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呼兰区长岭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选项中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四世同堂》、戏剧《茶馆》等。
B: 《战国策》相传是春秋时期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策谋和言论的汇编。
C: 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D: 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以“背影”为线索,表达了父子深情。
2、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麦田发表了一篇题为《人造韩寒》的博文,称韩寒的成功是其父韩仁均和出版人路金“人造”和“包装”的结果,还称韩寒当年在新概念大赛中的获奖作品为其父代写。
B: “拆高架和办青奥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丁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节俭办青奥是写入青奥理念的,南京青奥会赛事本身的预算将不会高于以节俭为特色的新加坡青奥会。”
C: 3月20日起,油价首次逼近8元大关,已经突破不少人的心理防线,有关人士正在预测油价上涨的连锁反应何时将带动蔬菜等价格的走高?
D: 作为一项新技术和新媒介,微博提供的不仅是140个字符、一张图片、一段视频,还给公众无偿建设了一个广阔的沟通交流平台。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尊敬,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③②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中记载的许多策士故事中的一个,它对人物言行的简洁传神的刻画被后人作为写人记事的典范。
B: 《隆中对》写了诸葛亮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做的回答策略。因为对策的地点在诸葛亮的隐居地隆中,所以称它为“隆中对”。人们常说的“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就是指这篇对策而言。
C: 《渔家傲·秋思》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象。“衡阳雁去”,秋天边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四面边声连角起”,这种“边声”是中原没有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D: 《出师表》是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一篇表文,因情真意切感动过无数读者。苏轼曾称赞它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5、

对《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的兴趣不在于集中介绍某一景物,而是从总体着眼,描绘湖上的春意。
B: “渐欲”“才能”两个词语,动态地表现着“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C: 这首诗观察点不在某一处,而是边行走,边观察,多角度描写钱塘湖春景。
D: 这首诗处处紧扣季节特征,把春天的钱塘湖描绘得生机盎然,十分迷人。
6、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校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班,大家都有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B: 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
C: 事实证明,忽视汉语教学不仅让汉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退,也造成了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
D: 十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娴熟 滞留 鹤立鸡群 催枯拉朽
B: 轮廓 胆怯 油光可鉴 和颜悦色
C: 歼灭 翘首 眼花瞭乱 抑扬顿挫
D: 劳碌 教诲 振耳欲聋 一丝不苟
8、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狩猎 蜿蜒 踊跃 消声匿迹
B: 卑鄙 嘱咐 稀疏 天衣无缝
C: 烘烤 寒噤 告戒 义愤填膺
D: 污篾 弛骋 缭绕 海枯石烂
9、

下列划线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诘责(jié) 首(qǐ) 深痛疾(wù) 禁(gù)
B: 发(juǔn) 加(guān) 飞戾天(yuān) 污(diàn)
C: 名(nì) 裂(jūn) 长短叹(xū) 碧(piāo)
D: 死(pián) 马(xiāng) 广无垠(mào) 眼(yì)
10、下列文句内划线字的字音,依次与下面选项中文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①院中一棵大树遮天蔽日,将四周一圈房屋护在一片绿荫之下。

②闻一多在《最后一次讲演》中,怒斥子手,痛骂反动派。

③爬山虎的叶子那么鲜活亮丽,它的虎虎有生气的卷须又在锐不可地向前伸展。

A: 媲/烩/档
B: 蓖/刿/裆
C: 批/脍/挡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1 )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 2 )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问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1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之者谁 名:命名。
B: 得之心而之酒 寓:寄托。
C: 佳木而繁阴 秀:繁茂。
D: 不知太守之乐其 乐:快乐。
( 2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四时景不同 / 曾不能损魁父
B: 行者休树 / 其一犬坐
C: 不知人之乐 / 温故知新
D: 醉能同乐 / 安陵君许寡人
( 3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跃然纸上。
B: 文章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众宾归”均围绕“乐”字展开,既写出太守与民同乐,又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政治清明。
C: 游记着力写太守与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人生态度。
D: 文章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尤其是“也”和“而”字的灵活运用,使得语言具有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世界视角看丝绸之路葛剑雄

