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宁晋县第五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岳阳楼记》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指“因罪贬官”,同样表示官员罢免降职意思的还有:迁、谪、除、罢、免、黜、陟。
B: 《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皇帝年号纪年,“壬戌”是天干地支纪年。
C: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作者欧阳修,自号醉翁,北宋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 “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记”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
2、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愧(zuó) 执(ǎo) (bīn)临 (jiāo)揉造作
B: 吞(shì) 诡(jué) (kè)守 笔耕不(chuó)
C: 盘(héng) (zhì)热 宽(yòu) 三(jiān)其口
D: 修(qì) (juàn)养 (zhù)立 (bǐn)息凝神
3、下面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

①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

②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三十多岁,后者却只有三、四岁。

③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④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


A: ④③②①
B: ③④①②
C: ①④②③
D: ①④③②
4、下列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B: 他炯炯有神地弹奏着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
C: 早在二十年前,他就已经成名,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D: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这名山区失学儿童重返课堂,和其他师生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5、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沉迷于阅读书籍,夜以继日,费寝忘食。
B: 竹林、河水相映成趣,鬼见愁的奇石,仙人居的云居,步云山的温泉,交融在梦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功真是不得不让人钦佩。
C: 莲花千姿百态,洁白无瑕,出淤泥而不染,难怪被称为是“花之君子者也”。
D: 生命就像一江春水,有时会遇到悬涯峭壁的阻拦,请不要彷徨,勇于穿越,你会说到柳暗花明的喜悦。
6、

选出对加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

①唐人未盛为之

②火烧

③蜡和纸灰之类

④则以一铁置铁板上

A: ①崇尚 ②让 ③蒙、盖 ④框子
B: ①还 ②让 ③蒙、盖 ④框子
C: ①高尚 ②让 ③冒犯 ④框子
D: ①还 ②命令 ③蒙、盖 ④典范  
7、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蓝图,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
B: 中国人出境游,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形象,出境游客能否温文尔雅,展示着良好的国家形象。
C: 从修书一份致敬老父亲,到亲手为老人送餐端饭,再到署名文章谈尊老。始终用自己的行动,从家庭、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诠释着敬老孝亲的三重境界。
D: “排队”点赞、“炫耀式”晒娃、微商代购……原本作为老师发布通知、与家长沟通平台的QQ、微信家长群,已经悄然变味。每天动辄几百上千条信息,让不少家长和老师直呼“受不了”。
8、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

奥林匹亚的废墟之美,究竟属于哪种美呢?________。

①因而残垣断壁失去部分的构图,也就容易让人通过想象获得。

②也许废墟和残垣断壁本身就是美,这种美与其整体建筑结构左右对称有关。

③不论是帕台农神庙还是厄瑞克特翁庙,我们推想它失去的部分时,不是依据实感,而是依据这种想象。

④我们的感动,就是看到残缺美的感动。

⑤这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

A: ②③④①⑤。
B: ②③⑤④①。
C: ⑤④①②③。
D: ③①⑤④②。
9、

下边划线字的字音、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 裂(jūn)  澎(pài)  焦(zhuó)
B: 蹊(qiāo)  异(chà)  歉(jiù)
C: 狼(jié)   山(làn)   斟(zhuó)
D: 老(guā)  然(shū)  繁(yǎn)
10、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杂(cān) 旧(chá) 破(chuō)
B: 除(qū) 肥(shuò) 断(jué)
C: 望(liào) 闹(xī) 纯(cuì)
D: 捆(zā) 逗(liáo) 胆(qiè)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 1 )补充点评。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________之情的自然流露。

( 2 )完成随感。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耻耳,夫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君________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________

徭薄赋________

④自数年之后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予尝古仁人之心 不甚解
B: 然则何时而耶 怏怏不
C: 或请重法以禁 鸿鹄
D: 不暇廉耻耳 温知新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安用重法邪?

( 4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①甲文结尾作者发出“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结合全文看,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________

②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________”。(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拔掉心底的篱笆

①我小时候学习成绩不错,但不知从哪儿听来的;一个人如果学习成绩优秀,那么他在体育方面多半会很差。另外,我常常感冒,这让我更加确信我是个体质弱的人,不适合竞技类的运动项目。

②有一次学校举办运动会,我很想报名田径比赛,但你知道,我是不会报的。

③那天体育老师找到我: 你怎么没报项目?我把心底的担忧倒了出来。体育老师的话,刷新了我小时候的“常识”:你错了,人都会感冒,不时地感冒一次,恰恰证明你的免疫系统是敏感且运转正常的,反倒可能说明你体质好;跑步是可以练出来的,也许你在耐劳方面出色,来试试吧!

