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怀来县新保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甚矣,汝之不惠
B: 军士吏被甲
C: 曾益其所不能
D: 称善者久之
2、

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仙则 名:名气
B: 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香气
C: 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
D: 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身体劳累
3、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享受冬天,坐在田园的篱笆上,________。享受冬天,坐在大都市的立交桥上,________。享受冬天,坐在火炉旁,________。享受冬天,坐在山巅,________。

①倾听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故事

②领略那片静谧的轻松

③感受大自然的粗犷与旷达

④欣赏穿梭人群中写满沧桑的面孔


A: ④①③②
B: ②④①③
C: ③④①②
D: ①④②③
4、选出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涟(yí) 而不舍(qiè) 席(yán) 首(qiáo)
B: 怨(mán) 看(zhòng) 戏(xùe) 怜(mĭn)
C: 性(pĭ) 防(dī) 追(sù) 魁(wú)
D: 奄奄一息(yăn) 吸(yŭn) 呱呱坠地(gū) 然(mù)
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黄浦江及其上游水域出现大量的漂流死猪已得到了及时打捞并作无害化处理。
B: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到改革开放。
C: 阅读的过程,应是不断探究、不断思考、不断生疑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才有收获,有发现,甚至有创造。
D: 新一届政府加强政风建设,树立风清气正、办实事、能干事的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
6、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分别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 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关睢》和《蒹葭》是其中歌咏纯真爱情的名篇。
C: 我国古代有许多词语具有特定的代称:桑梓指故乡,须眉指男子,玉兔指月亮,布衣指平民,汗青指史册。
D: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是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课文《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悲剧。
7、

请选出下列说法恰当的一项 ( )

A: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B: “你是我的小呀么小苹果”一句的主干成分是:“你是我的小”
C: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一个表陈述语气的句子。
D: “风和日丽、生动形象、调查研究、理想王国”都是并列短语。
8、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里,就该像爬山虎一样,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向上攀登,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

②因一时挫折而灰心丧志,因身处逆境而放弃前行,甚至让享受和偷安在我们内心扎根,那青春何以为青春?

③心中有阳光,脚下就有力量。

④青年最大的资本不是经验丰富、胸有成竹,而是敢于做梦、勇于试错。

⑤让青春因梦想而激扬。

A: ⑤③④②①
B: ③②④①⑤
C: ③①④⑤②
D: ④⑤②③①
9、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贻误 显郝 莫明其妙 锐不可当
B: 风糜 斑驳 迥然不同 打报不平
C: 绮丽 踊跃 碌碌无为 忍俊不禁
D: 决择 精髓 无精打采 受益非浅
10、《水浒传》中从最初占领水泊梁山,到梁山豪杰聚齐一百零八位,直到被朝廷招抚,梁主前后共三位寨主分别是王伦、晁盖和( )。
A: 吴用
B: 宋江
C: 林冲
D: 公孙胜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

毛滂(宋)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注释】毛滂:浙江衢州人。这首词是毛滂辞别病中妻子,赴任途中所作。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我寄愁心与明月”,如果用此句替代这首词中的“断魂分付潮回去”,是否合适?请根据词的内容作出分析。

附李白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③。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⑤。”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必先其心志 ②入则无法家士 ③仆之 ④官大者,主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不知木兰女郎
B: 舜发于畎亩中 此谓也
C: 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 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孙叔敖曰:不
( 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②可以免于患乎?

