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时常用“婵娟”代指月亮;“须眉”代指男子,“巾帼”代指女子。
B: “樱桃桑程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描写的是端午节。
C: 在古代,“江”指长江,“河”指黄河,今天的“江”“河”泛指河流。
D: 我国古代文学中,三十岁称“而立”,六十岁称“花甲”,八十岁被称为“古稀”。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次次自然灾害的__△__考验,__△__了人的人民本色,__△__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也在__△__着一个深刻道理:只要我们有准备,团结一心,就完全能够从容应对征途上的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可能出现的艰难险阻,在风险挑战中不断__△__ “中国梦”的新高度。


A: 严酷 验证 磨炼 诠释 到达
B: 严格 证实 锻炼 阐明 腾达
C: 严重 证明 磨砺 阐述 进达
D: 严峻 见证 砥砺 阐释 抵达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 “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 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4、

文中有些词语至今人们仍经常使用,它们分别是( )。

A: 开张圣听 妄自菲薄 陟罚臧否
B: 平明之理 引喻失义 开张圣听
C: 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作奸犯科
D: 作奸犯科 陟罚臧否 开张圣听
5、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抖(sǒu) 尺(chǐ) 足(zhì) 怏不乐(yāng)
B: 慰(jí) 寒(jīn) 然(chì) 味同蜡(jiáo)
C: 爱(nì) 然(piān) 野(guǎng) 千山万(hè)
D: 红(yīn) 告(qìng) 次(lǚ) 正危坐(jìn)
6、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鞠躬尽粹,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B: 共同的鉴赏能力与搏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
C: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D: 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奈烦的。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
B: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C: 斯文•赫定坐着船兴味索然地在水面上转了几圈,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感叹这里的美景。
D: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唐僧师徒四人行至五庄观,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各自偷吃了一个人参果,猪八戒囫囵吞咽下肚,不知是啥滋味,于是央求悟空再去给他摘。
B: “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此诗出自冰心的《繁星》,歌缉的是一个充满童真的世界。
C: 保尔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文学作为继续战斗的武器,靠顽强的毅力创作《暴风雨所诞生的》。
D: 林冲武艺高强,是京城禁军教头,他误入白虎堂,被陷害充军,后来在鲁智深的引荐下,雪夜上梁山,成为梁山第一等好汉。
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应(hè) 运(è) 静(mì) 不置辩(xuè)
B: 塌(tān) 跚(pán) 清(liè) 而不舍(qiè)
C: 确(záo) 偻(yǔ) 沆(dàng) 忧心忡(zhōng)
D: 持(xiá) 恐(hè) 器(mǐn) 惟妙惟(xiào)
10、下列划线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qí)跄(làng)精神烁(jué)踌(zhù)
B: 裂(guī)星宿(sù)丢三四(là)面(huò)
C: 笑(chī)伛(lǚ)锐不可(dāng)隐(cè)
D: 女(shū)挛(jīng)步履跚(pán)温(xīng)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①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䩮②,汉箭朝飞金仆姑③。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释】①锦襜突骑:精锐的锦衣骑兵。②娖银胡䩮:整理银色或镶银的箭袋。③金仆姑:箭名。

( 1 )词的上阙雄壮,追忆领导抗金义军、擒获叛徒张安国并带义军南下的往事,塑造了一个________的词人形象;下阙悲凉,上下阙形成________。
( 2 )分析“春风不染白髭须”与《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抒发情感的相同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杨继盛传

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曰:“若幼,何学?”继盛曰:“幼者任牧牛,乃不任学耶?”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举乡试卒业国子监 (《明史·杨继盛传》)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使牧牛/得一人之使
B: 幼/旁无人
C: 乃不学耶/天将降大于是人也
D: 得从师学/寒暑易节,一反焉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家 贫 益 自 刻 厉 举 乡 试 卒 业 国 子 监.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①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生的。他走的时候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挑起过最荣耀的、也是最艰巨的责任,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在他弥留之际,一边有同时代人和后代的欢呼和赞美,另一边有对他怀有深化大恨的旧时代洋洋得意的嘘叫和仇恨。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项使命。很显然,他生来就被选定从事这件借助他在命运的法则和自然的法则中最高尚的愿望所完成的事业。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他出生的时候,路易十四还在统治,他死的时候,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王冠。所以,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鼓掌)

