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惊心动魄 翘首而望 眼花缭乱 震耳欲聋 B: 凌空翔舞 海浪涉湃 一丝不苟 殚精竭虑 C: 颇有建树 沉静自若 白手起家 如梦初醒 D: 鸢飞戾天 经纶事务 慷慨大方 沉鳞竞跃 |
2、 | 在福州三坊七巷,曲艺文化是最时尚、最风雅的视听盛宴。观戏听曲历来是百姓的喜乐之事,有些富贵人家热衷于在自己的家里搭设独具特色的宅院戏台,时常唱演些福州的伬唱、戏剧等曲艺节目,为坊巷的生活平添了无穷的乐趣。衣锦坊的郑氏宅院里保留着福州城内唯一流传至今的水上戏台,其设计精美,意境雅致。夜晚听戏,更以隔水听音的效果为人所称道。( ) 上联:春暖华堂人衣锦 下联:___________ A: 管竹琴弦乐齐鸣B: 婉转莺歌凌紫烟 C: 千秋雅调遥相闻 D: 月明水榭客听歌 |
3、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 ②桥的栏杆和望柱形制奇特,人行桥上,可以随意左右。 ③三是殿前的鱼沼飞梁。 ④这种突破一字桥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⑤沼上架了一个十字飞梁,下面由三十四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 A: ①③⑤④② B: ③①⑤②④ C: ③②④⑤① D: ③②⑤④① |
4、 | 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正确的选项为( ) ①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②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③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④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⑤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 A: ①②③⑤④ B: ④⑤②③① C: ④②③①⑤ D: ④⑤①②③ |
5、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瞥见(piē) 不逊(xùn) 下咽(yàn) B: 诘责(jié) 畸形(qí) 匿名(nì) C: 绯红(fēi) 解剖(pōu) 喝彩(hè) D: 顿挫(cuò) 厌恶(wù) 驿站(yì) |
6、 | 请选出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俘虏 隐秘 喧嚣 津津有味B: 凝成 朦胧 训戒 心惊肉跳 C: 葱茏 畅谈 卑微 峰围蝶阵 D: 宽恕 暗哑 收敛 盘虬卧龙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城南旧事》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成长中的少女形象。 C: 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品味到戏曲悠长的韵味。 D: 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左右。 |
8、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 迁徙(xǐ) 棘(jí)手 媲(pì)美 挑衅(xìn) B: 缄(jiān)默 贪婪(lán) 徘徊(huái) 干涸(hé) C: 狩(shǒu)猎 哂(shěn)笑 啮(niè)齿 戈壁(gē) D: 牟(móu)取 铆(mǎo)钉 笃(dǔ)信 咫尺(zhǐ) |
9、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 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A: ⑤②③④①B: ③⑤①②④ C: ③②④⑤① D: ⑤①③②④ |
10、 | 下列关于《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朝词人范仲淹在这首词中融梦幻与真实、历史与现实为一体,构成了气度恢弘、格调雄奇的意境。 B: “九万里……”一句借用庄子《逍遥游》中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既展示了词人的理想与抱负,传达出与命运抗争的心愿,又表现了词人对人间秩序的不满。 C: 在这首词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众的天帝形象,这是在词人幻想的境界中。 D: 这首词大半以人神对话组成,同时结尾“三山”与起句“云涛”暗接,“蓬舟”与“千帆”相应,“我报”与“问我”结合,章法缜密。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液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双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1 )诗歌首联中的“压”字历来被人们称道,请简要赏析这个字的妙处。( 2 )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吴留村 【清】钱泳 吴留村,中顺治五年进士。其明年,即选江西萍乡县知县,升山东沂州府知府。因事左补无锡县知县者十三年,政通人和,士民感戴。忽有奸人持制府札①立取库金三千两。吴疑之,诘以数语,其人伏罪。乃告之曰:“尔等是极聪明人,故能作此伎俩。若落他人手,立斩矣。虽然,看汝状貌,尚有出息。”乃畀②以百金,纵之去。 后数年,闽寇日炽,吴解饷由海道至厦门,忽逢盗劫,已而尽还之。盗过船叩头谢罪曰:“公,大恩人也。”询之,即向所持札取库金者。由是其人献密计,为内应,将以报吴。时闽浙总督为姚公启圣,与吴同乡,商所以灭寇之法。康熙十五年冬,八闽既复,姚上闻,特擢福建按察使,旋升两广总督。 留村在无锡既膺殊遇,夙驾将行,锡之父老士庶被泽蒙庥③者,自县治以至河干,直达于省城之金阊门,八九十里,号泣攀留,行趾相接,不下数万人。其缙绅及受知之士,则操舟祖道,肆筵设席,鼓吹喧阗;或有执卮酒以献于道路者。