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帖(tiě) 抽噎(yī) 殷切(yīn) 踉踉跄跄(niàng) B: 咀嚼(jiáo) 蔫巴(niān) 急骤(zhòu) 猝然(cù) C: 皑皑(ái) 霎时(chà) 马匹(pī) 逶迤(yí) D: 呜咽(yè) 绚丽(xuàn) 祈祷(qí) 哽咽(gěng) |
2、 |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B: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C: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D: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3、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通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 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 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 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族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 A: ①⑤④②③B: ②①⑤④③ C: ④⑤③①② D: ⑤③②④① |
4、 | 下列各句中对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 B: “大山深处,有一个神秘的山洞”中的“大山深处”是句子的状语部分。 C: “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主干是“长城显示了智慧和力量”。 D: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是陈述句。 |
5、 | 下列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抒写了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 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谁家”极具表现力地写出诗人心理活动。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 C: 五,六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百花开到极致、姹紫嫣红的繁盛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把马蹄淹没。 D: 结尾处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对美景依依不舍。 |
6、 | 下列的划线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绯红(fēi) 诘责(jí) 虐待(nüè) 深恶痛疾(wù)B: 禁锢(gù) 鞭挞(tà) 污秽(huì) 相形见拙(chù) C: 家醅(pēi) 黝黑(yǒu) 炽热(zhì) 颔首低眉(hàn) D: 滞留(zhì) 折戟(jǐ) 轩邈(miǎo) 如法炮制(páo) |
7、 |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闻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 B: 新闻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作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课文《“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 C: 新闻是报刊上和广播电视里详细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课文《一着惊海天》是一篇新闻消息不是通讯。 D: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作者毛泽东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 |
8、 | 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是( ) A: 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王绩《野望》)B: 几处早鹰争暖树,谁家新雁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D: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
9、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B: 嘈杂(cáo) 粗糙(cāo) 聘请(pìn) 咬文嚼字(jiáo) C: 挑剔(tì) 氛围(fèn) 跻身(jī) 不屈不挠(náo) D: 依偎(wèi) 吞噬(niè) 潺潺(chán) 茅塞顿开(sè) |
10、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缅怀/沉湎 喧腾/寒喧 遗骸/骇人听闻 名副其实/不修边幅 B: 旺相/相守 祈祷/企盼 炫耀/目眩神迷 亲密无间/挑拨离间 C: 粗犷/旷野 竹篙/蒿草 戛纳/戛然而止 强人所难/强词夺理 D: 帷幕/蓦然 簸箕/颠簸 拾级/拾金不昧 煞有介事/大煞风景 |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 1 )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轼与青天明月对话,在对话中探讨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 B: 乙词运用嫦娥奔月、砍斫桂树等典故,使词的意蕴深刻、情感更加含蓄。 C: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D: “乘风归去”“乘风好去”均表达了词人不满现实向往天上生活的感受。 ( 2 )两词中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和“被白发,欺人奈何”分别问月,二者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豫让传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①,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後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②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後,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於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後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於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於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雠,而反委质臣於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原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於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范氏、中行氏:春秋时晋国大夫,与智伯、赵、韩、魏合称“晋国六卿”。