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建宁县均口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根据《世说新语》和《聊斋志异》的内容,选出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 )
A: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从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等三十六类。
B: 《世说新语》语言简练传神,每则故事长不过百余字,短则寥寥十数言,但名士们的形象都跃然纸上。
C: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长篇小说集,情节离奇曲折,人物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描绘细腻,是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
D: 《聊斋志异》中最有特色的是那些描写狐鬼花妖的故事,尤其是狐幻化为人,与痴情的书生演绎出一段段缠绵的恋情。
2、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读音相同的是( )

A:
B:
C:
D: 真
3、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罚(chéng) 越(dào) 果(shuò) 慷淋漓(kǎi)
B: 元(xūn) 取(dì) 愧(zuò) 鞠躬尽(cuì)
C: 头(lú) 商(zhuó) 修(ěr) 可歌可(qì)
D: 惚(guāng) 溅(bèng) 点(zhuì) 海市楼(chén)
4、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 国破 / 山河在
B: 其实 / 味不同
C: 辛苦 / 遭逢 / 起一经
D: 寡人 / 反取病也
5、

下面句子中加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合伙人》热播后,观众对佟大为栩栩如生的表演赞不绝口。
B: 刚上初一,部分同学经常抱怨:文言文太深奥,不可理喻
C: 主席在莫斯科演讲时,彰显出平静、睿智、大气的气魄,令俄罗斯学生目不暇接
D: 他这几天心事重重,无论谁询问,他都不说,看他一定有难言之隐
6、下列字形和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怒(yùn) 镜(léng) 蓄(zhù) 疲倦不堪
B: 甲(hūi) 临(lì) 若(tǎng) 美不胜收
C: 屋(yán) 急(zào) 发(jì) 人声鼎沸
D: 搓(niǎn) 清(chéng) 分(qí) 各得其所
7、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把4G比喻成一条普通的道路,5G就是立体的高速公路

②5G在时延性和连接密度这两个关键指标上也都有“跨栏式”的突破

③而其峰值速率可达20bps,是4G的20倍

④5G,即5th- Generation,指的是第五代移动电话通讯标准,是现有4G通讯技术的延伸

⑤5G的下载速率将达到10Gbps,相当于4G的10倍

⑥相较于2G/3G/4G,5G的速度更快,信道带宽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A: ④①⑥⑤③②
B: ④⑥⑤③①②
C: ①⑥⑤③②④
D: ①④②③⑤⑥
8、下面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是( )
A: 离开水的鱼儿,嘴巴一张一翕的,像是在诉说自己的不幸。
B: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 , 积极进取。
C: 绿茵场上,足球健儿们精神矍铄 , 斗志昂扬,精湛的球技倾倒了数万球迷。
D: 这位画家的山水画有深厚的功底,他临摹的《乡居野趣》几乎和真迹雷同
9、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粗(kuàng) 修(qì) (xiē)斯底里 孜孜(zī)不倦
B: 狡(xiá) (wò)旋 (zhān)轻怕重 (hài)人听闻
C: (cuò)折 (jiān)默 挑拨离(jiàn) (qiè)而不舍
D: (guī)裂 蛮(héng) 恹恹(yān)欲睡 惟妙惟(xiào)
10、

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导致果实内的种子丧失发芽能力,令掌叶木濒危。

②掌叶木虽然结的果实不少,但动物取食造成了种子天然的破坏。

③掌叶木果实刚一变红,常常有很多小动物前来抢食,果实常常几天内就被动物抢光。

④加上果实含油较多,在湿润条件下容易腐烂;在干燥环境下,又会很快失去水分。

A: ③②④①
B: ③②①④
C: ②①④③
D: ④②①③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晓过鸳湖

(清)查慎行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请从内容、情感角度,在下面三首诗中选择与《晓过鸳湖》最相近的一首(填写字母),并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A.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B.有感(明)张以宁 马首桓州又懿州,朔风秋冷黑貂裘。可怜吹得头如雪,更上安南万里舟。

C.绝句(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②此人可见( )③遂猖蹶 ( ) ④非学无以广才( )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三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
B: 时先主新野大泽乡
C: 遂先帝以驱驰高可二黍
D: 臣以当世之事愚以为宫中之事悉以
( 3 )有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4 )文中提到学习与那些因素有关?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新 叶
①一夜春雨。清晨,我撩开白色的帘幔,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冷不丁爆发出些淡绿、鹅黄色的嫩芽。“新叶!”我不由眼睛唰地一亮,惊喜地叫出声来。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胸间穿过。“啊!你好,新叶!”
②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如果说我见过的话,那就是新叶了。
③人们总是把燕子飞来当作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早在严酷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冀,坚定执着地等待着,积蓄着,一旦冰消雪化,它便急不可耐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怯怯地朝四处窥探一眼,然后,轻轻抖动小小的身子,亲热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缀满一树,展示出蓬勃的生机。
④新叶一天天长大了,伴着春的脚步。转眼间,便是满目碧绿。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鲜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老远看来,却见一团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如盖。密处浓得深邃,像汩汩流油;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⑤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动之以情。留意观察许久,我发现一些使我敬慕的——它的德行和情操。
⑥新叶的一生是短暂的。春天萌芽,夏日生长,秋风起后,大都飘飘去了。短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爱。首先,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恶劣。可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繁街闹市,忠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于地不争丰瘠,于人但求有益。它辛勤地工作着,日夜不停地吸收二氧化碳,输出新鲜氧气。它用自己的身体装点河山,美化环境,为大道挡阳拦沙,为路人庇荫遮雨。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垂着绿阴,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孤傲,淡妆自恃,深根自养,忘我自献。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挤挤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而且,大多是叶面朝下,把最后一吻献给母亲。
⑦也许是因为“绿叶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可是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来花朵的“别样红”?我赞美绿叶,尽管我也十分喜欢花朵。
⑧新叶青青,使我忽然想起:即使不能做一朵流芳溢彩的鲜花,做一片纯净高尚的绿叶又何乐而不为呢。人生,本该像它一样青翠、蓬勃、谦逊、勤恳。
⑨朋友,愿你生命之树,永远长满绿油油的新叶,四季长青。
( 1 )文中赞美了新叶的诸多可贵品质,请你简要写出其中四种。

