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 , 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B: 边上的玛格丽塔不以为然地:“反正我看黑羊身上的毛也一样暖和。”(不当回事的,不重视的。) C: 巍峨峥嵘的阿尔卑斯山。(高峻,突出。) D: 玛丽亚伫立良久。(长时间站着。) |
2、 | 下列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这是迎接新世纪对我们的迫切要求。 B: 知识就是力量。 C: 青少年朋友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 D: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
3、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B: 《蒲柳人家》主要描写了几个普通农家人的多情重义,体现了中国农民的淳朴善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C: 本文主要写了三个人物,其中何满子是线索人物。 D: 本文在展开情节的过程中,采用了插叙的方式,使内容丰富,主线简约。 |
4、 | 下面划线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 B: 尊君在否?(对父亲的尊称) C: 博学而笃志(坚定) D: 其一犬坐于前(一只狗) |
5、 | 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戏剧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威尼斯商人》是一部诗剧。 B: 他每一天每个小时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 “皇上在更衣室里。”--这句话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C: 《孔乙己》选自《呐喊》,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白话小说。《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写的一篇讽刺小说。 D: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这句话的感叹号运用正确。 |
6、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家庭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是遂过家训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包括家规、家约、家范等)来体现,起到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作用。B: 主席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意义重大。人们急于了解“一带一路”是短期的构想还是长远的政策? C: “四个全面”的提出,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更加完整。 D: 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学校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活动,防止师生不浪费用电。B: 学生不但喜欢上网观看球赛,而且许多青年教师也喜欢这样。 C: 是否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败的前提。 D: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还增长了见识。 |
8、 | 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文按照对事物观察的顺序进行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详细介绍。 B: 本文在介绍蝉时,将其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使文章读来亲切有趣。 C: 第一部分介绍了蝉的地穴和它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第二部分介绍了从幼虫到产卵的过程。 D: 本文虽是说明文,但作者在字里行间里表达了对蝉的赞美、同情,极具感染力。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几年,国产奶粉的质量问题频发,从客观上推进了我国消费者对“洋奶粉”的依赖心理,使得“洋奶粉”格外受宠。B: 望着白云缭绕的巍巍香炉峰和飞流直下、势不可挡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 C: 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核安全方面的专家,用9个月时间对在建核电机组、待建核电机组及核燃料循环设施等进行了安全检查。 D: 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情感丰富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叙述方式自由活泼。 |
10、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佝偻(gōu) 殷红(yān) 针砭(biǎn) 锋芒必露 B: 供给(gěi) 游弋(yì) 筵席(yán) 妇儒皆知 C: 恣雎(zì) 嗤笑(cī) 作崇 瓜熟蒂落 D: 瞠目(chēng) 豢养(huàn) 倾轧(yà) 人情世故 |
阅读唐诗,完成问题。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1 )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 )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①惩山北之塞________ ②杂然相许________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________ ④河曲智叟亡以应________ ( 2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 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 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 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子。 ①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②甚矣,汝之不惠。 ( 4 )下面两人说的话,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有无异同?请作简要说明。①愚公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②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5 )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 |
