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6个句子的正确排列顺序选项是( ) ①专家提醒说,雾霾天各种污染物增多,不仅影响到呼吸、循环系统,也会使雾霾颗粒累积在人的皮肤上。 ②在雾霾天外出归来后,一定要洗手、洗脸,清洗掉皮肤上粘带的污染物。 ③如果要到户外运动,一是运动量不可过大,二是适当减少运动时间。 ④出现雾霾天气时,最好不要进行户外运动,可以在家中进行太极、瑜伽等柔和的运动。 ⑤要按时清洁家具,防止粉尘长时间停留在家中影响空气流通,引发疾病。 ⑥在雾霾天进行户外锻炼,往往健身不成反伤身。 A: ⑤①④⑥②③B: ⑥①④③②⑤ C: ⑥③②⑤①④ D: ⑤①⑥③②④ |
2、 |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从较高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从较低层次的要求说,要正确地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A: 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成语。 B: 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文化遗产。 C: 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D: 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 |
3、 | 下面几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穿流不息 置之不理 阴谋诡计 兴高彩烈B: 不计其数 眼花缭乱 郑重其事 莫明其妙 C: 别出心裁 迫不急待 再接再厉 出类拔萃 D: 德高望重 不攻自破 走投无路 漫不经心 |
4、 | 选出下列词语中读音有错的一项 ( ) B: 沁(qìn)园 春禁锢(gù) 吹毛求疵(cī) C: 留滞(zhì) 朦胧(móng lóng) 媚(méi)上欺下 D: 亵渎(xiè dú) 佝偻(gōu lóu) 锲(qiè)而不舍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 , 笑容满面。B: 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 , 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 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 , 玩忽职守。 D: 谈起中国历史,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 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
6、 | 为划线词语选择正确解释 抖擞精神。( ) B: 抖动 C: 活动 D: 振动、抖动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B: 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
8、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从列车广播员的广播中,听到沿途将要经过的一些城市,这当中就有大连市。 B: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的一些医院,像当年在战场上听到冲锋号声一样,立即组成医疗队,火速奔赴灾区。 C: 这种肥皂泡的色彩看起来不论多么光彩夺目,也必然要破灭的。 D: 他本来可以冲上去的,但一片弹片正中咽喉,他没能看到胜利便倒下了。 |
9、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回忆鲁迅先生》一文是萧红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捕捉老师日常生活琐事,包括饮食起居、会友、与家人相处等,以多片段组合的形式烘托出一个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B: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也是出自这部散文集。 C: 《伟大的悲剧》作者茨威格,意大利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D: 《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10、 | 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需是俺的! B: 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搬师。 C: 刚到泌芳亭,只见李纨与众姊妹方从王夫人处回来。 D: 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1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一联诗句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你运用自己的积累,再写出一联表达同样思想感情的诗,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2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 颔联写景,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时所见到的壮阔景象。 C: 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江上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此时此刻新鲜、欣喜的感受体验。 D: 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想之情。