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地吐痰,是衡量一个市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在“随地吐痰”之前加上“不”)
B: 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城市的空气更加清新。(删去“通过”)
C: 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根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删去“的重要原因”)
D: 为减少沙尘暴的危害,有关部门制定出防沙措施,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将“制定出防沙措施”和“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互换位置)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通过这次拔河比赛,使我认识到团结的重要。
C: 为了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万圣节前夕,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万圣节活动。
D: 我读完《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后,被坚强的海伦・凯勒深深的感动了。
3、

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理解无误的一项是( )

A: 这棵大树依然挺立着,烈日烤灼着它,干渴折磨着它,然而它没有倒下,它坚韧而顽强地活着。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强调了这棵大树所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了它的坚韧和顽强。
B: 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的绵长轻柔和汹涌澎湃的特点,同时又使表意凝练,音韵和谐
C: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体现了老城舒适温暖的特点,强调了春天的老城带给人们的内心感受。
D: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了小草刚生发时的情态。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入夜,华灯齐放,礼花飞舞,广场上空一片辉煌

②每当国庆节到来,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姥紫嫣红。

③鲜花、彩灯、礼花,映衬着人们的歌舞,天安门广场沸腾起来了。

④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五彩缤纷。


A: ①④②③
B: ②④①③
C: ①③④②
D: ②①④③
5、指出下列加下划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 )
A: 他在我们这群小伙伴中,做事稳当,处事果断,德高望重 , 很有威信。
B: 因为要出去游玩,奶奶特意梳洗了一下,打扮得花枝招展 , 煞是好看。
C: 我奢望将来成为一名宇航员。
D: 开学以来我努力学习,获益匪浅
6、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弄(sì) 讷(nè) 脚(huái)
B: 散(chāi) 过(áo) 并(tí)
C: 斜(qī) 菡(dān) 步(lǚ)
D: 分(qí) 徊(pái) 下(gē)
7、

下列字形和加短横线的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请(tiě) 心(xián) 深(wù)痛绝 侧隐之心
B: (xiān)细 (1ào)印 茅(sài)顿开 强聒不舍
C: (diào)换 (hān)睡 参(cī)不齐 肆无忌掸
D: (hōng)笑 (fèn)外 (bǔ)风捉影 苦心孤诣
8、

下列文学名著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钢铁是什么样炼成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中的主人公是保尔。
B: 《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宋代文学家。
C: 《朝花拾夕》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里边叙述了许多关于少年时代的往事,全书带有童话寓言式梦幻般的色彩。
D: 《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9、

选出对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

A: 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悟空为“弼马温”。
B: 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星,回到花果山。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C: 猪悟能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谨能干,不伤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飞沙走石、来去无影,所以被众人当成妖怪。
D: 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三个金铃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酣战之际,观音菩萨赶来带走了妖怪,悟空也救回王后娘娘。
10、选出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考和高考都提出了对字迹工整、书写清楚的试卷酌情加分。修改:在句末加上“的要求”。
B: 主席主持并出席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关活动。修改:删去“相关活动”。
C: 只有真正做到尊师敬教,就能赋予教师荣誉感和自豪感。修改:把“就”改为“才”。
D: 学校抓不抓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修改:在“后继有人”前加“是否”。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柳枝词(宋)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诗将无形的愁思具体化,并表现出愁思很多的一个字是______;作者埋怨船“不管烟波与风雨”都要出发,“烟波与风雨”既指自然的现象,也指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秦并赵》,完成下列小题。

秦并赵,北向迎燕。燕王闻之,使人贺秦王。使者过赵,赵王系之。使者曰:“秦、赵为一,而天下服矣。燕之所以受命于赵者,为秦也。今臣使秦,而赵系之,是秦、赵有郄。秦、赵有郄,天下必不服,而燕不受命矣。且臣之使秦,无妨于赵之伐燕也。”赵王以为然而遣之。

