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B: 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C: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的必然选择。 D: 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
2、 | 古代也有自己讲文明讲礼仪的方式,比如座次礼仪,下面是一段关于古代座次的介绍,请你选出排序最合理的一项( ) ①而在位次的排序上,地位次尊的人则居于最者的右边。 ②另外,通常的看法是,右者为尊,因此遭受贬满称为“左迁”。 ③在筵席上,最尊的座次是坐西朝东,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是坐东朝. 西。 ④古时座次有着严格的尊即之分。 ⑤在举行朝会的时候,则是背北面南为尊,故称帝叫做“南面”,而为臣则叫做“北面”。 A: ⑤①③④② B: ⑤④②③① C: ④③⑤②① D: ④⑤③②① |
3、 | 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方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拟人) B: 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比喻) C: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比喻) D: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 |
4、 | 假如你正忙于做作业,同学来请教问题,下列哪种回答最恰当( ) A: 等我把这道题做完了再一起讨论,好吗?B: 对不起,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C: 等我做完了作业再来问不行吗? D: 你耐心地等我把自己的作业做完了再来教你。 |
5、 | 对下面文段中加划线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B: 以彰其咎彰:表明 C: 以咨诹善道:询问。 D: 察纳雅言:美丽的 |
6、 | 《骆驼祥子》中的夏先生家的女仆是谁?( ) B: 李妈 C: 王妈 D: 杨妈 |
7、 | 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些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 , 认为只要不与汽车撞上,总会没事的。 B: 无论从市场还是从员工的角度,我们都对遥控信息的做法深恶痛绝。 C: 画上的老者手捻胡须,目视江岸,一副悠然的样子。 D: 想急于得到所需的东西,一时冲动,草率行事,就会身遭不幸。遇事要多动脑,多思考,才可能成功。 |
8、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育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把“讨论并听取”改为“听取并讨论”)B: 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删除“使”) C: 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把“改革”改为“提高”) D: 昨天上午,我等了他整整一个小时左右。(把“整整”改为“足足”)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怕麻烦。 B: 航天员举着豆沙粽子,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节日问候。 C: 据有关专家鉴定认为,这一科研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家先进。 D: 能否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
10、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城南旧事》的主人公英子是一个聪明、善良、敏感的小姑娘,经历了许多成长的变故后,她带着深深的痛苦和悲哀告别童年。 B: 老舍的《骆驼祥子》富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小说刻画了祥子这一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始终不向命运低头的平民形象。 C: 《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香菱在学诗过程中得到了薛宝钗的悉心指点,她学诗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习要不耻下问,敢于质疑。 D: 《简·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主人公简•爱虽然贫穷、低微、不美、矮小,但一直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尊严。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秋霁 崔道融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 1 )这首诗题为“秋霁”,诗中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霁”字的?( 2 )赏析最后一句“时有惊鱼掷浪声”的妙处。 |
《论语》言简意赅、意蕴丰富,会给我们很多启迪。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两句话,教导我们既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发现别人的不足并引以为戒,启示我们要谦虚好学并不断地完善自我。下列语段均摘自《论语》,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语段,说出该语段的含义,并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①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
请以“…………..,我的阳光”为题作文,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和校名。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团雾﹣﹣高速公路上的杀手
①2013年6月4日6时许,在京港澳高速公路驻马店833﹣841千米路段,东西两侧车道突发16起交通事故,共造成56车相撞,致14人死亡。
②有关人员在分析上述事故的发生原因时发现,造成这些严重交通事故的杀手就是团雾。
③从气象学意义上讲,团雾的本质也是雾。受局部地区微气候环境的影响,在大雾中数十米到上百米的局部范围内,那些雾气更“浓”、能见度更低的雾,就是团雾,秋冬季昼夜温差较大、无风的夜间或是清晨6﹣8时,较容易出现团雾。团雾的形成,与局部小气候环境关系密切,其易出现的地域一般为地势低洼、空气湿度大的地区。另外,雨后山区的高速公路地段也较易出现团雾。
④与普通的雾相比,团雾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与大雾弥漫有所不同,团雾的势力范围比较小,就像一朵落在地上的云彩,团雾似的,四顾朦胧,团雾以外,视线良好;第二,团雾内能见度很低,一般只有10﹣20米;第三,团雾覆盖范固呈分段形态,有的地方雾很少,有的地方雾很浓;第四,团雾的覆盖面积大小不一,大的团雾覆盖区域长约5000米,小的团雾覆盖区域长度仅有1000米。
⑤团雾因其飘浮不定和能见度低的特点,而被称为“高速公路杀手”。高速公路上的团雾,往往与重特大交通事故相伴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⑥团雾的危害之所以这样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⑦首先,团雾的特性造成了其在高速公路上多发。团雾不仅能在大雾天气中现身,就是在天气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在局部区域内出现。
⑧其次,驾驶员视觉的明暗适应特性不佳,是团雾路段内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明适应指的是,人们从暗处走到明处,视觉感受性逐步提高的过程。正常情况下,人眼需要1分钟能完成明暗适应性的转换。暗适应就是由明到暗,人的视觉感受性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比明适应慢得多。一般情况下,人眼需要15分钟才能恢复一半的视觉感受性,大概40分钟才能完全恢复。因此驾驶人由明朗路段一下子进入团雾路段时,周围环境的能见度大幅降低,人眼不能迅速适应,视力无法得到及时恢复,由此造成反应滞后,导致交通事故多发。
⑨再次,人类的知觉会因参照物的不同而产生错觉,使得团雾路段内交通事故多发。当车辆在高速公路上由明朗路段驶入团雾路段时,虽然驾驶员会本能地采取制动措施以降低车速,但往往会因为知觉错觉,低估进入团雾路段的车速。这就非常容易使前后车发生追尾。
⑩最后,人类的反应特性也是团雾路段内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交通刺激信号,并对其中影响交通安全的信号做出反应。选择反应时间的长短,与刺激信号的辨别难度有关,辨别难度越大,反应时间越长。当车辆驶入团雾区后,四周白茫茫一片,降低了车辆给驾驶人的刺激强度,增大了驾驶员的辨别难度,使得他们很难从周围的环境中把车辆辨别出来,也就是使驾驶人的反应时间变长,从而延长了车辆的制动非安全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增。
⑪此外,还要考虑驾驶人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与团雾区能见度低的负面效果相互叠加,这也是造成团雾路段内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
⑫那么,面对团雾,我们该怎么办?
⑬公安部交管局的专家提醒大家,驾车出行前要充分考虑天气情况,注意沿途天气预报。一般来讲,当低层水汽条件比较好的时候,团雾更容易出现,尤其是雨后一两天,如果天气晴好,就比较容易在清晨出现团雾。
⑭同时,驾驶员行经团雾多发路段需加倍注意,如遇突发团雾,应保持镇定,不要慌乱,减速行驶。
(选自《百科知识》2015年第1期,有改动)
(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 )简要分析选文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3 )选文第④段中面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选文第⑤段中的划线词语“往往”能否删掉?为什么?( 5 )选出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 团雾的形成﹣般受空气湿度、风力、昼夜温差等方面条件影响。张明参加演讲比赛成绩不好,十分苦恼,在作文中向老师倾诉了烦闷。发下作文后,发现上面有老师的留言:“张明,老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但是如果我们摔倒了,却不知道是被哪一块石头绊倒的,这要比摔倒本身更让我们懊恼啊!”
张明读后,准备给老师发一条信息,表达谢意,谈谈感想。请你替张明拟定这条消息。不超过8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