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空白处词汇排序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B: ③④②①⑤⑥ C: ③④①②⑥⑤ D: ①③②④⑤⑥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B: 3月18日上午8点将在文化馆举行新书签售活动,特邀请您和夫人光临,届时将敬赠新书一本。 C: 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D: 近年来,海洋正在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巨大“垃圾场”,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
3、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 , 笑容满面。 C: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D: 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相安无事 , 并开始了类似受精卵分裂发育的过程。 |
4、 | 下列成语出处错误的一项是( ) A: 扑朔迷离——《木兰诗》 B: 不亦乐乎——《礼记》 C: 舍生取义一一《孟子》 D: 一鼓作气一 《左传》 |
5、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词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是起源于唐朝,兴盛于宋朝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又称“长短句”。 B: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主席的名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壮丽的山河;下片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 C: 鲁迅在小说《故乡》中通过塑造闰土这一生活重压下的淳朴善良的贫苦者的形象,寄予了对农村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D: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英国著名文学家。小说透过“我”的眼光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虚伪、爱慕虚荣的形象。 |
6、 |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中种种苦涩,( ),历程中多少挫折,( ),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 ),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本身获得智慧。 B: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使人失望流泪 C: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催人衰老憔悴 D: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B: 前往医院看病的老李刚好路过此处,得知发生火警,立即奋勇冲进火场。 C: 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现代的网络舆论场,已成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D: 这里的茶叶,虽然比不上太湖洞庭山的碧螺春,但自有它独特的色和香。 |
8、 |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重创/创伤 假期/久假不归 新冠肺炎/沐猴而冠 B: 愠色/瘟疫 夹缝/汗流浃背 铢两悉称/殊途同归 C: 刊载/超载 强横/飞来横祸 硕果累累/日积月累 D: 缴纳/檄文 饯别/明修栈道 宵衣旰食/立竿见影 |
9、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善用对比手法,如通过“无常”这个“鬼” 和现实中的“人”对比,用阴间讽刺阳间,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B: “转过马行街来,家家门前扎缚灯棚,赛悬灯火,照耀如同白日。正是:楼台上下火照明,车马往来人看人。”这是《水浒传》“李逵元夜闹东京”中对东京夜景的描绘。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部队时,作战异常勇猛,英勇无畏。战斗之余,他还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小说,并且会抽空讲给战友听,大家听后深受感动。 D: 在“三调芭蕉扇”中,孙悟空为“借”芭蕉扇,第一次变作牛魔王,第二次变成了一只小虫子,第三次则请来了托塔天王和天兵天将。终借得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火。 |
10、 | 太保公要延揽他拜在门下,朋比结党的是( ) A: 虞博士 B: 庄绍光 C: 蘧公孙 D: 杜慎卿 |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 1 )盛唐诗歌的写景艺术勘称一绝。请你结合颔联说说景物描写的作用。( 2 )结合全诗,说说诗中作者所抒发的两种感情。两点说明。 ( 3 )有名家品读本诗的讽喻高超:“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请你结合后两联诗句作分析。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① 【唐】李白 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②,私心慕之。及长,南游云梦,览七泽③之壮观。 初,嘉兴季父谪长沙西还,时余拜见,预饮林下。耑乃稚子嬉游在旁今来有成郁负秀气。吾衰久矣,见尔慰心,申悲道旧,破涕为笑。 方告我远涉,西登香炉④。长山横蹙,九江却转。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潈射万壑。此宇宙之奇诡也。其上有方湖、石井,不可得而窥焉。 羡君此行,抚鹤长啸。恨丹液未就,白龙来迟⑤,使秦人着鞭,先往桃花之水。孤负⑥夙愿,惭归名山;终期后来,携手五岳。 (选自《李太白全集》) 【注释】①从侄:堂侄。耑:即李耑,李白的堂侄。②《子虚赋》:汉代司马相如代表作,其中描写了云梦的壮美景象。③七泽:传说楚国古有七个水泽。云梦:属“七泽”之一。④香炉:庐山香炉峰。⑤丹液:传说中的金丹,服用后可成仙。白龙:传说中仙人的坐骑。⑥孤负:辜负。 ( 1 )用“/”给第二段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耑 乃 稚 子 嬉 游 在 旁 今 来 有 成 郁 负 秀 气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①及长,南游云梦________ ②破涕为笑________ ③方告我远涉,西登香炉________ ④恨丹液未就________ (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私心慕之”,是说作者小时候被《子虚赋》中所描写的云梦景象深深打动。 B: “此宇宙之奇诡也”,包含着作者对前文所描写的庐山壮丽景象的惊叹与赞美。 C: “不可得而窥焉”,暗含着作者对未能前往“方湖、石井”游赏的遗憾之情。 D: “终期后来,携手五岳”,是说作者终自己一生,也没有机会和李耑一起去游访名山了。 ( 4 )上文与《送东阳马生序》都是临别赠言。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写出李白和宋濂对后辈寄予了怎样的希望。 |
阅读语段并回答下列问题: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啰!”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济南的冬天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的低声的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④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⑤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人生中有很多的“不再”。我不再彷徨,因为我有明确的方向;我不再忧伤,因为我有了亲人的关爱;我不再沮丧,因为我取得了让自己满意的成绩;我不再孤独,因为我有了朋友的陪伴……
请以“我不再 ▲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请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自定立意,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