使者见秦王曰:“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秦王曰:“夫燕无道,吾使赵有之,子何贺?”使者曰:“臣闻全赵之时,南邻为秦,北下曲阳为燕,赵广三百里,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所以不能反胜秦者,国小而地无所取。今王使赵北并燕,燕、赵同力,必不复受于秦矣。臣切为王患之。”秦王以为然,起兵而救燕。

(选自《战国策·燕策》,有改动)

【注】①系:扣留。②郄:矛盾。

(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字的含义。

①赵王以为然而之。 遣:________

②臣切为王之。 患:________

( 2 )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

( 3 )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赵王系 先主器(《隆中对》)
B: 臣之使秦 秦灭韩亡魏(《唐雎不辱使命》)
C: 秦王以为然,起兵而救燕 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D: 赵王以为然遣之 尉剑挺,广起,夺杀尉。(《陈涉世家》)
( 4 )选文中的燕使在劝谏上有何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李肇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儿子3岁时在回答“人为什么会张两只耳朵”时说:“可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光进不出就会装不下。”
很多真理是孩子无意中点播出来。是的,我们要让一些话穿耳而过!
听到一些中伤和诽谤的话,让它穿耳而过。要相信,浊者自浊,清者自清,只要假以时日,其他的人一定会看出实质,于是自己拥有一颗平静安宁的心,世人也认出了你的本真……
如果偶尔听到有人指责你太不细心,未能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要让它穿耳而过。尽管他的指责是善意的,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渺小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踏入认识上的歧途。
如果有人说你才貌双全,要让它穿耳而过。那才华学识本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那形貌亦是父母的遗传并非自己的努力,原本不值得他人夸奖。
如果有人说你出类拔萃,但却白璧微瑕,也要让它穿耳而过。是否出类拔萃姑且不说,不完美实是人生的一种常态,如此,你就能摆脱“一次失败就成永远颓势”的阴影,就能走出“局部不完美就泛滥成整体否定”的误区,就始终能葆有一副清醒的头脑。
对于一些冷漠无情或者耍小聪明的话,对于一些玩世不恭,不知轻重的话;对于一些上下之势,高低权争,男女绯闻的话,都要让它们穿耳而过,这样,你就会秋波无痕,素心如玉。纵然那些对你有用,却让你智所不能逮,力所不能及,以至褫夺了幸福与快乐的话语,就要让它们穿耳而过,随风而逝。
人生是一个容器,可这个容器的容量实在是有限得很。愁苦和畏惧多了,欢乐与勇气就少了;局促和紧张多了,潇洒和轻松就少了;傲慢和骄矜多了,恭谨与谦虚就少了。一些不需要的话语存放太多,一些忠言箴语就会无处落脚。让有些话语穿耳而过吧……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文章开头写李肇星儿子的奇言妙语有什么作用?

( 3 )通读全文,作者认为哪些话可以让它“穿耳而过”?