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作用不言而喻,但中国人几乎从未主动利用这条路获取利益;相对的,回鹘、阿拉伯商人途经此地,把丝绸贩运到波斯、罗马一带,成为了直接的获利者。丝绸一经传入西欧,立刻成为了上流社会追逐的奢侈品,价格一度比黄金还贵。正是这样的市场需求驱使了一批商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维持着这条路线。

安史之乱后,古丝路被切断,中国经济中心持续南移,海上商路逐步形成。在此之前中国的海上从未开放外贸,还经常实行海禁、迁海,民间的海外贸易自然被长期禁止。元朝虽有一个短暂的开放时期,但朱元璋认为海外有敌对势力,在明朝实行了更严格的海禁。

“片板不得下海”。清朝时,为切断郑成功与内地的联系,中央下令从辽东到广东,所有沿海要腾出20~50里的无人区,农田荒废,更谈不上海外贸易。

在严格的限制下,海上丝绸之路虽然存在,但能够利用其获利的中国商人微乎其微。上世纪在印尼发现的“黑石号沉船”是一艘唐朝后期的船只,打捞后清理出6万多件中国瓷器和大量中国钱币。这些瓷器质地粗糙,只有一套阿拉伯风格的瓷器比较精美,考古人员推测此为船主自用,而粗糙的瓷器和钱币仅仅是顺路带回的货品而已。

明朝初年,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几乎都有六七十艘大船,最远到达东非的肯尼亚。然而,在世界史评中,这次远航的意义远不如哥伦布的新航线。我们认为,这和两次航海的性质不同有关。郑和下西洋毫无疑问是中国航海史上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航海的重要目的是为永乐帝朱棣政权做宣传,到海外诸国赏赐天朝物产,带回各国的朝贡物品。相较而言,西方航海家发现新大陆,是一个纯粹的地理发现,为人类的认知做出了贡献。

尽管丝绸之路早已存在,但中国古代却从未为其命名,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这与中国古代长期的“天下观”及“重农抑商”的传统有关。

古代的中国历来只有天下观念而无国家概念,庙堂和江湖都认为四海之内尚存许多还未开化的蛮夷之地,无需统治,加上黄河流域能够产出足够丰富的物资,因此也无需了解外面的世界。在这样的观念下,古代中国根本不可能和周边开展正常的贸易交往,朝贡则成为了小国与中国交往的唯一方式。中国与周边小国的交往讲究薄来厚往,所以后者朝贡的积极性更高。

正因如此,今天的“一带一路”只是借用了丝绸之路名称,而不是要重建一条一模一样的丝绸之路。更重要的是,今天我们提倡的“一带一路”并非重复历史,既不是同郑和一样完全出于政治目的,也不是像西方殖民者一般借海外貿易来侵略,而是建设一条全面开放的旨在与他国友好合作的积极之道。

(选自《环球人文地理》)

( 1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古代一批商人以生命为代价来维持丝绸之路,这是因为在西欧丝绸是价格一直比黄金还贵的奢侈品。
B: “黑石号沉船”上,中国瓷器粗糙,阿拉伯瓷器精美,意在说明唐朝时期阿拉伯瓷器技艺比中国先进。
C: 世界史评认为郑和下西洋没有意义,因为它既不是纯粹的地理发现,也没能为人类的认知做出贡献。
D: 朝贡是周边小国与古代中国的交往方式,前者积极性更高,因为周边小国在这种交往中的获利更多。
( 2 )文章认为中国古代对丝绸之路不够重视,其表现在哪三个方面?请简要概括。
( 3 )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包含几层意思?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

窗体顶端

①温丝果特是一个美丽的英国小姑娘。她有着一头金黄的鬈发,粉嫩的脸蛋上长着一双大大的蓝眼睛,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她的嗓音柔婉甜美,非常动听。她一笑起来脸上就像绽开了一朵花。街区的人都亲切地称她为“雷丁市的安淇儿”。

