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租赁lìn 寒伧chèn 熨帖yùn 自惭形秽huì B: 无垠yín 债券quàn 譬喻pì 面面相觑qù C: 衣褶zhé 阔绰chuò 和煦xù 契约qì D: 契约qì 琐屑xiè 迷惘wǎng 矫揉造作jiāo |
2、 | 请选出下面各项中划线字书写有误的一项( ) A: 匀称 缥碧 不逊 摩肩接踵 B: 丘壑 沿溯 劳碌 深恶痛绝 C: 甲胄 泄气 翘首 和颜悦色 D: 纤细 凛冽 肿裁 因地置宜 |
3、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短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溪流一流淌出来,便宣告了它的生命,一定会寻着自己的道路流动了。正因为寻着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艰辛的。然而,它与青石的碰撞,便有了自己的______;它从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的______;它回旋在穴潭之中,便有了自己的______; A: 白练般的颜色 不可测的深沉 铜般韵味的声音B: 不可测的深沉 铜般韵味的声音 不可测的深沉 C: 铜般韵味的声音 不可测的深沉 白练般的颜色 D: 铜般韵味的声音 白练般的颜色 不可测的深沉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以诗词为主题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其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别出心裁,力求打造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B: 人们对工业产值大规模的下降非常恐慌,其实这不足为据,高速发展之后的下滑,是很正常的。 C: 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的小说人物形象,据说他的原形不是一个人,而是以一群旧社会读书人的形象综合起来创作的。 D: 为了不再重蹈复辙,你必须找出失败的原因,认真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样才能获得下次的成功。 |
5、 | 选出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 ) A: 风过去,街上的幌子,小摊,行人,仿佛都被风卷走了,全不见了,只剩下柳枝随风狂舞。 B: 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 C: 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D: 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支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
6、 |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从小丘西行B: 不可久居 C: 凄神寒骨 D: 潭西南而望 |
7、 | 运用排比和短语结构的知说,选择恰当的选项 雕刻家的意思,随随便便雕一个石像不如不雕,要雕就得把这位英雄活活地雕出来,让看见石像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_____________。 A: 认识这位英雄 特别明白英雄 经常崇拜英雄 B: 明白这位英雄 崇拜这位英雄 认识这位英康 C: 认识这位英雄 明白这位英雄 崇拜这位英雄 D: 特别明白英雄 认识这位英雄 经常崇拜英雄 |
8、 |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尤其糟的是,做母亲的水鸭子得时刻不停地叫唤,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呱格格格、呱格格格”地唱着,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 B: 如果一个人用尽全身之力,把嗓门憋得尖尖的,发出“哦——啊”的叫声,虽说比不上大鹦鹉的气势,听起来也蛮像了。 C: 到底叫不叫它呢?那一刻真叫我为难啊,如果我叫了,它竟然理也不理地飞走了,我怎么向旁边的人解释? D: “没有,”他生气地说:“我一点儿病也没有,只是那个坏东西在我睡觉的时候,把我裤子上的扣子全咬掉了。” |