( 4 )第三段有一个短语"平静安宁的心"请从第七段中找出意思与之相近的两个词语。

( 5 )王刚同学有一次因未交作业,老师批评了他,读了本文后,他说:“让老师的话穿耳而过,不去理睬他。”你认为这样对吗?为什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如何阅读一本书》译序
郝明义
我是在1999年春节期间,第一次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离这本书的初版(1940年),有六十年了。
会知道这本书,极为偶然。
前一年,也就是1998年年底,我和一位译者讨论稿件之后,聊天聊到一部叫作《益智游戏》(Quiz Show)的电影。电影是真实故事,主角是195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英姿焕发的年轻教授,查尔斯·范多伦(Charles Van Doren)。查尔斯·范多伦书香门第,父亲马克·范多伦(Mark Van Doren)不但是名教授,在美国文学史上也有其地位(《如何阅读一本书》里就提到他的一些著作)。查尔斯·范多伦由于博览群书,才气过人,就参加当年风行美国的电视益智节目,结果连续拿下十四周冠军(今天网络上还可以找到当年的题目,难度非同小可)。查尔斯·范多伦固然因而成了英雄,但是他终究不敌良知的煎熬,最后坦承主办单位提供了他一些问题的答案。电影在查尔斯·范多伦得知他被学校解聘的黯然中结束。
那天我在聊天中得知他后来如何又蒙艾德勒(Mortimer J.Adler)收留,以及他们两人后来的故事。
艾德勒在美国学界和出版界都是个传奇的人物。早年因为想当记者,所以辍学去报社打工,后来为了改善写作,去上大学的夜间部课程。这时他读到了一本书,改变了他的一生。这本书就是19世纪英国重要的思想家密尔(John Stuart Mill)的自传。艾德勒在读到密尔竟然是在五岁就读了柏拉图的书之后,不但为此哲学所着迷,也开始了他在大学的正式求学。(不过因为他拒绝上体育课,所以没能拿到学士文凭。但是他留校任教,最后拿到了博士学位。)
艾德勒除了任教,写过第一版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外,还以主编过《西方世界的经典》,以及担任过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而闻名于世。
查尔斯·范多伦和艾德勒一起工作后,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一方面把《如何阅读一本书》原来的内容大幅编辑增写,因此,今天我们读到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是由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共同领衔的。
我因为对范多伦故事的好奇,而去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而最后满足的不只是我的好奇心,还有对阅读及出版的重新认识。
一气读完后,有两种强烈的感觉。
先是羞耻。我是个做出版工作的人,成日与书为伍,结果到那个春节前的两个月才知道这本书,到自己四十四岁这一年才读这本书,几乎可说无地自容。之外,也不免深感懊恼:如果在我初高中青少年时期,就能读到这本有关如何读书的书,那我会少走多少阅读的冤枉路?
但,另一个感触则是:何其有幸。在出版业工作了二十多年之后才读到这一本书,与其说是不幸,不如说是有幸。这么多年来,我在阅读的路上,思索固然很多,困惑也多,想清楚的有一些,想得模糊的更多。就如同书名《如何阅读一本书》所言,这本书帮我就读书这件事情的思索和困惑,作了许多印证和总结。如果没有经历这么多年的寻觅与颠簸,发现与失落,我读这本书的感受不会这么深刻,收获也不会这么丰富。因此不论就读者还是出版者的身份,我相信这本书都深远影响我的未来。
因此,我必须谢谢介绍这本书给我的汪怡先生。谢谢他那天下午在来来饭店的指点。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台湾商务印书馆工作,所以一方面决定出版这本书,一方面也决定自己动手翻译。
但是一旦开始翻译之后,就知道实际的时间多么不够。事实上,这本书几乎全部都是朱衣翻译的。我的工作,则是把她的全部译稿再仔细校阅一遍。这样我们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琢磨,才完成了全部工作。如果读者发现翻译上的疏失(一定不免),责任由我们共同承担。
2003年3月31日亚马逊网络书店的排行榜上,《如何阅读一本书》排名第569名,历久弥新,由此可见。现在,就请好好享受这顿知识的盛宴。
(选自《如何阅读一本书》,略有删减)
( 1 )关于自己与《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介绍了哪些内容?请分别概括。

( 2 )下列句子的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电影《益智游戏 》介绍了查尔斯·范多伦博览群书,成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
B: 译者坦言自己读完这本书后,有两种强烈的感觉:先是羞耻,之外,也不免深感懊恼。
C: 郝明义直到1998年底在来来饭店和汪恰先生聊天时,才知道了《如何阅读一本书》。
D: 因为这本书“几乎全部都是朱衣翻译的”,所以共同承担翻译上的责任是句客套话。
( 3 )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不过因为他拒绝上体育课,所以没能拿到学士文凭。但是他留校任教,最后拿到了博士学位。(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②在出版业工作了二十多年之后才读到这一本书,与其说是不幸,不如说是有幸。(“不幸”“有幸”在文中分别指什么?)

( 4 )你认为这篇译序能吸引读者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吗?请结合本文简述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告别儿时的伙伴,告别美丽的风景,告别童年的时光……告别不是遗忘,而是留恋。

告别难改的习惯,告别自卑的自己,告别失败的阴影……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

每一次告别,都有一个故事,请以“告别,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代替。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逃离回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