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并蒂 自诩 稽首 布衾 不知所错 B: 深邃 怡然 场圃 饯行 杳无音信 C: 褪色 慷概 矜持 裨益 矢志不移 D: 踌躇 折戟 畸形 肃穆 万事具备 |
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让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B: 我们球队只有充分发挥每一个队员的作用,顽强拼搏,才能赢得这场比赛。 C: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D: 今天超市举行惠民促销活动,妈妈一口气买了白菜、茄子、黄瓜、香蕉、西瓜、芹菜等许多蔬菜。 |
3、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拽(zhuài)出来 毋(wú)宁 坚持不懈(xiè) 毛骨悚(sǒng)然B: 威尔逊(xùn) 贮(zhù)藏 怏怏(yāng)不乐 广阔无垠(yín) C: 战栗(lì) 胆怯(què) 风餐露(loù)宿 寒风凛冽(liè) D: 厄(è)运 吞噬(shì) 羸(léi)弱 告罄(qìng) |
4、 | 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罪恶。B: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 《鲁滨飘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 《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
5、 |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 B: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水平。 C: 为尽快让篮球运动在校园里火起来,我市近期启动并制定了“校园篮球行动”计划。 D: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眼镜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
6、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______;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______;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______。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A: 微风拂面,萤火流逝,屋檐滴水 B: 萤火流逝,屋檐滴水,徽风拂面 C: 微风拂面,屋檐滴水,萤火流逝 D: 萤火流逝,微风拂面,屋檐滴水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21教育网B: 大家相互推推胳膊,眨眨眼睛,低声耳语。但是他却正经危坐,两只胳膊放在既长又矮的书桌上,好像在看书学习。 C: 无可质疑的是,它开始在硬件上使用设计师了,但是这只是说明它意识到对于谷歌眼镜来说技术和时尚同等重要,所以它需要额外的款式风格。 D: 春姑娘依依不舍地去了,热烈、急促的夏天悄悄来临。轻飞慢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
8、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是( ) , , ,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①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②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③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④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 A: ①②③④B: ①④②③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④③ |
9、 | 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 脑羞成怒 黎明署光 巨星勋落 鞠躬尽瘁 B: 一代天骄 舐犊情深 涕泗横流 格物致知 C: 良师益友 不屈不饶 气吞斗牛 刻骨名心 D: 涉世未深 度德量力 无与沦比 轻而一举 |
10、 |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夹缝/夹袄 匀称/称心如意 拾金不昧/拾级而上 B: 憔悴/荟萃 默契/锲而不舍 殚精竭虑/怒不可遏 C: 龟缩/龟裂 斗志/斗转星移 发愤图强/令人发指 D: 脊梁/贫瘠 胸襟/噤若寒蝉 勘测水位/堪当重任 |
古诗文赏析 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田家三首·其一 唐·柳宗元 蓐食①徇所务,驱牛向东阡。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 札札耒耜②声,飞飞来乌鸢③。竭兹筋力事,持用穷岁年。 尽输助徭役,聊就空自眠。子孙日已长,世世还复然。 【注释】①蓐食:坐在床席上吃早饭;②耒耜:农具。③乌鸢:鸟鸦和老鹰,泛指鸟类。 助读资料:前人多认为,柳宗元的诗文与陶渊明相似,宋代学者陈善曾说:“白乐天、柳子厚俱效陶渊明作诗,而惟柳子厚诗为近。”其又云柳宗元学陶诗是“语近而气不近。”可谓一语中的。 ( 1 )这两首诗的内容主要围绕________展开。( 2 )“动静结合”是这三篇古诗文共用的表现手法,请从其中摘出一例,并阐述它的作用。 ( 3 )根据材料,陶诗和柳诗都借助“鸟”这一意象来抒怀,请简述这两处“鸟”带给你的不同感受。 ( 4 )面对眼前所见的景象,柳宗元和陶渊明的心境是不同的,请结合上述诗文简要分析。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 1 )解释下列加线字的意思。 ①薄暮冥冥 ( ) ②多会于此 ( ) ③春和景明 ( ) ④不以物喜 ( )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 )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 4 )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
猫背
姜老刀
①记得第一次看到关于婆婆的消息,是一位意大利摄影师拍摄的一组驼背老人的照片。她被称为“猫奶奶”。
②她在艳阳照耀下的街道边喂猫,行人从她身边匆匆而过。
③她把政府拆迁补贴的几十万元钱都花在照顾流浪猫上。她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一个人风餐露宿、衣食拮据,却这般坚持了二十年。
④看到这组照片时,一种奇异的情绪从心底涌起:我想拍摄她的故事。
⑤每天一早,婆婆都会去杂货店买一大袋一大袋的猫粮,搬上小电动三轮车。她还会花钱请人帮忙烧一盆鱼——她要给猫咪加餐。
⑥婆婆放下食物,有些猫毫无顾忌地过来吃,有些则相当机警,远远地观望,等待危险解除;有的长得滚圆肥壮、年轻漂亮,也有的拖着残废的腿。
⑦拍摄前我问婆婆喜欢吃什么,我给她做。她说老了牙口不好,就喝粥吧。于是那天,我们挤在婆婆那间小房子里,一起吃着我带来的鱼片粥。这是我小时候生病时最常吃的,因为我不爱喝白粥,我奶奶就用鱼骨头汤来煮粥。在滚热的粥里放入薄薄的鱼片和肉松,再淋上几滴麻油。
⑧一开锅,整个屋子里都飘着鱼的鲜美味道,馋得家里的猫直叫,在婆婆喝粥的时候,我们问她,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力气救助流浪猫?