②雷丁市是伯克郡的一个辖区,那里花木繁盛,风景如画,气候舒适宜人。经常有外地人来到这里定居。这年春天,温丝莱特家的左邻新搬来了一位老妇人 ——珍妮芙太太。她是一个孀妇,无儿无女,只有一个侄子,也不在身边,因而显得非常孤单。大人们都很忙,没有人愿意在她家门前驻足片刻。老妇人却吸引了温 丝莱特的注意,因为她跟老妇人一样孤寂。温丝莱特的父母都是职业演员,忙碌是他们的生活常态。每天放学后,温丝莱特就会到老太太那里去,和她玩一会儿。她 给老妇人讲幼儿园的趣事,老妇人给她讲好听的童话故事。尤其是周末,老少两人常常在一块儿共享快乐的时光。

③这个春天,珍妮芙太太感觉异常明媚。

④有一次,珍妮芙太太问起了温丝莱特长大后最想做什么。温丝莱特毫不犹豫地回答,像爸爸妈妈一样做演员。不过,她要成为大明星,拿奥斯卡奖。珍妮芙太太一边为小女孩梳头,一边赞许地点点头。

⑤在早春的花草开始卖弄风姿的时候,不如意也悄然降临了。温丝莱特的脖子上长出了一个肿块儿,足有鸽子蛋大小。父母急忙把她送到伯克郡最好的医院治 疗。医生说那是一个良性肿瘤,尚处在早期,只要一个手术问题就解决了。不过,主刀医生的手术排得太满,温丝莱特的手术要在下一周进行。

⑥温丝莱特回到家中,变得沉默自闭了。她不愿去幼儿园,也不再去珍妮芙太太那儿了,她害怕手术。一个黄昏,珍妮芙太太来到了温丝莱特的家。她问了问 关于手术的一些情况,摸了模温丝莱特的头,鼓励她坚强一些。接下来的两天,珍妮芙太大再也没有来过。温丝莱特有点儿想她了。可是,珍妮芙太太家的门一直紧闭着。

⑦温丝莱特的手术很成功。她在医院疗养了一周后,回到了自己的家。可是,她依然没有见到珍妮芙太太。两天后的傍晚,温丝莱特放学回家后,欣喜地发现 珍妮芙太大家的门敞开着!她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进去。可是,她没有见到珍妮芙太太。在房间忙着收拾东西的,是一个男子。仔细看,竟是马休医生——她手术时的 主刀医师!温丝莱特惊奇地问:“您怎么会到这里来?”马体医生说他是珍妮芙太太的侄子。温丝莱特于是急切地同珍妮芙太太到哪儿去了。马体医生的眼神黯淡下 去,他轻声说道:“她去世了!”

⑧原来,当珍妮芙太太得知是自己的侄子为温丝莱特主刀后,便赶往柏克郡,找到了马休。她向马休提出一个建议,一定要按颈部皮肤的纹路横向切口。因为温丝莱特脖子上的肿块儿是竖着长的,马休原本的方案是纵向切口,那样手术难度最低,风险最小。所以他显出了为难的样子。可姑妈不依不饶,非要他改变方案不可。她说:“如果刀口是纵向切的,那么将来就会留下一道醒目的疤痕,她做大明星的梦想也就被这一刀给割掉了。”马休医生答应了。可就在次日,珍妮芙太太在 回雷丁市的路上不幸遭遇了车祸。

⑨温丝莱特听着,哭成了一个泪人……

⑩时光的脚步永不停歇。转眼,温丝莱特出落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美貌女孩儿,顶利地成为一名演员。凭借世纪之作《泰坦尼克号》中女主角罗丝这一角色,她创造了电影史上的一个神话,并一举获得第81届奥斯卡影后的桂冠。

( 1 )为什么珍妮芙太太感觉这个春天“异常明媚”?

( 2 )选文第②段加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 3 )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列划线词语和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在早春的花草开始卖弄风姿的时候,不如意也悄然降临了。

②温丝莱特听着,哭成了一个泪人……

( 4 )第③段插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 5 )结合选文内容,为温丝莱特写一个简短的获奖感言。

四、写作(分值:60分)
天论天空如何阴霾,太阳一直都在;无论道路多么曲折,信念一直都在;无论境遇怎样坎坷,亲情一直都在……请以“你一直都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自定立意,诗歌不少于16行;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セ曾经沧海丶”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