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甚矣,汝之不惠 B: 军士吏被甲 C: 曾益其所不能 D: 称善者久之 |
2、 | 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B: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香气 C: 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 D: 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身体劳累 |
3、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享受冬天,坐在田园的篱笆上,________。享受冬天,坐在大都市的立交桥上,________。享受冬天,坐在火炉旁,________。享受冬天,坐在山巅,________。 ①倾听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故事 ②领略那片静谧的轻松 ③感受大自然的粗犷与旷达 ④欣赏穿梭人群中写满沧桑的面孔 A: ④①③② B: ②④①③ C: ③④①② D: ①④②③ |
4、 | 选出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涟漪(yí) 锲而不舍(qiè) 筵席(yán) 翘首(qiáo) B: 埋怨(mán) 中看(zhòng) 戏谑(xùe) 怜悯(mĭn) C: 癖性(pĭ) 提防(dī) 追溯(sù) 魁梧(wú) D: 奄奄一息(yăn) 吮吸(yŭn) 呱呱坠地(gū) 蓦然(mù) |
5、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黄浦江及其上游水域出现大量的漂流死猪已得到了及时打捞并作无害化处理。B: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到改革开放。 C: 阅读的过程,应是不断探究、不断思考、不断生疑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才有收获,有发现,甚至有创造。 D: 新一届政府加强政风建设,树立风清气正、办实事、能干事的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 |
6、 | 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分别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 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关睢》和《蒹葭》是其中歌咏纯真爱情的名篇。 C: 我国古代有许多词语具有特定的代称:桑梓指故乡,须眉指男子,玉兔指月亮,布衣指平民,汗青指史册。 D: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是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课文《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悲剧。 |
7、 | 请选出下列说法恰当的一项 ( ) A: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B: “你是我的小呀么小苹果”一句的主干成分是:“你是我的小” C: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一个表陈述语气的句子。 D: “风和日丽、生动形象、调查研究、理想王国”都是并列短语。 |
8、 |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里,就该像爬山虎一样,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向上攀登,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 ②因一时挫折而灰心丧志,因身处逆境而放弃前行,甚至让享受和偷安在我们内心扎根,那青春何以为青春? ③心中有阳光,脚下就有力量。 ④青年最大的资本不是经验丰富、胸有成竹,而是敢于做梦、勇于试错。 ⑤让青春因梦想而激扬。 A: ⑤③④②①B: ③②④①⑤ C: ③①④⑤② D: ④⑤②③① |
9、 |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贻误 显郝 莫明其妙 锐不可当B: 风糜 斑驳 迥然不同 打报不平 C: 绮丽 踊跃 碌碌无为 忍俊不禁 D: 决择 精髓 无精打采 受益非浅 |
10、 | 《水浒传》中从最初占领水泊梁山,到梁山豪杰聚齐一百零八位,直到被朝廷招抚,梁主前后共三位寨主分别是王伦、晁盖和( )。 A: 吴用 B: 宋江 C: 林冲 D: 公孙胜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 毛滂(宋)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注释】毛滂:浙江衢州人。这首词是毛滂辞别病中妻子,赴任途中所作。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我寄愁心与明月”,如果用此句替代这首词中的“断魂分付潮回去”,是否合适?请根据词的内容作出分析。 附李白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必先苦其心志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③仆闻之 ④官大者,主恶之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 B: 舜发于畎亩之中 此之谓也 C: 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孙叔敖曰:不然。 ( 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②可以免于患乎?( 4 )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 ①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②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
让电脑变成“绿色”
①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脑的追求不再局限于性能的提高,而是把眼光投向了环保,噪音、能耗、有害物质……这些我们在几年前都还不在意的问题逐渐为越来越多的电脑用户所关注。
②计算机能耗问题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据统计,一台奔腾4电脑每小时耗电约为0.15千瓦,每个工作日约耗电1.2千瓦。对网吧、办公楼等场所来说,连续工作时间较长,每天电脑要“吃”掉多少电量就可想而知了。
③那怎样才能让电脑省电呢?首先,显示器是个耗电大户,显示器的尺寸越大,意味着消耗的能源也就越多,17英寸的显示屏就比14英寸的显示屏耗电多35%。显示器能关就关,不能关也要适量调低亮度。所以从节能的角度考虑,显示屏不需要一味贪大。
④除此之外,让电脑省电的第二个方法就是拔去类似USB等接口的多余外部设备。外置光驱不用的时候,尽量把它拔掉,因为即使没有使用,光驱也一样会消耗电力。
⑤第三个省电办法,就是使用睡眠和待机状态。当电脑处于待机状态时,系统停止运转,类似于关机模式,主机和显示器总共才耗电5瓦左右。当然,长时间离开不用时,最好将电脑彻底关闭。关闭电脑后一定要记得同时关掉电源,否则电脑会有4.8瓦的能耗流失。此外,定期整理电脑系统,将不常用的软件关闭,也有利于降低电力消耗。
⑥噪音是电脑的第二大污染源,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下生活或工作,极易引起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烦躁等症状。为此,国家对电脑噪音作出了严格的限制,规定电脑的噪音不能超过55分贝。
⑦当然,电脑的环保,不仅仅是指降低耗电、减少噪音污染,同时还包括采用高效防菌材料、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原材料消耗,以及减少废物产生等诸多方面。电脑产品因其换代周期短、淘汰率高,大量被废弃的电脑设备可能对环境造成新污染。“电脑垃圾”已成为未来环境保护的新隐患。
⑧制造一台个人电脑要用700多种化学原料,这些原料大约有一半都含有对人有害的毒素。大部分被废弃的电脑作为“垃圾”掩埋在土壤中,这些废弃材料中的铅会慢慢地渗透出来,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对这些可燃性材料经常采用的处理办法是进行焚烧,在焚化时,塑料和橡胶原料会释放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重金属,对空气造成污染,形成对人体和农作物有害的酸雨。
⑨电脑的再生利用和禁止使用毒性大的材料就是减少污染的有效办法。目前,IT产品有毒材料的替代研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健康环保的产品代表着未来电脑的发展趋势。我们期待,坚持贯彻绿色环保理念的电脑生产厂商会越来越多,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我们会更多地感受到产品的安全性能与品质保证。
阅读《桥之美》的节选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②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的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臵。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③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因桥上桥下,往返行人,各样船只,必然展现生动活泼的场面,两岸街头浓厚的生活情调也被桥相联而成浓缩的画图。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难怪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经常碰见桥。极目一片庄稼地,有些单调,小径尽头忽然出现一座小桥,桥下小河里映着桥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杂草刺破。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高山峡谷间,凭铁索桥、竹索桥交通。我画过西藏、西双版纳及四川等地不少索桥,人道索桥险,画家们眼里的索桥却是一道线,一道富有弹性的线!一道孤立的线很难说有什么生命力,是险峻的环境孕育了桥之生命,是山岩、树丛及急流的多种多样的线的衬托,才使索桥获得了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
成长路上,在快乐中、忧伤中、懵懂中……“一不留意”就很难发现身边的亲人、朋友对自己的无私关怀,“一不留意”就很难发现身边长辈逐渐衰老的过程……
行进途中,“一不留意”就很难发现路边绽放的花朵、天空飘逸的云彩、渠中奔腾的流水……
请以《一不留意》为题,写一篇作文,表达成长中的感悟。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透露个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