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若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等。 B: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志人小说。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C: 《春》和《济南的冬天》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和老舍,他们都是现代作家。老舍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朱自清著有散文集《背影》等。 D: 《雨的四季》的作者是刘湛秋,他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被誉为“鬼才”。 |
2、 | 诗人余光中参加一次文艺颁奖仪式,获奖者大都是黑发晚辈,只有余光中是白发老者。余光中风趣睿智的致词赢得了满堂喝彩。下列选项中余光中最得体的致辞是( ) A: 一个人年轻时同老头子一同获奖,表示他已经成名;可年老时还能同小伙子一同获奖,说明他尚未落伍。B: 我这老头子能与年轻人一同获奖,首先感谢评委的公正,一视同仁。 C: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年轻人能赶上我,我十分欣慰。 D: 我虽然是个老头子,但我的心态年轻,我永不服老,所以能和年轻人同台领奖。 |
3、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喷薄(bó) 契合(qiè) 驾驭(yù) 熏陶(tāo) B: 犀利(xī) 瘦削(xuē) 幌子(huăng) 蓦然(mò) C: 侍候(shì) 哄笑(hōng) 附和(hè) 诡谲(jié) D: 顷刻(qĭng) 诘难(jié) 侦缉(jí) 拘泥(nì) |
4、 |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眼花缭乱 锐不可当 晨曦 血腥B: 臭名昭著 月明风轻 荒谬 憧憬 C: 精疲力竭 满院狼籍 杀戮 箱箧 D: 响彻云宵 转弯抹角 纳粹 鞠躬 |
5、 | 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对这道数学题的解法,我还是执迷不悟 , 请给我解释一下。B: 你对老师的教育不理会,可那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一开口,你就豁然开朗。 C: 他慢慢地爬着,一寸一寸地挪动,循序渐进 , 移到敌人的碉堡前,引爆了炸药包。 D: 宇宙观光旅行,乍一听似乎是异想天开 , 但在21世纪将成为现实。 |
6、 | 下列加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妖娆(rǎo) 襁褓(qiǎng) 骈进(pián) 唐雎(jū)B: 承蜩(tiào) 枘凿(ruì) 鸿鹄(hú) 白频(píng) C: 风骚(sāo) 休浸(jìng) 扶掖(yè) 乐毅(yuè) D: 佝偻(gōu) 舴艋(zé) 亵渎(xiè) 缟素(gǎo) |
7、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神情恍忽 荡然无存 花团锦簇 棱角分明 弥留之际B: 恪尽职守 自知之明 恼羞成怒 重蹈复辙 味同嚼蜡 C: 与日俱增 断章取义 强聒不舍 心无旁骛 廓然无累 D: 锲而不舍 涕泗横流 怒不可遏 歇斯底理 孤军愤战 |
8、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出自这本书。 B: 《世说新语》是宋朝文学家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 冰心原名谢婉莹,著名女作家、诗人。她的作品主要突出“母爱”“童真”和“自 |
9、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挑逗tiǎo 挑水tiāo 骸骨hái 心魂惊骇hài B: 酬和hè 掺和huò 喑哑ān 黯然失色àn C: 瓜蔓wànɡ 蔓延màn 瓦砾nì 闪闪烁烁shuò D: 躯壳ké 果壳qiào 襁褓qiǎnɡ 强聒不舍qiǎnɡ |
10、 |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针对近年来语文教材选文出现的一些争议,人教社在编写新教材的过程中,听取、确定和商讨了多方意见。B: 深圳“吉祥斋”作为一个极具中国属性的服装品牌,15年来坚持入古出新,成为中国文化服饰的代表。 C: 从近视患者戴上眼镜就能正常看书的实践出发,促使研究者发明了帮助下半身瘫痪患者实现正常行走的“可穿戴机器人”。 D: 深圳网易今后将网聚新闻力量,宣传法治思想,传递法治声音,为深圳建设一流法治城市添砖加瓦而努力。 |
尾联的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问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 1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 2 )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 )A: 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 B: 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C: 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 D: 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
“朋友圈”的前世今生
①近年来,微信风头正健,男女老幼皆会在“朋友圈”里晒晒个人私事,传传八卦新闻。实际上,“朋友圈”并不是21世纪的专属产物,早在几个世纪前,甚至更久以前就已经存在了。
②“朋友圈”的雏形其实是名为albaamicorum的纸书(拉丁文直译为“朋友书”,英文可译为Friends'Books,即“友人之书”),它堪称当今各类社会媒体的老祖宗,寿龄已高达几个世纪。
