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教育部发出《关于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通知》以来,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掀起了中国梦校园文化热潮。B: 苹果公司面对中国消费者的投诉不满,不是视而不见就是充耳不闻 , 直至舆论扣住不放、穷究猛打,中国主流媒体连续刊文加入“申讨”之列,这才正面做出回应。 C: 面对突如其来的H7N9禽流感疫情,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规范的职业防护、及时的信息获取、必要的预防接种,是预防H7N9型禽流感和其他传染病的关键。 D: 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他们应受到尊重。 |
2、 |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 , 热闹非凡。一场庆元旦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B: 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 , 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青睐。 C: 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一直鸦雀无声的大厅里,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D: 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 , 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
3、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踱步/镀金 宁静/息事宁人 言简意赅/骇人听闻 B: 亲戚/亲家 嗫嘴/蹑手蹑脚 兴师动众/即物起兴 C: 住宿/星宿 畸形/掎角之势 泾渭分明/不胫而走 D: 收敛/眼睑 奔丧/丧家之犬 功亏一篑/振聋发聩 |
4、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操纵 默锲 湛蓝 迎风招展 B: 天幕 凛洌 轨迹 生死考验 C: 关键 凌波 循声 白首起家 D: 承载 映衬 沸腾 无怨无悔 |
5、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历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其感人肺腑的事迹________社会正能量,值得我们点赞。 ②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必须加强国防力量以________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________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A: 传播 捍卫 聚集 B: 传递 保全 凝聚 C: 传递 捍卫 凝聚 D: 传播 保全 聚集 |
6、 | 下列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殉职 满跚 安详 麻木不人 B: 怂勇 热忱 懒惰 迫不急待 C: 澄清 莅临 灼伤 漠不关心 D: 荫蔽 怅然 晕炫 粘轻怕重 |
7、 | 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 同僚(liáo) 阔绰(chuò) 迥(jǒng)然不同 真挚(zhì) B: 丰腴(yú) 歼(qiān)灭 言简意赅(gāi) 钦(qīn)佩 C: 强悍(hàn) 俯瞰(kàn) 潜(qián)移默化 抑郁(yù) D: 充塞(sè) 恐吓(xià) 刚正不阿(ā) 热忱(chén) |
8、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娆(ráo) 狡黠(xié) 强聒不舍(guō) B: 襁褓(qiáng) 诘难(jié) 恪尽职守(kè) C: 恣睢(suī) 诓骗(kuāng) 廓然无累(guō) D: 拮据(jū) 抽噎(yē) 吹毛求疵(cī) |
9、 | 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老师组织全班在线观看电影《英雄儿女》,大家对片中的歌词的修辞手法展开了讨论,有下面四种观点,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英雄赞歌 ①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 ②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 ③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 ④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⑤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电影《英雄儿女》歌词 A: ①②句把“青山”和“大海”赋予人的思想感情,青山肃穆,大海呐喊,突出英雄事迹可歌可泣,感人至深。 B: ③句把凶残的敌人比作“虎豹”,歌颂人民战士为保卫和平置生死于度外,压倒一切敌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C: ④句运用设问的手法,写英雄的鲜血为战旗增色,突出了英雄流血牺牲的崇高价值。 D: ④⑤句运用反复手法,一唱三叹,使英雄形象更加高大,增加了歌词的感染力。 |
10、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受雾霾天气影响,远处的高楼大厦模糊不清,简直就是海市蜃楼。B: 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并通过了关于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C: 从2015年12月起,微信发假消息最高大约获7年左右有期徒刑。 D: 各校要将“大阅读”工作纳入学校的课程,努力增强“大阅读”活动的课程化水平。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下列对本诗的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 颔联也是写景,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 颈联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所见萧瑟的秋景让他百感交集,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怨天尤人的牢骚。 D: 尾联叙写了国难家愁让杜甫白发日多,揭示了自己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艰难,诗人忧国忧民情操跃然纸上。 |
