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满城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因为尘埃和水汽的结合可以变成云滴,成片的云滴就组成了厚厚的云层。

②温度太高,不但人类无法忍受,就是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也会被“烤干”。

③有了尘埃,就使得近地面的低空多了一层保护膜。

④没有尘埃,地球表面将会热得不得了。

⑤云层具有“反光镜”的作用,可以将照在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有效地削弱了太阳的威势。

A: ④③②①⑤
B: ④⑤②③①
C: ④②③①⑤
D: ③④②①⑤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电商的兴起,加快了商品销售的速度和质量,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
B: 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C: 之所以如此笃定,是因为我们相信时间的力量,成长的力量。
D: 哈尔滨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3、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手(duò) 刻(qīng) 盘(huán) 两插刀(lèi)
B: 难(jié ) 狡(xiá) 拘(ní) 喃喃自语(nán)
C: 诡(jué) 子(huǎng) 懦(qiè) 吹毛求(cī)
D: 睥(ní) 合(qì) 量(diān) 味同蜡(jué)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月亮,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有神秘色彩和情感的意象,它常被称为“婵娟”“玉盘”等。
B: 豪放派为宋词流派之一,辛弃疾苏轼是其代表人物,并称“苏辛”。
C: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号称“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他的诗多描绘田园风光。
D: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法国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
5、下列对联中最适合送给学校刚成立的摄影活动小组的一项是( )
A: 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
B: 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C: 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
D: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6、

为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一项( )。

一食尽粟一石

A: 有时
B: 或者
C: 可能
7、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B: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C: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D: 村边社戏台下响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跪堂谱、“司马懿探山”。
8、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抖/冷为人知 而不舍/中时弊
B: 澎访 障/气凝神 忍俊不/令行
C: 对/学 赘/伤痕累累分明/砖添瓦
D: 听/冽/威风凛凛 乎不同/炯有神
9、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永(juān) 日(guǐ) 阴(huǐ) 分道扬(biāo)
B: 精(suí) 木(nè) 锵(kēng) 明眸善(lài)
C: 黑(yǒu) 恣(suī) 望(liào) 探得珠(lí)
D: 皱(jié) 自(shàn) 褴(lǚ) 筹交错(gōng)
10、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间都去哪儿了》在唱响我们心灵深处温存记忆的同时,也让我们思索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B: 学校对面三、四百米处一家网吧,有的学生考完试就来这里“减压”,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C: 中国有句古话:“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这是亲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人的痛切之言。
D: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相关问题

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 1 )诗人是从感觉的那几个角度摹写景色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2 )这首诗以“还家”为线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乙】苏武牧羊

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选自《汉书·苏武传》)

【注】①律:指卫律,原是汉朝大臣,后投靠匈奴。②武:苏武。③羝:公羊。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往之家________

②武至海上________

(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②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 3 )你认为乙文中的苏武是大丈夫吗?请结合甲文谈谈你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趣的人不苟且

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有趣,和枯燥、乏味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________________。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听说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

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这样的趣,终非真趣。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

⑦人生快事莫如趣,而且许多成就都由“趣”字得来。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
( 2 )第②段画线句中的“莫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 3 )选择恰当的论据填入第②段横线处,并阐述理由。

A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

B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

( 4 )第③段运用了________的论证方法,作用是________。
( 5 )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有趣的人,眼前没有苟且,只有诗和远方。
B: 有趣的人,有强烈好奇心,能找到趣和乐。
C: 有趣的人,即使日子平凡,也能找到趣味。
D: 有趣的人,不仅自己快乐,也能快乐别人。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祥子想找个地方坐下,把前前后后细想一遍,哪怕想完只能哭一场呢,也好知道哭的是什么;事情变化得太快了,他的脑子已追赶不上。没有地方给他坐,到处是雪。……上哪里去呢?这个银白的世界,没有他坐下的地方,也没有他的去处;白茫茫的一片,只有饿着肚子的小鸟,与走投无路的人,知道什么叫作哀叹。

