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前两天在虎门和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师生们坐谈时,又谈到这一点和大家共勉,希望青年同志们能像松树一样,成长成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B: 剽悍的船夫就驾着这种弱不经风的木船,沿着嶙峋的岩,在江心跟汹涌的漩涡搏斗,船身给风刮得倾斜了。 C: 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副整齐而平滑的布画。岩上有许多棱角,瀑布流经处,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 D: 窈窕的莲馨,玲珑的石水仙,爱热闹的克罗克斯,耐辛苦的蒲公英和雏菊——这时候春光已是烂漫在人间,更不需殷勤问询。 |
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B: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C: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D: 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
3、 |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B: “七千多人呀!”莫马继续告诉我:“一天之内,全杀光了!” C: 任何制度规定的出台,只是打造了一个“紧箍咒”,制度实施的效果如何,不仅要看“紧箍咒”本身的力度,也要看念“紧箍咒”的人如何作为? D: 今天晚自习我班举行了《重阳佳节话敬老》的主题班会,大家踊跃发言,班会十分成功。 |
4、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俨然(yǎn) 幽邃(suì) 豁然开朗(huò) B: 垂髫(tiáo) 翕忽(xī) 凄神寒骨(qī) C: 间隔(jiàn) 怡然(yí) 雕栏相望(diāo) D: 语云(yù) 篁竹(huán) 视端容寂(jì) |
5、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江山再美,谁知道曾经洒过多少劳动人民斑斑点点的血泪。B: 书房布置得简朴文雅,右面墙上挂着一副对联,写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C: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D: 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
6、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 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B: 倘若火焰燃烧面积较大,但距离森林消防队员又有一段距离,且在风力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以火攻火”的方式进行自救,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C: 在中法建交55周年之际,带着来自中法两国源远流长的友谊,更来自双方在相互尊重和信任基础上的民心相通的特殊情谊,再次访问了法国。 D: 为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李怀民书记亲自来到特困户张大爷家走访,看到张大爷家家徒四壁的景象,这位年轻的书记忍俊不禁地落下眼泪。 |
7、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铺砌(qiè) 湮(yān)没 漳(zhāng)州 雄姿(zī) B: 河堤(dī) 石拱(gǒng) 记载(zài) 桥墩(dūn) C: 支撑(chēng) 推崇(chòng) 洨(xiáo)河 匀称(chèng) D: 弧(hú)形 和谐(xié) 张鹭(zhuò) 惟妙惟肖(xiāo) |
8、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B: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及由此引发的大搜索行动令人叹为观止。 C: 面对如诗如画的瘦西湖风光,游客们兴致勃勃地拿出相机浮光掠影地拍摄着。 D: 被浮冰围困多日的中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船体前方一块大浮冰突然裂开,形成一条清晰的水道,真可谓柳暗花明 . 半小时后,“雪龙”号成功突围。 |
9、 |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句( ) A: 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B: 他在选择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 C: 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D: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 |
10、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B: 班主任很善于发扬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 , 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出自己的贡献。 C: 桂林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令人流连忘返。 D: 网球选手李娜从小就有自命不凡的理想,这激励着她不断超越自己,成为亚洲网坛的骄傲。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完成题目。 赵广拒画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①家小史②。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③。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李伯时:北宋名画家。②小史:书僮。③建炎:南宋高宗的年号。贼,这里指金兵。 ①贼闻其善画 ________ ②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 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哪一句没有古今异义词( )A: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B: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C: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D: 胁以白刃,不从 ( 3 )翻译下列句子 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 4 )从赵广拒画的事迹中,你能看出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
①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②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 1 )文章以《背影》为题,“背影”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风便知雨”
①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三五天内的气温、温度、风力等“一切尽在掌握”,大大便利了日常起居。但是,想不想在酷夏里知道这个冬天冷不冷?想不想在寒冬中预知到明年夏天发不发洪水?——那就要靠“短期气候预测”了。
②A中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旱涝、高温、冷害等气候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约1000亿元,死亡人数年均6000人以上。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靠天吃饭”,气象预测工作尤显重要。因此,刚刚过去的5年里,一个关于气候预测的“九五”攻关项目,引来全国105个单位、400多名科研人员为之奔忙,这个项目,就是“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
③“短期气候预测”,是相较“长期气候预测”而言,后者做的是未来50年、100年的气候分析,难度极高。而“短期”,也不像天气预报时段那么“短”,它的时间概念不是“日”,而论“月”、“季”、“半年”、“一年”。它所要承担的是,帮助国家决策部门了解掌握未来数月里或一年里的气候变迁,减免不必要的人财物损失。
④B例如,预测即将来临的冬天何时更冷,石油开采部门由此决定油井需要何时封井,稍有迟缓,冰就会像刀子般把油管割裂;天气冷到何种程度,便可预知某些海湾会不会结冰,破冰船之类的交通运输工具要不要及早调度;而农业部门也可根据预测的气候冷暖,提前选择明年播种的作物品种。甚至于,明年的空调产量乃至于扇子、饮料产量,相关行业都会随时看“短期气候预测”的“脸色”行事。农业、水利、交通、工业等等,短期气候预测的作用无处不在,说它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绝非夸张。
⑤短期气候预测,印度做了百余年,日本、俄罗斯做了七八十年,与之相比,中国这方面的“资历”同样不算短。1958年,我国首次发布“长期气候预报”,这就是“短期气候预测”的前身,40多年来经验积累了不少,但一直到90年代,我国始终处于各地零散研究的状态,而从未将之“业务化”,换句话说,完整的预测系统尚未建立。
⑥科研的每一点进展都不会是来自一两个人的一蹴而就。预测系统包括全球各国的各种气候资料收集齐全,随之建立一个包括预报大气、海洋与大气耦合模式、中国及邻近区域地区细化、厄尔尼诺系统预报等繁杂的模式系统……这一切,意味着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5年奋战,终使“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大功告成。
⑦作为“九五”重中之重的科技项目,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曾在“1988抗洪年”准确预报了长江、松花江洪水以及2000年的汛期。目前,该系统在国家气候中心用于年、月、季节、年及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预测业务试报。
⑧与天气预报相比,短期气候预测面对更多不确定因素。凭啥判断下一个季是热是冷、是旱是涝?即便掌握征兆、周密演算,也还可能要面对一些不可预知的变数。
⑨1988年大洪水之所以能准确预报,正缘于一些重要征兆被我们及时抓住:1997年冬天,青藏高原大雪频频,与此同时,“厄尔尼诺现象”频频光顾我国。科学家通过系统中众多模式对其进行了繁杂的演算,从而判定,第二年有洪水。这套系统主攻的是汛期预报,每年4月间都会向有关决策部门通报当年夏天汛情预报结果。对于今夏还会不会干旱下去、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
⑩气象变幻莫测,短期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不断进步。
写作:
以“那一次,我真忘不了”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叙事要具体生动。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