⑨她说,她相信人有七世,之后会转世为猫。因为老天要让人饱尝作为猫的疾苦,他们才能够更好地珍惜人间。这个世界有人的一份,也有猫的一份,并没有什么差别。她相信,通过喂猫这样的仪式,用二十年的时间,可以修得功德圆满。
⑩她还说,她没有在拯救什么,她是在拯救自己。
⑪这样的答案远远超出预期。婆婆没什么文化,但她站在生命的尽头,用自己的方式参透了世间的一切。
⑫在那位意大利摄影师的微博上,关于猫奶奶的最后一张图片是这样的:夕阳西下之际,在这座钢铁城市的废墟中央,婆婆端坐在一把破藤椅上,怀里抱着一只脏兮兮的猫,打着瞌睡。昏暗的路灯下,你会看到她的脚下围绕着数十只流浪猫,安静地陪伴着她。
⑬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她弯曲的脊背,富含禅意。
⑭需要面对的,是心里笃定的路;世人的评判,留在身后。
(摘自《读者》2019年15期)
( 1 )情节概括:请你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录的温暖故事。有些猫毫无顾忌地过来吃,有些则相当机警,远远地观望,等待危险解除;有的长得滚圆肥壮、年轻漂亮,也有的拖着残废的腿。 (这个句子写出了这些猫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 3 )问题探讨:本文中写道: “她说,她相信人有七世,之后会转世为猫。因为老天要让人饱尝作为猫的疾苦,他们才能够更好地珍惜人间。这个世界有人的一份,也有猫的一份,并没有什么差别。她相信,通过喂猫这样的仪式,用二十年的时间,可以修得功德圆满。她还说,她没有在拯救什么,她是在拯救自己。”郑振铎的《猫》中写道: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
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同样是对待猫,请问两文中的人态度有何异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①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生的。他走的时候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挑起过最荣耀的、也是最艰巨的责任,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在他弥留之际,一边有同时代人和后代的欢呼和赞美,另一边有对他怀有深化大恨的旧时代洋洋得意的嘘叫和仇恨。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项使命。很显然,他生来就被选定从事这件借助他在命运的法则和自然的法则中最高尚的愿望所完成的事业。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他出生的时候,路易十四还在统治,他死的时候,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王冠。所以,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鼓掌)
②各位先生,在大革命前,社会的建筑是这样的:下边,是人民;人民的上面,是由神职人员代表的宗教;宗教的一边,是由法官代表的司法。
③而在那个阶段的人类社会,人民是什么?是无知。宗教是什么?是不宽容。司法是什么?是没有公正。
④于是,伏尔泰啊,你发出厌恶的呐喊,这将是你永恒的光荣!(爆发出掌声)
⑤于是,你开始和过去打一场可怕的官司,你为人类的诉讼案辩护,驳斥暴君和凶神,你胜诉了。伟大的人物,你要永远受到祝福!(新的掌声)
⑥伏尔泰直接面对这种轻薄无聊而又凄惨忧郁的社会,独自一人,眼前是各种力量的联合,宫廷、贵族、金融界;这支不自觉的力量,是盲目的一大群人。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他们媚上欺下,俯伏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喝彩);这批虚伪、狂热、阴险兼而有之的神职人员,伏尔泰,我再说一遍,独自一人对这个社会一切丑恶力量的大联合,对这个茫茫的恐怖世界宣战,他接受战斗。他的武器是什么?这武器轻如和风,猛如雷电——一支笔。(鼓掌)
⑦他用这武器战斗,他用这武器战胜敌人。
⑧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场伟大的战争,是思想反对物质的战争,理智反对偏见的战争,正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被压迫者反对压迫者的战争,是仁慈的战争,温柔的战争。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喝彩)
⑨他战胜了古老的法典、陈旧的教条。他战胜了封建的君主、中世纪式的法官、罗马天主教式的神甫。他把人的尊严赋予黎民百姓。他教导人,安抚人,教化人。他为西尔旺和蒙巴伊斗争,如同他为卡拉斯和拉巴尔斗争;他承受了一切威胁,一切侮辱,一切迫害,污蔑,流亡。他不屈不挠,坚定不移。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 1 )作者为什么说“他是一个世纪”?( 2 )体会“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的深刻含义?
( 3 )“他用这武器战胜了敌人”,这里的“武器”指什么?“敌人”指什么?( 4 )请用“‖”为上述文字划分两个层次,画在下面。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由于不懂得付出,你或许差点错过了旅途的风景;由于不懂得坚守,你或许差点错过了学业的成功;由于不懂得珍惜,你或许差点错过了温暖的亲情……莎士比亚说过:“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里。”
依据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或感悟,请以“差点错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