连樯数十里依依不舍使君为之泫然士民之感德如此。 (选自《履园丛话》,有删节) 【注】①札:文书。②畀:bì,给予。③庥:xiū,保护。 (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后数年,闽寇日炽 日:________ (2)锡之父老士庶被泽蒙庥者 被: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因事左补无锡县知县者十三年 上书谏寡人者 , 受中赏(《邹忌讽齐王纳谏》)B: 乃畀以百金,纵之去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C: 忽逢盗劫,已而尽还之 俄而百千人大哭(《口技》) D: 其缙绅乃受知之士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吴疑之,诘以数语,其人伏罪。________ (2)询之,即向所持札取库金者。________ ( 4 )文中面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请根据文意用“/”断开(限三处)。连樯数十里依依不舍使君为之泫然士民之感德如此。 |
阅读理解
凡事皆有度
①人生智慧,你可以道出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凡事皆有度”。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而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水的沸点是摄氏一百度,水的凝点是摄氏零度。从摄氏零度到摄氏一百度是水的温度范围,过了这个度,水要么变成水蒸气,要么变成冰。
②人生活在“度”中。人最大的追求是自由。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由,他还有幸福和快乐可谈吗?他还可能有所作为吗?但是,自由是度中的自由,过度的自由就会失去自由。一根弹簧在其弹性限度以内,怎么拉都行,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弹簧就无法复原了。做人做事,为人处事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度”的这一边可能是一片灿烂,而“度”的那一边却可能是乌云密布。日常生活中的“度”,几乎处处可见。
③例如说话,说话也有度。话不可不说,不可多说。古希腊哲人苏拉格底说:“人有双耳双眼一口,那就应该多听多看慎言,言多必失。”开玩笑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但是忌过度,一过度必伤感情。幽默的言谈令人快活,一过度就变成庸俗或是尖刻。
④例如对美的理解,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美就是适当。”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了东邻之女的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可见,恰到好处才是美。而过分或不及则都不美。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的辩证统一,都存在一个特定的量的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性质就转化,美的事物就会转化为丑。
⑤例如对善的理解。对人怀仁慈之心,做事行善良之举,的确是人的一大美德。但是,恰到好处才是善。父母对子女的真爱应该教人自立,激人自强,过度的爱反而会害了子女。行善的范围也要讲究度,岂能像唐僧那样对妖怪讲慈悲,岂能像东郭先生那样对恶狼讲善良,岂能像伊索寓言中那位农夫对毒蛇讲怜悯。对恶人的善良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⑥“度”是大学问。古今中外的仁者智者、贤人哲人在他们的学说中都有对“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讲“度”,例如量变到一定程度下才会发生质变。儒学讲究中庸,不偏不倚;老子主张顺其自然,适应自然;佛学谈心理平衡;达尔文谈“适者生存”。可见,守度不是人生小技巧,而是人生大本事。
⑦有人认为读书生智慧。不错,人的智慧在读书中会得到启迪,经常读书会使人更睿智,这是不争的事实。读书也有“度”。书不可不读,书又不可滥读。书,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如果死读书,读死书,那么“尽信书不如无书”。
⑧我们的身边处处是“度”,艺术讲究度,科学讲究度,生活讲究度,经商讲究度,人生讲究度。人的一生岂能不研究、不遵循“度”呢?(原文有删改)
( 1 )请选出下面成语中与本文思想主旨相关的一项。( )A: 恰如其分 度日如年(三)综合理解、比较阅读:
( 1 )布封的另一篇说明文《松鼠》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对松鼠进行了小小的赞扬,在本文中,也有类似的一句话,把它找出来,并用本文的一个词来为这句话作注释。这句话是:________
这个词是:________
( 2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马和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3 )根据课文内容,谈一谈作者为什么认为“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 4 )本文既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又写了天然野生的马。反复阅读课文,说说这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马各有什么特性,你更欣赏哪种马?为什么?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作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师生姓名。③不得以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