不知不觉的,他来到了中海。到桥上,左右空旷,一眼望去,全是雪花。他这才似乎知道了雪还没住,摸一摸头上,毛线织的帽子上已经很湿。桥上没人,连岗警也不知躲在哪里去了,有几盏电灯被雪花打的仿佛不住的眨眼。祥子看看四外的雪,心中茫然。

他在桥上立了许久,世界像是已经死去,没一点声音,没一点动静,灰白的雪花似乎得了机会,慌乱的,轻快的,一劲儿往下落,要人不知鬼不觉的把世界埋上。在这种静寂中,祥子听见自己的良心的微语。先不要管自己吧,还是得先回去看看曹家的人。只剩下曹太太与高妈,没一个男人!难道那最后的五块钱不是曹先生给的么?不敢再思索,他拔起腿就往回走,非常的快。

门外有些脚印,路上有两条新印的汽车道儿。难道曹太太已经走了吗?那个姓孙的为什么不拿她们呢?

不敢过去推门,恐怕又被人捉住。左右看,没人,他的心跳起来,试试看吧,反正也无家可归,被人逮住就逮住吧。轻轻推了推门,门开着呢。顺着墙根走了两步,看见了自己屋中的灯亮儿,自己的屋子!他要哭出来。弯着腰走过去,到窗外听了听,屋内咳嗽了一声,高妈的声音!他拉开了门。

“谁?哟,你!可吓死我了!”高妈捂着心口,定了定神,坐在了床上。“祥子,怎么回事呀?”

祥子回答不出,只觉得已经有许多年没见着她了似的,心中堵着一团热气。

“这是怎么啦?”高妈也要哭的样子的问:“你还没回来,先生打来电,叫我们上左宅,还说你马上就来。你来了,不是我给你开的门吗?我一瞧,你还同着个生人,我就一言没发呀,赶紧进去帮助太太收拾东西。你始终也没进去。黑灯瞎火的教我和太太瞎抓,少爷已经睡得香香的,生又从热被窝里往外抱。包好了包,又上书房去摘画儿,你是始终不照面儿,你是怎么啦?我问你!糙糙的收拾好了,我出来看你,好,你没影儿啦!太太气得——一半也是急得——直哆嗦。我只好打电叫车吧。可是我们不能就这么‘空城计’哇。好,我跟太太横打了鼻梁(注:横打了鼻梁,即保证),我说太太走吧,我看着。祥子回来呢,我马上赶到左宅去;不回来呢,我认了命!这是怎会说的!你是怎回事,说呀!”

祥子说:“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选自《骆驼祥子》第十二回,有删改)

( 1 )发生了什么事让选文中的祥子“走投无路”?请联系小说前文情节,简要概括。
( 2 )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他要哭出来。……高妈也要哭的样子的问……(二人各自因什么情绪而会“要哭出来”?)

②可是我们不能就这么‘空城计’哇。(划线的“空城计”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 3 )选文结尾,祥子回了高妈的话,你推断以下三项中哪项可能是祥子的答复。请联系情节,根据祥子性格,选择一项填在A处,并简述理由。

【甲】你走吧!……见了先生,告诉先生快跑,侦探说了,准能拿住先生。左宅也不是平安的地方。快跑!

【乙】明儿再说吧。事情简直说不清。

【丙】自然是有事,并且是要紧的事!你不用着急,我来是为你好!

( 4 )你认为是什么让祥子从“就是在地狱里也能作个好鬼”(第一回)变成了“还有口气的死鬼”(第二十四回)?请结合小说相关内容,简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岁月静好,芬芳满园,八年级,正是一个承上启下,雷雨交加的夏季。日益繁重的学业,也许让我们烦恼沮丧,但也激发了我们的斗志,磨砺了意志,让我更乐观、更坚强;日趋激烈的竞争,也许让我倍感压力,但师长的关爱,朋友的鼓励,让我们更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付出;学习之余,各项艺术活动或兴趣爱好,不仅调节了我们的身心,也让我们的青春岁月更丰富,更充实。加油吧,我的未来不是梦。

请以“初二,一个 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⑤不得抄袭套写。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脑海的记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