④你完全能想象我当时有多高兴,猛然发现自己的先天条件并无缺陷,甚至有优势,那些被我看得比山还重的束缚,仅仅是因为过去的我孤陋寡闻。我最终报名参加了长度最长的长跑比赛,拿了第三名。

⑤高二时,学校文理分科。从小到大,我的数学成绩没有语文成绩好,虽然也不低,师长们多年来在耳边不停提醒我:你数学需要提高啊!
你偏科啦!我渐渐也承认了这个现实:我脑子不灵,于是我报了文科班,但依旧对数学这一科怕得要死。分科之后,教我们数学的是当地名声赫赫的泰斗级老师。

⑥有一次他问我:你成绩那么好?为什么不把数学也兼顾一下呢?我说:老师,我从小数学就偏科,我不擅长学数学。

⑦他接下来的一番话刷新了我读高中时的“常识”:你错了,咱们现在学的内容跟以前的知识并没太大联系,从前学得不好,现在可能学得好;你刚刚的表达不准确,什么叫“我不擅长数学”?数学领域分为代数、几何,等好多部分,涉及的能力有人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我看你的逻辑能力就很强,可能擅长数学中的一部分。

⑧我听到这话别提多高兴,感觉整个人都解放了:原来,“科学表明”,我在数学领域不但不是废物,而且非常“有戏”。那学期的考试,数学满分值150,我拿了142分。

⑨参加工作后,一位读者朋友过了不惑之年,想学外语,但恐于年龄大学不成,问我怎么办。说实话,我没法盲目地激励他。众所周知,人岁数一大,大脑会退化。后来,我偶然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老年人计算速度及注意力方面确实下降了,但脑细胞丝毫没减少,在模式识别、逻辑推理方面不降反增,年纪大了也不存在“舌头变硬学发音会吃力”这一说。我赶紧把这喜讯告诉他,他像我小时候一样欢喜,如今已经学有小成了。

⑩人的很多恐惧和心理障碍,都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抑或是早年间被别人在脑海里围起来的篱笆。你经历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越有可能发现很多自己以前觉得是问题的地方其实都不是问题。另一个方面,可能这世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篱笆,有时候,脚下的障碍其实是一排娇弱的花。

(摘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 1 )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拔掉心底的篱笆”含义的理解
( 2 )请梳理全文,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心底的篱笆

拔掉篱笆后

小时候

以为学习好则体育差

A________

高二

相信语文好则数学弱

B________

参加工作后

C________

英语有小成


( 3 )语言品味

①体育老师的话,刷新了我小时候的“常识”(赏析加点词语)

②感觉整个人都解放了:原来,“科学表明”,我在数学领域不但不是废物,而且非常“有戏”。(从语言风格的角度赏析句子)

( 4 )“可能这世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篱笆,有时候,脚下的障碍其实是一排娇弱的花”,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 5 )成长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心底的篱笆,说说留在你心底的篱笆是什么?结合本文给你的启示说说该如何拔掉它们?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北京的炸酱面

刘 齐

①北京的炸酱面很有名,我从小就知道。那时我在沈阳读书,家里常吃炸酱面。本来母亲做的已经不错了,我们吃得也快活,但幼年在北京住过的父亲仍不满意,认为没有北京的地道。我心想,北京人跟毛主席紧挨着,又有长城又有天安门,还能吃到比我们这个更棒的炸酱面,好事都让他们赶上了,难怪户口那么金贵。

②长大看电视剧《四世同堂》,那里面有几个北京老爷子一起吃炸酱面,吃得踢里秃噜的,我在电视外面都替他们香得不行。各种书里也有不少赞誉,给人的总印象,北京除了烤鸭、涮羊肉等菜肴名震中外,主食方面最拿得出手的,就是堂堂炸酱面。说它是主食,似乎不妥,因为它还配有许多小花样,不就菜也能吃得很好,故应叫主副兼备的吃食。据说,老北京人对炸酱面格外青睐,平时舍不得惊动它,重要时刻才肯拿来派用场。炸酱面在北京众多面条中风头最健,简直可以评为京面。

③现在我也有了北京户口,走大街穿小巷,上商店入公厕,都有自豪感。北京的风光养我眼,北京的伙食养我身,我特别感激。但对北京的炸酱面却再也不敢钦佩,确切说,不敢钦佩炸酱面里的那个酱。

