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③②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②①③④ |
2、 | 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挑剔tì 瞥见piē 吞噬shì 龙肝凤髓suǐ B: 脊背jǐ 黝黑yǒu 炽热zhì 丑陋可憎zèng C: 惩罚chéng 铁箍桶gū 睥睨pìnì 如法炮制páo D: 啮齿niè 鬈发quǎn 踌躇chóuchú 长吁短叹yū |
3、 | 下图是扇面书法作品,请对作品中的书体进行判断。( ) A: 楷体 B: 行书 C: 隶书 D: 草书 |
4、 | 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东晋 B: 《陋室铭》 刘禹锡 唐代 C: 《爱莲说》 周敦颐 北宋 D: 《望岳》 杜甫 宋朝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由于我国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使信息网络得到了快速普及。 B: 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使用的规范化,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强大重视。 C: “天宫二号”是一个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进行一系列空间试验。 D: 在历史的长河中,众多的优秀人物活跃在襄阳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经久不衰的历史故事。 |
6、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折磨/折本 吭声/引吭高歌 笔力遒劲/疾风劲草 B: 旌旗/笙箫 篷车/蓬勃向上 抑扬顿挫/仰之弥高 C: 踏青/踏实 禁锢/忍俊不禁 正人君子/正月初一 D: 胆怯/祛除 殉国/徇私枉法 摩肩接踵/重于泰山 |
7、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解说:句中划线的词依次是形容词、数量词。B: 精神文明 宝贵意见 多么活泼 伟大成就解说:这四个短语都是偏正短语。 C: 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解说:这句话标点符号的用法是正确的。 D: 这时,早就在附近等待的一艘快艇如离舷之箭向落区开进。 |
8、 |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凝(yí)望 愧怍(zuò) 恻(cè)隐 头晕目眩(xuàn)B: 破绽(zhàn) 酬和(hè) 阴晦(huì) 苦心孤诣(zhǐ) C: 哽咽(yè) 水藻(zaǒ) 栈(zhàn)桥 周道如砥(dǐ) D: 蝉蜕(tuì) 洗濯(zhuó) 狡黠(jié) 毛骨悚(sǒng)然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 困于心衡于虑B: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 行拂乱其所为 D: 入则无法家拂士 |
10、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南岳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 , 今人赞叹不已。 B: 5月1日,东洲公园全新开放,从岛上纵目四望,长提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C: “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 D: 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
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完成后面问题。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请结合全诗,赏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阅读下文,宪成下列各题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 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泰山是“五岳之首”。B: 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 泰山又称“估宗”。 D: 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蹬几不可登。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文章为思想而写
梁衡
①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造艺术,创造美感。但还有更深一层,就像开矿一样,是为了开采新的思想,交流新的思想。
②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叙述的美,写景,状物,述事,传播信息、知识等,求的是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这种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找到。只要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我们平时看报纸,读社论,听讲话,大部他时候留下的不深,就是因为这些文章讲话只到了传递信息、决定指示这一层,还没有给人以新思想。而一篇文章或一篇讲话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便如闪电划过夜空,你会有永久的记忆。
③细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留传下来成为经典,除有艺术之美外,大都是因为它道德说出了一种前人没有说出的新思想。可以说裹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是这些文章在人们头脑里代代繁殖的种籽。当然,光有种籽的颗粒还不行,还得有茂盛的枝干花叶。所以文章还得有文采,还得有前两个层次的衬托。作为文学作品,如果三个层次都达到了便是不朽好文。比如《岳阳楼记》,有洞庭湖景色的描述之美,有作者由此引发的是意境之美,而最后又推出作者独自悟出的思想“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到了一种哲理之美。这篇文章所以能流传千古,气贯百代,老实说,主要是因为这句话,这一个新思想。
④人们可许会问,社会上每天文章千千万,哪能篇篇都有新思想。是的,许多文章只是完成着传递消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作为一般人,这就够了。但作为作家、思想者,这却不够,他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新思想,要挖出别人没有表述过的思想。对这种新思想的追求就铸炼新词新句一样,务求个性,务求最新。“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因为你是弄文章的“专家”,当然就与其他人的文章不同。就像跑步,一般人快点慢点无所谓,而短跑运动员则不同,他必须跑出比别人快的成绩。因为他是专门干这个的。同理,文章中新思想才是作家生命的增长点。
(选文有删节)
阅读《谦和是一种力量》,回答小题
谦和是一种力量
①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你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冲突横亘在你的面前时,你会选择哪一种态度来面对呢?是不顾一切地发泄心中的愤恨,还是谦和、冷静地思考?我们的答案是后者。
②谦者,谦虚,谦让也。它根源于人的辞让之心,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互相尊重。 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一)“和”历来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谦和具有化解矛盾的力量。愤愤不平的廉颇,纵使百般刁难,甚至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却能以大局为重,隐忍退让,“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最终使廉颇负荆请罪,留下“将相和”的千古佳话。试想如果蔺相如不能隐忍退让,与廉颇势不两立,势必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极有可能导致赵国覆亡。所以说,愤怒看似凶猛,但却在谦和忍让中化为和谐。
④谦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昔日,刘备放下皇叔州牧的身份,顶风冒雪,不顾路途难行,心怀赤诚,三次来到乡野荒村,访贤求才。第三次时,离草庐半里,他便下马步行,听闻孔明午睡未起,便静候在草堂阶下,终于用谦虚的态度、真诚的心意打动了卧龙先生。(二)这才使三顾茅庐成为千秋美谈,三分天下成为历史功业。
⑤谦和还具有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力量。谦和的态度使你更容易让人接近,谦和的微笑总是能给你带来好运气。也许一点点的善意、理解、宽容和付出,就会给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增添一点美好和快乐。
⑥然而,谦和并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也不是有失尊严的顺从,我们必须做到谦和有度。
⑦谦和,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谦和,似一篇清丽的婉约文章。(三)谦和,既美丽了自己,又悦目了他人。
(选文有较大改动)
( 1 )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 )阅读全文,请说一说谦和具有哪些力量。( 3 )依次写出文中画线处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4 )阅读“链接材料”和文章相关内容,回答问题。【链接材料】战国时期,秦、赵两国会盟于渑池。秦王令赵王鼓瑟(古代弦乐器),赵王心怯,只得遵从,秦王命史官将此事记录下来。蔺相如见本国君王受辱,逼请秦王为赵王演奏秦声,并上前献缶(古代打击乐器)。秦王不肯,欲加害相如。相如怒目相对,欲与秦王同归于尽。秦王无奈,只得为赵王击缶,相如命赵国史官依样记录。
同样是发生冲突和争执,蔺相如为什么对廉颇谦和忍让,而与秦王针锋相对呢?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我们常说:要有危机意识。什么是危机呢?《现代汉语词典》中说危机是“潜伏的危险”“严重困难的关头”。而危机还可以这样理解:危+机——危险往往与机会并存,困难常常与希望相伴。所以,遇到危机时,要捕捉、创造机会化解危险,要怀抱希望克服困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危机。你经历过怎样的危机?你对危机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①请以“我的危机故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讲你遇到了怎样的危机,又是如何化解的。
②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危机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