③荷兰历史学家苏菲研究了这段有趣的历史细节,发现从1560年起,一些北欧年轻人就开始用这种纸书记录朋友圈的种种,不过鉴于17世纪的社会风俗,男孩和女孩运用这些书刷“朋友圈”的目的各不相同。在当时,男孩通常会被送去欧洲著名的大学机构镀金,拜谒当时的思想巨头、学术大家,“朋友圈”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今天的职业社交网站,其目的是求教方家。一位名叫迈克尔的少年在周游欧罗巴大陆的过程中,就留下了一册极为典型的“朋友圈”纸书。除了记录在各处的旅行见闻外,还包括与贵族会面的图片。这样的插图不仅博人眼球,且彰显身份。另外,他还在纸书上面形象地诠释了他对一些古老问题的见解,就像我们在朋友圈上发表观点一样。
④女孩则往往被送去修道院,或者去宫廷做仕女,这有助于她们将来成功成为名媛淑女。虽然不能像男孩那样到处去旅游,但她们也有自己的友谊书。如果说男孩版朋友圈填满了科学家和艺术家笔录,那么女孩版的则更像脸书和微信,晒晒与朋友、钦慕者的通信往来,记点圈内笑话,描绘社交事件的细节等。当然,它不会像日记那样被锁在抽屉里默默珍藏,而是要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这给当时社交圈子非常狭窄的女孩们带来了莫大的乐趣。
⑤这些装饰精美的“朋友圈”记录册和我们熟悉的微信非常相似,区别只在技术层面。“照片”是被画出来的——这比拍照难度大多了,各账号不是转发阅读文章,而是在留言页上写下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诗歌等。这样的“朋友圈”可以帮助历史学家逼真地还原当时的风土人情,甚至还能拼凑出长达400年的关系网络。若再把视线放远一些,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在一千多年以前就热衷于用纸笔搜集好友、同僚的图文信息,并广为分享了。且不说皇亲贵胄、达官名士游历名山大川,即使平民百姓近处郊游、赶集等,也会把这一天感受最深的事情涂鸦记录下来,然后供街坊邻居传看,兴味十足。
⑥古人旅游途中还喜欢在崖壁山石、亭台楼阁等地方题诗刻字,这也是发朋友圈的一种方式,既能体现自己的文化品位,又能获得许多陌生朋友点赞,是颇为风雅的一件事,许多诗词碑刻就是这么成为经典的。传说1400多年前,李白登黄鹤楼,目睹眼前之景,再看崔颢的《黄鹤楼》一诗,大为折服。于是提笔在黄鹤楼上怅然题写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应该算是历代文人墨客朋友圈里最有面子的“点赞”了吧?
⑦正如《圣经》中所言,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现代人自以为时髦的“朋友圈”,在几百年甚至千年前就已经被中外古人们抢先体验了。
( 1 )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以“‘朋友圈’的前世今生”为题有何好处。它堪称当今各类社会媒体的老祖宗 , 寿龄已高达几个世纪。
( 4 )第⑥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选择一种,简要分析表达作用。“光谱”鼻子探知人体疾病
苏格兰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开发一种称为“光谱”的人造鼻子,这种神奇的鼻子借助探测人体的气味,可告诉当事人是否有病。科学家们正在探索将这种奇妙鼻子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和化妆品的质量控制上,最终让其成为一种交警测试可疑吸毒司机的有效工具。
利用病人身上的气味进行医疗诊断,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应运而生。但是苏格兰的科学家目前正在尝试的是利用先进的化学方法探测不同的气味,然后再利用计算机屏幕给予病人一种免除了忧虑的警报或者告诉他们可能患有什么样的疾病。
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化学系的教授安德鲁.米尔斯说,这些神奇的装置仍在开发阶段。目前可实用的装置还需一段时日,迄今已经取得了进展。测试气味和利用气味来医疗的想法,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人尝试了,现在只不过是重新研究而已。他还说,人的疾病通常是与化学气味联系在-起的,这种气味可用来快速过滤和大规模的过滤。比如,天花、肝衰竭、糖尿病等疾病,医生往往可以从病人的呼吸中诊断知道.即使是麻疹,也有一-种化学气味。人的各种疾病都带有一定的化学气味,这是经过临床实践得出来的。
目前,米尔斯教授正与他的合作人保罗·斯拉文一起致力人造鼻子的开发。他说这种鼻子将由一系列排列的成分构成。根据所探测到的气味,这些装置将改变颜色和光的强度,他说:“这种显示将会说‘正常或者没问题’或者一些令人担忧的东西,接着它将有希望识别与其相关的何种疾病,但不一定会让人感到恐惧。”他还说:“它也许会说‘你得去看医生了’。但是在医院,它会提供全套的诊断建议,说‘我未曾看到过这种气味’,除了患这种或那种疾病的病人之外。”
米尔斯认为,制造一种用于实验室和医院的台式机器,而且还是手提式的,这种机子虽谈不上高质量,但必须是能识别出各种令人关注的明显气味,且不带有主观色彩,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无论是当事人是否感冒,这种检测都将是准确的。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开发一种适用于医院、实验室、医生手术和工作场所的一种桌面装置;同时,再开发一种便携式的装置,可以在家里或野外使用。据悉,一部便携式的装置最初可能要耗资几百英镑,而台式实验室装置则需几千英镑,米尔斯说,如果该装置得到普及,价格就不会成为问题了。
( 1 )这篇文章主要说明了“光谱”鼻子的________和________。对于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事物,我们常常有自己的看法,但受时间、地点、年龄、身份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看法又常常会发生改变。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请以“ 改变了我的看法”(可填“他、那件事、那本书”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立意自定;(3)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