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因缺乏经验,一遇到突发情况,她就会不知所措地不知道该怎么办。 B: 清代的纪晓岚机智过人,能言善辩 , 留下了许多饶有趣味的故事。 C: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D: 这个故事构思巧妙,情节跌宕起伏 , 人物鲜活灵动,很有吸引力。 |
2、 |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B: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C: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D: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
3、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 ,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B: 关于这个问题,无论伊朗还是美国,其媒体报道都与美国官方、军方的表态自相矛盾。 C: 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D: 听说这家晚报和当地电信部门将联合举办高校招生大型电话咨询会,请有关专家答疑解惑,考生和家长都喜出望外。 |
4、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B: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朝花夕拾》和沈从文的《湘行散记》等散文集都收录了许多这样的文章。 C: 古代的称谓很有讲究。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等。 D: “恰喜这年林氏生了一女。将产时,异香满室,既非冰麝,又非旃檀,似花香而非花香,三日之中,时刻变换,竟有百种香气,邻舍莫不传以为奇。”以上文字摘自古代章回体白话长篇小说《西游记》。 |
5、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烦燥 骸骨 断章取义 月明风清B: 亵渎 凌驾 万贯家私 自知之明 C: 玷污 干涸 不屑置辩 消声匿迹 D: 睿智 箫索 恃才放旷 通霄达旦 |
6、 |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把“石碑”改为“碑文”) B: “分数诚可贵,人格价更高”。诚信赋予了考试更多的意义,我们要以诚信的态度对待考试,坚决杜绝考试没有作弊行为。(删去“没有”) C: 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删除“与素养”) D: 尽管对事物的错误认知源于感情的亲疏,但公正的灵魂会时刻提醒你,让你警惕感情陷阱的误区。(删去“的误区”)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B: 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C: 一档名为《朗读者》的大型朗读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一种久违的文化气息。 D: 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
8、 | 下列各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铭记 题跋 惟妙惟肖 张惶失措 B: 浩瀚 轩邈 殚精竭虑 正襟危坐 C: 丘壑 推祟 瞠目结舌 摩肩接踵 D: 斟酌 娴熟 重峦叠障 天衣无缝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科学发展到今天,谁还不否认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呢?B: 我不但支持他,而且连反对过他的人也支持他了。 C: 这种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定。 D: 一些发达国家的建筑业,新技术应用之迅速,见效之广泛,都是我们所不及的。 |
10、 | 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躲在箱子里睡觉时,不料一只大鹰将箱子叼走,还把箱子掉进了海里。 B: 《简·爱》中女主人公自尊、独立的性格的形成,是与她童年的幸福生活分不开的。 C: 青面兽杨志潜心仕途,但先丢了花石纲,后又丢失生辰纲,不得不落草并投奔梁山,最终在征方腊时病逝。 D: 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刻画了很多受科举制度播弄而失魂落魄的人物形象。书中所写王家三姑娘绝食“殉夫”,实则是对封建礼教的愤怒抨击。 |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 暮春 (宋)曹幽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①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春草池塘独听蛙。 【注释】①冉冉:也作“苒苒”,柔美的样子。 ( 1 )诗歌一,二两句所写景物体现了暮春景色的什么特点?( 2 )“春草池塘独听蛙”,“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善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榔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二)河间①有游僧②,卖药于市。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③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丰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河间:地名。②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③研:研磨。 ( 1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临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执策而临之(《马说》) B: 耳 渐沉渐深耳/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C: 再 如是再啮/再而衰(《曹刿论战》) D: 已 转转不已/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 ( 2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 ( 3 )在语段(一)中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从其“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纪昀对他笔下的讲学家和游僧分别持什么态度。 |