文言文阅读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②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吕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③,可列坐而庥④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⑤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乙】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⑥门来告曰:“不胜⑦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⑧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⑨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崇⑩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 11 。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款? (选自柳宗元《钴鉧潭记》) 【注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泉水名。②桥:建桥、架桥。③箭:小竹。④麻:同“休”,休息。⑤酾(shī):疏导,分流。⑥款:叩,敲。⑦胜:承受。⑧芟(shān):割草。⑨贸财:以物变卖换钱。⑩崇:加高。 11 潀(cóng)然:水声淙淙的样子。⑩居夷:住在夷人地区。(上述文章均为柳宗元被贬谪永州时所作) ( 1 )参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的解释,谈谈“亟”字在文中的表达效果。“亟”的义项:①jí急,赶快。②qì(气),屡次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 ( 2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 4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上承郦道元《水经注》,而又有所发展。请以《小石潭记》及上述两篇古文为例,探究柳宗元的山水游记的特色。 |
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
包利民
①越是寒冷的天气,雪花落得越勤。其实,一生最寒冷的际遇中,总会凝结出一些直入人心的美好。冬季并不能将一切冻结,比如那些流淌的风,料峭的树,比如那些些酸涩而充满希望的心,都会在冰封雪地中生机盎然。
②喜欢飘雪的日子,喜欢走进那一片苍茫的洒落中,身前身后都是舞动的精灵。女儿学校的门前,有一个卖冰糖葫芦的中年女人,在她的三轮车上,一根横着的圆木靶上,插满了红红的冰糖葫芦。她穿着一件绿色的旧军大衣,头上裹一条蓝色的头巾,脸上洋溢着暖暖的笑。孩子们都愿意买她的冰糖葫芦,我问女儿为什么,她说喜欢阿姨的笑。
③后来知道这个中年女人身世很是坎坷,不说她那些种种艰难的经历,只是在如此寒冷的风中雪里,她的脸上能露出那么灿烂的笑,就足以让人心生钦敬。
④有一个雪天,路滑。放学时间,车流如织,还是有许多学生在路上横跑。那中年女人冲过去,抱起一个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自己却被车蹭了一下,倒在地上。幸好车开得很慢,女人并没有受伤,她从地上爬起,掸掉身上的雪,笑着告诉那个孩子以后过马路要小心。
⑤雪花依旧纷纷扬扬的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
⑥记起几年前的一个雪夜,我们的车抛锚在一段土路上,车上的几个人冻得直哆嗦。透过茫茫夜色,我们依稀看见左前方有隐约的灯光。走了近二十分钟,双脚已冻得麻木,雪花纷纷扑打在没有知觉的脸上。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子,我们犹豫着敲开了村头一户亮灯人家的门,说明了情况,那个憨厚的年轻人立刻跑出了门,而老大爷和老大娘开始抱柴禾烧火。我们坐在热乎乎的炕上暖了一会儿,就见年轻人已带了七八个小伙子回来。于是我们坐着一辆农用拖拉机到了土路上,大伙儿帮着用绳子把车拴在拖拉机上,就这样把车拖到了村里。
⑦至今仍记得那个雪夜,坐在滚热的炕头上,望着外面朦胧的飞雪,觉得充满了温暖的情趣。特别是那些乡亲们的笑脸,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⑧越是严寒的时候,越能体会到温暖的可贵。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⑨去年冬末,和几个朋友去山上赏雪,在一个山谷里,便看到了震惊的一幕。只见高高的悬崖顶上,已堆积了很厚的雪,如墙耸立。忽然,那雪便轰然而下,一时间如瀑布纵贯,惊天动地。约一分钟后,积雪倾尽,我们却依然沉浸在那一泻的气势里。是的,所有雪花的积累,竟会爆发出如此的辉煌,蕴含着如此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一种沉重,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希望。面对飞雪的瀑布,心中似也燃起熊熊的火焰,激情满怀。
⑩常听人说,万千的雪花构成了冬季的寒,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走进雪花。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
( 1 )联系全文,分条概述作者在“一片雪花”中走进了哪些温暖?①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
②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 3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⑤段的作用。阅读下面《芦花荡》选段,完成下面题目。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作文。
生活中需要_____________(感恩、诚信、关爱、友情……) 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③字数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