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保定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截至3月31日,浙江共查处酒后驾驶事件1100起,较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倍多。
B: 中国在未来10年中能否继续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大批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
C: 最近,西方国家以防止不让叙利亚发生人道主义灾难为幌子,开始谋划制裁叙利亚。
D: 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插艾蒲、采百草等习俗在温州民间广为流传。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昆明是享誉全国的宜居城市,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李华的妈妈,总喜欢在翠湖的长堤上散步。
B: 初一上学期,通过参加班级诗歌朗诵会,我对那些充满了奇特想象的诗歌更感兴趣了。
C: 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培养自己分析、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D: 据她后来回忆,被偷走的包里除了妈妈给的500元钱外,还有学生证、身份证、手机等其他证件。
3、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走进校门,就会被一种大气揪住。一条宽阔笔直的大道向校园深处延伸进去,________,________,建筑后边青山隐隐。

①四季葱绿的树林生长在道路两旁

②道路两旁是四季葱绿的树林

③庄严的石头建筑位于校园深处

④校园深处是庄严的石头建筑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③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将是新技术伴随下的阅读时代的复兴。
B: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C: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已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
D: 成语之所以受到人们长期的喜爱,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各行各业要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
B: 用生动的故事,抓住了国外听众的兴趣点,启开强烈的共鸣。
C: 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D: 在浙江乌镇开幕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就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中国方案”。
6、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韩麦尔、奧楚蔑洛夫、于勒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C: 戏剧是通过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的。按照表现形式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
D: 《谈生命》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其作品《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主要歌颂母爱、童真、大自然。
7、对于《台阶》一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语言十分口语化,作者好像在为我们讲述一个平常的邻家的故事。
B: 文中的父亲一生辛勤劳作,是一个淳朴、厚道、吃苦耐劳的人。
C: 父亲一生劳作是为了抬高自家的台阶,表现了父亲好强、爱慕虚荣的特点。
D: 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和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
8、

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 (zhì )留 取( xī ) 抽(yē) 狡( xié)
B: 笑(shěn) ( yù )词 扶( yè ) ( xiè)渎
C: 难( jié ) 然( fú) 进(pián) 独( yǐ )
D: 恣(suī) ( xuàn)虚 桥 (jiàn) ( kuāng )骗
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考察期间,贺国强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和大学生就业。
B: 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C: 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D: 中学时代是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如果能在此期间多背诵些优秀的诗文,就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
10、

下列加线的字读音和书写都完全正确一项是( )

A: 洗(dí) (yīn)哑 (wěn)乱 即物起(xìng)
B: (zhù)立 发(shù) (jiàn)或 鳞次(zhì)比
C: (qiáng)褓 (zhàn)桥 胆(què) 面面相(qù)
D: (piāo)悍 鞭(tà) 躯(qiào) 顶礼(mó)拜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定风波·罗绮满城春欲暮

[北宋]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口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

(注释)①聊逸豫:偶尔寻一点欢乐;②归时数:由时运注定;③争:怎么;④我辈:我等,我们,一说“我悲”。

( 1 )这首词在流传的过程中缺了一个字,请根据你对这首词的理解,在词中口处,填入你认为最合适的字,并简述理由。
( 2 )这首词中“功名得丧归时数”一句与《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情感上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州三礼辟西曹主簿,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

(选自《宋书•隐逸列传》,略有删改)

【注】仕:做官。辟:征召。主簿:官职名。

( 1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

凝之悉散之亲属

( 2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州里多次礼聘刘凝之做官的原因是什么?刘凝之为什么不接受?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背楼的父亲

侯拥华

装修新房,联系好了建材。但货物送来的时候,太阳已经高高挂在了头顶。拉货的师傅在楼下向我招手,我怒气冲冲往楼下赶。我冲他发火,而他,赔着笑脸解释,风大,货不好拉,走得慢。

我余怒未消,吵着说下午还有事出去,这么晚,让我下午怎么做别的事情。

他并不生气,一面带笑给我配货单让我验货,一面应承,马上找人背楼。

他开始打电话,一个个电话打出去,很快,我发现他刚才还堆笑的脸,渐渐转为不悦和失落。

什么?忙……来不了?……你也有活儿,在做?……那,那,算了……

电话打完了,他垂头丧气。

我失望极了,摆手让他离去。他忽然精神振作起来,别怕,我背。

我用怀疑的目光上下打量他,a他脸色白净,头发乌黑利落,一米八的身高,穿着一身整洁的笔挺西装。

无奈,对照着验货单我一样一样查验货物,又商量好背楼的价钱。满满一车的货物,堆得像座小山。他一脸喜悦。在我狐疑的目光中,他搬卸货物,开始背楼。在他离开的瞬间,我偷偷尝试一下他所背货物的重量,放在肩头,走上两步,然后龇牙咧嘴地放下,再轻轻揉揉肩膀。

