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湛江市智洋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作品或文学常识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世家”,《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指有影响的人臣传记。
B: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家乡人。
C: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全书由曹雪芹写作完成。
D: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非常注重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杨志,同是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 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杨志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2、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
皎洁的月光装饰了春天的夜空。田野、村庄、树木,在幽静的睡眠里,披着银色的薄纱。那些稠密的白杨树叶子,像是一条流水,沙沙沙,沙沙沙,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平静又响亮地流着。我喜爱夜的柔和、舒缓;我喜爱夜的安宁、静谧;我更喜爱夜使一切浮华和喧嚣退去,让我们重新找到了自己。

A: 选段首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出春天夜空的明亮、透彻。
B: 选段中连用“沙沙沙”,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夜晚的喧嚣。
C: 选段中把“月光”比喻成“银色的薄纱”,形象地描绘出春天夜景的朦胧美。
D: 选段中运用“我喜爱……”的排比句式,描写了山村夜晚的柔美、安谧。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青年歌手大赛选手综合素质之所以整体不高的原因是不少歌手忽视文化学习造成的。
B: 从这些小事,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C: 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D: 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在33篇。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
C: “记”和“说”都是古代的文体。它在内容上可记人和事,如《桃花源记》,可记山川名胜,如《小石潭记》,可记器物建筑,如《核舟记》。“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如《马说》。
D: 《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20世纪卓越的气象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香港少数人发起的“占中”非法集会让每一个爱国爱港的中国人义愤填膺。
B: 在努力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无论领导还是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纪守法。
C: 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是改进农民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D: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战略,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已成为复兴襄阳的时代。
6、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蔚然深秀
B: 溪深鱼肥
C: 泉香酒洌
D: 不知人之乐
7、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商(zhuò) 自出心(zuó) 不可思
B: 狡(xiá) 言简意 (bǐ)薄 高官厚
C: 荒(miù) 眼花乱 磕(pàn) 左右盼
D: 褴(lǚ) 万俱寂 (chuǎi)摩 误入
8、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或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 斟(zhuò) 分(mì) 喷(tì) 举箸投笔
B: (yǎo)水 (hèng)线 鞠躬 眼花潦乱
C: 晨(xī) 荒(niù) (chāi)使 自渐形秽
D: 星宿(sù) 衔接 竹(gǎo) 转弯末角
9、九年级(1)班班级文学社要选取一副对联悬挂在其阅览室,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宾至如归,稍安毋躁
B: 柜台花似锦,顾客面如春
C: 室雅何须大,书香不在多
D: 济世良方祛邪扶正,回春妙术固本清源
10、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应该学会担责,你这样李代桃僵 , 不是帮他,反而害了他。
B: 不法分子无视消费者的利益,只将牟取暴利作为他们的不二法门
C: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前仆后继
D: 唐僧看见了,不由分说念起了紧箍咒,痛得悟空哇哇直叫。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 1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概括这两阕的主要内容。

( 2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词人说“望”,写的内容却远超出视力所能达到的范围,词人选择的观察点很高,所写景象存在于想象之中。这样写有何妙处?

( 3 )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内在含意。

( 4 )全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咸赖。有坐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节选自《明史·列传》)
【注释】①环所居筑场种树: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②擢: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③豪右:豪强。④覆按:复审案件。⑤丰裁:风纪。

( 1 )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段2处)
灌 率 武 勇 结 屯 林 中 盗 不 敢 入 一 乡 赖 以 全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①灌诣军门见( ) ②命筑城泰州( )③百姓赖( )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

( 4 )结合本文所列举的事件,说说陈灌是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文后题目。
抗生素是现在家庭的常备药,但是人们在使用抗生素方面还存在许多误区。有的人认为抗生素越贵越好,有的人感冒时用抗生素来抗病毒,有的人用青霉素来预防胆囊炎,有的人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类药物。这些认识都不正确。
抗生素药物是最常见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会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乱用抗生素所带来的最大不良反应是加速体内耐药菌的增长,结果将导致“抗药性”的出现。
抗生素类药物都必须按照医生处方服用,千万不要随意改变服药时间,因为服药间隔太近,会造成药物在血液中浓度过高,从而引起肠胃不适;间隔太久,则药物对细菌的抵抗力会减弱。在细菌感染后,尚未就医以前,宁可不服药也不要擅自吃抗生素。

( 1 )根据文意,为什么抗生素类药物不能治感冒?