从孩子照相说起
鲁迅
①做儿子时,以将来的好父亲自命,待到自己有了儿子的时候,先前的宣言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况且我自以为也不算怎么坏的父亲,虽然有时也要骂,甚至于打,其实是爱他的。所以他健康,活泼,顽皮,丝毫没有被压迫得瘟头瘟脑。
②但那健康和活泼,有时却也使他吃亏,九一八事件后,就被同胞误认为日本孩子,骂了好几回,还挨过一次打——自然是并不重的。这里还要加一句说的听的,都不十分舒服的话:近一年多以来,这样的事情可是一次也没有了。
③中国和日本的小孩子,穿的如果都是洋服,普通实在是很难分辨的。但我们这里的有些人,却有一种错误的速断法:温文尔雅,不大言笑,不大动弹的,是中国孩子;健壮活泼,不怕生人,大叫大跳的,是日本孩子。
④然而奇怪,我曾在日本的照相馆里给他照过一张相,满脸顽皮,也真像日本孩子;后来又在中国的照相馆里照了一张相,相类的衣服,然而面貌很拘谨,驯良,是一个道地的中国孩子了。
⑤为了这事,我曾经想了一想。
⑥这不同的大原因,是在照相师的。他所指示的站或坐的姿势,两国的照相师先就不相同,站定之后,他就瞪了眼睛,伺机摄取他以为最好的一刹那的相貌。孩子被摆在照相机的镜头之下,表情是总在变化的,时而活泼,时而顽皮,时而驯良,时而拘谨,时而烦厌,时而疑惧,时而无畏,时而疲劳……照住了驯良和拘谨的一刹那的,是中国孩子相;照住了活泼或顽皮的一刹那的,就好像日本孩子相。
⑦驯良之类并不是恶德。但发展开去,对一切事无不驯良,却决不是美德,也许简直倒是没出息。“爸爸”和前辈的话,固然也要听的,但也须说得有道理。假使有一个孩子,自以为事事都不如人,鞠躬倒退;或者满脸笑容,实际上却总是阴谋暗箭,我实在宁可听到当面骂我“什么东西”的爽快,而且希望他自己是一个东西。
⑧但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名之曰“ △ ”(A.有趣 B.乖顺)。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凡是属于动的,那就未免有人摇头了,甚至于称之为“洋气”。又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①;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壮健,我偏生病……这才是保存中国固有文化,这才是爱国,这才不是奴隶性。
⑨其实,由我看来,所谓“洋气”之中,有不少是优点,也是中国人性质中所本有的,但因了历朝的压抑,已经萎缩了下去,现在就连自己也莫名其妙,统统送给洋人了。这是必须拿它回来——恢复过来的——自然还得加一番慎重的选择。
⑩即使并非中国所固有的罢,只要是优点,我们也应该学习。即使那老师是我们的仇敌罢,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在这里要提出现在大家所不高兴说的日本来,他的会摹仿,少创造,是为中国的许多论者所鄙薄的,但是,只要看看他们的出版物和工业品,早非中国所及,就知道“会摹仿”决不是劣点,我们正应该学习这“会摹仿”的。“会摹仿”又加以有创造,不是更好么?否则,只不过是一个“恨恨而死”而已。
【注释】①扶乩(jī):一种民间请示神明的方法。将一丁字形木棍架在沙盘上,由两人扶着架子,依法请神,木棍于沙盘上画出文字,作为神明的启示,以显吉凶。
( 1 )这篇文章应该收录到鲁迅的哪部作品集?( )
我选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 4 )有人将《朝花夕拾∙五猖会》父亲让我背《鉴略》的故事作为本文的论据,你觉得合适吗?什么?朝闻道①(节选)
刘慈欣
前情提要:在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爱因斯坦赤道即将启动探寻宇宙大一统模型的时刻,宇宙的排险者出现了,并把爱因斯坦赤道蒸发了!在告诉科学家们大一统模型的证明会带来宇宙的毁灭后却因为“知识密封准则”没有说出大一统模型的真相!于是科学家们便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宇宙的终极奥秘告诉他们,然后毁灭他们!排险者答应了!并且在戈壁滩上制造了一个“真理祭坛”……
生命和真理的交换开始了。
第一批八位数学家沿着长长的坡道向真理祭坛上走去。这时,沙漠上没有一丝风,仿佛大自然屏住了呼吸,寂静庞罩着一切,刚刚升起的太阳把他们的影子长长地投在沙漠上,那几条长影是这个凝固的世界中唯一能动的东西。
数学家们的身影消失在真理祭坛上,下面的人们看不到他们了。所有的人都凝神听着,他们首先听到祭坛上传来的排险者的声音,在死一般的寂静中这声音很清晰:
“请提出问题。”
接着是一位数学家的声音:“我们想看到费尔玛和哥德巴赫两个猜想的最后证明。”
“好的,但证明很长,时间只够你们看关键的部分,其余用文字说明。”
排险者是如何向科学家们传授知识的,以后对人类一直是个谜。在远处的监视飞机上拍下的图像中,科学家们都在仰起头看着天空,而他们看的方向上空无一物,一个普遍被接受的说法是:外星人用某种思维波把信息直接输入到他们的大脑中。但实际情况比那要简单的多:排险者把信息投射在天空上,在真理祭坛上的人看来,整个地球的天空变成了一个显示屏,而在祭坛之外的角度什么都看不到。
一个小时过去了,真理祭坛上有个声音打破了寂静,有人说:“我们看完了。”
接着是排险者平静的回答:“你们还有十分钟的时间。”
真理祭坛上隐隐传来了多个人的交谈声,只能听清只言片语,但能清楚地感受到那些人的兴奋和喜悦,像是一群在黑暗的隧道中跋涉了一年的人突然看到了洞口的光亮。
“……这完全是全新的……”,“……怎么可能……”,“……我以前在直觉上……”,“……天啊,真是……”
当十分钟就要结束时间,真理祭坛上响起了一个清晰的声音:“请接受我们八个人真诚的谢意。”
真理祭坛上闪起一片强光,强光消失后,下面的人们看到八个等离子体火球从祭坛上升起,轻盈地向高处飘升,它们的光度渐渐减弱,由明亮的黄色变成柔和的桔红色,最后一个接一个地消失在蓝色的天空中,整个过程悄无声息。从监视飞机上看,真理祭坛上只剩下排险者站在圆心。
“下一批!”他高声说。
在上万人的凝视下,又有十一个人走上了真理祭坛。
“请提出问题。”
“我们是古生物学家,想知道地球上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
古生物学家们开始仰望长空,但所用的时间比刚才数学家们短得多,很快有人对排险者说:“我们知道了,谢谢!”
