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常德市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是文物组同学在网上参观敦煌文物之后,对自己喜爱的一件展品所作的描述赏评,其中修辞或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伎乐图》是敦煌壁画中的代表性杰作,画中的天宫乐伎悠闲雍容,落落大方,手持琵琶翩翩飞舞,当她使出“反弹琵琶”的绝技时,天国为之惊羡,时间不再流逝。
B: 莫高窟第45窟的大势至菩萨塑像是理想和艺术创作的完美结晶,俊美中蕴含着女性的妩媚,目光低垂,神情专注,仿佛正在侧耳聆听朝拜者的倾诉,实在是精妙绝伦。
C: 敦煌佛爷庙唐墓出土的“胡人牵驼图”花砖在敦煌画像砖中最为著名,砖上浮雕构图细腻,线条流畅,比例协调,生动地刻画出西域商人风尘仆仆奔波于丝路的情景。
D: 敦煌竹简内容包罗万象,除了有对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情况的记录,还有对《九九口诀》这本数学古籍的记载,谁能否认这些竹简在敦煌文物中没有独特价值?
2、

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是( )

A: 小说《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其中主人公是一位干瘦的老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1946年。
B: 雨果是法国作家,他愤怒的谴责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并焚掠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意与同情。
C: 《老王》一文通过作者与老王的交往,反映了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以及他善良厚道的性格,含蓄的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D: 《背影》是朱自清写的一篇表现父子之爱的抒情散文,语言生动流畅。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次选举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 , 结果落选了。
B: 少小离家老大回,看到家乡如今田园荒芜 , 我心里隐隐作痛。
C: 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
D: 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4、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来(jiē) 喝(yāo) 穷(fá) 俸(lù)
B: 得(jiān) 得(gǒu) 尔(cù) 所(wù)
C: 不(xiè) 妻(qiè) 为(xiàng) 之(wéi)
D: 得(fú) 不(pì) 一食(dān) 一豆(gēng)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文明班级是全班同学的事,我绝不能责无旁贷
B: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C: 有人把小道消息传得惟妙惟肖 , 简直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D: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都及时向老师请教,非要弄个水落石出才罢休。
6、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 在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的理想信心。
B: 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C: 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眼前。
D: 他迈着强有力的步伐正向我们走来。
7、下面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篇文章立意新颖,分析问题鞭辟入里 , 很是发人深省。
B: 网络小说多有言过其实、语句不通者,让人不忍卒读
C: 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到“有权不能任性”,言简意赅 , 令人深思。
D: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 , 结果落选了。
8、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
B: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C: 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D: 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字,譬如“父亲”,“母亲”,“妹妹”,“老师”等。
9、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呑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B: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五言绝句。这首诗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C: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句诗中,一个“逢”字写出了诗人在风景如画的江南看到昔日熟人的惊喜之情。
D: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诗句中的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人解放的少年意气。
10、下列文学常识整理有误的一项是( )
A: 《济南的冬天》是作家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主要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
B: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古人称“令郎”“赐教”是敬辞。
C: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作家、诗人泰戈尔。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在其《飞鸟集》影响下,冰心写出了《繁星·春水》。1913年成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第一人。
D: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由孔子所写,共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鹧鸪天

【南宋】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释】①南宋乾道二年,陆游四十二岁,被免去隆兴通判,居住在镜湖之三山;②玉瀣(xiè):美酒;③黄庭;道家经典著作,论养生之道;④啸傲:放歌长啸,傲然自得;⑤元:同“原”,本来。

( 1 )上阙描述了词人喝美酒、________、________躺着看山景等山居日常生活。
( 2 )有人评价这首词“虽极写隐居之闲适,但那股抑郁不平之气仍然按捺不住”。请结合具体词句内容加以阐明。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1 )解解释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非学无以广才 广________ ②非无以成学 志________

③年与时 驰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淫慢则不能砺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 3 )下面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 作者通过概述做人治学的经验,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在淡泊宁静中下功夫忌荒唐浮躁,只有这样才可以做一个可以治国接世之人。
B: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C: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D: 《诫子书》是一封语言质朴的家书,表明作者望子成龙,愿其达官显贵。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济南的冬天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的低声的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④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⑤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 1 )文章第①段写到北平、伦敦、还有热带地方的冬天,有什么作用?

( 2 )作者为什么认为济南是一个“理想的境界”?

( 3 )简要概括第③段和第⑤段所写的内容。

( 4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的低声的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②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阅读《剥豆》,回答文后问题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我剥豆的速度分明又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音:suō,义:斜着眼看)。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碗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着。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 1 )给加加点的字注音
声息语( ) ②清( )

( 2 ) 母亲剥豆的速度不时变化(画线处),试分析母亲剥豆速度时慢时快的原因。
①慢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快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______和_______。

( 4 )文末加点的“瞻前顾后”一词能否换成“优柔寡断”?为什么?

( 5 )本文的主旨可以从多角度去领悟,请你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不超过20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生活是美好的,重逢的喜悦、友情的珍贵、用心的品读……都荡漾着难忘和回味。仔细观察生活,认真体验生活,精彩无处不在。它使人感动,给人启发,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请以“精彩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写完整(如“精彩一幕”、“精彩瞬间”、“精彩人生”等)再下笔作文。②立意自定,诗歌除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③卷面整洁,书写认真,书写分3分。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逐點崩潰”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