思,找到方向。居里夫妇在探寻镭元素期间,多次的失败令居里夫人心烦意乱。在丈夫的劝说下,她暂时放下了手中的工作,抽空去乡村旅行,在身体放松的同时不断思考失败的原因,终于找到了实验的突破口,夫妻俩成功地从沥青铀矿矿渣中提炼出了镭。

⑤是什么让居里夫人找到了自己失败的原因?是她留给自己的那一点停顿!停顿,让居里夫人紧绷的思维得以放松,再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中,最终提取出震惊世界的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⑥留一点停顿给自己,让自卑者完善自我,找回自信。英国国王乔治六世曾患有严重的口吃,在他初涉政坛之时,经常遭到他人的嘲笑。在妻子伊丽莎白的支持下,自卑而痛苦的乔治六世勇敢地接受现实,停止工作开始治疗口吃。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和纠治,他找回了信心,在二战前夕通过广播公开发表了著名的圣诞节演讲,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的斗志,成为叱咤风云的一代英主。

⑦试问,若乔治六世遭受嘲笑时没有选择停顿,而是咬牙硬撑,他的自卑和痛苦只会有增无减,他的斗志也会被他人的讥讽消磨殆尽,还如何去成就目后的辉煌?乔治六世留给自己的那一点停顿,让他得以弥补自己的缺陷,完善自己找回自信,成就了一番伟业。

⑧人生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遭遇挫折时,留一点停顿,抚平伤口,这样,我们会走得更快更远更轻松。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本文以俗语开篇,有何作用?

( 3 )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以下文字是故事的开头,发挥你的想象,补写一个故事,不少于600字。

开头:一根藤,一根软弱无能而又好高骛远的藤,几次想站起来远眺春色,但都失败了。它精疲力竭地躺在地上,痛苦地翻了个身,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忽然,它的目光落在一棵参天大树身上。片刻间,一个计划在它心中形成……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风中找感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