“你们还有十分钟。”
“……好了,七巧板对上了……”,“……做梦也不会想到那方面去……”,……难道还有比这更……”
然后强光出现又消失,十一个火球从真理祭坛上飘起,很快消失在沙漠上空。
……
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走上真理祭坛,完成了生命和真理的交换,在强光中化为美丽的火球飘逝而去。
一切都在庄严与宁静中进行,真理祭坛下面,预料中生离死别的景象并没有出现,全世界的人们静静地看着这壮丽的景象,心灵被深深地震摄了,人类在经历着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灵魂洗礼。
一个白天的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太阳已在西方地平线处落下了一半,夕阳给真理祭坛撒上了一层金辉。物理学家们开始走向祭坛,他们是人数最多的一批,有八十六人。就在这一群人刚刚走上坡道时,从日出时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寂静被一个童声打破了。
“爸爸!!”文文哭喊着从草坪上的人群中冲出来,一直跑到坡道前,冲进那群物理学家中,抱住了丁仪的腿,“爸爸,我不让你变成火球飞走!!”
丁仪轻轻抱起了女儿,问她:“文文,告诉爸爸,你能记起来的最让自己难受的事是什么?”
文文抽泣着想了几秒钟,说:“我一直在沙漠里长大,最……最想去动物园,上次爸爸去南方开会,带我去了那边的一个大大的动物园,可刚进去,你的电话就响了,说工作上有急事,那是个天然动物园,小孩儿一定要大人们带着才能进去,我也只好跟你回去了,后来你再也没时间带我去。爸爸,这是最让我难受的事儿,在回来的飞机上我一直哭。”
丁仪说:“但是,好孩子,那个动物园你以后肯定有机会去,妈妈以后会带文文去的。爸爸现在也在一个大动物园的门口,那里面也有爸爸做梦都想看到的神奇的东西,而爸爸如果这次不去,以后真的再也没机会了。”
文文用泪汪汪的大眼睛呆呆地看了爸爸一会儿,点点头说:“那……那爸爸就去吧。”方琳走过来,从丁仪怀中抱走了女儿,眼睛看着前面矗立的真理祭坛说:“文文,你爸爸是世界上最坏的爸爸,但他真的很想去那个动物园。”
丁仪两眼看着地面,用近乎祈求的声调说:“是的文文,爸爸真的很想去。”
方琳用冷冷的目光看着丁仪说:“冷血的基本粒子,去完成你最后的碰撞吧,记住,我绝不会让你女儿成为物理学家的!”
物理学家们走上了真理祭坛那圆形的顶面,在圆心,排险者微笑着向他们致意。突然间,映着晚霞的天空消失了,地平线处的夕阳消失了,沙漠和草地都消失了,真理祭坛悬浮于无际的黑色太空中,这是创世前的黑夜,没有一颗星星。排险者挥手指向一个方向,物理学家们看到在遥远的黑色深渊中有一颗金色的星星,它开始小得难以看清,后来由一个亮点渐渐增大,开始具有面积和形状,他们看出那是一个向这里漂来的旋涡星系。星系很快增大,显出它滂礴的气势。距离更近一些后,他们发现星系中的恒星都是数字和符号,它们组成的方程式构成了这金色星海中的一排排波浪。
宇宙大统一模型缓慢而庄严地从物理学家们的上空移过。
……
当八十六个火球从真理祭坛上升起时,方琳眼前一黑倒在草地上,她隐约听到文文的声音:
“妈妈,那些哪个是爸爸?”
……
【注】①小说题目化用《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道”指的是宇宙间的一切法则、道理。
( 1 )【初读梳理】根据选文的阅读,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人物 |
得到的真理 |
面对死亡的态度 |
八位数学家 |
费尔玛和哥德巴赫两个猜想的最后证明 |
在①________中,走向死亡 |
②________ |
③________ |
在热烈的讨论中,走向死亡 |
八十六个物理学家 |
星系中的恒星都是数字和符号,它们组成的方程式构成金色星海中的一排排波浪 |
在④________中,走向死亡 |
这时,沙漠上没有一丝风,仿佛大自然屏住了呼吸,寂静庞罩着一切,刚刚升起的太阳把他们的影子长长地投在沙漠上,那几条长影是这个凝固的世界中唯一能动的东西。
( 3 )【研读分析】选文在情节设计中,别具匠心地设计了物理学家丁仪的女儿文文、妻子方琳的出现,作者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写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让我们感受生活,收获灵感,说真话,抒真情,写出你最有生活体验的好文章。
请以“我好想好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500字以上;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