( 2 )第一段中描写作者内心感觉的是哪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 3 )第五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 4 )绿叶对人生有什么启示意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孤灯小卷

包利民

①我记得小时候,总停电,那时就喜欢看书。常常在晚上,在自己住的小屋里点一根蜡烛,然后捧一本薄薄的书,倚在枕上看。或者是课外的作文书,或者是借来的小人书,虽然没有什么厚重的名著,可是在摇曳着微黄的烛光里,每一个字都生动得像要开出花来。

②仿佛在那样的夜里,只剩下一盏灯,一本书,还有我明亮的眼睛。不同于普通夜读的意味,这里夜只是一个背景,读也只是一种状态,多年回望而落于心底柔软处的,却是那盏灯,那本已不记得内容的薄册。

③大学时读的书就多起来,中外名著开始大量阅读。可是在夜里,我依然喜欢拿一本薄薄的书,并不一定是名著,总之是在夜色里能入我心的。宿舍里到时间就停电,起初我们都是拿个小手电,用被子蒙头盖脸,在被窝里看书。后来我就觉得没有感觉,而且很难受,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于是在一个夏夜里,熄灯很久之后,我偷偷溜出宿舍楼,拿着一本书。最后看到宿舍后面的路边有一盏路灯,对面是女生宿舍,灯下是一个台阶,我就坐在那里。

④已记不清有多少个那样的夜晚了,头顶孤灯相伴,洒下一片柔和的光。长长的风偶尔飘来一丝,吹得身旁的草叶细细地响。星光月色都被身后的楼房阻挡了,只有这一盏灯还亮着,只有这本书还翻开着,只有我还醒着。

⑤后来毕业,然后就是辗辗转转,在世事的风尘劳碌中,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仿佛心境全然改变。可是每到睡前,还是习惯性地拿本书,心思却不知飘忽到何处。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住在工厂的宿舍里,很大的一个屋子,三个人。我的床在一个角落,每到夜深,当室友的鼾声响起,我便拧亮床头那盏小小的台灯,让它只照着我的那一角黑暗。那时看的多是薄薄的杂志,看那些小小的文章。在文中那些寻常的烟火人生里,努力去找寻能贴进我心灵的东西。

⑥有时候会遥思古人灯下读书,月影小窗,一灯如豆,那一幅读书的剪影该会有直入人心的魅力。虽然已无复古人之风,可在属于我属于书的那些夜里,总会有一些心绪是与古人相通的吧。就像一个朋友曾给我讲,他在工地上当力工的时候,每天都干活到很晚,匆匆吃过饭,别的工友或鼾声如雷或出去游荡,他就躺在大通铺上,借着一点灯光看一本从家里带的书。他说多年以后,那些苦那些累都已淡忘,只有那看书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柔柔在心。我想,那样时刻那样的一个身影,也应是有着一种魅力吧。

⑦在一人一灯一书的夜里,别的都会悄然隐退,世界上只有那一点光、一卷丰盈和一缕思绪。那样的晚上,放下书,熄了灯,便会有一枕恬然而带着书香和希望的梦在等候。

⑧在学校的网站论坛上,有个男生发贴说:我记得那时,在深夜里,总有个人在楼后的路灯下看书,我每次站在窗前就能看见。也不知是哪个年级的同学,也不知看的是什么,总之很专注的样子。那个身影,曾给了我许多感动和力量。

⑨下面不少人跟贴,也有人说一样注意过那个身影。一个女生说:是啊是啊,我也看到过,一盏路灯,一个坐在台阶上的读书人,像一幅剪影,真是美极了!

选自2016年6月7日《教育导报》

( 1 )根据文章内容,将文中其他不同场合的“孤灯小卷”的夜读概括出来。

夜读一:小时候点蜡烛倚枕夜读

夜读二:________

夜读三:________

夜读四:朋友在工友熟睡后大通铺上就灯夜读

( 2 )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完成下面两题。

①可是在摇曳着微黄的烛光里,每一个字都生动得像要开出花来。(请品析该句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②多年回望而落于心底柔软处的,却是那盏灯,那本已不记得内容的薄册。(结合语境分析加点词的含义)

( 3 )结合语境,谈谈文章第四段划线句子在描写景物上有什么独特的表达效果。
( 4 )有人觉得文章到第七段就可以结束了,文末两段纯属画蛇添足,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 5 )根据文意,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之所以认为最初在熄灯后看书没有感觉是因为太过拘束难受,不如在路灯下悠闲自在。
B: 第二段说“读也只是一种状态”指作者小时候的夜读内容已经不记得了,但是那种夜读的美好感受还在。
C: “我”热爱在“一人一灯一书的夜里”读 书,是因为我醉心于古人的读书形式,想让读书更有有复古意味。
D: 作者以孤灯夜读为线索 ,追忆自己不同阶段的夜读经历,以表现自己对独自夜读,独自思考的生活方式的热爱。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9月1日,《开学第一课》如约而至,抗疫英雄们为我们分享了他们的抗疫故事。钟南山院士“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必须要去”体现了他作为国士的担当;北大医学驰援武汉的年轻医务人员冲锋在前,任劳任怨,展现了年轻人的担当。正如习主席所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你对“担当”有着怎样的体验或感悟,请以“担当”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十二岁月”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