( 4 )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
①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②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让电脑变成“绿色”
①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脑的追求不再局限于性能的提高,而是把眼光投向了环保,噪音、能耗、有害物质……这些我们在几年前都还不在意的问题逐渐为越来越多的电脑用户所关注。
②计算机能耗问题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据统计,一台奔腾4电脑每小时耗电约为0.15千瓦,每个工作日约耗电1.2千瓦。对网吧、办公楼等场所来说,连续工作时间较长,每天电脑要“吃”掉多少电量就可想而知了。
③那怎样才能让电脑省电呢?首先,显示器是个耗电大户,显示器的尺寸越大,意味着消耗的能源也就越多,17英寸的显示屏就比14英寸的显示屏耗电多35%。显示器能关就关,不能关也要适量调低亮度。所以从节能的角度考虑,显示屏不需要一味贪大。
④除此之外,让电脑省电的第二个方法就是拔去类似USB等接口的多余外部设备。外置光驱不用的时候,尽量把它拔掉,因为即使没有使用,光驱也一样会消耗电力。
⑤第三个省电办法,就是使用睡眠和待机状态。当电脑处于待机状态时,系统停止运转,类似于关机模式,主机和显示器总共才耗电5瓦左右。当然,长时间离开不用时,最好将电脑彻底关闭。关闭电脑后一定要记得同时关掉电源,否则电脑会有4.8瓦的能耗流失。此外,定期整理电脑系统,将不常用的软件关闭,也有利于降低电力消耗。
⑥噪音是电脑的第二大污染源,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下生活或工作,极易引起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烦躁等症状。为此,国家对电脑噪音作出了严格的限制,规定电脑的噪音不能超过55分贝。
⑦当然,电脑的环保,不仅仅是指降低耗电、减少噪音污染,同时还包括采用高效防菌材料、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原材料消耗,以及减少废物产生等诸多方面。电脑产品因其换代周期短、淘汰率高,大量被废弃的电脑设备可能对环境造成新污染。“电脑垃圾”已成为未来环境保护的新隐患。
⑧制造一台个人电脑要用700多种化学原料,这些原料大约有一半都含有对人有害的毒素。大部分被废弃的电脑作为“垃圾”掩埋在土壤中,这些废弃材料中的铅会慢慢地渗透出来,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对这些可燃性材料经常采用的处理办法是进行焚烧,在焚化时,塑料和橡胶原料会释放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重金属,对空气造成污染,形成对人体和农作物有害的酸雨。
⑨电脑的再生利用和禁止使用毒性大的材料就是减少污染的有效办法。目前,IT产品有毒材料的替代研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健康环保的产品代表着未来电脑的发展趋势。我们期待,坚持贯彻绿色环保理念的电脑生产厂商会越来越多,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我们会更多地感受到产品的安全性能与品质保证。

( 1 )阅读③-⑤段,依据信息,概括出使用电脑时降低能耗的具体措施。

( 2 )请分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 3 )请阅读第⑧段画波浪线句子,品析划线词“大部分”的作用。

( 4 )电脑的环保问题正愈来愈为人们关注,请根据选文和“相关链接”的材料,就电脑环保问题进行比较探究,用简洁通顺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不超过40字)
材料1:目前,人们使用的电脑塑料外壳大都涂有一层防火的有害制剂;每台电脑的显示器屏幕中含有大约2.5磅有毒元素铅。
材料2:据最新消息,日本富士通用玉米淀粉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玉米电脑”。瑞典SWEDX公司正在推出一种木质环保型电脑,显示器、键盘和鼠标都是由木材制成。

阅读《桥之美》的节选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②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的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臵。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③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因桥上桥下,往返行人,各样船只,必然展现生动活泼的场面,两岸街头浓厚的生活情调也被桥相联而成浓缩的画图。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难怪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经常碰见桥。极目一片庄稼地,有些单调,小径尽头忽然出现一座小桥,桥下小河里映着桥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杂草刺破。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高山峡谷间,凭铁索桥、竹索桥交通。我画过西藏、西双版纳及四川等地不少索桥,人道索桥险,画家们眼里的索桥却是一道线,一道富有弹性的线!一道孤立的线很难说有什么生命力,是险峻的环境孕育了桥之生命,是山岩、树丛及急流的多种多样的线的衬托,才使索桥获得了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

( 1 )第②段列举了画家眼中的桥之美,下面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桥之美,美在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开阔疏朗的特别感受。
B: 桥之美,美在细弱的柳枝与坚硬的石桥创造出阴柔与阳刚不同的景致。
C: 桥之美,美在宽阔水面上的长桥打破了背景的单调,富有灵气和生命。
D: 桥之美,美在风雨桥与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的人们共同构成的和谐图景。
( 2 )下面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往往”一词在选文中出现了五次之多,从这一点可以说本文具备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的特点。
B: 本文的语言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既有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又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
C: 选文先总说画家对桥欣赏的着重点,然后举例分说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形式作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D: 第③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具体介绍了各种不同的桥所具有的独特的美感。
( 3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作者一方面着力从桥自身的结构来欣赏“桥之美”,另一方面又以画家的眼光,发掘桥在 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
B: 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卧龙一般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就具有了生命。
C: 为了找到作画、拍摄的理想位置,画家和摄影师们有时在风景宜人的风雨桥上不顾激流飞瀑展开一番互不相让的争斗。
D: 正因为有山岩、树丛、急流、行人等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才使得原本孤立的桥具备了独特的生命力。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在快乐中、忧伤中、懵懂中……“一不留意”就很难发现身边的亲人、朋友对自己的无私关怀,“一不留意”就很难发现身边长辈逐渐衰老的过程……

行进途中,“一不留意”就很难发现路边绽放的花朵、天空飘逸的云彩、渠中奔腾的流水……

请以《一不留意》为题,写一篇作文,表达成长中的感悟。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透露个人的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如果。只是梦”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