在我看来,他怎么看都不像是专业的背楼工人。果然,在他来回背了几趟货物后,b他站在楼道里背靠着墙大口喘气,胸脯一起一落的像个大风箱。而他额头的汗淋淋漓漓淌下来,在弯腰的瞬间,将楼道的地面滴滴答答打湿一片。

四月的天,已经热起来。他跑上跑下,很快衣衫湿透,连头都冒着热气,像极了一个揭开盖子的大蒸锅。

不久,他上来喘气休息,不好意思起来,说背完还要一些时间,你先回去吃饭吧,我搬完了给你打电话。

看他真诚的样子,我就下楼走了。

小区外面不远处就有一家小饭馆,我走进去,坐下来要了啤酒小菜慢慢吃起来,大约一个时辰才离开。回去时走到楼梯口又遇见了他。此时,他早已累得不成样子,满脸汗渍横七竖八地画在脸上,上起楼来东摇西晃,像散了架的推货车。我伸手帮他,他摆手让我上楼等着。

我看着他心有些痛,为了背楼他已经干了一个多时辰,至今还饿着肚子。在他上楼将货物背进屋子里的时候,我劝他休息一下。他依旧斜靠墙大口喘气,随手拉下脖子上的已经黑了的白毛巾,轻轻抹去脸上的热汗。

我和他搭讪。师傅,生意好吗?他说,还可以。我说你拉货还背楼?他说,是,现在谁家拉货不背楼,也算是顺道的生意,一并做了。我说,师傅,你今年四十几了?他忽然一惊,说,哪呀,五十多了。我说,不像,真不像。他笑了,说,别不信,我孩子都上大学了。他忽然开始感慨起来,要不是为了孩子,谁会做这苦力活?他和妻子原来在市里一家机械厂工作,坐了三十多年的办公室,没想到要退了却下岗了。这不,孩子上大学,不干行吗?

那天,他干干停停,直到下午两点方才干完。走时我多给他十元,他坚决不收。他下楼,我送他,眼眶湿漉漉的。

他走后,我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下去,忽然发现他遗落在窗台上的手机,跑下来叫他,他的背影已经望不见了。我开始用他的手机和他的亲人联系,拨出去,才知道电话停机了。

莫非,中午他打电话的那一幕,只是一场表演给我看的戏?

果然,在通话记录中,我看到,他最近一次通话时间定格在20:32。

我笑笑,又摇头,满腹酸涩。我忽然间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我上学的时候,父亲,和他一样的拼命。

(选文有删改)

( 1 )结合原文内容,分析“我”对“他”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 2 )从表达方面选择合适的角度,分别赏析画线句。

①他脸色白净,头发乌黑利落,一米八的身高,穿着一身整洁的笔挺西装。

②他站在楼道里背靠着墙大口喘气,胸脯一起一落的像个大风箱。

( 3 )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试结合具体情节加以分析。

( 4 )文章为什么要写他的“电话停机”以及“最近一次通话时间定格在20:32”的细节?请从内容、结构两方面加以分析。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上班的时候,看见同事方老师正搬走学校门口一辆辆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走过去,和她一道搬。
②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③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视网膜出了问题,告诉我说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有啥充足的心理准备。医生说,当然是失明了。我听了差点死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多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抠出来给了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真的是做好了把双眼捐给女儿的充足心理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我开始闭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当辅导完了晚自习,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的,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于碰破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将生活在彻底的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竟认得了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之百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眼睛,我要给她和她爸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解开围巾,看见走在后面的女儿和她爸都哭成了泪人儿……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 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④带着方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江南的,塞北的……
⑤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起盲道上碍脚的石子。有时候,我一个人走路,我就跟自己说:喂,闭上眼睛,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那硌脚的感觉那样真切地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我明白,有一种挂念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
⑥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我替他们谢谢你。

( 1 )写出第②段中划线词语“无知”在文中的含义。

( 2 )医生让方老师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后,方老师自己作的“决定”和“准备”是什么?

( 3 )方老师表演完走盲道后,她得丈夫和女儿为什么都哭成了泪人儿?

( 4 )文章第⑤段划线句“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应该如何理解?

( 5 )你关注过身边的那些盲道吗?当你亲眼目睹那些盲道被堵时你最想对造成盲道拥堵的人说些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将“冬日里 让人赞叹”补充完整,作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得写诗歌;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說給自己聽、要堅強”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