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法国18世纪著名小说家。B: 《纪念伏尔泰逝世100周年的演说》选自《雨果文集》,雨果,法国作家。他的小说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 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中塑造的陈涉是一个有远大志向,敢于反抗精神、善于组织起义的农民领袖。 D: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在《蝈蝈与蛐蛐》中说“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俄国田园诗人叶赛宁则用《夜》一诗赞美了夜的静谧、美好。 |
2、 | 下列各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干涸(hé) 溺死(nì) 滑稽(jī) 陛下(bì) B: 打鼾(hān) 饶赦(shù) 赎罪(shú) 牛虻(máng) C: 执拗(ǎo) 吟唱(yín) 眺望(tiào) 菜畦(jí) D: 戏谑(xúe) 步履(lǚ) 笑靥(yǎn) 深邃(sùi) |
3、 | 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2020年东京运动会将使用8k技术进行直播,届时8k电视会成为炙手可热的产品。 B: 虽然这次他并没有实现目标,但与之前相比这个成绩也算是差强人意。 C: 灰能队击败火箭队暂居西部积分榜榜首,教练组成员弹冠相庆。 D: 地震给九寨沟景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昔日美轮美奂的火花海恐难再现。 |
4、 | 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 B: ①②③④ 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②④ |
5、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浅阅读”对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①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 ②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 ③那么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 ④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 ⑤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 A: ①②④⑤③B: ②①④③⑤ C: ⑤④③①② D: ②⑤④③① |
6、 | 班级举办以某部名著为专题的手抄报制作活动。下面是该手抄报的版块标题:①百折不挠,终得正果;②带你认识团队的力量;③妖魔鬼怪猜猜看;④一部富于想象力的“童心之作”,下列语句也适合作为该手抄报版块标题的一项是( ) A: 鬼狐花妖亦深情 B: 读书人的命运悲歌 C: 英雄绰号背后的玄机 D: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老先生学贯中西,著作等身,成就非凡,蜚声内外。 B: 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 加强车站的安检工作,是为了避免恐怖事件不再发生! |
8、 |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C: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 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9、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记者获悉,2017 年第一对圈养大熊猫双胞胎于4月24日在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出生。 B: 中国家庭自行车健康营活动旨在以活动加赛事的形式,普及并宣传自行车绿色出行。 C: 通过阅读《格萨尔》这部文学巨著,使我了解了藏族英雄格萨尔王的传奇故事。 D: 中国电子作为老牌央企,35 岁以下员工占 70%以上,是一群有激情和梦想的年轻人。 |
10、 | 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B: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藤野先生》选自于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 “老校长的一生,挽救不少失足青年。”这句话是病句,主谓搭配不当。 D: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这句话的主语是“今年”。 |
阅读元代曲作家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①,完成后面问题。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2 )简要分析这首元曲一、二两句的妙处。( 3 )这首元曲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_______ ②佁然不动 佁然:________ ③往来翕忽 翕忽:________ ④斗折蛇行 蛇: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3 )作者在写发现小石潭的过程时,用了一连串准确的动词,写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4 )本文前面写“心乐之”又写“似与游者相乐”,可后面却写“悄怆幽邃”,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
睡在炊烟里的母亲
1)摸着黑回家的母亲,与黑暗融为一体,像一片不被人知的最单薄的影子,贴着地面,缓缓蠕动。
2)母亲老了,总是遗忘。晾晒的衣物忘了在下雨前收回,莫名其妙就弄伤了手脚,衣服上的扣子去向不明,做饭糊锅的次数越来越多……有人说,这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的确,现在的母亲,有时候甚至分不清左手和右手。
3)唯一忘不掉的,是她自己的孩子。三个儿子,三颗骄傲的星星。三个女儿,三件贴心的棉袄。忘不掉孩子们的生日,大概她也知道自己的记性不佳,便在日历上找到那些日子,然后叠起来,用以提醒自己。
4)除了儿女,母亲的口袋空空如也。
5)如今,儿女们如鸟一样飞远,母亲的桌上只有一双孤独的筷子。母亲,被冷落在遥远的炊烟里,一转身又是一年。
6)看到炊烟,就看到母亲了。我总是这样想,并习惯了这样去看每个人家的炊烟:炊烟缓缓,那一定是孩子们都在母亲的怀里,母亲用她的安详笼罩着孩子们的美梦;炊烟凌乱,那一定是孩子们迟迟未归,母亲牵肠挂肚,急得在院子里打转。
7)那时,我就是个喜欢疯跑的孩子,也是喜欢哭泣的孩子,满脸鼻涕的孩子。可是,母亲依然会毫不犹豫地、深深地吻下去。
8)一丝风也没有的时候,炊烟笔直笔直的,那很像年轻时候的母亲,身材高挑,相貌出众,被村里无数后生的眼睛偷偷地打量过。
9)可是一阵风就会将那笔直的身段吹弯,就像现在佝偻着的母亲。原来,炊烟也是会老的啊。母亲,用褶皱、用后半夜的一盏油灯、用老花镜、用哆哆嗦嗦的手、用手上的针线……爱着我们,却极力不发出声来。哪怕一声轻咳,都埋在一块柔软的巾帕里。
10)驼背的母亲,离土地越来越近。我担心有一天,她的头会低得触到地面,那是母亲的句号。如果耳背的上帝还能听见我的祷告,我不祈求风调雨顺,不祈求鸿运当头,只求让母亲可以伸直了腰身,好好地伸个懒腰。
11)柴米油盐,是这一生和母亲最亲密的事物。厨房是母亲的舞台,围裙是她的道具,锅碗瓢盆是她的乐声。即便在艰苦的日子里,母亲也总是认认真真地做饭,从来不对付。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是母亲却不一样,没看见她用了多少食材,却总能变着花样地做出许多可口的饭菜来。母亲在厨房里劈啪作响,把贫苦颠得上下翻飞,把日子炒得香滋辣味。灶台底下的火焰,总是忍不住蹿出来为母亲鼓掌。
12)而从灶台下欢快地跑向屋顶的炊烟,是缠绕在母亲手上的戒指,一生都未曾褪下。因为,在母亲的指缝间,我总能闻到葱花的味道,家的味道。
13)炊烟,就这样在我的目光里一茬一茬地熄灭,又一茬一茬地升起。
14)今夜,我想念母亲。可是我无法回到她的身边,唯有希望故乡的风能轻一点儿,别把我家的炊烟吹得东倒西歪。因为母亲在炊烟里睡着,她累了,让她多睡一会儿吧,借着炊烟的暖。
( 1 )文章围绕“炊烟”,写了母亲的哪些活动?请逐一概括。厨房是母亲的舞台,围裙是她的道具,锅碗瓢盆是她的乐声。
( 4 )结合原文,分析母亲的形象。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试结合全文分析第(10)段与(链接)材料在思想情感表达方面的不同之处。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一只空气瓶子的温暖
魏得强
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④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⑥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⑦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⑧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人 物 | 事 件 | 心理反应 |
女儿 | 把空瓶子放到垃圾箱旁 | 爸爸想教育女儿 |
爸爸 | 捡回瓶子 | 女儿__________ |
女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爸爸惭愧 |
纪念日是值得被铭记的日子,它可能会深刻地留在我们个人的脑海里,也可能会被载入人类发展的史册。而无论是一个小小的愿望达成,还是能够改变千万人的命运,一个纪念日的背后,往往是无数个日子的蓄势待发。
请以“纪念日”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文体;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