②各位先生,在大革命前,社会的建筑是这样的:下边,是人民;人民的上面,是由神职人员代表的宗教;宗教的一边,是由法官代表的司法。

③而在那个阶段的人类社会,人民是什么?是无知。宗教是什么?是不宽容。司法是什么?是没有公正。

④于是,伏尔泰啊,你发出厌恶的呐喊,这将是你永恒的光荣!(爆发出掌声)

⑤于是,你开始和过去打一场可怕的官司,你为人类的诉讼案辩护,驳斥暴君和凶神,你胜诉了。伟大的人物,你要永远受到祝福!(新的掌声)

⑥伏尔泰直接面对这种轻薄无聊而又凄惨忧郁的社会,独自一人,眼前是各种力量的联合,宫廷、贵族、金融界;这支不自觉的力量,是盲目的一大群人。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他们媚上欺下,俯伏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喝彩);这批虚伪、狂热、阴险兼而有之的神职人员,伏尔泰,我再说一遍,独自一人对这个社会一切丑恶力量的大联合,对这个茫茫的恐怖世界宣战,他接受战斗。他的武器是什么?这武器轻如和风,猛如雷电——一支笔。(鼓掌)

⑦他用这武器战斗,他用这武器战胜敌人。

⑧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场伟大的战争,是思想反对物质的战争,理智反对偏见的战争,正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被压迫者反对压迫者的战争,是仁慈的战争,温柔的战争。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喝彩)

⑨他战胜了古老的法典、陈旧的教条。他战胜了封建的君主、中世纪式的法官、罗马天主教式的神甫。他把人的尊严赋予黎民百姓。他教导人,安抚人,教化人。他为西尔旺和蒙巴伊斗争,如同他为卡拉斯和拉巴尔斗争;他承受了一切威胁,一切侮辱,一切迫害,污蔑,流亡。他不屈不挠,坚定不移。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 1 )作者为什么说“他是一个世纪”?

( 2 )体会“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

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的深刻含义?

( 3 )“他用这武器战胜了敌人”,这里的“武器”指什么?“敌人”指什么?

( 4 )请用“‖”为上述文字划分两个层次,画在下面。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阅读下面文意,完成题目。

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莫砺锋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需要好好继承发扬。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五千年文明史中蕴含的正能量。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便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古籍汗牛充栋,应该从何入手呢?作为在大学中文系任教40年的老教师,首先推荐中国古典诗歌,也即从《诗经》《楚辞》开始的中国古典诗歌。

②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③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④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进行诗歌创作,为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描绘生动的历史画卷。杜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时代动荡引起词坛风气的巨大变化,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⑤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自己就是在当知青的时候,在江南农村茅檐底下“结识”李、杜、苏、辛等杰出人物,他们与我朝夕相伴,在冥冥之中引导我成为专攻古典文学的教师。而今我年臻70,决心把余生精力贡献给古典文学的研究与普及,来报答那些异代知己对我的恩情。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它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欣赏,给予精神滋养。严肃深奥的学术论著只在学术圈产生影响,生动灵活的讲解或注释解说却能将古典名篇引入千家万户。如果说唐诗宋词是一座气象万千的名山,我愿意当一位站在山口的导游,来为游客们指点进山路径与景点分布。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2月17日,有删减)

( 1 )作者为什么认为唐诗宋词是我们领会传统文化精神的首选阅读对象?
( 2 )分析第④段画线句所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 3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在简要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可以从中国古典诗歌入手,了解传统文化精神。
B: 第②段引用清人叶燮的话是为了论证“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
C: 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有力论证了“我们要以唐诗宋词为首选对象读古代典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中心论点。
D: 文章内容充实,论证有力,恰当地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深入细致地剖析了论点。
( 4 )如果为第④段再补写一个论据,还可以哪一个诗(词)人?请简要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请以《崇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小哲__寻情ゞ”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