( 2 )文中“抗药性”的含义是什么?

( 3 )为什么“在细菌感染后,尚未就医以前,宁可不服药也不要擅自吃抗生素”?

( 4 )请拟一个能概括上文中心的标题。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长在心上的眼睛
梅贻涵
小驴的爸爸妈妈扔下当时才三岁的小驴进城打工的第二年,奶奶的双眼突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走路只能拄着棍子。可最近,小驴惊讶地发现,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
做饭切菜时,明晃晃的菜刀紧挨着奶奶的手刷刷地飞,吓得小驴直吸冷气,可奶奶手下的菜切得又细又匀,刀丝毫没伤到手。平时吃饭,奶奶总是将盛得满满的一碗给小驴,自己碗里的饭却浅浅的。小驴很是心疼奶奶,有时趁奶奶不注意,偷偷地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可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小驴以为奶奶的眼睛复明了,悄悄地将手指放在奶奶的眼睛前面晃了晃,可奶奶还是一点也感觉不到。小驴想,奶奶一定具有了特异功能。
小驴的爸爸妈妈每到秋天都给小驴邮鞋。可这年秋天,鞋没有邮来。小驴脚上的旧鞋,鞋底都快磨透了。可他不想告诉奶奶,他知道奶奶没有钱买。冬天很快来了,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五个脚指头冻成了胡萝卜头。
到了晚上,小驴脚痛,睡不着觉,他发现奶奶到了深夜也不睡,总是背对着他坐着。小驴问奶奶,奶奶说:“躺着累,坐一会儿。”许多天过去了,奶奶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夜。
周日,小驴一大早就来到村外的山上。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小驴用一把小铲子扒开积雪,挖出藏在雪下的一种草根根,宝贝似的装进一个红色塑料袋里。这种草根很少,小驴四处寻找着,不知什么时候,小驴露在外面的脚趾被树枝扎破了,雪地上留下鲜红的血迹。可小驴仍不停地找着,挖着,脚上的鞋也磨得没有了底。
回来的路上,小驴遇到大胖。大胖不解地说:“ 你真傻啊,怎么大冬天穿个没底儿的鞋四处跑?”平时,小驴就怕别人说他傻。因为他听人说,因为他傻,爸爸妈妈才不要他了。可这次小驴没生气,他笑了笑,转身一瘸一拐地往家跑。回到家,小驴举着塑料袋冲奶奶喊:“奶奶,这是给你的药。”奶奶赶紧接过来用手摸了摸,“ 驴儿,你这是在哪儿弄的?”“ 我在山上挖的。王爷爷说,这草能治失眠。”奶奶眼眶红了,急忙弯腰下去抓小驴的脚,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将小驴那两只脚放在自己的衣服里暖着。过了一会儿,奶奶放下小驴的脚,从床头柜上拿起一双棉鞋:“ 穿上试试,看合脚不?”小驴突然明白了,原来奶奶夜里坐着不睡,是在黑暗中一针一线地给他做鞋。他流着泪说:“ 奶奶,你是不是有特异功能?”奶奶摇摇头。“那你怎么看到的?”
“用心。”
“心上也长着眼睛?”小驴惊奇地问。
“ 是的,每个人的心上都长着一双眼睛。”奶奶笑了笑说。

(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一句中的“似乎”表现了小驴对奶奶切菜的熟练程度、发现饭碗被换等的疑惑,表达了小驴对奶奶的关注之情。
B: “ 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使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小驴脚上鞋的破旧,直接引出下文奶奶深夜给小驴做鞋和小驴在雪天给奶奶找药的情节。
C: 文章通过大胖的眼睛真实地再现了小驴鞋子的破旧程度,穿着如此破旧的鞋子找药,衬托出小驴对奶奶的深厚情感。
D: 小驴不让奶奶抓住自己的脚,是因为小驴的鞋确实烂得不成样子,怕奶奶知道事情真相,这个动作表现了小驴是个懂事的孩子。
( 2 )“鞋”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 3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 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这句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②“ 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一句中的“ 颤抖”有何作用?

( 4 )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长在心上的眼睛”不如“ 奶奶的眼睛”好,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请说明理由。

( 5 )请你站在父母亲应承担的家庭责任的角度,给小驴的父母发一条短信,劝说他们多关心子女,关照家庭。或者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为电视台拟一条公益广告。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题目:别样的精彩
要求:①文中不要泄露自己的信息②字数:600字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沵的笑眸”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