孔乙己那脱不下的长衫
刘云龙
①中学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章,让我认识了那位在咸亨酒店里以几粒茴香豆下酒的孔乙己。且莫言他的潦戗和窘迫,留在我记忆里的是他那似乎永远也脱不下的长衫。孔乙己无疑是旧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透过他那破旧的长衫,我们窥见的是那个时代的无奈与守旧,是那种既不愿意承认窘境又执意恪守“清高”的心态,这,不得不让我寄予极大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困惑。
②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虽不见了孔乙己的长衫,但类似的人远没有绝迹。虽说一些人不再身着那灰布长衫,但在他们名牌服饰的里面还固执地罩着那件脱不下的无形的“长衫”。
③很显然,这“长衫”存在于人们的意识深处。它禁锢了思维方式的变化,妨碍了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使一些人的视野不能开阔.目光流于短浅。在现实生活中,何曾不见这“长衫”一如影子似的制约和束缚着我们?我们这个时代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而在一些人眼里,这只是一句书面的口亏,一些文字材料上的“添加剂”。这些人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处处为自己考虑,不愿放弃既得利益,把解放思想当作装点门面的饰物。
④毕竟我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必须迅即脱下那陈旧的“长衫”,做一个健步如飞的先行者,做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弄潮儿。遗憾的是,那些“长衫者”对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的形势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索,沉浸于往日的陈规陋习之中,甚至连承认那件长衫存在的勇气都没有。只要我们认真搜寻和思索一下周围的人和事,就不难发现,这该死的“长衫”还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仍然存在着那不死的身影。我们到底是以此为荣,还是以此为辱?
⑤孔乙己的时代早已消失。往昔渐去渐远,思想常虑常新,只要触及关于思想、关于观念的问题,我便会很自然地想到孔乙己那件灰布长衫。这互不关联的东西所引发的思考一直萦系于心。可以断言,彻底脱下“长衫”之日,便是时代进步之时。
( 1 )从全文看,当今社会的一些人身穿的“长衫”指的是什么?“手机依赖症”
【事件回放】
今年中考前,南京考生小李跟家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原来父母担心影响考试,5月就没收了他的手机,可是已用惯手机的小李一下子变得“六神无主”和焦躁不安,甚至动辄跟家人吵架,并声称没有手机就不参加中考。
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表示,小李这种状况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现在患上此症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患者”来寻求帮助。
【网友声音】
安娜:饭菜上桌前,捧着手机边娱乐边等待;上桌后,不是拿起筷子一尝美味,而是先拿起手机拍照传微博;吃饭时,一只手动筷子一只手按着手机键盘。一桌人都对着手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现在的饭桌已经被手机“绑架”了。
木棉:没手机时,我还能记住重要的人的电话号码、生日等,现在,完全记不住了,全靠手机来记,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淘宝、游戏……没事儿的时候就想掏出来看看,不知不觉中时间就过去了,而原本计划在现实中要做的事却一件也没干。
向日葵:我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摸手机,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上班也没啥心思,一有空就会拿起手机看看时间,而且还时不时看下有没有短信、未接来电什么的……
野百合:最近手机玩得太多了,感觉视力、记忆力大不如前,有些时候甚至感觉头晕、头痛。
北方的狼:回家后,我一般都在网上,时尚、QQ、论坛、游戏……整天都与电脑面对面,工作是如此,娱乐更是如此。电脑逐渐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我不再迷恋外面的世界,也无心与朋友聚会了。不能想象,没有电脑的日子将会怎样度过……
【专家观点】
中国人平均每天要花158 分钟在手机上,远超全球平均值的117 分钟。中国人每天摸手机150次,除睡觉的8~9个小时,平均每小时摸手机10次。这太可怕了。 ——王忠武
手机上瘾的人要学习如何“数字节食”,合理使用手机,把视线转移到大自然和现实社会中,适当地强迫自己远离手机。——郁加凡
“手机依赖症”涉及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消除并根治“手机依赖症”带来的弊病,需要来自包括媒体报道、社区宣传在内的社会各界力量。——鲁春晓
智能手机厂商要尽到社会责任,比如在手机说明书的醒目位置,指出过度使用手机可能造成的危害。——毕爱红
现代的人压力大,人际交往频繁,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一旦没有手机,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长期下去,不利于健康。——孔屏
作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以自己的感悟,选取任何几面或一面写出自己的故事,或写出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