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情境下,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学雷锋小组”定于用日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然后去孤儿院慰问。组长王丽让张红把这件事转达给小组其他同学,并让她尽可能动员大家积极参加此次活动。用五晚上,张红打电话通知了小组其他成员。 A: 张红对周亮说:“你不是一直想入团吗,我现在就给你个机会。本周日上午十点去孤儿院慰问,希望你参加并好好表现。”B: 张红对李爽说:“本周日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去孤儿院慰问。这既是一次公益活动,又是一次很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一起参加吧!” C: 张红对王明说:“本周日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要去孤儿院慰问小朋友。我看休平时愣头愣脑,笨手笨脚,要不你就别参加了!” D: 张红对赵鹏说:“明天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去孤儿院慰问,你务必准时参加!” |
2、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襁褓(qiáng) 佝偻(gōu) 强聒不舍(guō) 味同嚼蜡(jué) B: 恣睢(zī) 骈进(pián) 灵柩(jiù) 亵渎(xiè) C: 恪守(kè) 解剖(pōu) 田圃(pǔ) 廓然无累(kuò) D: 憧憬(chōng) 咨诹(zōu) 臧否(pǐ) 狡黠(jié) |
3、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冠冕堂皇的博物馆。 B: 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C: 臭名昭著的英帝国主义者,曾参与毁坏希腊巴特农神庙,并掠走这个神庙的精美大理石雕。 D: 额尔金的儿子小额尔金是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 |
4、 |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导演杨洁在拍摄《西游记》时,认为“取经女儿国”一集的情节可以有一段插曲,她决定把作词的任务交给词作家阎肃。 B: 据说,在一千万只昆虫中才能发现一只这样的变异品种,自然是“物以稀为贵。” C: 她觉得今天晚上的路灯格外亮,亮得耀眼;空气中也仿佛有种醇美的甜味。 D: 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还是参加美容美发培训班呢? |
5、 |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B: 音乐巨人贝多芬在双耳全聋的情况下创作出不朽之作“欢乐颂”。 C: 我真的不知道花儿为什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 D: 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
6、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人人各得其所 , 各展其长,满怀信心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B: 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同的亚欧各国息息相通 , 共同繁荣。 C: 《经典咏流传》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 D: 开学第一周检查作业,姚琪未完成作业,在微信群里被批评。接下来她歇斯底里地补做完了作业。 |
7、 | 以下文学作品中作者、作品名与主要人物不对应的是( ) A: 王树增——《长征》——邓小平 B: 李鸣生——《飞向太空港》——任新民 C: 许云峰——《红岩》——江雪琴 |
8、 | 《沁园春·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 ) A: 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B: 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 C: 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 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
9、 | 下列选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声情并茂 大兵压竟 血脉相成 世外桃园 诀择 B: 一如即往 侃侃而谈 举棋不定 蜜不可分 急躁 C: 大言不惭 心有灵犀 锲而不舍 光宗耀祖 娴熟 D: 后悔莫急 五采缤纷 万般无奈 丝丝入扣 署光 |
10、 | 依次填入下面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 人生难免会寂寞。但寂寞的滋味却不尽相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寂寞是_____的,苏轼“人有悲欢离合”的寂寞是_____的,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寂寞是_____的,李白“我歌月徘徊”的寂寞是_____的;唯有直面寂寞。才能品出别样人生。 A: 孤傲 洒脱 浪漫 豁达B: 洒脱 浪漫 豁达 孤傲 C: 浪漫 豁达 孤傲 洒脱 D: 洒脱 豁达 孤傲 浪漫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①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②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③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十轮:月光筛过梧桐影,落在地面就在叶影间成像,显得不止一轮。②素娥:嫦娥。③此诗作于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时任徐州知府,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了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 ( 1 )两首诗中的“中秋月”都具有怎样的特点?( 2 )两首诗都是通过描写中秋月来抒发情感,那么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是否一样?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苟巨伯探病友 苟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日:“吾令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日:“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日:“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 1 )解释下面句中的加下划线字词。①值胡贼攻郡________ ②友人语巨伯曰________ ③宁以我身代友人命________ ④一郡并获全________ ( 2 )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①败义以求生,岂苟巨伯所行耶? ②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
①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②“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③“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④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⑤“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⑥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⑦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⑧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是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是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 1 )第一段中,作者评价“第一流的人物”的标准是什么?( 2 )怎样理解“她的意志的纯洁”?小王子说:“我还以为我有一朵独一无二的花呢,我有的仅是一朵普通的花。”
狐狸说:“再去看看那些玫瑰花吧。你一定会明白,你的那朵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玫瑰。”
——圣埃克絮佩里《小王子》
(要求)①结合两句话的含义,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④不少于600字。⑤可叙述身边的故事,可进行文学写作,可就自己的理解发表观点,可结合生活或阅读的积累展开论述,可结合作品写一篇读后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