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个孩子在课堂上答错了一个问题,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B: 班长的学习成绩好,在班上德高望重。 C: 在体育课上,同学们有的打篮球,有的跳绳,有的跑步,真是各得其所。 D: 我班在这次体育节的足球比赛中以0比3的成绩负于九年级一班,同学们对此津津乐道。 |
2、 | 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 谪守 忧戚 宠辱皆忘 浩浩荡荡 B: 飘逸 妖娆 一代天娇 岸芷汀兰 C: 风骚 嘶哑 红装素裹 樯倾楫摧 D: 鲜妍 喉咙 薄暮冥冥 断张取义 |
3、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是一个没有民族偏见,为人诚恳公正,对学生诲人不倦、对研究一丝不苟、对学术有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的人。 B: 《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被父亲强迫背诵《论语》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并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C: 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D: “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能勾摄恶人的魂魄。 |
4、 |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②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在画意。 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④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画。 ⑤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A: ②①③⑤④ B: ②③①④⑤ C: ①③④②⑤ D: ③①②④⑤ |
5、 | 下面几句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漫溯人生的河流,我们看到了伟大的生命歌唱者,他们在人生的磨难中笑傲红尘,坚忍不拔。 ②我们无法忘怀这些生命的歌唱者,在我们低落、惆怅、失意的时候,耳畔总能传来曲曲天籁,激励与鞭策着我们前行。 ③左丘失明,却有《国语》存世;司马迁遭受腐刑,《史记》却传诵千古。 ④生命如一条河流,唯有经历过惊涛骇浪才能更显辉煌。 ⑤虽然水波不兴也是一种美,但波涛汹涌更能让人刻骨铭心。 A: ④①②③⑤B: ①③④⑤② C: ④⑤①③② D: ①④⑤③② |
6、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备战中考,关键是调整生活学习状态,把握复习迎考节奏,切忌不要打“疲劳战”B: 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C: 我们深信,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 D: 通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使我们班一举夺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
7、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B: 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兴就是起兴,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 C: 庄周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D: 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戏剧作家,他的早期作品《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悲剧。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真是汗牛充栋。 B: 这次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学校很多同学和老师都认真聆听了我的发言。 C: 领导们应该未雨绸缪 , 正确防范问题的出现,而不是出现问题以后亡羊补牢。 D: 交通网络飞速发展,铁路桥梁鳞次栉比 , 人们出行方便快捷。 |
9、 | 选出下列对《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有误的一项(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 这首诗上阕描绘了出猎的场面,下阕刻画一位弯弓劲射的志士形象,反映出诗人的豪情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B: 诗中“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千骑奔腾时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的豪迈气概,为凸显“老夫”的狂放形象营造氛围。 C: 诗人在古诗中多次用典,以孙权、魏尚自比,以“天狼”借指敌人,直接表达期盼重被朝廷重用,驰聘沙场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 D: 诗人用语刚劲,挥洒自如,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完成了形象的塑造,体现出诗人粗犷、豪放的风格。 |
10、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随着土地价格的飞涨,房地产进入了高层时代,人们“登顶”的渴望得到了满足,然而回归大地的渴望却在潜滋暗长了。 B: 山东安康医院戒毒中心主任王年生认为:说吸毒能带来快感,不过是自欺欺人。 C: 陈宣恪在《论再生源》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他怀古伤今的感慨,可以窥见他当时苍凉的心境。 D: 告别时,这位服装各体户一定要送我几件高档风衣,真可谓大方之家。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1 )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先点评芍药,“妖无格”看出作者对芍药充满贬抑,突出它和其它花比一无是处的特点。 B: 第二句写池面上的荷花虽洁净清雅,却缺少了几分热情。所以作者说他纯洁而寡情。 C: 第三句直接赞颂牡丹。“唯有”一词,强调只有牡丹才配称“真国色”,表明诗人对牡丹的偏爱。 D: 末句写牡丹开花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这里“动”字用得极妙,仿佛使人看到了当时人头攒动的生动场面。 ( 2 )对诗歌艺术特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一首托物咏怀之作。描绘了唐朝惯有的观赏牡丹的习俗,并以芍药和芙蕖来衬托牡丹的神韵。 B: “花开时节动京城”句表现了人们倾城而出观赏牡丹的热闹景象,从正面赞颂牡丹为人喜爱的倾国之姿。 C: 四句诗褒贬了三种名花,贬是为了褒,贬中含有褒,褒与贬都合乎分寸。诗中为了褒扬牡丹,对芍药和荷花都有些贬抑。 D: 作为花木,本来无所谓格调高下和感情的多寡,但诗人用拟人化和烘托的手法,巧妙生动地把自然美变成了艺术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忽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刀,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 ( 1 )给下列划线词注音并解释词义。①瞰担上肉________ ②似甚垂涎________ ③似人缢死状________ ④狼则罹之________ ( 2 )文段中有两个通假字,请找出来。①“________”通“________”; ②“________”通“________”。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屠惧,示之以刀,少却。 ( 4 )文中出现了一个成语,请找出来并说一说其含义。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每天诞生一次(节选)
①接着我静默下来,我陷入了沉思或回忆,判断自己或分析别人,捕捉念头或欣赏思维,这时的思维像白纸上似是而非的显影线条,也像冬日村庄上空最先升起的炊烟轮廓,还像一朵停留在无风的秋空之间的云絮,也像寒冷天气里汽车引擎刚发动时的声响。这时候思维很美,简洁纯净而又专注、飘浮、凝然不动,有令人舒适的享受感——像是一炉恰好的炭火那样,毫不费力地燃烧着,温暖着心灵。
②我知道这和婴儿仰脸凝视天花板时是同样的,我诞生了,我思故我在。单纯的思想宛如火烛一样小而红亮,它非常可爱,令人怜惜。
③然后我低声哼起一支熟悉的歌,甚至一些普通的歌也能使我感动,使我不能自禁,热泪盈眶。简单的旋律和音符,平常的一些词句,仿佛第一次接触似的,显示出原初的本质,使我一下轻易与之沟通,理解到远比这支歌丰富的内容。
④特别是早晨不能读好书,连平常的书也会打动我。我易感得像一个尚未发蒙的少年,读一些书时难以自持。有一次家中无人,我读着读着竟莫名其妙地痛哭起来,我哭得无所顾忌,酣畅淋漓。我哭够了,觉得胸中万里晴空,极其舒服。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最是反人性的玩艺儿了。我有泪腺,我想哭,哭如果让人舒服为什么不呢?
