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武汉金思维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小说以"钢铁"命名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不是蓝色的眼睛,而应该像钢铁般灰色的眼睛。
B: "斯大林"在俄语里就有"钢铁"的意思,这部小说体现了斯大林的思想。
C: 人们应有保尔钢铁般的意志。
D: 打仗需要用钢铁作的武器。
2、填入下列横线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西藏高原上的树,常抱成团地生长,有的依傍着,有的缠绕着,很少见到独自兀立的树。 。它们是无数次风雪雷雨后的幸存者!

①如果不是阵阵袭来的高原反应,还以为身在南方

②有的体无完肤,伤口摞着伤口,却摇曳着一片新绿

③从贡嘎机场到拉萨,路边绿树成行

④但稍加注意就会发现,那些树干奋力地伸向天空

A: ①④②③
B: ③①④②
C: ③②①④
D: ①③②④
3、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字谜,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一项是( )

A: 上下平行,左右勾连。(打一字) 谜底:互
B: 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打一字) 谜底:日
C: 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打一字)谜底:高
D: 有女全姓姚,有手能肩挑,有足蹦蹦跳,有木桃花俏。(打一字)谜底: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B: 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C: 央视《朗读者》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D: 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5、下面各句中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而这并不是预期的结果,因为这与前期的研究大相径庭
B: 有关外星人的传闻已不再是怪诞不经了。
C: 如今很多补习班层出不穷,家长们容易在参差不齐的补习班信息中受骗。
D: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有名的不毛之地 , 死亡之谷。
6、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C: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D: 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
7、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B: 他之所以能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是因为他具有踏实的态度、科学的方法造成的。
C: 我班选手能否团结一致、不畏困难,是在学校运动会上取得佳绩的关键。
D: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使我们明白了某些小学阶段的学习方法已不能适应初中生活。
8、下列词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皑(ái) 农(yàn) (jī)绊 挑拨离(jiān)
B: (zhá)口 (kuàng)野 怅(wǎng) 接(zhǒng)而至
C: 恐(hè) 蛮(hèng) 寒(jìn) 暴风(jù)雨
D: 闭(sāi) (diāo)零 (suì)道 草长(yīng)飞
9、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所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提供的图书,那就是学校了。”

②应该认识到,阅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孩子如果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一旦离幵校园,很可能把书永远丢弃在一边,这样的结果一定是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想看到的。

③对教育来说,阅读是最基础的教学手段,教育里最关键、最重要的基石就是阅读。

④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重视阅读,尤其是延伸阅读和课外阅读。

A: ①④②③
B: ③①④②
C: ③①②④
D: ④②③①
10、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以隆重90周年为契机,热情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丰功伟绩。

②接连出现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我们,必须积极推进道德文化和法律法规的建设,以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并从根本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为滋生的土壤。

A: 祝贺 歌颂 警告 剔除
B: 庆祝 赞颂 警告 铲除
C: 庆祝 讴歌 警示 铲除
D: 祝贺 讴歌 警示 剔除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文,回答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乙】贞观二年,京师①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②视禾,见蝗虫,掇③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朕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④,何疾之避?”遂吞之。
(节选自《贞观政要·务农第三十》)
【注】①京师:京城。②苑:养禽兽种林木的地方。③掇:拾取。④躬:身体。

(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而攻之 ②君子有不战
当蚀我心 ④左右谏曰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②百姓有过,在朕一人。

( 3 )从唐太宗言行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 4 )面对侍从对唐太宗吞蝗之举的阻止,如果你是唐太宗,请联系甲文内容来说服他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巨。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里。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布料。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 1 )解释词语。
骇人听闻:

( 2 )皇帝为什么“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

( 3 )“两个家伙正以全副精力织布”的目的是什么?

( 4 )两位诚实的大臣为什么抢着介绍?

( 5 )两个“难道”表现了皇帝什么心理?

( 6 )皇帝不说实话的真正原因是①————————;②—————————。表现了皇帝的———————————————————

( 7 )这段文字对皇帝的描写的主要方法是( )。

A: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B: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C: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D: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蓝色的蓝

丁立梅

①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讶异极了。“蓝,蓝色的蓝。”她笑着说,红唇鲜艳。继而介绍她的名,居然单单一个字,蓝。她的名字,蓝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如此诗意,真是让人妒忌。

②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也没做什么啦,就是帮人家拿拿接接的。”她满不在意地大笑起来。灿若一朵木棉花。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她乐得眉毛眼睛都在笑。

③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神气。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大家,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精神饱满得如枝叶葱茏。“你真不简单!”我们由衷地夸她。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④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一团的人,分别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起来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大家都不是生来冷漠的人哪。很快地,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一掏,就掏出几块创可贴来。仿佛她会变魔术。大家对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⑤西藏地广路遥,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要翻过许多座山,涉过许多条河。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⑥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错。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欢呼奔跑,然后,突然双膝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了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上帝,我来了。”

⑦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裂。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的主题曲。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让自己憔悴不堪。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双手曾经紧握着的那一些东西,都成了浮云,她只要自己能活。

⑧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得充盈起来。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了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作是崭新的,是自己的重生。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她活过了医生预言的三个月,活过了一年,活过了两年,还将活下去。

⑨我们听得涟漪四起。生命本是如此珍贵,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

⑩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

( 1 )文章③④⑤段着重描绘了“她”与“我们”的不同,请根据文章,参照示例,完成下表。(每空4字,可选用文中词语或自己概括作答)


“我们”

“她”

第③段

灰头土脸

明媚精神

第④段

________

________

第⑤段

________

________


( 2 )2011年3月18日的《扬子晚报》刊登这篇文章时,删去了第①②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请你比较阅读,你觉得删去好还是保留好?为什么?

( 3 )文中第⑨段画线句含意丰富,试做分析。

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

( 4 )丁立梅曾经说过:“什么是奇迹啊?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寻常人来说,奇迹就是你没有被打败,你战胜了你自己。”(引自《生命是用来爱和珍惜的》),结合这句话,说说文中的“她”是如何创造奇迹的。

( 5 )这篇文章引发了同学们对“我想要的生活”的一场讨论,以下是部分同学的观点:

观点一:生活就应该像文中的“她”一样,“养花种草,出门旅游”“去做义工”,这才是丰盈的生命。

观点二:在追求事业和成就的时候有得失名利之心,无可厚非,只要合情合理合法,就不能苛责。

观点三:追求事业和成就应该是人生的主旋律,“她”的生活是在生命只剩下三个月的情况下“非常态”的选择。

观点四:功名得失、事业成就都是浮云,生活在于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享受。

你是怎么看的?你可以赞成上述某个观点,也可以反对某个观点,或者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请阐明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作文。
相传在很久以前,弥勒佛和韦陀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宇,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庙里人多热闹,但他不善管理账务,丢三落四,所以经常入不敷出;而韦陀虽是管账的好手,但他成天阴着脸,使得求拜的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后来,佛祖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来客,而韦陀一丝不苟,则让他管理账务,严格把关。在两人密切配合下,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个故事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团结协作方可铸就辉煌;发挥所长创造精彩;人无完人,关键看如何任用。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600~~650字。(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③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烧灼双眼的不仅是阳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