9、 |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论魏晋(不管)B: 未果 , 寻病终(没有实现) C: 寻病终(不久) D: 后遂无问津者(探访) |
10、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娉婷(pīn) 忧戚(qī) 勾当(gòu) 间不容发(jiān) B: 冠冕(guān) 亵渎(dú) 瞥见(piē) 矫揉造作(jiǎo) C: 拜谒(jié) 轻觑(qù)) 煞白 (shà) 自惭形秽(huì) D: 豢养(huàn) 拮据(jù) 箴言(zhēn) 自吹自擂(lěi) |
背诵《野望》完成下面各题: ( 1 )第一句“东皋薄暮望”,交代了地点:________,时间:________。 ( 2 )颔联写薄暮中的“秋夜静景”,山对树、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 ( 3 )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 4 )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小题 [甲]小石潭记(节选)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1 )以上选文的作者是唐代的________和宋代的________( 2 )下面对文中画线句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快乐的(鱼儿),忽然向着远处游过去,来来往往,轻快迅疾。 B: (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慢慢消失。 C: 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有诸峰山,树林和山谷特别优美。 D: 有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儿展翅,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 3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通过描写潭水的清澈,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和鱼互相取乐的情景。 B: [乙]文开篇用“环滁皆山也”暗示了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人迹罕至。 C: [甲][乙]两文在写景时都有动有静,修辞方面也都运用了比喻。 D: [甲][乙]两文都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记叙了各自游览的过程。 ( 4 )下列语句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①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只要有爱,就是无价
①刚道北京,天空中飘着小雪,一阵风刮来,让人感到丝丝凉意。北京的朋友知道我喜欢吃火锅,特地带我去一家城西的老店,红灯笼,黄木板,每一桌上都有一口热腾腾的铜锅,锅子的烟囱高耸,烟囱的盖子大开,烧滚的锅子热气滚滚,弥漫在整个屋子。
②朋友点了一个大号的酸菜白肉锅,加了几盘羊肉,一些牛肉卷饼,然后把菜单推到我的面前,叫我点一些菜。我点了几个菜,特别点了爆炒黄鳝和韭黄炒鳝。跑堂的过来,看了菜单,好意地探询:“先生,您点了两道鳝鱼呢!”
③“对了,我喜欢吃鳝鱼!”
④北京厨子炒的鳝鱼果然美味,香、脆、鲜美,骨头也剔得干净,没有一点渣子。
⑤“老师怎么爱吃鳝鱼的呢?”北京的朋友问。
⑥我沉思了一下,就在水汽淋漓的火锅店里,简单地说起一段往事。
⑦小时候,我家门前的“亭仔脚”(就是屋檐下)摆了一个鳝鱼摊子,专卖炒鳝鱼和鳝鱼面。摊子黄昏才开张,正是我放学返家的时间,远远地就会看到爆炒鳝鱼的大烟,嗅觉似乎与视觉同时抵达,我凑到摊子前面,盯着油汪汪、黄灿灿的炒鳝鱼,使劲儿地吸了几口诱人的香气,咽下口水,然后我便低着头,绕过巷子,回到家里。
⑧为什么要低着头呢?因为炒鳝鱼的价钱很贵,我们根本吃不起。不要说炒鳝鱼,连鳝鱼面也吃不起,我们家兄弟姊妹就有十八个,一人吃一碗面,恐怕是一星期的饭钱了。我们从来不要求妈妈买来吃,妈妈非常了解我们的心理,于是她经常向卖鳝鱼的人央求,拜托他们杀了鳝鱼剩下的骨头一定要留给我们,妈妈深信鳝鱼的骨头充满钙质,还有各种维生素,对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孩子大有帮助。
⑨每天晚上,妈妈总会从鳝鱼摊提回一大袋的骨头,洗也不洗地丢到大锅熬煮。
⑩为什么洗也不洗?因为,妈妈说鳝鱼骨头上还带着鲜血,那是最为滋补的,洗净多么可惜!