②报雠:亦作“报仇”。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去而事智伯(侍奉) B: 豫让遁逃山中(逃避) C: 何乃残身苦形(残疾) D: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形容叹气的样子) ( 2 )下列句子中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B: 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C: 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D: 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②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 4 )结合文中材料,用自己的话对豫让作简要评价。 |
藤野先生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7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 1 )赏析第一段的画线句。确保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是90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认为自己应该为国家担负的责任。他对杂交水稻和它背后维系的国家粮食安全怀有的赤诚初心,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未变。获得过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改革先锋”和未来科学大奖等荣誉的袁隆平,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又获得“共和国勋章”。从第一期超级稻到第四期,以及每公顷16吨、17吨和18吨攻关目标的实现,中国杂交水稻的科研工作水平始终领先于世界。袁隆平一直认为,自己热爱的中国,既是他永攀新高的动力,也是所有梦想的终极目标。“我现在已经从‘80后’变成了‘90后’,我希望自己能活到100岁。”刚刚度过自己90岁生日的袁隆平说,“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我要为祖国的繁荣做出更多贡献。”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永远的红丝带
①那时候,学校的教学设备还很简陋,班里刚刚添置了幻灯机,学生和我都很兴奋。上课要放幻灯片时,我常常用一根废弃的扫帚把,在黑板旁边挂着的小银幕上指指点点。班里几个调皮的男生,背后管这根又短又粗的竹棍叫“打狗棒”。有一次,我偶尔听到了,故作严肃地说:“没想到我一介书生,竟然荣登丐帮帮主之位,实在是可喜可贺!”周围的学生听了,先是一愣,随即笑作了一团。
②那天,下课铃响后,我正收拾着讲桌上的东西,准备回办公室,偶一回头,只见黑板左边墙角的那只放幻灯机的柜子上,靠墙斜竖着一根一米多长的细棍子。我走近拿起一瞧,是一根光滑的青皮竹棍,心中不禁大喜,高声喊到:“嘿,谁做的好事?这根棍子做教鞭真是再好不过了。”说着,我随手把上面粘着的几圈红丝带扯下来,扔进了旁边的废纸篓里。
③这时,班上有个学生说:“这本来就是送给你的!”我抬起头,愣了一下,忙问:“噢,真的吗?是谁送的?”一时间,教室里唧唧喳喳,闹哄哄一片,似乎没有人能够立即说得清楚。我一时也有些纳闷儿。
④“是阿萍送给您的。”一个学生突然嚷道,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我顺着学生们的目光看去,只见后排那个叫阿萍的清瘦女孩儿,有些不好意思看了我一眼。她的脸上红朴朴的,羞涩地微笑着,向周围的同学看了看,又轻轻地向我点了点头。
⑤这可是个很细心的女孩儿!她心灵手巧,上劳技课的严老师好几次在我面前提起她,夸奖她的劳技作品每次都是班上做得最好的。这时,我突然想到刚才那红丝带……我意识到,自己已经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⑥愣了几秒钟,我把竹棍轻轻放在讲桌上,快步走到废纸篓前,捡出了那些红色的丝带。她一定是用这些丝带在竹棍上绕着粘了一朵花,这可是她最拿手的。记得那次班上搞联欢,布置教室的时候,我曾亲眼看她露了这一手。而我,还没有将竹棍上缠着的东西看清楚,就把它一把扯掉了……我呆呆地看着手中已经断成了好几截的丝带,心中懊悔不已,又轻轻将它放回了废纸篓里。
⑦我站起身来,对着全班学生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谢谢,谢谢大家!”又特意转过身,对那个女孩儿说:“谢谢,谢谢你,阿萍!” 阿萍脸上依旧红红的,局促地笑着,轻轻地说:“不用谢,老师。”听到这话,我心里却忍不住想,当我伸手扯下那几圈红色的丝带时,她看在眼里,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哎,我怎么这么粗心!
⑧沮丧地走进办公室里,我抚摩着这根细细的竹棍,心情一时难以平静。抬头透过窗户的玻璃,看着不远处的教室,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又犯了一个错误。我本该把那已经断成了几截的红丝带拿回来,却又……这时,上课的铃声却刺耳地响了。
⑨放学后,学生们都已经离开了学校。我独自一人走进了教室,又来到那个废纸篓前。我低头一看,纸篓里面空空如也。显然,值日的学生已经清理过了。我的心里涌上了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儿。
⑩第二天上课时,我提前几分钟进了教室,特意走到阿萍面前,当着大家的面,抚摩着那根青青的细细的竹棍,笑着说:“阿萍,你送给老师的这根教鞭,用起来真好!”周围的学生微笑着,那个女孩也露出了甜甜的笑靥,她的脸已不再那么红了。
⑾我走上讲台,轻轻地挥动着青皮竹棍。我心里明白,那条红丝带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中。它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时时提醒我,应该如何面对这些灿烂的笑脸,面对这些年轻的心灵。
选自《作文·初中版》
要求:
①请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内容详实,有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④文章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