④面是没的说,手擀的,筋筋道道的,一碰到牙,牙就高兴。菜码也无可挑剔,黄瓜丝,水萝卜丝,其他丝,外加豆芽、豆瓣等,赤橙黄绿,清凉可人。还有老醋,还有辣油,还有白嫩爽滑的蒜瓣,万事俱备,千军待发,只欠那个酱了。那个酱却不争气,黑乎乎的,齁咸齁咸的,酱上泛一层令人难堪的浮油,酱里面藏一些令人更难堪的肥肉丁,而且冰凉呆滞,好像搁了一百年,是慈禧手下的小太监炸出来的。

⑤如果我只在一家饭馆遇到这种酱,我会要求自己看主流,识大节。问题是不少饭馆都是这种酱,其中一些店铺还理直气壮地挂着“老北京炸酱面”或“正宗北京炸酱面”的大招牌,小伙计特意穿着老式服装,用朴素而精致的青花瓷碗盛酱,用谦卑而骄傲的京腔高喊“来了您呐”“慢用了您呐”——面对这一切,我变得十分困惑,主流观就有些动摇。

⑥炸酱面以酱成名,兵熊熊一个,将(酱)熊熊一窝,酱的责任极其重要,历史也悠久。几千年以前,古人还没发明涤棉、味素、塑料盆呢,就已经做得一手好酱了。一千四五百年以前,北魏一个老干部贾思勰,给“齐民”也就是平民百姓,写了一本流芳千古的实用性名著,里边专门有一节讲怎样做肉酱。贾先生特意嘱咐说,要割取刚宰杀的新鲜肉,去掉肥肉,剁得细碎一些。如若与肥肉混在一起,会使酱变得油腻
(“取良杀新肉,去脂,细锉”“合脂令酱腻”,出自《齐民要术·作酱等法第七十·肉酱法》)。

⑦我们家乡的现代人在做酱方面更有两下子。前一段,我在锦州、沈阳一些默默无闻的小馆子吃炸酱面,酱都是现吃现炸,热腾腾的,香喷喷的。花样也多,有鸡蛋酱、肉酱等。肉酱里不但有肉(是新鲜的瘦肉丁),还有青辣椒,有时有豆腐干、豆腐泡。酱往往也是东北大酱、甜面酱或豆瓣酱的复合体,多样香,不像北京那些店,仅由当地黄酱独霸一方。

⑧我无意以家乡的好处来贬低北京炸酱面,我只是为它着急,就像为一个不思进取的名家惋惜一样。北京多好啊,名胜古迹比炸酱面里的菜码还多,老北京话的意味比手擀的面条还长,怎么那个酱就那么徒有其名,让人泄气呢?

⑨或许这些年,我仍像一个初入皇城的外地人那样,只在北京的表面打转转,一直没有发现真正的好酱,而该酱矜持地躲在三进四进的深宅大院、十层二十层的高楼大厦里,与一些熟知其妙的人物悄悄欢乐。

⑩或许,被前人无数次夸奖过的那个酱,原本就是我现在所见的模样,只是今人发展太快,口味太刁,已经吃不出多好的滋味了。

(《舌尖上的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

( 1 )请根据提示,按照文章写作顺序梳理“我”对北京炸酱面的心理感受,完成下面的填空。

( 2 )在①②两段中,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北京炸酱面的名气?有什么作用?
( 3 )本文题目是“北京的炸酱面”,文章不仅仅是写北京炸酱面存在的问题,读罢全文,你还读出了哪些更深长的意味呢?
( 4 )请根据语境,品味下面句子或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那个酱却不争气,黑乎乎的,齁咸齁咸的,酱上泛一层令人难堪的浮油,酱里面藏一些令人更难堪的肥肉丁,而且冰凉呆滞,好像搁了一百年,是慈禧手下的小太监炸出来的。

②问题是不少饭馆都是这种酱,其中一些店铺还理直气壮地挂着“老北京炸酱面”或“正宗北京炸酱面”的大招牌,……

( 5 )请从生活中选择一种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食物,借鉴文中第④段写一段话,要融进你的独特感受。(100字左右)
四、写作(分值:60分)
以“带着 ,一路前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内容(如理想、自信、尊严、伤痛、遗憾、微笑、眼泪等),补足题目,然后将完整的题目抄写在正文前;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此生不悔”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