⑤我知道这和婴儿无端的哭是同样的,我诞生了,我在学习哭。哭一点儿都不可耻,丝毫也不值得羞愧,在没有外界力量的情况下独自痛哭是何等必要的课程啊!
⑥这叫\\\'揾英雄泪\\\'。敢笑骂不足奇,敢哭才是真性情、伟男子。一切的一,譬如昨日死;一的一切,譬如今日生。我从夜的怀抱里归来,我在每一个早晨醒来,我忘记沧桑岁月、齿序年轮,我蹒跚学步,我满眼新奇,我仍然是婴儿,是赤子,扑向崭新的太阳。
⑦每天诞生一次。
⑧谁说不是呢?谁又不是呢?生命正是在每一早晨抖落尘埃,拂掉夜幕,复归它可爱的、新鲜的本质,抖擞精神,宛如一只小蝌蚪那样游向世界和大海……无须悲观,因为每天你都能够诞生一次——和我一样。
饮食不宜过烫
①口腔食道都怕烫,热饮热食有损伤。上皮增生会恶变,吃饭喝汤不要忙。
②温度对人具有诸多微妙作用。生命在进化中都有自身最适合的温度,进化程度越高,要求最佳适宜温度越严格。人体体温在37℃左右时,代谢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人体细胞对高温的耐受性比低温差。热对肿瘤细胞也产生微妙的生物学作用,许多试验证明,肿瘤细胞的致死温度临界点为42.5℃~43℃,在此温度范围内,延长加温时间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由此产生了温热疗法治疗肿瘤。
③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首先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又可能与热饮热食有关,就是说有可能某些黏膜上皮的肿瘤是“烫”出来的。我国哈萨克族居住的地区喜欢饮用热奶茶,一日数遍;东南沿海潮汕地区的居民喜喝“功夫茶”,且要趁热饮用;太行山区的人们习惯于趁热喝大碗粥。这些地区都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当然,肿瘤的发生原因复杂,并非单一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太行山区成为食管癌高发区除热食外,还与饮食特点如粗、快、硬等有关。研究发现,人体在37℃左右的情况下,口腔和食管的温度多在36.5℃~37.2℃,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40℃左右,一般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60℃。当感到很热时,温度多在70℃左右。②经常热食的人,在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也不觉得烫,但是在接触75℃左右的热食、热饮时,娇嫩的口腔、食管黏膜会有轻度灼伤,灼伤的黏膜表层会及时脱落、更新,基底的细胞会迅速增生、更新、补充,久而久之,增生的细胞速度如异常加快或在不良刺激下发生变异,最终产生不良后果。另外,由于黏膜在热刺激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会增厚,增厚的黏膜受热刺激反应会越来越不敏感,加之食管黏膜的神经反射本来就很迟纯,这样会越来越不怕热,越不怕热会越敢吃烫的东西,而吃得越烫,口腔黏膜会越增厚。如此恶性循环,人会不由自主地接受越来越严重的灼伤刺激。这种刺激带来的损伤还有可能引起久治不愈的食管炎,这种食管炎有时伴有间变细胞,有人提示这有可能是癌前病变之一。研究人员发现,食管癌往往合并有食管炎,食管炎往往比食管癌早10年。
④其次,热饮热食不但与肿瘤的发生有关,而且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也不利。食物太烫,在口腔存在时间偏短,刺激唾液分泌减少,以及唾液与食物混合过程不充分,这不利于饮食的消化吸收。
⑤另外,温热刺激能掩盖味觉的充分体验,往往难以细细品味各种食物的美味。
⑥饮食过烫,不论从防癌或一般饮食卫生角度看,都属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应努力纠正,尤其是那些有食管贲门癌家族史的人,更应早日改弦易辙。
( 1 )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要求:(1)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2)文中如需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请用化名代替。