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① 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 夙夜忧叹 ③ 庶竭驽钝 ④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 ( 2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 3 )刘禅的小名叫阿斗,后人都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你能从【乙】文中找出这样说的根据吗?(至少说出两点)( 4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后人感叹诸葛亮的语句,请你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说说英雄落泪的原因是什么。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
隐形“杀手”PM2.5无处不在
①灰蒙蒙的天气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公众注意到PM2.5——一个由英文和数字组成的专业术语。所谓PM2.5,是指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其直径小于2.5微米。因为这些颗粒物太轻,很难自然沉降落到地面上,而是长期漂浮在空中,不仅小到看不见,更小到可以直接进入肺泡甚至融入血液,和人体内的细胞“搏斗”并伤害这些细胞。从某种程度上说,叫它“凶手”并不为过。
②一般而言,直径超过10微米的颗粒物,会被挡在鼻子的外面;直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可以进入呼吸道,但随着吐痰、打喷嚏被部分排出体外;而直径在2.5微米以内的细颗粒物,却会顺利通过下呼吸道,小于2.5微米的颗粒可进入肺泡之中,并可通过气血交换进入到人体血管。其吸附的重金属氧化物或多环芳香烃等致癌物物质危害更大。
③如果放大了看这些小颗粒.他们并不一定是圆形或者方型,而呈不规则状。这些颗粒物中少部分是自然形成的扬尘,绝大部分是人类行为造成的二次污染,如二氧化硫、氢氧化物、硫酸铵、硝酸铵等粒子。这些因为工业等人类活动产生的、燃烧不完全而排出的小粒子,本身由一定的二氧化硅和碳组成,有时燃煤电厂在高温中生成的致癌物,在冷却时被这些细小的颗粒物吸附着进入人体。也就是说,在它们“出生”的瞬间,可能是清白无害的,唯一的特点在于太小、太多。然而,相同质量浓度下,颗粒物越细,数目更多。比起PM10,PM2.5的表面积要大好几倍,吸附空气中的毒性物质就会更多。
④这么小的颗粒很难自然沉降,会在空气中停留一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本身对呼吸系统就有影响,造成咳嗽、不适。而小颗粒物上吸附的致癌物,更导致癌症高发;当PM2.5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应:吸附了致畸物,就有效畸效应。它通过下呼吸道,进入肺的深处,而它携带的有害气体、重金属就溶解在血液里。
⑤目前学界对PM2.5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种是通过研究其吸附的成分对人体细胞的影响入手,一种是不计成分,单纯对一定浓度的、可能混有多种成分的PM2.5入手。经科学家研究,现在已经肯定的是,浓度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但由于这涉及长期的、大规模人群实验,具体的量值和对人体具体的伤害,还没有准确数据。
⑥由于PM2.5更容易在老人和孩子身上“发威”,研究者们很关注“凶手”接近他们的可能,污染的空气对幼儿的发育、智力、健康都会有不良影响。可怕的是,这些影响一般不会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被明显察觉到,也许有些长期受到空气污染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觉察其影响……最为可怕的是,空气污染,受害者比其他污染都来得多,而且它无孔不入,难以防卫,目前流行的PM2.5检测仪从技术条件上来说并不完善。普通老百姓对空气污染没有足够的意识,一般情况下也不会主动诉求。
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自我保护。穿行或工作于车流量大的街道、工业区时,可载合适的口罩进行防护。吃“猪红”等进行食疗也是不错的选择。猪红中的血浆蛋白被人体内的胃酸分解后,会产生一种解毒,清脑的分解物,能够与侵入人体内的粉尘、有害金属微粒发生化合反应,易于毒素排出体外。空气净化器能够过滤掉大部分颗粒物,一些技术先进的空气净化器甚至能吸附消除0.01微米的颗粒物。在灰霾多发季节,喜欢运动的人应该尽量避免户外运动,因为雾气里面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越是运动,吸入肺部的毒物越多,无形中成了毒雾的吸尘器,雾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按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 1 )“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句表达作者什么心情?句中的“奇观”指什么?观察点:________ 观察角度:先________后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要说我们的日子只有阳光和鲜花,要知道有多少阳光鲜花也就有多少风雨和眼泪;不要说眼泪是软弱的代名词,眼泪流过,我们也就变得坚强;不要说眼泪只是一弯悲伤和痛苦的流淌,它还是一池喜悦和幸福的洋溢……有人说眼泪是一个人心灵品格的珍珠,也是生活中真善美扣人心弦感人肺腑的音符;有人说眼泪是与人交流时无声的“话语”,也是自我反刍时有声的“独白”;有人说眼泪是情感汇集的港湾,也是扬帆起航的誓言……那么,让我们的眼泪尽情地抛洒流淌吧……
要求:①以“ 的眼泪”为题。②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