⑪熬过两三个小时,鳝鱼骨头几乎在锅中化去,汤水成咖啡色,水面上浮着油花,这时,妈妈会撒一把葱花,关火。
⑫鳝骨汤熬好时,夜已经深了。妈妈把我们叫到灶间,一人一碗汤,再配上她在另一家面包店要来的面包皮,在锅里炙热了,变成香味扑鼻的饼干。我们细细地咀嚼面包皮,配着清甜香浓的鱼骨汤,深深感觉到生活的幸福。虽然吃不起鳝鱼与面包,但是鳝鱼与面包是有钱就吃得到的,鳝鱼骨和面包皮却是只有深爱我们的妈妈才做得出来。
⑬只要卖鳝鱼的来摆摊,我们一定会喝鳝鱼骨汤,奇特的是,我从来没有喝腻过,而且一直觉得这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⑭妈妈担心我们会吃腻,有时会在汤里加点竹笋,或下点蛋花;有时会用豆腐红烧,或与萝卜同卤……虽然用的都是普通的食材,却充满了美味的魔术。
⑮最神奇的,算是炸鳝鱼骨了。鳝鱼骨本来是歪曲扭动的,下了油锅时突然被拉直了,一条一条就像薯条一样,起锅时撒一些胡椒、盐,香、酥、脆,真是美味极了。我吃了好几年的鳝鱼骨头,一直到我去外地念书,偶尔回到乡下,喝到妈妈亲手熬的汤,总是觉得美味如昔,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妈妈把深情与爱熬入了那平凡的汤中,使我们身强体健,在普遍营养不良的乡下孩子中,我们总是气色红润,精神饱满。
⑯“也许是小时候吃不到鳝鱼,长大之后只要到馆子吃饭,看到有卖鳝鱼,总会点两道来吃,一边吃就会一边怀念起那一段艰苦的岁月。”我对北京的朋友说。
⑰大家听得入神,纷纷夹起鳝鱼,细细咀嚼。当然,有故事加味,鳝鱼也变得别有滋味了。
⑱吃完火锅,我漫步在北京街头,此时雪花漫天飞舞,我回想着妈妈熬制的鳝鱼骨汤的味道,感到我们的生命正是那些看似微贱的东西,累积出一些无价的意义,使我们感到丰盈。
⑲谁能告诉我鳝鱼骨头一斤多少钱?面包皮一袋多少钱?市场里捡来的青菜一斤多少钱?
⑳只要有爱,就是无价的。
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严毅梅
①人类一直好奇:为何唯独我们这个物种才有语言?语言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为此,从事现代生物学、当代语言学、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科学家,研究了人类语言的起源和演化。最新的研究表明,气候可能影响了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②美国迈阿密大学的迦勒·埃弗雷特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某一地区的湿度可能对当地的话言造成影响。他们研究了3700多种语言,发现629种声调多变的语种,大多出现在非洲和南亚的湿热地区,北美、亚马逊和新几内亚的潮湿地带以及中国以南的地区,比如越南语、缅甸语等:而声调平和的语言如蒙古语、埃及语等,大都出现在干燥或干旱的地区。
③我们知道,声带是负责人类发声的器官。发声时,先吸入空气,然后将声带内收和拉紧,并控制呼吸,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引起振动而发出声音:而声调是由声带振动时的长度、张力、质量和位置决定的。
④今日多数的欧洲语言被认为源于6000多年前的原始印欧语。它最早是由气候干燥的黑海北部草原地带的先祖所使用的。因为吸入干燥的空气会令声带干涩,缺乏弹性,所以较难发出声调复杂的语言。因此,埃弗雷特认为干燥的气候可能使住在该地区的人的语言声调平和。与干燥的气候相比,湿润的气候使人的声带更富有弹性,从而能够发出更多的声调。因而声调多变的方言一般出现在气候潮湿的地区。比如粤语中共有9个声调,而北方人利习惯了普通话的4个声调。
⑤埃弗雷特认为,这意味着在漫长的岁月中,气候是影响语言形成和演化的要素之一。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刚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时难度较大,因为控制声带的肌肉必须调整才能发出新的声调。
(选自《青少年科技博览》,有删改)
( 1 )下面对全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他们研究了3700多种语言,发现629种声调多变的语种。(列数字)
B.声调平和的语言如蒙古语、埃及语等,大都出现在在干燥或干旱的地区。(举例子)
C.声调是由声带振动时的长度、张力、质量和位置决定的。(下定义)
D.与干燥的气候相比,湿润的气候使人的声带更富有弹性,从而能够发出更多的声调。
( 3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要求:自拟题目,主题明确,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语言特色明显,有较强的感染力,不少于600字。
197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聚会。有记者问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
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答道:“是在幼儿园。”
记者愣住了,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呢?”
老人如数家珍地说道:“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